🕳️

from 虚像造物

炸弹

前言:新尝试,一次戏剧实验。彻底取消描写,彻底取消画面的部分,只有绝对锋利而无中空地带的语言。

旁白: 我已经找到了那阴郁的小火苗,不要担心人类,亲爱的朋友,发挥你自己的命运,人类无法理解自己的命运正如他们无法理解你,但命运仍在流逝,不为任何人所中断。

第一幕

售货员A(礼貌微笑):您好,先生,有什么想要购买的东西吗?

?(四处张望):不,没有,我只是随便看看,你们这里卖的东西种类挺多啊,好像我脑海中能浮现出来的日用品都能在这里找到!

售货员A(不解):嗯?有这么多?我自己都不知道,不过您喜欢的话可以多看看。

?(激动):是的,这里像宇宙一样广阔……震撼人心!就像什么都拥有的孤岛!

?(看着货架,突然转过身来面朝售货员A):顺便一问,你在这个地方工作多久了?

售货员A:我上周刚来的。

?:那你之前是做什么工作的?

售货员A:一份无聊,普通的工作,如果非要类比的话,我想应该和蜜蜂筑巢差不多,但是大概不如蜜蜂幸福。

?:哦,那真是太糟糕了,糟糕的工作会让人连饭都吃不下去的!

售货员A:是的,我在之前的地方上班的时候一进公司大门就狂吐不止,谁都拉不住。

?:看来,你在这里工作更开心咯?

售货员A:哈,与其说是开心,不如说我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去。

?(沉默了一下,假装看商品):虽然有些突然,但我有个请求。

售货员A:什么?

?:我想知道你们这里缺不缺售货员?我想在这里工作。

售货员A:我觉得是不缺的,说实在的,即使这里一个人都没有依然行得通。

?:那你其实是幽灵喽?

售货员A:没错,我统治了充满幽灵的荒漠,操纵尸体和灵魂!

?:那我要在这里另立门户!

售货员A:那我出于好奇一问,你另立门户是想干什么呢?

?:我想在这里卖炸弹。

售货员A:朋友,这不可能,你会立刻被带走。

?:但你们实际上就卖的炸弹不是吗?那些格格不入的东西,哪个不像炸弹一样能让人触目惊心。

售货员A:售卖危险的东西是不被允许的。

?:炸弹是危险品?

售货员A:绝对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伤害的东西,怎么可能不是呢?

?:法律也可以对人身安全造成伤害,为什么不禁止法律?

售货员A:不,在任何一种情况下,炸弹都不保护人,但是法律可以。

?:不是这样的吧,当你遇到怪物,投掷一枚炸弹可以让你有时间逃走,但是等待法律却需要数年数十年的时间,直到天秤的两端不再晃动。

售货员A:但是,并非你手里永远都有一颗炸弹,而法律可以作为你存在的护身符,这就是我们能在这里和平的讨论”炸弹“的原因。

?:我觉得最好的法律是人人都携带炸弹。

售货员A:这怎么会是好的法律?这会让人类灭绝!

?:灭绝?不对,炸弹会创造新的人,因为人会因为炸弹的出现而进化,至少在心理层面是的。

售货员A:人都没了谈什么进化,这个前提是不存在的!

?:但是人类本身存在吗?

售货员A:我们不就是存在的证明吗?

?:不,这一切都很有可能是一场梦,只是人的梦和梦相连,所以才会感知到存在。

售货员A:如果照你这么说,炸弹也是不存在的。

?:如果你认为这是不存在的,那就是没有危险的,如果它没有危险,你又为何要去害怕呢?

售货员A:好吧,我认输了,我把这个机会让给你,我不打算在这里干了。

?:那太好了!你可真是个善良的人!

售货员A:算不上,朋友,你知道的,即使在这里,我们也是无路可逃。

老板(从楼上下来):怎么了?

售货员A:老板,这个客人要接替我做售货员。

老板:你这个家伙!我就知道你是个呆不久的白眼狼!

第二幕(售货员B是第一幕中的?)

售货员B:您好,请问您有什么需要买的吗?

顾客A:哦,暂时不需要,我只是想看看。

售货员B:如果您想不起来买什么,我可以帮你想想,你看这个……

顾客A:你这不是无中生有吗?我已经说了我没有特别想买的东西。

售货员B:那您为什么要来这里呢?

顾客A:看看不行吗?

售货员B:可以!当然可以,但是您在看什么呢?

顾客A:当然是商品。

售货员B:哦?专门来看自己不想买的商品?

顾客A:不是,我哪有那么闲。

售货员B:那您是来看什么的?

顾客A:我来看……我就是来看看,为什么非要给你理由?

售货员B:说的也是,毕竟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有原因。

顾客A:我挡你道了吗?你该干什么干什么吧!

售货员B:不,没有,但是我的职责就是让您买东西。当然,我们聊聊天也可以。

顾客A(充满怀疑的):你聊天只是为了让我买东西吧!

售货员B:当然,当然!这是我的职责!

顾客A:哼!无用的责任感!

售货员B:不要这么说,先生。诚恳是我为人处世的第一要义。

顾客A:你为什么要在这里工作?

售货员B:不,我不在这里工作。

顾客A:你刚说了这是你的职责。

售货员B:是职责没错,但我不是在工作。

顾客A:那你在干什么呢?

售货员B:投放炸弹。

顾客A:什么?

售货员B:字面意思,先生。

顾客A:那我现在有危险吗?

售货员B:没有,您放心,您现在安全的很。

顾客A:我不能确定。

售货员B:我们聊了一会儿了,您要不看看这件商品……

顾客A(晕倒):二十!啊!

售货员B:是的!没错!这个闹钟仅售二十元!

售货员B:嗯?您怎么了?

(顾客A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售货员B蹲下来看,顾客A没有反应)

售货员B(摇动A的肩膀):先生!您怎么了?快醒醒!

(顾客A猛然睁开眼睛坐了起来,吓了售货员B一跳)

售货员B:哎呦!

顾客A:我做了一场噩梦。

售货员B:什么噩梦?

顾客A:我梦见我公司破产了。

售货员B:这可真是可怕的梦!

顾客A:不,这不是最可怕的地方。

售货员B:最可怕的地方是什么?

顾客A:可怕的是现实就是如此,并且,我还是老板。

售货员B:你的公司是什么样的公司?

顾客A:在那个公司里我每天可以卖二十个发卡,二十块面包,二十张电影票,二十只金鱼,二十只……

售货员B:哈!我了解了,您对20这个数字情有独钟!

顾客A:是的!那是我命中注定无法摆脱的数字!和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看看我身上穿的衣服,上面也印着20!如果我工作的时候不和20打交道,我就会走霉运,说不定我会很早得癌症,或者在路上被车撞死,我必须要找一份充满了20的工作!

售货员B:不过,除非刻意为之,几乎不可能找到这样的工作吧?

顾客A:你说得很对!所以我注册了公司,名字叫二十二十二十公司。

售货员B:真是个很棒的主意!

顾客A:但没有人来这里工作,因为这里最长的工龄记录只有二十年,再多也不会向上累加,因为二十就是无限!

售货员B:也就是说不管这个人在您的公司干了多久,都只能领到二十年工龄为单位的退休金咯?

顾客A:就是这样!这些人不敢来,完全是因为他们对二十不够热爱!

售货员B:必须得找一个像您一样喜欢20这个数字的人才行啊。

顾客A:是啊,而且今天就是我的二十日期限了!

售货员B:什么叫二十日期限?

顾客A:啊啊啊就是我必须每二十天做一件和二十相关的事情,否则的话就会有厄运发生在我身上!

售货员B:啊您已经这么长时间没接触二十了?

顾客A:是这样!我因为自己开的那家二十二十二十公司每天愁眉不展,每天浑浑噩噩,东奔西走,已经很久没有接触二十了!不瞒您说,这是我十九天以来第一次想休息一下出门逛逛。如果还找不到和二十相关的东西,我就要找一个二十层高的楼,跳楼算了!

售货员B:您别着急,会有办法的。

顾客A:你能有什么办法?这个世界实在是太蛮横无理了,什么事情都按照既定的规则来,我真希望有一个充满二十的世界,这样我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售货员B:您看,我们这里也有二十元的商品,您可以买一下,这样不就凑够了吗?

顾客A:不行不行,我要的不是价格,价格是浮动的,今天它二十块,你能保证一个月之后,一年之后还是二十块吗?这个二十块的商品会在我心里拧成一个疙瘩,永远都消除不了。

售货员B:但是您买下它的时候是二十块不就行了,如果它属于您,不管是您觉得它是二十块,您觉得它是一百块买回来的也可以啊,那完全由您来支配!

顾客A:这不行啊,完全不行!我知道这不是它真实的价格!那个二十必须是无动于衷,冷冰冰,永远不会改变的数字!你能明白吗?只有不会改变的东西才能扭转我的命运,速朽的东西怎么行呢?

售货员B:哎呀,照你这么说,哪里都没有完美的二十啊,这个也太难了。不过幸亏你活在了现代,什么东西都能明码标价,或者给一个标签之类的,如果在古代,没有二十这个概念,你也就没办法找到对应的东西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了。

顾客A:你的意思是,这一切都是我的心理作用?二十对我来讲其实是不重要的?不可能!你撒谎!

售货员B:不不不我没有那个意思,您误解我了,我只是觉得,您可以放宽一点标准,或者说,如果没有二十,您可以创造二十,而不是去找,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是找不到想要的东西的。

顾客A:创造……二十……

售货员B:没错,创造,如果您需要什么,你就创造它,就像我创造了炸弹……

顾客A:炸弹并不是你发明的,炸弹很早就有了,是古代人的发明。用它来打仗的时间都很长了,你怎么能称你的行动是创造呢?另外炸弹这个词也不是你创造的,它早在时间之中被各种各样的人使用,你只不过是恰好知道这个词罢了。

售货员B:您觉得我设定的,“炸弹”,不重要是吗?

顾客A:是啊,确实不重要,先不说概念上的问题,这里并没有什么东西被炸掉啊。

售货员B:那我觉得“二十”也完全不重要。

顾客A:你!!!你胡说!怎么可能不重要!我没有这个数字真的会死!我现在都为了它四处奔波,累的半死不活,还有点心肌梗塞,我的身体感受到的东西,怎么可能不重要呢?

售货员B:但是那只是你感觉吧,就像我感觉到炸弹一样。

顾客A:好吧好吧,哪怕像你说的,是感觉到的,但是这个感觉在我身上有反应,这不就意味着对方是真实的吗?

售货员B:或许对你来讲是真实地,但对其他人来讲不是,即使如此,你也要坚持下去吗?

顾客A:这……

售货员B:你愿意活在那个没有炸弹,也没有二十的世界吗?一切仿佛都可以平等联系在一起,就像齿轮能够衔接并且可以不停转动。

顾客A:我不要。但是我也不想要炸弹……那跟我没关系啊!

售货员B:有些事物在现实世界中并没有真正的对应物,仿佛在虚空之中,不知道您有没有听说过多维世界,居住在三维空间的我们,想象四维空间其实非常困难,更别说是五维还是六维了。

顾客A:但那是我生活中唯一真实的东西了。

售货员B:嗯,也是我生活中唯一真实的东西。不过!你看我,这里可以让我卖炸弹!不也挺好嘛!

顾客A:你真的不觉得自己在自欺欺人吗?你其实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在这里当一个普普通通的售货员啊。如果我是你,我会真的去找炸弹,啊或许人们应该感谢我命中注定的东西不是炸弹而是二十!否则我真的会想办法把这个城市彻底炸掉!

售货员B:你说得有道理!

顾客A:你等等!我只是让你积极乐观一些啊!并不是让你真的把这个城市都炸掉,炸掉的话我怎么找二十啊!

售货员B(激动):您可真是个天才!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要造真的炸弹!我真是蠢到透顶!实际上,我想造炸弹的理由是这个世界太无聊了,什么都循规蹈矩,我想弄点不一样的东西,我太在意炸弹可能是什么东西了,但却忘记了炸弹本来是什么东西。炸弹就是炸弹!

顾客A(愤怒):你!你!你!你非要跟我对着干吗?

售货员B:啊?没有啊,我什么都还没干,为什么您要这么激动?

顾客A:别小瞧我,你就是想破坏我的生活,破坏我寻找二十的生活!

售货员B:或许?但是我关心的只是炸弹。

顾客A:简直就是无耻!为了炸弹就可以抹杀二十的存在吗?太自私了!

售货员B:自私?您不也是?为了二十牺牲谁也没关系?

顾客A:我和你这种疯子不一样,毕竟我还申请了公司!如果有解决的办法,我还是想寻找合法的方式啊!

售货员B:哦,对,您说了,找不到就去跳楼对吧。

顾客A:但是我不能允许你存在!你不仅会毁了二十,也会毁了三十!四十!五十!一切!

售货员B:那我们来决斗吧!看谁能活下来。

顾客A:决斗什么?

售货员B:我用炸弹,你用二十,我们都用最重要的东西决斗!

顾客A:二十并不是做这个啊!它只是个数字而已!

售货员B:炸弹也不是用来炸东西的,如果我不愿意的话。

顾客A:不!炸弹的本意就是用来破坏的!

售货员B:好,那如您所说,就是用来破坏的!

(售货员B朝着顾客A开了一枪)

顾客A:啊啊啊啊啊啊你!

售货员B:我想这也是炸弹的一种!我没有说谎!没有说谎!

顾客A(虚弱):好的,我相信了……

售货员B:您相信了!天!我就知道您会相信!您是我永远的朋友!

顾客A:既然我相信了炸弹是真的,那么也请你相信二十是真的,答应我一个请求,把子弹凑够二十吧!这样我就没有牵挂了!

(接着十九声连续地枪响,人们惊慌失措,在枪声中躲避着,售货员B被警察带走)

第三幕

审讯人员C:售货员先生,我希望你能老实交代你的犯罪过程,我并不想动粗。

售货员B:我的犯罪过程?我没有犯罪啊!

审讯人员C:杀人不算犯罪?

售货员B:如果说我犯罪了,那二十先生也犯罪了。

审讯人员C:胡说,他明明是被你谋杀致死的,许多人都看见了,你不要狡辩。

售货员B: 许多人都看见了也不能证明他没有犯罪。好吧,其实我想说的是,我们都没有犯罪。

审讯人员C:这是什么歪理,我们现在知道的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你朝着A开了二十枪。

售货员B: 您能不能叫他二十先生,我想他会喜欢的。

审讯人员C:有什么区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用代号就可以了。再说了,如果你这么尊重他,为什么要杀了他啊?

售货员B:如果你非要认定杀人的理由是出于某种非法的东西,那我无话可说。

审讯人员C:难道杀人还能出自不非法的理由吗?

售货员B: 不是我说,非法不非法和您有什么关系呢?我杀了您吗?

审讯人员C:你不要胡说八道,杀人就是犯法,这就是铁律,跟针对的人是谁有什么关系?

售货员B: 如果二十先生不觉得我是在杀他呢?我们只是进行了一次交易。

审讯人员C:什么交易?

售货员B: 您看不出来吗?我用炸弹交换了二十。

审讯人员C:这都是什么跟什么!

售货员B: 所以对于我们两个人来讲,这只是一个公平到不能再公平的决斗而已。

审讯人员C:我不管你的歪理,总之你杀了A,这是违背法律的,也是违背道德的。

售货员B:我承认自己违背了法律。

审讯人员C:这就对了嘛,给我交代一下具体过程,态度诚恳或许还能帮助你减刑。

售货员B: 但是法律也违背了我。我不是因为二十先生而违背了法,而是在那之前,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就已经违背了法律。但是那时候并没有人惩罚我,被网捕捉住的小鸟才是猎物,逃走的不是。

审讯人员C:这个世界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呢?法至少能做到相对公平。不过既然你说了自己曾经犯法,那我就不能当没听到,把过往的犯罪经历也交代一下吧。

售货员B:精神犯罪也算是犯罪吗?

审讯人员C:精神犯罪?你的意识是你只是在脑子里模拟了一下犯罪过程吗?

售货员B: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您大概不明白……

审讯人员C:不要搪塞我,从实招来!

售货员B:哈哈。

审讯人员C:你笑什么?

售货员B:哈哈。

审讯人员C:不要笑!

售货员B:您不是让我从实招来吗?然后我就回答了。

审讯人员C:说什么傻话,你只是在笑而已!

售货员B:对呀,现在的情况就是让我很想笑。

审讯人员C:你把笑当作一种精神犯罪?我感觉你在玷污法律!

售货员B:如果不是的话,我对法的敬意又多了一点点。

审讯人员C:你这个畜生!

售货员B:当畜生大概比当人好,我之前卖狗养家的时候,特别想当一条狗。

审讯人员C:你居然还能记得你有家人?你什么时候把家人放在眼里了?你知不知道我们去见你养母的时候她差点就哭瞎了眼!

售货员B:不知道,先生,但是如果她的眼睛真瞎了或许也不是一件坏事,这样对待事情的时候她或许可以心平气和一点,而不是看到鸡毛蒜皮的小事就着急下结论,从而能理解,我是清白的。

审讯人员C:你还有没有廉耻之心?瞧瞧你说的话是人话吗?还母亲失明了更好。我真同情她,她还不知道自己养个了白眼狼!

售货员B:从现实的角度讲,失明对她的伤害更小,这样她就不用看着别人的眼光做事情了,您也是一样,如果失明之后可能就能理解我为什么没有犯罪了。

审讯人员C:怎么可能!就算我的眼睛瞎了一万次,我也不会认为你是无罪的。

售货员B:跟您争论真有意思,哈哈。

审讯人员C:收起你那该死的笑!

售货员B:我控制不住,您太幽默了,我之前甚至已经不知道怎么笑了,但是看见您,我就像外星生物看到毒蘑菇一样开心,哦,对了,是蓝色的蘑菇。

审讯人员C:真是没见过你这样的疯子!你也让我长见识了!

售货员B:那是我的荣幸,说明炸弹已经植入到你体内了。

审讯人员C:什么时候?你是怎么做到的?快告诉我在哪!

售货员B:就在我们一开始对话的时候,我们接触的时候,炸弹就已经在那里了。

审讯人员C:还有多少秒爆炸?

售货员B:这取决于您相信它还有多少秒爆炸。

审讯人员C:什么?!不要骗我!

售货员B:没骗您。

审讯人员C:没事,我们这里有最好的拆弹专家,就算你再怎么强,民间的犯罪分子也干不过专业选手,你少得意!

售货员B:如您所愿。

(审讯人员C拨打内线电话找来拆弹专家)

审讯人员C:这个犯罪分子说在我身上安装了炸弹,麻烦您检查一下。

拆弹专家(仔细检查后):所有可能的情况我都检查了一遍,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审讯人员C:你是在耍我吗?

拆弹专家:啊?没有啊?

审讯人员C:啊抱歉,这话我是对犯人说的。

售货员B:我没有在耍你。

审讯人员C:你明知道这里没有什么炸弹!

售货员B:不,您错了,是有的。

审讯人员C:那你敢不敢指出来在哪里?

售货员B:在您的脑子里有一颗,左右心房各一颗,经常扇人巴掌的右手里有一颗,是高度近视的眼睛里有两颗。

审讯人员C:你这是污蔑!

售货员B:我只是就事论事而已。

审讯人员C(扯住售货员B的衣领,扇了他一巴掌):什么就事论事,你就是在挑衅我!

售货员B:我为您这么想感到遗憾,我已经把全部的秘密都告诉您了。

审讯人员C(向拆弹专家):朋友,能帮我检查一下在他说的这些地方有没有炸弹?

拆弹专家(再次检查):我对天发誓,真的什么都没有。

审讯人员C:啊,我早就知道,这家伙一直都在说谎!

售货员B:您要是觉得没有,那就没有呀。

审讯人员C:但是你为什么要说谎呢?你有什么企图?

售货员B:我并没有说谎,我确实在您身上放了炸弹。

审讯人员C:可是找不到啊!包括你刚才说的那些位置,都没有啊。

拆弹专家:虽然我并不愿意考虑这样的可能性……但是……有没有可能他用了我们不知道的技术?

审讯人员C:什么?

拆弹专家:我做出的判断都来自我自己的经验,但是我并不能确保,他如果运用了高于我们现在技术的方法或许……

售货员B:高于你们的技术?感谢您的夸奖!

审讯人员C:住嘴!

拆弹专家:我觉得我们应该严肃探讨这个问题,或许他是地方派来的间谍,于是普通人,精神不正常的人,越容易是间谍,引人耳目。再有可能……会不会是外星人?虽然我也觉得这个想法太疯狂了!但是给人的身体里插入无形的炸弹……这并不是人类可以做到的事情啊!

审讯人员C:您冷静一点,我猜这只是疯子出来的东西。

拆弹专家:你怎么能这么不专业!理所应当是悲剧的前兆!轻敌容易出大问题啊!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犯人说的话!

审讯人员C:难道您相信我脑子里真的有炸弹?

拆弹专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审讯人员C: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我要崩溃了!

拆弹专家:冷静点,让我们慢慢分析分析,看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审讯人员C:那当然,身上被埋炸弹的不是你啊!你当然能分析分析。

拆弹专家:啊?我只是想帮你啊?为什么针对我?

售货员B:您不用担心,这位专家先生身上也放了炸弹。

拆弹专家:什么?

售货员B:炸弹礼物也有您的,开不开心?

拆弹专家:你是什么时候放在我身上的?

售货员B:就在您说我的技术高于您的时候,我感到很荣幸,就放了炸弹。

拆弹专家:啊!我真希望自己没说那句话!

售货员B:没用的,即使那个时候没放,我早晚也会放的。实际上,我的目标是,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在每一个人身上都植入炸弹。

拆弹专家:天!我们遇到了一个想要毁灭世界的恐怖分子!

审讯人员C:我觉得这已经不是我们可以处理的范围了,我要向上级汇报!说不定还要开国家间的会议!各国首脑都要讨论如何处理这个家伙!

拆弹专家:既然你已经放了炸弹,好心人,能不能给我一点提示,这些放在人身上的炸弹什么时候爆炸呢?

售货员B: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让它二十小时之后爆炸,以便纪念二十先生。

拆弹专家:这怎么办?可能二十小时之后世界就毁灭了!我们还没有能应对的方法!你已经给全世界的人都安装上炸弹了吗?

售货员B:是的,这是最后一个我需要放炸弹的城市了。

审讯人员C:你撒谎!你怎么能接触各国政要并给他们放置炸弹呢?你根本没有机会接触他们!

售货员B:我忘记说一个事情了,炸弹是可以传染的。

审讯人员C:什么?

售货员B:是的,这是可以传染的炸弹。炸弹会通过气体,液体,固体进行传染,并且没有限制,甚至心灵上的某个动摇也会招致传染,简单来说,它是无法控制的。

拆弹专家:这不可能,你刚才还说是你给我放上的炸弹,这怎么又变成传染了呢?

售货员B:我传染给了您,这总行了吧。

拆弹专家:那我的炸弹被放在了哪里呢?

售货员B:公平起见,和审讯先生的炸弹数是一样的,但是位置不同。

拆弹专家:啊啊啊那我不还是必死无疑!

审讯人员C:我打电话给上面的人!看看他们有什么办法!

第四幕:

(过了一会儿,调查组的D和E来到了这里)

审讯人员C:你们能来真是太好了!

调查组成员D:我看了你们的描述,感觉不是很可靠,你们确定他不是个疯子或者在开玩笑吗?

审讯人员C:说实话,并不能确定。

调查组成员D:那你们应该先确认了再来找我们,不然多浪费时间。

拆弹专家:但是20小时炸弹就生效了呀!

调查组成员D:你怎么知道会生效?你说生效就生效吗?

审讯人员C:这……

拆弹专家:相信我们没有坏处,哪怕只在接下来的20小时之内相信也好!这可是决定人类命运的重大危机事件!

调查组成员E:我们很忙,没空听疯子说话,不过我们需要一份报告,说明这里的问题已经被解决了。

审讯人员C:这里的问题完全没有被解决啊!

调查组成员D:暂时没有,但是你们弄清楚他是疯子之后不就解决了?找个心理医生来就行,别忘了给我寄一份报告过来。

拆弹专家:心理医生又不能解决炸弹的问题!

调查组成员D:老兄,现实点,这里怎么可能会有炸弹呢?

审讯人员C:我有一个主意,虽然可能并不高明。

(审讯人员C走上前抱住了调查组成员D,迟迟不肯放手)

调查组成员D:变态!你在干什么!

审讯人员C:没什么,展示友好的态度。

调查组成员D:我不相信你!

拆弹专家:天啊!你怎么能这样做!他是无辜的!

审讯人员C:不,他并不无辜,他根本不关心我们的死活,他把看到的东西都当作不存在,他怎么可能是无辜的呢?

调查组成员E:怎么了?什么意思?

拆弹专家:非常遗憾地告诉您,您也被传染上炸弹了。

调查组成员D:真是让人难以理解。难不成这里的工作人员全部都是疯子?

拆弹专家:我劝您态度认真一点,这不是小事!他真的会毁灭地球的!

审讯人员C:不如您直接和犯人聊聊,这样就可以确认情况到底如何了,您认为呢?

调查组成员D/E:正合我意!

(四个人一起去找售货员B)

售货员B:哇,这次又有了新面孔!

审讯人员C:老实点!

调查组成员D:你之前有精神疾病史吗?

售货员B:没有,我从学校到工作阶段所有的心理素质评分都是优秀。

调查组成员E:有没有受什么刺激?或者说生活中的困难?

售货员B:也没有,在百货商店工作很开心,这里的人仿佛是天使!

调查组成员D:你确定自己所说都属实?

售货员B:是的!我为什么要骗您呢?

调查组成员D:不要胡搅蛮缠!我有重要的事情问你!炸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售货员B:怎么一回事?我也不知道。

调查组成员E:你们看看,这家伙也对炸弹不是很清楚!这不就说明他其实没有放炸弹嘛!你们都被骗了!

审讯人员C:那之前我们相信的都是假的吗?

售货员B:不不不,您误解了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我无法向您清楚地解释炸弹是什么,就好比说,您能清楚地解释神吗?您能清楚地解释命运吗?您能把未来的一切都收入眼底吗?您能理解某些可能发生又有几率不会发生的事情吗?

调查组成员D:爽快点,我不想浪费时间,我只想知道有没有炸弹,我只关心炸弹会不会伤害人和周围的地区。

售货员B:我不同意您的看法,有些东西不仅仅是造成伤害那么简单,更像是某种含混的气氛,但是这种气氛可以把你拉入天堂也足以引你进入地狱。

调查组成员D:那我再清楚地问你一次,你搞的这个东西,会不会影响人的日常生活?

售货员B:不会。

调查组成员D:那不就得了,世界不会有什么变化。

售货员B:我的意思是,它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因为人们会适应另外一种日常。

调查组成员D:这是什么意思?

售货员B:意思就是人们会喜欢上携带炸弹的生活。

审讯人员C:你不是说20小时之后就会爆炸吗?这样人们哪有间隙理解炸弹并感到喜悦?这分明就是骗人!

售货员B:是的,二十小时之后会爆炸,然后这个过程会反复,直到我找到完美的二十。

调查组成员E:你脑子不正常吧?时间不是循环的,怎么可能炸过一次还能回来呢?

售货员B:但,我确实有让爆炸不断发生的能力。

拆弹专家:什么?

调查组成员D:那或许是在梦里有吧。我不问了,这家伙根本就没有逻辑,只有三岁小孩才会相信他的规划,我要走了。

调查组成员E:我也要走了。

审讯人员C:上面来的紧急通知!

调查组成员E:怎么了?

审讯人员C:……

调查组成员E:说啊!

审讯人员C:这一定不是真的,一定不是,哦,老天!

调查组成员D:大惊小怪,让我看看通知说明。

调查组成员D(看过后):……

调查组成员E:你们两个是怎么回事?

拆弹专家(看了通知并念了出来):有恐怖分子意图进行大规模恐怖事件,请各局保持充分警惕。

调查组成员D:难道这家伙也是犯罪团伙中的一员?

审讯人员C:那这后果真不堪设想!他说的炸弹我们到现在还没找到呢!

调查组成员E:冷静,不要被蛊惑!

拆弹专家:现在怎么办?

调查组成员D:把他移交给上级,他们会想办法处理的。

调查组成员E:不行!这太勉强了。如果他的目的就是要摧毁高层,那么我们越往上送,受影响的人可能就越多。

拆弹人员:确实,并且我们还没搞清楚“传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调查组成员D:我要对嫌犯进行重新调查。

售货员B:先生您又来了?

调查组成员D:我要对你进行正式调查。

售货员B:谢谢!我喜欢仪式感。

调查组成员D:炸弹影响的范围是多大?

售货员B:全世界。

调查组成员D:你们团伙中有多少人?

售货员B:我没有团伙。

调查组成员E:没有团伙能影响全世界?仅凭一个人就想策划炸弹行动?

售货员B:如果说起来同伴,也并不是没有。

调查组成员D:谁?从实招来!

售货员B:已经被我杀死的二十先生。

调查组成员D:二十是谁?

审讯人员C:是被他在便利店杀死的无业游民,有目证人,但是他本人并不承认。

调查组成员D:二十和你是什么关系?朋友?情人?亲戚?

售货员B:都不是。

调查组成员D:那他为什么是你的同伙?

售货员B:因为他也有炸弹。

调查组成员D:那你为什么杀了他。

售货员B:这是什么问题?我没有杀他。

调查组成员D:你还嘴硬?

售货员B:没有就是没有,我们只是交换了一下礼物,如果交换礼物的结果是导致死,那么也是我们达成共识的结果。

调查组成员E:连同伙都杀,真的心狠手辣。

调查组成员D:你能帮助我们拆除炸弹吗?

售货员B:为什么?这是好东西啊!

调查组成员E:能夺人性命的东西能是好东西?

售货员B:可是人都会死,自然规律总是生灭循环,你能说它不是好东西?

调查组成员D:当然不是,人只是受制于时间,但是不代表人不想长生不老。

售货员B:如果炸弹能够使你长生不老,你会尝试吗?

调查组成员D:保持活的状态是一种特权,作为人类,我当然希望拥有这种特权。

售货员B:……

(调查组成员D倒下)

调查组成员E:他怎么了!

售货员B:长生不老了。

审讯人员C:炸弹生效了!

拆弹专家:太可怕了,这怎么办,他可以在一秒内杀掉我们所有人……

审讯人员C:你不是说二十小时之后才会爆炸吗?

售货员B:我可以满足人的一切愿望,二十小时只是为了赞颂二十先生,但是他想立刻获得长生不老,我就答应了。

拆弹专家:你究竟是谁?

售货员B: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百货商店售货员。

审讯人员C:普通的售货员可不会杀人。更不会以人类完全不能理解的方式杀人!

售货员B:哦?我看倒是不一定。认定某类人会是什么样子永远都会失望!

拆弹专家:这下可怎么办?

售货员B:我们可以聊聊别的,比方说这个星球。

审讯人员C:现在哪有时间和你聊这个?

调查组成员E:能不能直接把他枪决?这样炸弹就永远不会爆炸了。

售货员B:没用的,如果我死了,整个世界都会和我一起爆炸。

审讯人员C:那你想让我们怎么办?因为你抓住了人类的把柄,我们就要把你当神供着直到你赦免我们的罪?

售货员B:我不是神,我也不会赦免,没有人得到赦免,包括神。

调查组成员E(接电话):您好,我有事情向您汇报……什么?是这样吗?但是……D,哦哦哦好!我们马上准备!

审讯人员C:发生了什么?

调查组成员E:上面的人说上面的人说上面的人说上面的人说上面的人说上面的人说上面的人知道这个人的情况,让我们把他移交给他们处理。

拆弹专家:听晕了,好像多米诺骨牌……总之就是高层有办法是吧。

调查组成员E:好像是的,但好像又有些奇怪。

拆弹专家:怎么奇怪?

调查组成员E:因为上级要求我要像贵宾一样对待这个炸弹暴徒,所以很奇怪。

拆弹专家:这是为什么?

调查组成员E:上面说这是机密……

审讯人员C(拽住售货员B):说!你是不是给上级洗脑了!你个恐怖分子!

售货员B:我什么都不知道啊!上级是什么意思?

审讯人员C:不要装疯卖傻!我问你呢!

调查组成员E:别这么粗暴!我们不能违抗上级的命令!

拆弹专家:或许我们需要再排查一下可能性……

审讯人员C:我不能接受自己一直被这样的家伙愚弄!

调查组成员E(用手枪抵住审讯人员C的脑袋):你这样做是在愚弄上级!

审讯人员C:你!

售货员B:不要对这位先生开枪,我觉得他的质疑很有道理,我自己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这样吧,你们和我一同去见高层,我们就能知晓其中的理由了。

调查组成员E:如果这是贵宾的要求,那么我接受。

审讯人员C:这个世界真的太混乱了!

第五幕:

政府首脑:招待的事项都准备好了吗?

招待负责人:都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开始!

政府首脑:再确认一遍通讯设备,这可是改变人类命运的历史关头!

招待负责人:设备没有问题,可以放心使用!

政府首脑:那请我们的客人过来吧!

(售货员B,审讯人员C,调查组成员E,拆弹专家进入房间,在桌子前坐下)

政府首脑(问招待负责人):怎么这么多人?

招待负责人:是客人领过来的,估计是他的朋友。

政府首脑(低声):这可麻烦了,不知道能不能应付过来……将计就计吧……该死!

政府首脑(满脸堆笑并握手):欢迎您的到来!我已经等您好久了,让我们快点开始吧!

售货员B:啊?开始什么?

政府首脑(继续堆笑):当然是来讨论和平协议。

售货员B:和我讨论和平协议?

政府首脑:当然,当然,除了您还有谁呢?

审讯人员C:您是不是搞错了,这个人刚杀了两个人,还打算在全世界放炸弹,这个人怎么可能会理解和平呢?他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恐怖分子!

政府首脑(不满且尴尬地瞪了一眼,沉默了一下问售货员B):请问您身边这几个人都您的朋友吗?

售货员B:是的!都是我的朋友!

审讯人员C:别血口喷人!我可没承认过,要是朋友的话,你把我的炸弹解除掉啊!

政府首脑:炸弹是怎么回事?

拆弹专家:这位“客人”说他在所有人身上放置了炸弹,并且二十小时后会爆炸。

政府首脑:什么?!

审讯人员C:我们都已经被放上了炸弹,无处逃脱。

政府首脑:不可能!协议不是这么说的!

调查组成员E:什么协议?

政府首脑:当然是我们和地外文明签订的和平协议!

审讯人员C: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我从来没在任何的文件中听说过类似的事情,除非在新闻上看到过猎奇的故事。

政府首脑:这种会引起恐慌的事情当然是要在黑暗中熄灭。

拆弹专家:熄灭的消息会被传送到何处呢?

政府首脑:当然是在沉默中变成不存在的东西!如果我能永久的沉默,我就能拥有永久的幸福,人们也能拥有永久的幸福!

拆弹专家:所以这个炸弹狂不管做什么都会被视而不见吗?

政府首脑:只要不打扰我们,他做什么都可以!

审讯人员C:看来这个外星人比普通人拥有更多的自由。

政府首脑:因为他是特别的,如果你也是如此有分量的特别,我也会给你这种荣誉。

审讯人员C:我不需要这种荣誉,我需要有人帮我把炸弹拆掉。

调查组成员E:我希望您可以理智点,这个家伙刚刚杀掉了我的同事D,我不知道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但是不要轻易相信这个外星人比较好。

政府首脑(紧张面对售货员B):我希望客人您告诉我这一切都是谎言。

政府首脑(强作镇定):我们都是老朋友了,怎么着也不可能伤害自己人对吧!

售货员B:我确实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安装了炸弹。但是,那并不是因为我是外星人,实际上,我根本不知道外星人和你说的协议是什么玩意。

政府首脑:什么!

政府首脑:您为什么非要这么做?我们已经给您了最大的自由和最好的条件,您的一切我们都安排的很充分,为什么一定要针对人类呢?

售货员B:我不明白您在说什么,我没有针对人类。

政府首脑:还没有?全灭还不行?您本身就是定时原子弹!而且您打破了契约!

售货员B:谁和谁的契约?

政府首脑:当然是你们的星球和我们的星球!

售货员B:我从来没有代表谁,如果非要说的话,我代表炸弹。

政府首脑:你的意思是毁灭地球是你的个人行为?所以你没有违反契约吗?

审讯人员C:契约的内容是什么?

政府首脑:两个文明互相派出观察者,观察对方的世界是否友善,如果友善的话,就签署和平协议。

审讯人员C:也就是说,现在和平协议还没有签署咯?

政府首脑:是啊!我实在不明白我们做了这么多,您仍然无法感受到来自地球的友善。

售货员B:什么是地球的友善?

政府首脑:我们已经许诺了你自由,答应你可以没有限制地做你想做的事情,这不仅仅是仁慈,甚至可以说是人类的屈服!

售货员B:我想这份友善里并不包括继续让我投放炸弹!

政府首脑:请您记住,这是交易,不存在只有单方面获得利益的交易。您需要和我们交换自由!

售货员B:如果美是交易,一切都会变得无聊!炸弹也会变成只会流口水的哈巴狗!

审讯人员C(对政府首脑):总统先生,我想没什么好说的了。这个家伙是一个死也不会承认其他人的幸福的疯子。

审讯人员C(对售货员B):我瞧不起你,你用炸弹故弄玄虚。你甚至没在这个宇宙中前进一毫米!

调查组成员E:让我们杀了他吧!我要为我的搭档报仇!杀了他,我们也不会做有关炸弹的噩梦了!

售货员B:有趣!看起来炸弹已经在生效了!

政府首脑(对C和E):什么?已经在生效了?你们不要轻举妄动!不要杀他!

政府首脑(对售货员B):拜托了,我想活下来!让我做什么都可以!

售货员B:我想您能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见证爆炸的瞬间!

政府首脑:不要啊!所有的一切都化作虚无的世界!多么的可怕!

售货员B:然后人们会在虚无的世界中拍拍身上的灰,继续活下去。

审讯人员C:总统先生,我想我们还是应该杀掉他。

调查组成员E:我也赞成,既然无法通过语言来说服他,那就用行动来制裁语言吧!

政府首脑:你们根本不懂什么是语言!他所使用的是咒语!一个枪子儿能抵消咒语吗?

售货员B:很抱歉,我也不知道子弹和咒语之间哪个更强。

调查组成员E(用枪指着售货员B的头):既然如此,那么只有试一试才能知道了。

政府首脑:我坚决反对!!!

审讯人员C:您到底在反对什么呢?

政府首脑:你连这都不懂吗?我在反对那个充满了毁灭的未来!

审讯人员C:但是目前为止,我们甚至看不到未来的影子。不管怎么抉择都无法确保未来的安全。

政府首脑:那你的意思是我们什么都做不了吗!

审讯人员C:不,不是的,我的意思是说,我们或许用最通常的方法来理解这件事。

政府首脑:怎么理解?

审讯人员C:这个疯子只是一个疯子,炸弹根本不存在。

政府首脑:但是!他确实有那种力量啊!

审讯人员C:力量存在但不一定会发挥效果吧,至今为止,发挥效果的只是语言。

调查组成员E:你们两个后退!我要开枪了!

售货员B(挣扎):或许我会成为环绕在你们身边的神明,但我不会这样做!我要保持我的孤独!

调查组成员E:哼!到地狱去狡辩吧!

售货员B:我会再回来的!

审讯人员C:快!快开枪啊!

售货员B:当你们醒来的时候,会再次看到我!

政府首脑:好可怕!我无法承受了!

调查组成员E:你们别听他说话!什么都不要听!

售货员B:我甚至不需要抛弃任何东西!二十先生,您感受到了吗?

审讯人员C:疯疯癫癫地家伙就不应该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政府首脑:但我觉得我也快要疯了!

审讯人员C:您没问题,您只是受到了精神上的刺激!

售货员B(突然大叫):炸弹存在!就像我存在!

调查组成员E:永别了!

(枪响,售货员B倒地)

调查组成员E放下售货员B,放松似的跌坐在地上。政府首脑和审讯人员C抱在一起。

政府首脑(看着地上的售货员B):一切都结束了吗?

审讯人员C(看着地上的售货员B):我不知道,但是他确实死了,对吗?

(调查组成员E检查了售货员B的呼吸,朝着两个人点了点头)

政府首脑:哦!天呐!真是恐怖的一天!

调查组成员E:炸弹真的不存在了吗?

政府首脑:拜托!不要在这个时候开玩笑!我会被吓死的!

审讯人员C:谁知道呢?炸弹炸弹的,我都快不认识这两个字了。

调查组成员E:我在杀他的时候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审讯人员C:什么?

调查组成员E:他好像并不是一个人,怎么说……虽然他已经很接近于人了。

政府首脑:我们不会得罪了拥有高等智慧的外星人吧!不要啊!我会发疯的!

审讯人员C:接近于人但又不是人,这会是什么呢?

调查组成员E:我想想……他或许是,强有力但还未出生的,语言。

(完)

 
阅读更多

from 虚像造物

雪夜播报

一场从亘古绵延而来的大革命,随着炸裂的洪水和海波,终于吞没了城市。K坐在一家咖啡馆里,漫无目的地敲击着玻璃杯,响声比平时都要低沉。几个月前,他就听说了暴动和战争即将到来的传闻。不过,K无法确切地感知现状,因为消息从发出之时就被掩埋。至于他正在收听的广播,传出的呼喊和溃败,更像是梦境。许多人会在夜里做乱伦的梦,但他们不会透露其中的秘密,秘密里隐含着的复仇的欲望,会在终将烟消云散的幻影中失去重量。K感到轻松,他无需为电视机和报纸上的骇人听闻买单,他甚至连做听众的必要都没有。

“喂,你。”一个人从咖啡馆深处的灰色阴影中闪出来,他手里攥着酒瓶,衣冠不整,摇晃地像一条找不到北的抹香鲸。那人身上有着不寻常的气质,眼睛明亮如出鞘的利刃,阴郁的气氛从阴影中涌出,伴随着混乱而无法琢磨的情绪。不过,从他的外貌可以判断,这是个年轻人。K不打算搭理醉汉,只是默不作声地拿起报纸开始读。K心里清楚,招惹这些游手好闲的蛀虫准没什么好事!相比于跟蛀虫吵架,他更愿意跟知识阶层交流学术观点。K记得被擦得锃亮的桌椅,穿着考究的学者,乌鸦般熙攘的听众,伟大的知识将在这里诞生。如果有机会他可太想再开一次研讨会了,他陶醉在自己的想象中,同时为被炮火烧掉的大楼而感到惋惜。每到这个时候,他都想咒骂那些搞运动的人,“破坏和平的无耻之徒!”,他想着。“喂!”醉汉的声音突然提高了许多,他的形象也由模糊变得清晰了。那是非常粗鲁且低沉的声音,喑哑地像炮火击中的街道,路上的行人和劳动者们痛苦地倒下并发出呼喊,他们的声音叫来了鸽子和黑猫,震颤传遍了K的全身,他整个人仿佛要吸到醉汉身上,就像水蛭总是流着口水黏在人的大腿上。醉汉的眼神恶狠狠地,不留任何余地,这让K懊恼。

“你家里有几口人?”那人说着怪异的地方方言,仿佛没有意识般地按折线行走着,摇摇晃晃,逐步靠近K,好像在接近一个幽灵。醉汉站在玻璃前对着K的倒影询问,生硬而不讲情理,好像那倒影就是K本人。K不想回应挑衅,他痛恨挑衅,因为这会让他看起来不太体面。“我没有任何义务将自己的情况和盘托出”,K冷漠地说,他站起身,想转身离开咖啡馆。他蔑视着醉汉,仿佛这个人从没在他眼前出现过。“不用装腔作势,我知道你是个胆小鬼!”醉汉继续嘲弄他,讥讽地笑着,骂骂咧咧,时而露出凶狠而严肃的表情。周围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K因挑衅而变得恼怒,他回头望了一眼对方。那人看起来很陌生,旁观者怪异的目光加深了这种印象。醉汉似乎跟三分钟前的样子完全不同,K感到自己手里的绳索中断了,他现在完全无法弄清楚这个人的身份。他不知道在灰色阴影中冒出来的是什么人,就像不知道魔术师会在帽子里掏出什么。K决定逃走,选择无视就无法被暴露,因为指针无法锚定景外之人,K始终都怀着这样的侥幸活着。当然这也是这座城市中人尽皆知的生存法则。“不许走!”那人察觉到了K的意图,拿出了枪,如迅疾地雷电一般将那黑且硬的死神对准K的额头。“不就是问个话吗?至于如此?为什么不聊一聊呢?你就这么讨厌我?”醉汉嬉笑着把枪的位置移动到K的后脑勺,来回摩擦,好像孩子在地上玩掷骰子的游戏。

K脑中闪过无数恐怖画面,如蝙蝠滑翔于黑夜却突然收紧。纷纷然飘落地羽毛并不承认任何惊人之物,在充满暴力新闻的伊古塔,有什么不能承受呢?

“请……嗯……请冷静一些,您有什么要求我都可以照做……所以……拜托……”枪的威慑让K感受到了死亡的实感。

醉汉没有回答,只是哈哈大笑起来。

“好啊,那我想让你陪我玩玩,可以吗?”醉汉笑嘻嘻地说,一边打着嗝,一边毫不含糊地把枪口对准K的太阳穴。K试图躲开枪口,小心地往后移了移身体,不过,枪口也随之移动。K感到被枪口接触的皮肤在发烫,他用余光瞟了一眼窗外,警察就在不远处的咖啡馆外面,穿着黑色的制服,看起来在巡视街上的情况。“怎么,你想去找警察?”对方发现了他的小伎俩。

“不!不是!我……我……求求你……”

“我们一起跳舞吧!”那人轻轻放下手枪,抽起烟来。

K难以置信地看着对方。对方并没有理会K的惊讶,只是抓住了他的手,把拿着枪的那只手靠在他的手上,示意K抓住他的手。K犹豫了一下还是按他的要求去做了。

“你中奖了,你将成为今晚的新闻。”醉汉拉着K,如同滑行在一个螺旋的梯子上,放置在大厅中如果壳般的梯子,转瞬消失在边缘处,雪的脚印浮现。

不!不!“我不想成为新闻!”K惊慌大叫,“先生,拜托你冷静一下,我什么也没做……你没有理由杀我……”

“理由?置身事外的人必须死,这就是理由。”醉汉冷冷地面对着K。K猛然间看到橱窗的玻璃外站满了人,他想要求救,却发现没有任何一个可以求救的人。所有的人,连同他们的影子,都向前屈伸,镶嵌在咖啡厅外的彩灯之间。饥饿的目光黯淡,世界在降温,这和早晨湿乎乎的艳阳天差别太大了。壁虎一样的人盯着K,就仿佛盯着一个巨大的壁虎。K知道自己无法摆脱这样的命运,在暴力凝聚的伊古塔,每个人都是新闻。

“你是做什么工作的?”醉汉继续发问。

“呃……这个……”K突然发现那人实际上是蒙着面的,甚至无法分辨男女。

“犹豫什么,快说!”

“我是大学教授”

“哪个大学?”

“伊古塔大学。”

K隐约听见围观的人群中有惊呼,因为伊古塔大学是这个城市最好的学校?因为他是一个大学教授?他本人不能确定。但K不免有些得意,好像新鲜的果酱被打开了瓶盖,露出了鲜红的内核。

“我没有上过大学,如果我获得了什么知识,也是在肮脏的街道里学到的。”那个人面具的颜色变得更深了,他哼了一声,枪又开始抵着K的后脑勺。

“伊古塔公民请注意!今天下午的新政策广播学习会,会推迟一个小时!请各位公民们注意收听!请公民们注意收听!”刺耳的广播声打乱了持枪者的节奏,虽然那声音不会对当下的形势造成什么影响。K平时也有些厌恶城市里的这些大喇叭和它的定时播报,但是现在这广播显然对他有一些积极影响,因为醉汉的行动变得迟缓了。

广播中断了,恐怖的平静横亘在K和醉汉中间。醉汉似乎露出了泄气的表情,突然放下了枪。“你……”他开始说话,但是声音很小,没有人听见。

“注意!伊古塔公民请注意!最近一周可能会有小范围的暴力事件!警方会加强巡逻!注意!”广播又响了起来,这次的声音充满了不连续的急促,好像播报信息的人正处在非常混乱的战局之中。“真无聊。”醉汉朝着广播播放器的位置开了几枪,烧焦的播放器发出了几声不成型的嘶嘶声,空气中弥漫着烟味。

“什么?”K感到自己受到了羞辱,生气地涨红了脸。“你说什么无聊?我现在性命攸关,你竟然觉得无聊?无聊你就先把枪放下!”K不假思索地反驳道,他接着发现这里不是他可以随意斥责学生的教室,不由得闭上了嘴,冷汗布满了每一根毛孔。

“随你怎么说。”那人好像厌倦了什么,突然用枪指向窗外,做出要开枪的姿势,看热闹的人们立刻如鸟兽散去,他们的影子还没有从空气中散开。“我们可能会再见,先生。”醉汉像是做出宣言一样的,郑重地对K说,那声音并不是在开玩笑。有两个警察在周围观望,看起来马上就要进来控制局势了,醉汉摆了摆手,消失在黑夜之中。被吓得失语的K靠着椅子坐在地上,像是刚睡醒的尸体。

“先生,您没事吧。”警察的声音在K的耳畔响起。

“没……没事……”

“那就好,我们走。”警察打了个哈欠,向同伴举手示意了一下,迅速消失了。消失的速度甚至比那奇异的持枪醉汉还快。

K按照平时的路线向家的方向走去,腿始终在颤抖。他害怕枪,更害怕飘忽不定的醉汉,“那家伙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可不想和他再见面了……”

空气中散发着烟和流弹的味道。这遥远的味道,仿佛是从外星传来的。K生活在中心城区,还有许许多多的达官显贵和他一起作伴,这些权贵是伊古塔最好的保护伞。虽然也听说过有人想要逃走,但是其他地方又能多安全呢,还不如待在这里。“安全”,他想起刚才见到的警察,他们像影子一样消失的背景依然让K觉得心惊胆战。

K回家了。女儿安静地坐在地上搭积木,神情非常安详。周围的事物,桌子,辞典,玩偶,挂画,如仆人般环绕在孩子周围。玩偶斜靠在桌角,凝视着它的主人,嘴角有一块缺口。K感到不悦,连忙将玩偶放在了桌子上,却又看到挂画上灼热的向日葵照射在女儿身上。他取下挂画,反过来放在木桌上,并放上辞典压住。所有的一切都太奇怪了,以至于K想要撒点盐来辟邪。

“爸爸,今天工作顺利吗?”女儿用稚嫩的声音问道,“妈妈在家哦,她躺在阳台上看星星呢!”女儿指着楼上某处,但只有风声呼啸。K的表情抽搐了一下,妻子已经在两年前的暴乱中被流弹击中身亡。女儿却相信妈妈变成了幽灵回到家中,继续和他们一起生活。“妈妈说了,最近外面的局势很复杂。爸爸你要小心一点啊。”女儿摆弄着积木,顺手将做好的积木塔推倒了。“哦,是吗?“K想起今天的遭遇,故作镇定的回应着。

女儿似乎还想问什么,但她的声音被突如其来的刺耳鸣笛覆盖,“紧急通知,伊古塔已经被反动分子占领,请所有居民在城市广场集合!”公共喇叭大声宣告着和平的消逝,K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像是失去力量了一般跌坐在地上。女儿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哇哇大哭起来。“不会吧,政府已经失去了保护这座城市的力量了吗?我无法相信……”K克制住自己的焦虑,拨通了在政府工作的亲戚A的电话:“喂,是A吗?你听到公共广播了吗?”“啊啊,听到了,只是反动分子的小动作而已,没有什么要紧事。”K向A道谢后挂断了电话。他深呼了一口气,转头对女儿说,“没事的,你A伯伯说只是假新闻而已。”女儿轻轻点了点头。就在K想休息一下的时候,电话又响了。打电话的人是钟点工F,“喂喂,是K先生吗?你救救我吧!我能依靠的人只有K先生了,反动分子在广播里说要清除所有对这个城市没有价值的人,我觉得自己除了会干点杂活之外没有什么优点了。但我对您还是有点用处的吧,求求你帮忙把我留下来吧。”面对F在电话中的哭腔,K感觉恶心甚至想呕吐,但又感觉到了某种似曾相识的卑微。于是,他用自己最高傲的语气说道:“F,我们两人是主人和钟点工之间的关系吧,你怎么能让主人帮助仆人呢?”“求求您!如果您愿意,我可以一直给您当钟点工!永远都可以!”“你这头卑微的猪!快点给我滚!”K不顾女儿还在身后,大声骂了起来。“哈!原来您是这样的人!我就是死也不会再来求您了!永别了!”F很意外的没有示弱,砰地一声挂了电话。

K放下电话,对女儿露出了抱歉的表情,他摸了摸女儿的头,“看吧,没什么好担心的,一切都和往常一样。”他拿起挂画上的辞典,“没事……”K刚想说,却听到门口有人在砸门。“爸爸有人在敲门,需要我去开吗?”“不,不用!你快点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快开门,这个城市被我们占领了,快点投降!”外面的砸门声越来越响,越来越近,即将笼罩这个房间。K因为无法接受现实而动弹不得。反动分子像黑夜的蝙蝠溜进房内,他们拽起刚才还坐在地上玩积木的女儿,用粗麻绳将她绑起来,蒙上眼睛,女孩的哭声在漆黑的人群中显得刺耳而明亮。”等等!我投降!我加入你们!加入你们!放过我女儿!”K用自己最大的力气吼叫着。

“你说什么,投降?来,你们谁先把他毙了,我最讨厌这种还没战斗就临阵脱逃的家伙了。这种懦夫加入我们也没什么好处。”K被这番话吓得瘫坐在地上,高度数的眼镜在鼻梁上晃动,仿佛这间屋子里产生了微型地震。

“不,不是的,我……我在这座城市里还有一些人脉,我可以告诉你们他们的位置!你们……至少也需要情报吧……”

“哈?我们抓住的那些屁滚尿流的官员们可比你知道的多!虽然他们知道的都是些没用的信息!不过,如果你真的能证明自己确实有特别之处,我也可以对你网开一面。”领头的黑衣人饶有趣味的看着K。

“冤枉啊,我只是在这里生活罢了……妻子因为暴乱去世了……自己带着孩子……养家糊口……工作……”

“妈妈还在,她在阳台上看星星呢!”突然女儿不合时宜的叫了出来,“不,不要这样!”K绝望地看着被绑住的女儿。“哦哦,原来楼上还有女人吗?你们上去搜一搜!”几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登上楼梯,却发现阳台上除了一些散落的旧报纸之外,并没有人在。“老大,没有人,应该是逃走了。”“这是个误会,各位老爷,我妻子确实因为暴乱去世了。我女儿备受打击精神出了问题,误以为母亲的幽灵回来和她一起生活了。”那群黑衣人并没有说话,只是示意下属可以撤退,“等等!你们要带走我的女儿吗?”“这是当然,我们要对孩子们进行真正的教育!我们会锻炼孩子们的心灵!将他们培养成优秀的战士!但是你,老腐朽,你除了能在墓地里安睡之外还能做什么呢?走了各位。”

“我不想离开爸爸!”女儿意识到这是离别的时刻,突然大声哭了起来。虽然她一直都在哭,但声音总是被危险的气氛所隔绝。她现在终于可以将哭声传达给K了。

“艾米莉……我的女儿……求求你们……放过我女儿吧……”K也难过地哭了起来。

黑衣人用复杂的表情地看了一眼K,说道:“你女儿我们就带走了,想接她的话就去城市广场交赎金吧!”

“你们这是在敲诈!太无耻了!就算你们占领了伊古塔也不会有好果子吃!”

黑衣人沉默着像黑夜消失在黑夜中 ,K闻到发酵的酒味和血的味道。

黑衣人走后,K立刻拨通了A的电话,“喂,是A吗?你不是说没事吗?怎么有一群黑衣人来我们家了?而且还把我女儿带走了!”“什么?你没撒谎吧?这怎么可能呢?那条恶作剧消息传出来之后什么人也没看到啊……”

K陷入了沉默。他回忆起当年他初次来到伊古塔的日子。他将伊古塔当成最后的避难所,他的弥赛亚。而那个曾经被他称为故乡的地方,古尔达,有着他痛恨的贫穷和一生都不识字的父母。那是一个荒凉到极限的地方,最终成为国家间交涉时被割让的土地。古尔达太贫瘠太压抑,甚至没有人会意识到那里有人存在,这让古尔达成为展示敌意和炮火的最佳舞台。没有人在意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事情。这是一个在世人眼中仅有概念的地点,这个概念里不包含任何活生生的人和物。只有反抗出现时,多国的领导人才会同时把脚踩在这片土地上。K记得在古尔达,每个人都被编号记录。所有可用的信息传递工具都被禁止。虽然如此,K依然用了巧妙的方式获得了逃往伊古塔的船票。伊古塔,是另外的世界,与古尔达不同。古尔达,K的故乡,只能在世界和时间之间坠落,成为无人知晓的渣滓。“你要成为伊古塔人吗?”“当然!我一定要逃到没有自己母语的地方去,看,现在我的伊古塔语说的多么流畅啊!”“你如果去了伊古塔估计永远都无法回来了,你不害怕吗?”“有什么关系?我忍受不了这种生命的贫瘠,忍受不了无处不在的束缚!我坚信我是自由的,我有权利享受自由!”

“古尔达的人都怎么样了呢?我已经很难想象了,我拥有的关于故乡的记忆已经很稀薄了。古尔达真的存在过吗?我不知道,但是我自身的存在,我的身体,我的头发,我的眼睛,我曾经使用过的语言……却告诉我,我的故乡一定是存在过的。”

“我要去救艾米莉吗?”K回过神来,开始思考眼前的困境。他看着窗外,雪像脱节的列车般淹没了屋顶和街道。“如果我愿意,我可以再找一个女人,再生一个孩子……而且艾米莉早就精神失常了。她的母亲也不在这个世界上了……可怜的孩子……另外人和人之间的断裂不可避免吧,既然这样……我抛弃她逃走也不会被责怪吧……”

“你说谁不在这个世界上了?”K的身边突然响起熟悉的声音,“这不可能,你已经死了!”K尖叫着后退了几步,“是的,你暴乱的时候为了保护自己把我推到前面去了吧,那厄运本来是送给你的呢。而现在,你居然连艾米莉都要放弃……你这个无耻的败类……”

“不,不是,情况紧急,这也不是我能决定的!”

“现在,立刻拿着钱去找艾米莉!不然我的冤魂会一直伴随你!”

“啊,好……好……我知道……我……”

K硬着头皮出门了,干燥的雪粘在他的大衣上,狂风分散了他的意识。被幽灵妻子胁迫这件事已经超出了他渊博的智慧所能理解的范围,只是他能隐隐约约感应到如果不这么做,更加倒霉的事情会发生在他身上。”城市广场,城市广场,大概是在这边转弯就到了吧……”

城市广场并没有什么人,只是雪越积越厚了,不过K意外的发现了他的亲戚,A。

A似乎在等人,他并没有注意到K的存在。A是当时帮助K来到伊古塔的亲戚,是K的恩人。虽然两人之前并无多少交际,但A依然热情地帮助了K。搬到伊古塔之后,两人的关系并没有变得亲密。因为见面太频繁会引起人的注意,暴露他们是古尔达人的身份。出于对安全的考虑,A和K使用电话或者写信交流近况。在K的印象中,A就像是森林中的狐狸,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权衡利弊并做出判断,然后先下手为强。

A独自一人环绕着城市广场踱步,仿佛走上几圈就可以解开某种谜题。很快,像A一样围绕着广场踱步的人越来越多。K意识到,这些人其实都是听了之前广播里反动派的要求来到这里的。“为什么A要骗我什么都没有发生呢?连他自己都来了……”

广场上的人们手上比划着怪异的动作前进,嘴里在小声嘟囔着什么,似乎在进行宗教仪式。有一群穿着黑衣的人从广场的东面走来,手里拿着武器。猝不及防之间,黑衣人开始向广场上的人扫射,就像是猎人将雪夜的鸟从树枝上“啪”的一声打掉在地。颤动的羽毛在寒冷的天气中飘落,接着是无与伦比的眩晕,伴随着野蛮的嗜血的肉感,一步步盘旋而上成为火龙,城市被龙的火焰照亮了。

K看着眼前的场景,愣了一下,旋即用最快的速度朝着广场的反方向跑去。可惜的是,已经有黑衣人看到了他,那领头的黑衣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了A。A像古罗马骑士一样对他紧追不舍,K拼命跑着,他感受到了血的气息,不知道是A身上的,还是跟A相近的人身上的。总之,那真实而浓烈的味道让K流下了口水,对此他表示非常惊恐,他也在追寻那种东西吗?或者他逃避的正是他其中的一部分?

跑了大概几个路口,K感到有些体力不支,他开始寻找可以躲藏的地方,他早该这么做了。不过此时的伊古塔处处大门紧闭,隐约可以看到一些窗帘背后有哆哆嗦嗦站着的人。K由衷地羡慕他们。“只有真正的伊古塔人才有资格站在那窗帘之后,像神一样。然而我不是神明中的一员,这正是我在大雪中逃命的理由。”他这样想着,没有注意到黑衣人已经改变了追踪的阵形,隐藏到路的边缘去了。“我来自古尔达,但是让我获得新生是伊古塔。伊古塔是我真正的故乡,但如今故乡也只是冷眼旁观在逃跑的我而已。”K像是忘记了自己的危险处境似的慢慢陷入到自己的遐想之中,似乎遐想可以减轻他目前奔跑的重量,“我不是伊古塔人,但是A就是吗?为什么A能够轻松地在城市中像猎人一样生活呢……”K的脚步越来越沉重,但是他却感觉自己的心越来越轻盈,如同铅块即将绊倒自己的那种如释重负的轻盈。“我已经在伊古塔生活了那么久,一直没有受到任何的怀疑,而我也忠实于伊古塔。这是否说明,伊古塔也是接受了我呢,或者说,伊古塔一直接受着我,只是我不知道。但是这一切,我无法判断,或许我两者都不是,我已经无法思考了……”

K已经无法坚持下去了,他一头撞进了一家咖啡厅的窗户。橱窗玻璃也就跟着沉重的撞击一同破碎。店里空无一人,如果有人的话也是在某个角落之中潜行匍匐着。K感觉背后有枪在指着他。“找到你了。”是他回家之前遇到的醉汉。

如果说醉汉之前拿枪对着他的时候还在阴影中,现在却沉浸在明亮的光里了。准确来说是火光,寒冷的火光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昭示着某种秘密的对决。就在这时,广播又响了起来,“反动分子已经被政府部门控制,请各位市民不要惊慌,胜利属于伊古塔!”“结束了!胜利属于伊古塔!胜利属于伊古塔!”K在心里欣喜若狂地重复着这句话。持枪指着K的人沉默了,他似乎脸上露出了悲伤的表情。那表情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命运将要被改变的悲伤。而是如果不能在雪夜里完成最终的战斗并光荣赴死的悲伤。但也可能是其他种类的悲伤,比方说觉得人类无聊透顶无可救药的悲伤。总之,醉汉悲伤的表情让K有些羞愧。因为这悲伤太过于平静,太过于直接,太过于残酷。这悲伤甚至动摇了K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一瞬间,K甚至想回到古尔达去了,虽然那里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留下。古尔达是一个残酷的城市。

醉汉依然沉默着,但并没有放下枪。他转过头来,瞪大眼睛盯着K。眼里满是怒火,这怒火像是刚刚降临到这座城市的火焰,迎接新生儿的火焰。“你听到了吧,广播已经说了,一切很快都会恢复宁静,像你这种暴力分子,一会儿就要下地狱了,到时候你们会为自己的鲁莽感到后悔的!”K开始得意地挑衅醉汉。

“听我说,作为大学教授和曾经的逃亡者,我可以给你一点意见。这个时候呢,如果直接投降会被杀,一直抗争也会被杀,那么该怎么做呢?”K深呼了一口气,仿佛现在要说什么重大的秘密一样,“你应该寻找一个可以庇护你的人,我这样的人。如果你能隐藏起自己,把自己变成无关紧要的人,透明人,不用选择的人,一个丢在时间之内和时间之外都毫无差别的人,你就赢了。暴乱之后,你还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所以,我想说,现在如果你放开我,你就会获得新生。你明白我的意思吧,小子。”醉汉只是更加愤怒地将手枪放在K的脑门上,“我对于迂腐的长篇大论毫无兴趣。”醉汉的声音非常平静。“你除了想保命就没有其他想法了吧。呵呵,你连我的呕吐物都不如,你太令人恶心了。”“不过,现在杀掉你就相当于为这个可恶的城市除掉了一个公害,我可不想做这种慈善工作。我希望你能被火焰彻彻底底地烧焦,彻底地,充分地被烧成灰烬,这样你就不会怀着卑劣的想法跪在别人面前求饶了。”

醉汉将枪从K的后脑勺上移开,K抓住了那一秒时间想要逃跑。但他腿上立刻中了两弹,剧烈的疼痛将他从混杂的想法中抽离出来。此刻他心里只有恨,恨着给予他疼痛的人。他想要杀掉那个人,但是显然K没有那个机会了。“有教养的人,是不会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醉汉讥讽地说,顺手拿起了桌子上的烟,点火抽了起来。“这两弹虽然不会致命,但是够你痛苦一阵了。痛苦的滋味如何?语言的蛀虫!”醉汉把枪揣进大衣口袋里,顺便将桌子上的烟和火柴一起放入口袋,“你不得好死!”K气急败坏,口不择言地骂了一句。“我相信你是在骂刚才经过我们的,街头的那条狗,你侮辱了狗你知道吗?”说着醉汉又掏出枪,一颗子弹刺进了K的左手臂。K想发出惨叫,但是却觉得没有那么疼了。“我目前在考虑两种解决方案,一是我杀光这个城市中所有的人,让这些人在死的世界里把脑子里那些奇怪的玩意都吐出来。或者,我找一个能够安放自己灵魂的地方,永远地离开伊古塔。”“肯定是第二个,多好啊,对你对我都好……”K的声音逐渐减弱了,他怕因为多嘴多舌导致自己再挨枪子,他可真的受不了了。“显然,在这个罪恶的世界里,我无法期待天堂的存在。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值得期待!如果退一万步,假设我找到了一个比伊古塔更好的,没有伊古塔那么罪恶的地方生活,就够了吗?我就可以喜笑颜开地开心生活了吗?如果那种快乐可以被称为快乐的话,那可真的让呕吐。我相信世界上没有一种药物能治疗有关世界的抑郁,更不要说通过与世界拉开距离来治疗抑郁了。距离的增加只会让痛苦和悲伤加倍而不是更少。这个世界上所有沉重的锁链就是按照这种方式延续下去的啊……”

K扶着墙勉强站起来,说道:“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你不能因为自己感受到了世界的罪恶,就让大家一起陷入悲痛啊。比方说我,虽然你觉得我的生活非常乏味,无趣,虚伪,但是我自己并不是这么认为的,为了活下去,我简直拼尽全力了!如果你还尊重普通人的想法的话,那么我这种真实的感情和想法为什么不能被你尊重,是因为他丑恶吗?是因为这种东西不适合存在吗?我的生活多么的平静,温和,我相信那是大家都应该追求的东西,至少也不应该是被彻底否定的!”醉汉沉默了,K以为自己说服了对方,“或许,我们应该……”“住口!”醉汉语气变得强硬,K不敢说话,他知道惹恼暴徒没什么好下场。“我或许不应该激怒他,他就是个疯子。但是至少我让他感受到了我的力量。”K有些得意,持枪人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样,拽起K的领口将他拖出了咖啡馆。K腿上的血并没有止住,他感觉很虚弱。外面聚集了几个身穿黑衣的反动分子,虽然他们暂时没有靠近醉汉和K,但是两人已经被包围了。

“广播去哪里了,我需要广播。有广播的话,我就能知道距离这场该死的动乱结束还有多长时间。”K想着,看着穿着黑衣的人群,为什么是黑色的呢?他们是在怕什么吗?突然,对面的反动分子一齐冲了过来,对着醉汉和K一起开枪了。醉汉放开了K的领子把他扔在了路边,自己逃到了远处。接着穿着黑衣的反动分子便像虫子一样围了过来。他们一言不发地把K绑起来放进木桶里,黑衣人的动作是如此迅速以至于让他忘记了还在流血的腿,厄运总是接二连三的降临。

反动分子把木桶运往城市广场。“这是最后一个了吗?”“是的,我们把那些愚蠢的居民都找出来了,没有遗漏。”K听到这对话之后反而有些欣慰,只要不只他一个人遭难,事情就不算太糟糕。高傲的伊古塔人曾经想过自己会遭遇这些事情吗?他们会被阴沟里的老鼠所绑架,陷入困境!这是多么罕见的耻辱啊!“这个腿上中枪的家伙怎么处理?”“如果可以的话,我想立刻把他杀掉。”“我们没有抓住刚才那个逃走的人,他还有枪。”“我并不讨厌那个逃走的人,他看起来很有趣。”“你认识他吗?”“并不,只是,我觉得他持枪的方式很像我弟弟,之前战死的那个,他们都有着寂寞的背影。”“真是不幸。”“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也没有什么不幸可言了。”

黑衣人开始对着广场上人群扫射,仿佛是在慵懒地完成工作,流血的四肢覆盖了广场。K战战兢兢地躲在木桶里,虽然他什么都看不到,但却充分体验到了死的实感。他的胃感到刺痛,不知道是因为在雪地里走了太久导致内脏受冻,还是因为现实的困境无从摆脱。

“怎么办啊!”K终于绝望而又冷漠地大声嚎叫起来。没人回应他,只有更加频繁的子弹飞溅,他在子弹之中穿梭,血液的河流笼罩了伊古塔。”不行!只有我们能消灭他们!“K听到了有几个男人在争吵什么,这声音听起来有点熟悉。K意识到这正是之前闯入他家中的反动分子。女儿有可能在这里!K突然清醒了。“艾米莉!你在哪里!”K尽自己最大努力叫了出来。在寒风中,他的声音消散地无影无踪,女儿并没有回应他的呼唤。K决定先观察一下周围的局势。他取下眼镜,擦了擦上面的雾气。K努力找到了木桶上的一个缺口,从这个缺口可以看到外面。雪依然很大,广场上血的痕迹在逐渐消失。在K的前方,有两队黑衣人正在对峙。“穿黑衣的都是反动分子吧。这是在干什么,难道是在搞内讧?”K对眼前的状况感到疑惑。“你们作为革命者太温柔了,注定会失败,请你们不要在这里碍事!”“别小瞧我们。”站在桶旁边的黑衣人朝着天空开了几枪,K的心脏也跟着枪声疼痛起来。“如果只是给这个城市换件衣服,什么都不会改变。你明白吗?伊古塔需要改变的是它的血肉,而不是表面。”对面的黑衣人恶狠狠地说。“如果能把这座城市变成适合人生存的城市,革命就胜利了。对付伊古塔,并不需要彻底的行动。”“你会后悔的!小子!”“我会保护这座城市!所以你这样的破坏者还是回到阴沟里歇息吧!”“你不了解伊古塔的灵魂……你不知道它的邪恶之处。”“邪恶不邪恶,不是由你决定的,你等着瞧!”“我怎么可能等着,我们在这里一决胜负!”“那么,脱下这无用的黑色外衣吧!让面容暴露在大雪中,让我们赤裸着上身搏斗!”

站在队伍前面的两个反动分子头目摘下自己的黑色面罩和帽子,扔掉黑色披风。K目不转睛地盯着两人,他突然发现,站在对面的反动分子,是他的亲戚A!“这是怎么回事?A在干什么?”K感到非常吃惊。“因为这场暴动是A策划的,所以他才说没事吗?可恶,早知道就应该更警惕一些。”K为自己的粗心大意懊悔不已。K和A见面的次数并不多,所以眼前的景象倒是给了K一个仔细观察A的机会。A拥有标准的古尔达人长相。但由于古尔达封闭不为人所知,一般人无法通过外貌判断出A来自何方。K十分熟悉这种长相,他也非常理解古尔达人长相里包含的执念。古尔达人像一种会爆炸的石头。这种石头可以长久地沉睡于山间,它沉默着,不为任何事情所动。但一旦决定了要采取行动,那么就算会把整个宇宙都炸飞,这块石头也没有任何同情之心。K觉得自己属于沉睡的石头,并且他也完全不想考虑爆炸之类的事情。他想成为伊古塔人的“石头”。祖先寄托于他的火焰,对K来说是一种不详的诅咒。

“我来自古尔达。”A突然开始说话。“你们中的大部分人恐怕都不了解那个地方。那是一个被彻底边缘化的地方。”K感觉有些不安,他不喜欢有人在公开场合提到有关古尔达的事情。“我的身体里流着古尔达的血,但是我的眼睛来自伊古塔。伊古塔让我逐渐看清了这个世界。当我彻底理解了这个世界的逻辑,我感到十分恶心。伊古塔是罪恶而丑陋的地方,它和古尔达没有任何不同。伊古塔能保证尸体的安全,却无法为任何一个活人伸张正义。这是多么的可悲。”K对于A所说的话感到吃惊,K并不认为A是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人。“那么你就应该支持我们毁灭伊古塔!为什么你要反对呢?对伊古塔手下留情绝不是好事。”“理由很简单,因为只有伊古塔才能毁灭伊古塔。”“哼!你想否定我们的努力吗!”

“你们听!”A指着高处巨大的广播设备,被雪覆盖的机器像是一个怪物。虽然风的呼啸减弱了声音的力度,但那诡异的广播设备仍然发出了非常清晰的声音:“胜利属于伊古塔!胜利属于伊古塔!!”“这是怎么回事?我们应该控制了所有的政府人员啊。”反动分子对着A皱了皱眉头。A苦笑着摇了摇头,“我无法控制这个广播,因为这个广播是城市的幽灵。哪怕我们杀掉所有人,这个广播也不会消失。”“难道说有人依然坚信伊古塔是值得坚守的福地吗……这太讽刺了。”“这并不讽刺,普通人才是这个城市中的大多数人。即使我们拥有了暴力上的绝对优势,也无法阻止城市的幽灵不断呼唤它的孩子们。同时,你们无法杀掉幽灵,因为它已经死了。”“我不相信你说的话!一定有办法改变这一切!”“如果你想改变这一切,你就要接受这一切都无法被改变的现实。”A看着反动分子头目摇了摇头,说道:“我真的很欣赏你。但你纯粹的心灵会成为这个城市的祭品。你必须懂得堕落才能控制堕落的力量。”A突然从腰间抽出手枪迅速开枪,显然他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和对方公平竞争。“啊!”,反动分子头目来不及躲闪,胸口中弹,一命呜呼了。“开始行动!”A下达指令,接着黑色的河流就冲破了堤坝。

失去了头目的反动分子们虽奋力反击,依然没能阻挡A的进攻。不知过了多久,枪声逐渐稀疏了。“报告,敌方已被全灭。不过我们损失也很巨大……”“辛苦了,麻烦你们把伤者搬到广场北边的医院,我已经跟医院打过招呼了。”A擦了擦自己嘴角干掉的血,“伊古塔是完美的。”他看着悬挂在残缺石像上的半截胳膊,被狂风推着滚动掉落,流着血的石像之眼无言地望着这一幕。

“等一下!”K不顾危险掀开木桶盖子。“啊,我还以为你死了呢,没想到你还活着,亲爱的K。”A看到K试图在木桶里站起来的滑稽样子,有点想笑。“A,我们认识已经很久了。您一直都是我尊敬的古尔达长辈,你为什么要骗我?”“我没有骗你,你瞧,我这不是解决了反动分子吗?这只是发生在这座城市的小插曲而已。”“我不明白……”“K,假设像反动分子所言,伊古塔要挑选真正的子民,那么我们一定是被抛弃的人。所以我一定要否定挑选的规则,不,我要让规则永远沉眠于海。就算伊古塔只剩下废墟,那也是完整的废墟。一片完整的废墟是公平的生命培养皿。”

“用伪善的言论骗一骗这位木桶先生也就罢了,你不会自己也相信这套说辞吧?”有人出现在了A和K的背后。“是谁?”A立刻拔枪上膛。醉汉从石像后面闪出来,一手拿着枪,一手拿着酒瓶喝着。“我不是你们的朋友,我也不是什么伊古塔人。我只是看不惯人类虚伪行径的动物而已。”“哼,人类的对话,用不着动物来插嘴,更何况是喝醉的动物。”A毫不留情地讽刺道。“别小瞧动物啊,动物也是这座城市的一份子。”“A,我今天碰见这个醉汉好几次了,他差点把我杀了。自从见了他,我一直在遇到倒霉事,你小心点。”“别担心,我对于如何处理老鼠很在行。”

“你们聊完没?”醉汉有点不耐烦了,他用瓶子指着A。“骗子先生,我要跟你一决胜负。我知道你没有什么契约精神,这样也好,那么我们就自由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决吧。”“我没必要跟一只小老鼠对决。”“哼,不揭穿你的谎言,你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是吧。”“我没有撒谎。”A对于醉汉的挑衅有点不悦。“那好,你告诉我。赢了这场暴动之后,你会做什么?”“这……”“你会为伊古塔组建新的政府对不对?然后让那些往日的达官贵族臣服于你。”“我会让这个城市重新焕发生机!”A反驳道。“虽然你旁边的木桶先生是个懦夫,但你更让人生厌。如果你想把伊古塔铸造成平等的废墟,那还是和我决斗吧。不论输赢,我都会承认你的伤痕曾经存在过。”醉汉对着A开枪,A侧身躲过了。“看来你是认真的,那好吧,我们就决斗吧!”K缩回到桶里,用盖子抵住桶口。A一脚把桶踢开,K便滚到了雪中安全的地方。

醉汉很年轻,体力占上风。而A是老狐狸,有很多的实战经验。但在大雪中,两人的优势都变得不明确了。寒冷加倍消耗着两人的体力。A打中了醉汉的左胳膊,醉汉让A的大腿上挨了一枪。广场上没有太多可以躲藏的地方,两人吃力地周旋着。终于,醉汉的子弹消耗殆尽,于是他大吼着,像熊一样扑向A。A趁机对着醉汉的薄弱处开枪。醉汉中了一弹,但他扑来的动作是假动作。醉汉闪过去从身后控制了A的双手,夺走了他的枪。醉汉的手颤抖着,朝着A的心脏开枪,接着他自己也因为失血过多倒了下去。

枪声彻底沉寂了,K慢慢打开了木桶盖,他隐约看到A和醉汉都倒在了雪地里。K拖着中枪的腿爬到A身边,他把A的身体翻过来,惊讶地发现,A还活着。“A!你还好吗!坚持住!”A瞪大眼睛盯着K,但那眼神中只有未完成的执念,没有任何求生的欲望。“艾米莉,你的女儿艾米莉……她在广场西边的地下通道里,那里有一个古尔达人的秘密聚集地。我把她交给我们的同胞了,你可以去找她……我……不要试图救我了……我会和伊古塔的幽灵搏斗到最后一秒!”此时,像吵闹的鸟叫声的广播突然响起:“胜利属于伊古塔!胜利属于伊古塔!”“广播在嘲笑我吗?不过,胜利不会属于任何人……永别了,K。”

K之前从未听说古尔达人在伊古塔有秘密集会。但为了女儿,他决定前往A所提示的地下通道。广场西边的地下通道入口有些隐蔽,但是入口处的红砖上用古尔达语标注了方位,K很快就来到了A所说的地点。地下通道里,人们正在唱歌。熟悉的歌声让K有些感动,这是他小时候在古尔达听到过的古老歌谣。“从草种中诞生,被石头孵化,在火焰中躯壳成型……古尔达,我神秘的故乡,不管被多少魔鬼诱惑,我也不会交换你赐予的灵魂……”K看到在角落处,有几个年轻女人正在教一个孩子唱歌,那正是他的女儿,艾米莉。“艾米莉!”K不顾一切地冲了过去。“爸爸!”艾米莉看到K,脸上露出了激动的笑容。“你没事吧?那些黑衣人没做什么吧?”“没有,A伯伯救了我,然后我就来这里了。爸爸,你是不是受伤了?”“没事,都是小伤,你没事就好。”

“爸爸。”艾米莉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我有事要和您商量。”“怎么了?你说吧。”“我决定要回古达尔。”“什么?你疯了吗?”“我没有疯。我在这里学习了古尔达地区的语言。用古尔达语说话时,我感到无比的轻松。这才是我的母语,我灵魂深处的语言。你一直不愿意跟我聊和古尔达有关的事情,并且强迫我学习伊古塔语。但不管我学了多少异国语言,当我开始使用古尔达语时,我立刻理解了自己到底属于何处。”“我不同意!古尔达太危险了!”“但我已经决定要这么做了。”艾米莉非常冷静地对K说,仿佛她在充满暴力的雪夜里一天之内长大,成了K不认识的人。“我会和这里其他的同伴一起回去,爸爸你不用担心我。”年轻的古尔达女人牵起艾米莉的手,人们朝K点头致敬后,就离开了。

K独自一人离开了地下通道。身后,人们依然在唱着古老的歌谣。歌声让他感到痛苦,他加快脚步,想快点离开这里。“你最终还是抛弃了艾米莉。”化作幽灵的妻子在K的耳边低语。“我应该尊重她的选择,就算她选择的是地狱。”“你撒谎,你明明可以阻止她!”“我不能那么做……”

不知不觉间,K走到了广场,刚才藏身的木桶在等他。K着魔般跑到木桶前,把自己装了进去。“我已经累了。”K深深叹了口气。在密不透风的木桶中,他开始哭泣。“哼!你除了躲还会什么!”妻子讥讽K,“我用幽灵的力量给你施加了诅咒,你就永远住在桶里吧!”妻子的声音消失了。K想要掀开木桶的盖子,但无论如何都打不开。同时,K的意识开始模糊,他无法确定自己是木桶,还是一个人。

随着暴乱的结束,伊古塔逐渐恢复了平静。周围的居民们发现了一件怪事,在城市广场上,有个无论如何都无法挪动的木桶。人们很好奇木桶里装了什么东西,但没有人能撬开木桶或者砸坏它。住在贫民窟的年轻小伙子F对传言不屑一顾,“让我来试试吧!”他兴高采烈地把木桶当作鼓敲了一会儿,接着像举起羽毛般把桶抬了起来。“这不是很轻松吗!”F骄傲地说,但他很快发现,他也无法打开木桶。“既然你能挪动木桶,就把它搬到家里吧,放在广场上太碍事了。”F觉得麻烦,但是他家里正好缺一个新凳子,之前的凳子因为太旧散架了。“那就把木桶当凳子用吧!”F乐观地想。

木桶成了F家中的新成员,F的孩子们都很喜欢它。孩子们说,坐在木桶上吃饭,饭菜的味道更美味。孩子们每天都要猜拳决定谁可以坐在木桶上吃晚饭。久而久之,这成了F家中吃饭时的独特仪式。

 
阅读更多

from alpacanist

《谐恶力量》是为一碟醋包出来的饺子。

以饺子的标准来说,《谐恶力量》不是什么好饺。

但我还是要讲一讲从砍树开始造擀面杖的过程,也就是饺子的一生。

游戏起源于几年前想出的一个机制,这个机制(汉语谐音梗本体论)本身没有什么价值,或者我的能力还不足以发掘它的价值,总之它唯一的作用就是如鲠在喉。如果不横下心来把它送进一个成品的坟墓,它将永远影响我的生活。

长痛不如短痛。当时我看到p1论坛举行的极短24将在半个月后截止。我想,啊,就是它了。

为什么呢,因为这一届比赛的主题之一是“错误解读”。而谐音机制的本质就是曲解。

就是它了,就是这碟醋了。

提上日程,也就是真正全心全意考虑这个游戏该怎么做之后,几个严峻的问题才开始像水葫芦一样浮上水面,祸害无穷。第一个问题,便是要确定一个具体可行的玩法。

至少三年前我就做过一个基于 selection 的 js demo。我非常中意 js 能够对文档树操作自如。那时候的《谐恶力量》有好几个机制,玩家可以从界面任意采撷文字放进背包,按下某些键使用,等等。但在解谜游戏中,每出现一个新的机制,都得做一个完整的引入关卡,还要考虑它和原先机制的结合。复杂度将指数上升。

因此这一次我准备把玩法限定到两个:选择词语后立刻跳转,以及,合成两个词语后跳转。

这就立刻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可以想见的是,游戏的重心会偏移,从解谜偏移到交互碎片叙事。这不是最让人头痛的。

试写了一些剧情以后我发现,其实汉语的同音词非常的少,大部分还没法用。因为汉语谐音梗的原理根本不是以词语为单位。下载的一些输入法词库文件也验证了这个猜想。所以要写出剧本,势必走向一个恶心的方向:模糊词语的边界。

为什么说恶心呢,首先是从美学的角度,我非常不能接受这样抠字眼。但没办法,只能说选择了硬着头皮做完这个机制、还只来得及做这么两个玩法,就等于选择了一个卑贱的出身。其次从玩家的角度来看,体验肯定会很崩溃,缺乏意义,缺乏巧妙带来的满足,只有在字缝里一寸寸踅摸筋疲力尽的感受。

但在崩溃中,我逐渐产生了一些别的体会。汉语虽然没有空格,阅读时我们还是会习惯分词。也就是说如果游戏的机制是抠字眼,它要造成的效果就是一种荒诞、疯狂,打破视觉和逻辑的边界,而连接成语音的汪洋,用语音去联想和塑造剧情。

我选择html+js的初心不就是为了“打破文字边界”,让玩家像编辑文档一样游玩吗?否则为什么不能用unity、godot、renpy乃至rpgmaker的地图小人去做?

好,到这里,抠字眼玩法终于暂时争取到了它存在的正义。

这点稍后再谈。

写这篇文章其实也很困难,因为所有问题都不是按顺序出现的,而是拔起萝卜带出泥,按下葫芦浮上瓢,千头万绪,一塌糊涂。当然游戏设计就是这样。我不是一下子就把机制缩减到两个。我在一个到三个当中犹豫不决。每种选择各有各的恶心。最后我选择开始编程。

编程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愉快的一段时光。

我给游戏系统定下的目标是:无论如何,一定要便于文案配置和更新,因为我他妈的就是文案!

这个目标实现得非常好。截至目前,我可以说,虽然这游戏无论是制作还是游玩体验都相当的恶心,但更新剧情内容是非常轻松愉快的。只要网络连接好,一分钟可以推十个版本,瞬间就部署,刷新网页就能玩到。所有剧本都写在同张表里。这个表不是json,不是xls,而是优美的纯文本csv,用代码编辑器就能打开,添加一行毫不费事。正式的编辑工具则是open office calc,一个类似excel的软件。它的优点是,只要保存工作表修改,浏览器里就实时刷新内容。

当然,只用一张csv表要付出对应的代价,那就是每一行的嵌套深度不够。例如,我这张表里每一行是一句台词,但一句话有十个谐音词,这十个词要怎么配置?

要讨论这个问题,先要回到机制上来。在精简到两个主要机制之前,这游戏曾经是这样的:你路过实验室,可以拿走食盐,也可以拿走岩石。这些道具都会放在传统意义上的背包里,等待使用时机到来。

这么设计是合理的,但不太可能在一个月里做完。而且就解谜本身的节奏来说,让一个道具烂在包底,到最后掏出来大杀四方,这有趣吗?或许有点。但为了这层体验,我要解决很多附带的问题,例如背包有多大,背包的交互怎么做,路过实验室你能抠走一个还是十个食盐,拿走了食盐还能不能拿岩石,拿走了食盐能不能拿誓言,怎么让玩家想起要用这个道具。等等。

相比之下,我当时做出的决定是:不要背包。

这是一个重大的决定,因为它同时决定游戏整体节奏:每一关的道具只能当场使用。

于是框架变得相当明晰。玩家会面临一幕接一幕的快速冲击,力求随机应变;而不是在rpg的村民家里翻宝箱,慢慢囤积能用到的词汇。

到这一步,剧情才开始往前推动。最早的版本里,主角要逃出一个地下实验室,简称文字狱。说出这三个字,已是索然无味。不过并不是文字狱这个垃圾隐喻造成的。而是rpg思维定势带来的“脱逃”背景设定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逻辑困难。

重新思考这盘饺子的做法,我得到以下几个结论:

主角拥有一定程度上通过语言操作现实的能力,是个危险人物。为了限制他,要么剥夺他的环境,要么剥夺他的感觉。

关进监狱是剥夺环境,但这并无必要。而且剥夺了环境还玩什么,总之很奇怪。

主角的现实应该主要由听觉构成,因为谐音是一种语音。

这样就简单多了。最后目标确定为设计一个紧急情况让主角又哑又瞎行动受限。

我知道这样艰苦地编剧会令人莞尔。但没办法。这是一盘饺子。

我在《虚伪的作品》里读到余华反复探索他小说世界时间结构时产生的喜悦。我很羡慕那种纯文本带来的自由。

但做游戏某种程度上就是戴着镣铐。叙事是被多方面的表现限制的,诸要素之间必须协调。叙事是饺子的醋,或是醋的饺子。各有各的悲哀。因为游戏给玩家一定自由,那就是从作者手里夺去的一点自由。他便有所服侍,不再是时空暴君。

我想上文已经多少写出这种苦恼:必须先决定文本的风格、格式、效果。筛选下来可写的东西也多少有了定局。例如,这个故事必须发生在使用现代汉语的环境,否则没有意义。

多少决定了剧本的结构后,终于可以回头设计配置表了。最初,我想分成两张表,一张是剧本,一张给“规则”,也就是“选中什么词,变成什么词,如果当时还选中了另一个词,就跳转到某剧情”。

如果仔细思考规则表的用法,便会想到,制定全局规则是很困难的,一个词完全可以变成好几个同音词,或是在不同的情况下跳转到不同剧情。另外,如果分成两张表,写剧本时必须不断查阅和更新另一个文件的规则集,极度折磨。

不过,到这一步,这问题解决起来很简单:既然背包不存在,那每一幕剧情也就只有它自己的规则集了。

毕竟,设计保证了玩家不可能回到上一幕去选词。

所以最后的设计敲定为,每播放一句剧情,才往规则集里加入对应的规则。跳转时,规则集会全部清空。

规则也不再单独成表,而是写在每句台词的旁边。毕竟这个游戏的剧本一调整措辞,就要连带着修改规则,这已经十分麻烦。要是还得到另个文件里查找,根本无法忍受。

剩余的表结构设计,如基于label存储,都是题中应有之义,不费太多事。如此终于搭建好了可以安心写剧本的环境。

游戏做到这里,除去边缘系统如存档和进度收集,就只剩下剧本要写。写这剧本着实是个巨大灾难,只能用左支右绌来形容。写了一成,我才知道该发散多少支线,网状叙事的结构大体如何;写到三成,主角才成了从精神病院里逃走的病人;写到五成,我认清现实,照这样下去根本写不完,于是五成紧急变为九成。某角色原本预定的理想抱负紧急化为乌有。期间还遭遇重大的意义危机,等等。现在看这游戏的文本,实在不禁一哂。真是非常粗陋。但我到底也是第一次可能也是唯一一次写这个类型的剧本——写出定稿,才能知道接下来如何发展!回想来,也许先定下关键词大纲会更好。但这一次时间不容许尝试这见解。我也多半不会做下一次了,最多也就是完善本作,写完原该有的剧情。

我不得不把故事及其意义放到最后,且一笔带过,因为它在整个制作周期中地位也是如此。在上述种种限制下,或许故事“有就不错了”。但它是保持意志燃烧的最后的火种。假如不能坚信故事有意义,则千里溃于一篑。

让我能够苦中作乐的,或许还有语言本身。大约写到三成时,我开始预见到绝大部分谐音词都来不及使用的残酷前景。但如果能把那些词的变化写出来,将会是非常繁盛的,滑稽绝望,但含有奇异诗意。或者说,会有点像rap歌词。但意象之间的关联比rap歌词更远,更像婴儿牙牙学语,说话只为了说话本身好玩,为了说更多话,为了押韵无所不用其极,为什么不可以?毕竟——汉语!汉语已经是个太书面的语言了!这时,我逐渐看清主角的形象。根据设定,游戏的文本世界就是主角的主观世界。他是听着一个内心声音向他描述一切,这个声音不是空间的,而是时间的,能够跨越当下和记忆。如果采取这个标准,那现在的游戏文本描述还是太客观,太受制于现实逻辑,太贫瘠。当然,叙述也要在变幻多姿和“能看懂”之间平衡。但对于这一作,如果我进一步修改完善,肯定会偏向于前者。和早期设想的节奏不同,它不是一个简约锋利的文本,它必须更幼稚、挥霍、漫无目的,正如主角的处境,他被两个现实的歹徒劫持,但他在环境中悠游,不断拿出东西来吃。他本人也确实没有什么现实目标,甚至不怎么求生。求生倒是劫持他的人的迫切心愿。所以真正写了才知道,这个文本的风格应该是在快中取慢,急中赋闲。也是符合游戏机制目标的。这点由于时间限制,实际并未做好。但应当如此做。

复盘到这里,终于差不多全部讲清。说不定字数比剧本还多。我想说,《谐恶力量》作为游戏很粗糙,刚做完我差点急性抑郁,心想我怎么可以犯下这样的弥天大罪去浪费玩家的时间。还好,想到可以写复盘,我的心脏又跳动了。我花掉半夜,给它写这样的墓志铭:这游戏并不脱胎于什么妙手偶得的自然灵感,而是挣扎了一生,时刻困惑自己到底有什么意义,正如许多不是天才的人。但它终究也是活过来了,尽管抱有遗憾,也安心地死去了。

故,R.I.P.

 
Read more...

from samizda

247对世界愤怒,但没有深入自我的能力,在网上见到沙织,一见倾心,甘愿成为她的思想奴隶,来为自己愤怒提供理论支持。沙织怀才不遇,但没有接受自我的能力,在书上见到尼采,一见倾心,甘愿成为抄书人,来为自己无人问津、不被文坛承认提供理论支持。

这是当时两人之间最基础的关系,两人的共性是都不认识自己,都要从外部寻找拐杖。247找了沙织,沙织找了尼采,但她熬不住尼采的严峻(这拐杖经常抽她),和她的心最贴近的还是德勒兹,因为德勒兹缓解了艺术的苦役,因为德勒兹也有他的拐杖:无政府主义。这个词没头没脑地突然出现在《差异与重复》里,非常奇怪。他想革命。

不认识自己但又有一些个性的人,一般会发展成这种无政府主义者(我也曾试图做过,但未克服最后一道心理障碍)。他们有面对社会的勇气,但没有面对自己的勇气,所以坚持说是社会和外界出问题了。无政府主义者自认是天然无辜的,他们的任务就是精彩地活着,尽量地表现、扩展自己。并且管这个叫创造。但创造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创造是要不断推翻自己的。从字句上来看,沙织的确说过一些“我从死里逃生”之类的话,但她逃的死是社会——只是社会、众人而已!她的自我没有濒死过,不然她不会不理解卡夫卡。她对卡夫卡的理解是非常肤浅的,还停留在城堡=权力的层面上。任何一个有点文学天分的人都能看出卡夫卡谈的是灵魂危机,是人如何从自己手下逃生。

这个对城堡的错误理解,就让我们看到沙织可能根本不是先懂了尼采,而是全心地认同德勒兹,只是德勒兹认为尼采好,她才看重,否则不可能有这么分裂的解读。她关注卡夫卡,也因为德勒兹说他好。而德勒兹能让她认同,就因为德勒兹构筑了一个适合这种无政府主义者居住的理念世界:他们不仅和全世界斗争,而且可以根本上摆脱那个不想面对的自我——因为对他来说自我是构造出来的,需要解散和逃逸的。主体则“过时”了。

前面也说到,无政府主义者的最基本姿态,是为了不和自己斗而斗一切。毛说,与天地人斗其乐无穷。他也绝不提与己斗。这种忌惮,在无政府主义者那里,就体现在他们谈“创造”时一般持两种观点:1. 创造是无中生有 2. 创造是通灵。前者是对自己盲目认同(只要有一种强烈的排泄欲,拉出的就是好粪!)。后者是求雨,等于说看天吃饭,替天行道。这两种我都很厌恶,因为它们都完全没有标准。但标准又是存在的,这标准就是煎熬和考验。创造是我创造我。既不是我创造他(无中生有),也不是他创造我(通灵)。唯一的标准就是:我到底执着于什么,一遍又一遍检验和提炼什么。权力意志是这种反复责问。权力意志不是一次开端,而是无数次开端。

不反复责问的后果就是,虽然德勒兹理解了尼采的价值,他却无法创造出同等的力,而是化伟大为琐屑了。他描述一憧憬的状态,却不去实践、考验、生活他所描述的状态。沙织是抄书人没错,但德勒兹也是抄书人,这个可能就很难看出来了。

还有一些问题不说了,万变不离其宗。我写这篇小结是要做一个慈善,一个公正的诊断,不是为了骂沙织和247,因为骂他们的角度有很多,但都不涉及最关键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病态?为什么水平会停滞在那里上不去了?如果骂他们,也没必要扯上德勒兹,还可以把德勒兹捧一通。但是,的确有一种共通之处。革命和不自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难道不是那种革命的狂喜,让人对自己极度盲目?或者,为了眼不见为净,必须对外界进行一场革命……

以上就是我对某种无政府主义者、某种革命的画像和定义。

 
Weiterlesen...

from theoreins

入口处是一段全景导览。干练冷漠的女声对所有人播报着这条讯息:“终有一日,你会死的。就像两百万年来的所有人类。”

门口的霓虹灯写着It’s your time,your渐渐在黑暗中隐去,it’s time.

进了展厅,我发现自己站在许多奇异的白帐篷之间,有陌生的文字流过帐篷表面。而在我知道那些帐篷里有什么后,我几乎以为进入了伊根的科幻小说《游离之境》。

每顶白帐篷里都有一块屏幕,里面是不同宗教教派的人在讲述他们如何看待死亡。而每顶帐篷的设计,也会用到相关的宗教元素。比如阿列维派帐篷的顶部,便是裹尸布制成的教派标志。而在天主教帐篷中,听者的头顶是一片碎羽。

《游离之境》中,信仰物理化,城市遍布不同的信仰“吸引子”,若你在某吸引子的影响范围内生活,你便会成为它的信徒。而当我们穿行在各帐篷之间,听到不同的声音,反而像是走在一条吸引力平衡的轨道。

所有的话语同时向我们涌来。

在阿列维的帐篷里,男人说Kullu nafsin zaikatul maut, 每个灵魂都将付出死的代价。而天主教的女人说,我常想象天堂的样子,我认为那是一个温暖的巢穴,就像母亲的子宫。约鲁巴人说,在我们的认知里,有三个世界,生者、死者与将降世者的世界。犹太教的信徒说,每次我去参加葬礼,都会为死者带一块小小的石头,放到墓碑旁。因为石头是永恒的存在。

……

你可以在这个展览上看到死亡的全过程:不同宗教用什么方式、工具和仪式处理死者,又需要哪些法律文件。做过临终关怀的人会告诉你,死亡来临的迹象。

在一个空旷的展厅里,白色的柔软织物四处飘荡,就像无字的引魂幡。那里有一些可供人仰卧的长椅,旁边挂着耳机。

耳机里的女人问了很多问题。

“你害怕死亡(death)吗?” “你害怕一步步接近死亡(dying)吗?” “你认为,死后人们还会再次见到自己所爱的人吗?”

…… “现在,闭上眼睛。想想你自己的葬礼。谁来了?他们如何谈论你?哪些谈论使你由衷高兴?”

…… “Goodbye, and take care.”

睁眼起身,世界与十分钟前没什么不同。不远处的父亲拉着儿子的小手,正做鬼脸逗他笑。年轻的情侣紧紧依偎着走过。

It’s our time. It’s time. 我们活在闪烁之间,我们活在生者与死者短暂的轮转之间。

 
Weiterlesen...

from samizda

(初稿)

从人格分裂或者说个人的角度看攻受,意思就是彻底摒弃社会的、性别的等等常见庸俗视角,而回归到写作。写作再怎么意图描写这个世界,出发点还是表现作者灵魂的结构。耽美里攻受和言情里男女主这两种人物配置的根本差异是前者更抽象,更反映作者的内心,首先因为前者根本是虚构不存在的,更需要无中生有,而源头就在于作者本人;其次因为攻受角色的区别不是单纯的体位差别或权力之争,甚至可以不带任何社会属性,而只是代表人格里的主动性和被动性。这里的主被动不是说感情上谁追求谁,主动的意思是改变者(理想或者说假设的状态),被动则是被改变者(实际状态)。写出一个攻受组合,本质上是描述人格从受到攻的状态转变过程(而受的状态也会反过来影响攻改变他的方式)。攻对受的态度,就是作者对转变的态度。作者代入攻的时候,站在过来人的角度;代入受的时候,站在期望被改变的角度。作者可以同时代入两者。比如说追妻火葬场这个剧情隐含的是:虽然外界很残酷,但它终究没有改变我,它对我屈服了。相反,常见的救赎剧情就是希望被拯救开始新的生活。渣攻贱受,就是接受外界的残酷改变和自身的无力,但视结局,又可分为火葬场(外界反而对我屈服)和无情到底(抛弃过去的自己)。换攻就是路走错了,重走。

思路可以推广到同人。sfw 完全代入受,其含义是“任凭你对我做什么,我有这个自信绝不改变”。gfw 完全代入攻,含义是“我已经是最好的我了,受不是人,而且我也恐惧任何改变因为我不需要别人教做人”。

 
Weiterlesen...

from Sternstunde

*本文译自易北爱乐2023年5月11日萨洛宁演出的导览手册。

*本文介绍曲目是波兰国家交响乐团、柏林爱乐基金会、芬兰广播交响乐团、巴黎爱乐、洛杉矶爱乐乐团与汉堡易北爱乐联合委托萨洛宁完成的项目。

创作背景: “波兰卡托维兹的音乐厅有了一架新的管风琴,他们问我,是否想为它写一首管风琴协奏曲……当我还在考虑时,其他乐团来找我,想一起委托。这时我意识到,许多音乐厅有很好的管风琴,却没有多少专属于它们的曲目。我喜欢这个主意——写一首能满足实际需求的曲子。”

2020年疫情初始时,萨洛宁开始创作这首曲子,于2022年完成。

——————

既是指挥家又是作曲家的埃萨-佩卡·萨洛宁最熟悉管弦乐配器法的种种精妙之处。尽管如此,当他被委托为管风琴与乐团写一首曲子时,也遭遇了大问题:无论怎么看,交响乐团能做的事,管风琴也能做。至少,它们有相同的音域、力度与音色。

那么,如何为两个乐团写一首曲子,又不能让其中一个乐团演奏的部分仅仅是对另一乐团的模仿从而显得多余呢?经过一段时日的沉思,一个念头突然找到了萨洛宁:为什么不直接先写旋律,再为管风琴和乐团编排?

基于这一想法,萨洛宁决定将自己的作品命名为“协奏交响曲”(Sinfonia concertante),而非 “协奏曲”(Konzert)。在十八世纪晚期,协奏交响曲指代用到多种独奏乐器的作品,但萨洛宁的命名用意在于表明管风琴不断变换的角色:“有时它独自演奏,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独奏,或作为管乐的室内乐搭档。偶尔它也充当乐团的一部分,作为集体的一份子支撑演奏。我不能想象任何一种乐器像管风琴一样灵活多变,如同变色龙。”

管风琴的一大特点在于它丰富的音色,另一特点则是它悠久的传统。它的历史丰富到至今可以在作曲家中唤起最与众不同的联想。然而,萨洛宁选择不去引证音乐史,而是让管风琴的音色来触发唤醒自己,尝试在一个假设世界中重新发明“早期古典”音乐,“那是另一个宇宙,当然还是我自己的宇宙,但有点陌生”。对一种遥远却熟悉的所谓早期古典音乐的想象,在第一乐章的标题中谐振:帕凡舞曲与持续音(Pavane and Drones)。

帕凡舞曲流行于十六世纪到十七世纪早期,但自十九世纪晚期以来,福雷、拉威尔、埃内斯库或瓦洛克等作曲家再度启用帕凡舞曲,以便给予自己的曲子古代的庄重感。持续音用于长音,在中世纪早期的复调音乐中十分常见。

在萨洛宁写的第一乐章中,开头梦幻的帕凡舞曲渐渐演变成管风琴独奏。过了片刻,弦乐加入,管风琴修饰乐句。在新的激昂段落中,管风琴如一条金银细线,由木管引领。在巴松管、圆号与一段独奏段落后,帕凡舞曲再度由整个乐团奏响。最终再现开头的梦幻旋律,于平静中结束。

第二乐章的标题是变奏曲与哀歌(Variations and Dirge)。开头是中提琴独奏与英国号所吹出的充满乡愁的悠长旋律,伴随着平静的升降。紧接着是管风琴独奏的第一小节,而后是开头升降旋律的变奏、第二段落与更进一步的音阶变化。这一乐章在管风琴的哀歌中结束。 “在作曲的最后阶段,我的母亲去世了”,萨洛宁写到。“我决定,用一段尾声来纪念她。它听上去并不悲伤,更像是一艘巨大的,从此远航的船。”

终章的标题是幻象蒙太奇(Ghost Montage),其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可辨识的——也许只是来自于想象中的过去的虚幻形象。

萨洛宁自己提到:“这段响亮音乐的灵感来自于我在北美冰棍球比赛中听到的管风琴配乐”,而后是“贝七的模糊回响”、“我的幻想世界中早期古典乐的不同变体”,最终是这部作品中唯一确切真实的引用:那是四声部的格里高利圣咏《众生将见》(Viderunt omnes),由圣母院乐派最重要的作曲家佩罗丹于1200年写就。在两段管风琴与对开头旋律的再现之后,这一乐章以一个降B大调和弦结束,而此时,一个异样的陌生和弦轻轻响起——“那是另一个幻象”,萨洛宁如此道。

——————

2023年1月13日,管风琴独奏家Iveta Apkalna与波兰国家广播交响乐团在卡托维兹举行了《管风琴协奏交响曲》的世界首演。

2023年1月19日,管风琴独奏家Olivier Latry与柏林爱乐乐团在柏林举行了《管风琴协奏交响曲》的德国首演。

  1. B站搬运:萨洛宁/奥利维尔·拉特里/柏林爱乐 萨洛宁《管风琴协奏曲》Salonen:Sinfonia Concerto for Organ and Orchestra
  2. 下载柏林爱乐的数字音乐厅app,新用户注册可以免费听七天,音质与画质更佳
 
Weiterlesen...

from samizda

在《斜目而视👀》里,齐泽克解释了怎么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来理解拉康的剩余快感:剩余价值建立在平等交换上,正因为资本家给了工人可计算的工价,他才会榨取工价以外的工人吃少做多的剩余价值;同样,正因为有了共同的符号体系和社会观念,才会有符号体系以外的说少想多的剩余快感。

因此: 平等交换的原则 + 剩余价值 = 1 体面话、场面话的原则 + 剩余快感 = 1

接下来他说,萨德有一阵子大胆提出,要把性自由也纳入法国大革命的基本人权里。齐泽克评论说,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法国大革命的人权恰好不包括快感权利。因为一旦你把任意的自我满足纳入权利,就会和自我保全的权利撞车(有些人满足快感就得靠伤害别人,对不对?)。

因此,“我有权欲望任何东西,享受任何意淫”这样的说法就不可能和“共同体”调和。说到这里我们可能已经看出来了,这正是同人女常挂在嘴边的说法。结果就是同人女一边必然因为欲望对立(站对家、拆家)而彼此揭发举报攻击,一边又在共同的敌人(主流社会等)面前以及公共场合念经(“欲望无罪”),宣称自己欲望的正当性和天赋人权。这个矛盾的最终形式就是 227 事件,结局是肖战成了一条万能的象征界 ok 绷(能指),弥合了同人女幻象世界里难以忽视的创伤——同人女欲望的权利本身就会互相损伤,即使出于共同体规范,她们嘴上不能说,但心里非常恨。现在,肖战填补了那个挨骂的符号缺位。进一步的结果是肖战的神圣化,没有人再能撼动他在同人界的反基督地位。因为当我们嘴上骂肖战的时候,心里想的总是对家。或者更具体来说,我们为了伤害对家,而在他们身上寻找肖战。

后面都是附录:去年在长毛象上某博主因质疑肖战是否有责任而激发同人女创伤爆发,我的一些评论

@当事博主 因为你完全搞错了(以前我也会搞错),不可说的真正原因是很深奥的,涉及到圈子里很多人心里最深的秘密,这就像十字军东征的时候打的是上帝的名义一样,如果不是肖战,也会是别人。所以如评论所说,单单给肖战鸣不平的确是徒劳的,你应该考虑的是这个群体的情况。而且群体不可能自我反思,他们更会恨让自己反思的人,不管在哪都是这样,即使是标榜思想自由的人。

其实根本原因就是“以上帝(或别的高尚)的名义,我有权审判【所有人】”。在抵制肖战的时候,其实真的被审判的并不是肖战,而是任意一个网友。这个权力的诱惑极大,因为某圈大部分时候视审判别人为一种道德缺陷(“谁也不比谁高贵”)但又极其渴望审判别人。你怎么可能通过理性论述让人自己放弃这种权欲呢

另外,只有在这场公审的时候,审判本身绝不会被(圈内人士)审判,释放了所有压抑……其他的一切审判都会被反审判为道德缺陷。

所以光是为肖战辩护是没有作用的。集体反常必有社会文化因素。有机会也可以用这个办法来分析大陆对台独的神经癔症原因。同样,你对一个普通大陆人列举台湾政治经济社会方面的情况是没用的,他反对独立的原因也可能完全是合理的。但你能说社会在此问题上没有一种神经抽搐羊癫疯吗……

这还解释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每次长微博挂人之类的活动都会办成盛事。为什么有那么多黑泥树洞。为什么需求匿名版。全都是因为审判或者说评论的欲望长期压抑得不到释放。因为你公开说任何事情得到的回应都是“少管闲事,不要评判别人的想法”。但是你参加肖战却是无上光荣的。于是它就(和台独一样)成了社会的长期发作点

一边打字一边回忆起去年上网冲浪沾上的一个网友的网友,资深某圈人。她评论我帖,我回复反驳了一个观点,这人突然应激了,甩着手一蹦三尺远:“你干嘛?干嘛?你不也是在审判我吗?”我对这句话印象特别深刻,这个“也”字,奥妙无穷……她这么说,就意味着她觉得我的前一句话“也”是在指责她审判我。这个“也”字深刻揭露了某圈人的全部社交规则和内心状态啊

总结:同人女对审判的看法,就类似社会对性交的看法。

 
阅读更多

from 锦灰堆

昨天看书突然想通了,所以记录一下。

deleuze & guattari 的 conjunction 意思是二维平面上 x 和 y 的关系,由于它们相遇,才张出了一个平面,平面上的点才从可能的(virtual)变成真有的(actual)。离开了这两个要素中任何一个,这个平面和这些点都会立刻失去其意义。一个例子是劳动力流和资本流张成的资本主义平面,这两个都无法独立产生一个平面,而在新的 conjunction 中发生的各种现象也只能用这两股流的坐标来标注,而不实存于任何其他境遇中。(这里只讨论二维的情况,实际上肯定可以推广到高维平面,在此不展开,全用二维来举例)

一旦引入了二维平面的概念,differential relations 就是字面上的微分关系—— $dx$ 离开 $dy$ 就不存在,因为它的定义就是 $dy$ 导致的 $x$ 的变化。

一旦理解了这里的微分关系,raise to the nth power 也就很简单了,所谓的 n 次幂就是当你的 $x$ 做了 $dx$ 的变化,$y$ 却做了 $dy^n$ 的变化。注意这里的 x 和 y 随时可以代换成劳动力和资本之类的东西。由此,强度为什么是一种速度(其实就是微积分里那个 $dx$ 或者 $dy$ 相对其他因素变化的速度),也就迎刃而解。

 
阅读更多

from 生骨肉

十七、在我们这块土地上,制造恐怖同其他制造业一样,也用高价购买外国的先进技术。购买并大规模使用在全世界试用过的美国的镇压技术。在这个领域里,拉丁美洲的统治阶级表现出某种创造性的才能,不承认这点是不公平的。我们的资产阶级未能独立发展经济,他们要创建民族工业的尝试像母鸡飞行一样,飞得既低,距离又短。在我们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政权的主人多次证明他们缺乏政治上的想象力,在文化上也毫无成果。但是,他们懂得如何安装巨大的恐怖机器,也为发展消灭人、消灭思想的技术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这个意义上,拉普拉塔河流域的国家最近的经验是很有说明力的。阿根廷军人一上台就警告说:“他们将花很长时间去消毒。”乌拉圭和阿根廷统治阶级先后号召各自的武装力量去粉碎主张变革的力量,要把他们连根拔除,要使国内特权阶层的秩序永久化,并为吸引外国资本创造诱惑人的经济条件和政策:被毁坏的土地、有秩序的国家、驯服而廉价的劳动力。没有任何地方比墓地更秩序井然。老百姓立刻成为内部敌人。从维护国家安全的军事教条角度来看,任何生命信号、抗议或简单的怀疑都是威胁所在。

于是形成了复杂的预防和惩罚的机制。

表面现象掩盖着深刻的理性。要使镇压行之有效,就要专横。除呼吸外,人的任何其他活动都可能构成犯罪。在乌拉圭,拷打已成为审讯时惯用的手段,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受害者,不仅是搞反对活动的人和嫌疑犯和有罪者。这样,在全体公民中散布对拷打的恐惧,它像一种侵入到每家每户、渗透到每个公民心灵、使人麻痹的气体。

在智利,追捕的结果是三万人死去。在阿根廷不枪毙人,而是绑架人。受害者失踪。由在黑夜里看不见的军队来完成这项任务。不留下尸体,没有人负责。屠杀总是与官方有关,但从来不是官方搞的,杀人者逍遥法外。这样,集体的痛苦扩散得更快。没有人汇报,没有人解释,每个罪行对受害者的亲属来说都是一种沉痛的踌躇,对其他人则是一种警告。国家恐怖主义打算靠恐惧使老百姓不敢动。

在乌拉圭,要想有工作或者维持原来的工作,就必须得到军人的批准。在这个国家里,要想在兵营和警察所之外找到工作是相当难的,这使得在被列为左派分子的三十万公民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人被迫流亡国外。这种状况对威胁留下的人也有好处。

蒙得维的亚各报常常发表表示悔过自新的文章,这些公民为了以防万一,捶着胸膛声明:“我从来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是……”

在阿根廷,已经不需要靠法令来禁书。新的刑法像往常一样,凡被认为是扰乱性的书,其作者和出版者都要受到制裁。此外,还要处罚发行者和书店老板,致使没有人敢出售这些书。如果这样还不够,他们还处罚读者,没有人敢读它们,更不敢收藏。购书者受到的待遇就是法律上规定的对待吸毒者的待遇。在打算要建立的聋哑人社会里,每一个公民都要成为自己的审判官。

在乌拉圭,出卖人不犯法。大学生入学时要写书面誓言,发誓要揭露在学校里进行“与学习无关的任何活动”的人。大学生们对在他们面前发生的任何事件都负有共同的责任。在打算建立的梦游症患者的社会里,每一个人既要监视自己又要监视他人。

然而,这个制度不相信人,这完全有道理。在乌拉圭有十万名警察和士兵,告密者也有十万人。特务的活动场所在大街、咖啡店、工厂、中学、办公室和大学里。谁高声抱怨生活费用高、生活有困难,谁就要坐牢,因为他“违犯了武装力量的道德准则”,要坐三至六年牢。

十八、1978年1月公民投票时,凡是赞成皮诺切特独裁的,要在票中的智利国旗下面画一个十字,反对的则在一个有黑边的格子里画十字。

这个体制想把自己与国家融为一体。昼夜不停地向公民做宣传的官方报纸说这个制度就是国家,制度的敌人就是祖国的叛徒。对不公正表示愤怒或表示愿意改革就成为背叛的证据。在许多拉美国家里,没有被驱逐出境的人就在自己的国家里流亡。当皮诺切特庆祝胜利时,被独裁政权称之为“集体旷工”的罢工,不顾恐怖而在全智利爆发。阿根廷大部分被绑架和失踪的人都是曾开展某种工会活动的工人。人民有无限的想象力,他们想出新的斗争方式,如悲伤劳动、起哄劳动等,并通过互相支持找到了摆脱恐怖的新途径。1977年全年,阿根廷发生数次一致性罢工,当时,失去生命的危险同失去工作的危险一样存在。不可能一笔勾销有着长期斗争传统的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做出回答的权力。同年5月,乌拉圭独裁政权在总结它如何掏空人们的思想和削弱集体意识时不得不承认:“现在国内还有37%的公民关心政治。”

在这块土地上,我们看到的不是资本主义原始的幼年时期,而是资本主义血腥的衰败。不发达并非发达的一个阶段,它是发达的后果。

拉丁美洲的不发达来自他人的发达,现在它还在养活他人的发达。因在国际上处于被奴役的地位,这个制度变得无能为力,从一诞生就垂死,它的根基是泥做的,却自以为命运如是,希望永存不朽。任何回忆都具有颠覆性,因为它与现实不同,对未来的任何设想也是如此。强迫回魂尸吃无盐的东西,因为对它来讲,盐是危险的,吃了就会醒过来。这个制度以蚂蚁那种永远不变的社会作为自己的范例,所以它同人类的历史相处得不好,因为历史的变化比较多。而且,在人类历史中,任何破坏性的行为,早晚都会导致创造性的行为。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 1978年4月于卡莱利亚,巴塞罗那

 
阅读更多

from 德布罗意的小饼干

2023年的1月17日,对我来说是印象深刻的一天。早上在刷YouTube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过去曾在一个社团的大学同学被逮捕的消息。虽然我并不喜欢我的大学和我的大学同学们,但我仍然回忆起了我并不能凭着嘴硬抹去的美好的记忆,我感到十分难过。我的难过和震惊还没持续十分钟,我所在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问我是否有时间聊一下,于是我得知了我马上要被裁员的消息,这意味着,我从下个月就没有支撑我创作的经济来源了,舒适的,能够通过远程工作获得不错的薪资并有大量空余时间练习和创作的生活,仅仅持续了半年时间就结束了。我首先通知了我的父母我刚毕业并找到工作半年就被裁员这件事,虽然我父母安慰我说他俩每人都换过十个工作,这并不是啥大事,但是我却陷入了焦虑中。与其说是焦虑,不如说我完全无法面对这种不理想的状态。随后我告诉了所有跟我关系最好的朋友们(除了Sam,主要是我已经模拟出她会安慰我什么并且我从模拟中得到了安慰……),hideme跟我说,失去既定的生活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你或许可以想一下,自己最初想要什么,现在又得到了什么,现在想要的或许早就已经偏离方向了。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我心里也清楚,现在我浮躁的很,根本没办法切换到认真思考的状态。或许是一个上午经历的打击太大,我几乎是哆嗦着吃完了午饭,没吃几口。我不得不找人力资源总监继续确认有关裁员相关的手续办理和赔偿问题,以及查找有关的政策。与此同时,我联系了另外的同社团的大学同学,也是我关系很好的朋友早,她正好跟被捕的同学在北京同一家公司上班。不过早说她白天工作太忙,晚上再跟我打电话说。我妈让我提前出国的行程,因为没有工作也就无所谓什么时候出去了。于是我又联系了语言学校,修改了时间并开始准备资料。但说实话,我并非完全处在非常悲痛难过的状态,相反我有一些兴奋,这是我的性格导致的。每到生活有变化的时候,我不会第一时间被悲伤计划,这或许也是一种没脑子的乐观主义的表现。该说乐观吗?或许是一种小富即安的浮躁,虽然被裁员了,我脑子里想的竟然是我这半年一共攒下了多少钱并觉得还不少……然后可能是太过于小富即安,走路的时候摔倒了。或许是因为思虑太多,但我觉得这个摔倒真是摔得好,摔得活该。我有习惯性髌骨错位,摔倒的时候很容易导致这个情况,这次也错位了。骨头错位之后由于惯性,它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这意味着我这次不需要打石膏了。但是骨头移动位置并回来那肯定是在极短时间狠狠地拉了我的韧带,然后皮肉都跟着变形了,之后我的膝盖就肿的跟个馒头似的。因为之前出现髌骨错位的次数太多,我已经习惯于独自面对这种痛苦。我痛的钻心,自己坐在地上,因为膝盖巨疼我只好扶着椅子慢慢站起来。我在想如果我老了之后如果还是习惯性错位,每次都不知道啥时候会遭罪,那我还真不如一次性自杀做个了断。但是这个疼痛也让我清醒过来了,我的生活,本来就他爹的不应该只有工作,我在这为了工作思考啥呢。晚上和早打了电话,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我说早也要注意安全,早说她沉迷工作,没有时间抑郁。我说我不太常看豆瓣,所以也不知道她发了啥。但我也觉得其实无所谓。早说确实,因为她只是在豆瓣阴阳怪气几句,不看也没有关系。我问她之前注册象了没有,我给了她注册链接,她说没有,这个大环境搞得她一句话也不想说了。早还是一如既往地潇洒,跟她聊了之后我觉得好了一些。又跟另外的大学好友水聊了一下发生的事情。虽然我在告诉别人我的遭遇,但好像这些遭遇仍然是别人的遭遇,而不是我的遭遇。或者说,我将我自己的遭遇改造成了某种叙事。虽然不是为了博得同情,但是我确实有点期待看到对方吃惊的表情,我想,我大概也是个普通人,也有虚荣心,就是这么回事。我想转换一下心情,于是今天就读了《等光来》这本漫画。这本书我在2019年的时候听说过,当时大家还都在微博上活跃,聊音乐,电影和德勒兹和尼采。那个时候我的想法也比现在激进,纯粹地多。阅读这本漫画的时候,我想到了那个时候的一些人和事,也想起了我自己。

这本漫画讲了一个很残酷的青春故事,非常的绵长,细致,绝望。不带任何的修饰,只是去逼近现实。作者以极为坦诚地笔触描述了人们的挣扎,并且告诉读者,这种挣扎是无法产生结果的。我感到很羞愧,我理解了我最近创作中的违和感来自何处。我太想成为什么了,我太想以一种近乎能够完美地方式平衡生活了,我太想不受到任何的现实制约完成自己的作品了。又加上,我确实非常顺利地通过工作非常幸运地平衡了工作时间和创作时间,这让我有些得意。“反正就算……我还是可以过的很不错嘛。”但是,我最好的作品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呢?恰恰是我觉得非常绝望,无法回避生活的痛苦,并且勇于面对这一切的时候。我完全搞反了这个过程。幸运的人,是没有资格接近文学艺术的,即使是我,也只是在我真的全心全意需要文学艺术的时候,才理解其中的喜怒哀乐,平时我也只是一副行尸走肉而已。文学和艺术,永远是且仅仅属于那些以各种形式在绝望着的人们,并且无法通过任何方式缓解这种绝望,于是才有不写不行的作品,不画不行的作品,不拍不行的作品,等等。艺术家是不能给自己上保险的,如果有什么能确保自身的事物,那就会永久地失去自己作为艺术创作者的尊严,如果还想创作什么,那必须把这条狗链子给砸掉。另外,我是太过于强调技术和炫技的人,容易被外在华丽的形式吸引,当然这有好处,我的审美会带领我找到我想要的东西。但是,野子在这本漫画中,表现地却是超乎炫技的真诚,超乎炫技的笨拙。正如他自己在后记中所言,这个漫画前后创作时间非常长,不停地画,不停地修改。对艺术家来说,笨拙的真诚,有时候比随时想到的灵感更重要。实际上,如果没有这种知难而上地,笨拙的真诚和努力,就无法深入到一个作品的根基处,并发现作品本身的真实。而这种真实的发现,会让人感受到一种世界和人之间内在的深刻关系,我想这是创作中最珍贵,不,其实是所有创作的人都在追求的感情。我感到很羞愧,我竟然会犹豫,会有些胆怯,会不信任自己,并认为自己陷入了挫折。但实际上,应该承认,创作就是这么一回事,迎难而上,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不放弃最初自己感受到的感觉,并将其怀着笨拙地真诚发展为作品。

我写下这么一段话: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顺利,安全”。有时候正是因为枪口对准自己了,我才知道自己本身是一头野兽。只有在绝望的场合,我才能真的面对自己,并且找到之后的道路。这些事情意味着我会更慎重地使用浮夸地语言,用行动来说明自己的想法。

即使等不到光也继续走下去吧。

柯林 2023 1/19

 
阅读更多

from samizda

太长不看:因为他也不关心搞艺术创作

我觉得德勒兹和瓜塔里(DG)的书和艺术评论里有种潜在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外在体现,就是读了很多 DG 的后现代信徒搞艺术基本一塌糊涂,是无头苍蝇一样没有内在精神和“强度”的柔弱的艺术家,或者做出了一些深奥或怪诞但平淡的作品。或许可以打个比方:DG 写书的时候把大量具有内在张力、打动人心的艺术品(白鲸、克莱斯特、莎士比亚、史蒂文斯、……)拆解开来,拿里面让人眼花缭乱的零件建造了自己的哲学机器,但哲学展览结束以后,他们没法把这些零件拼装回去,变回一件艺术品。原因很简单:这种分析在哲学层面上可能有所创新,对理论有帮助,但在艺术层面上完全没抓住重点,没有理解那种艺术形式的关窍所在。例如,DG 完全不关心小说电影叙事和情节,不关心人物心理状态的发展,而是把人物和情节都看成自然风光片里的矿石、植物、地形纹理或者最多是机器一类的东西,根据他们的理论需要而改变形态;而齐泽克和他们的手法正相反——他举小说电影为例的时候只看情节(毕竟他是搞精神分析的)。DG 这样搞完全符合他们合作的初衷,毕竟瓜塔里开车去找德勒兹就是为了从当时注重个人、主体、内在心理戏剧化发展的精神分析界解脱出来。但他们完全避而不谈这些对小说和电影而言十分关键的东西,导致整个艺术理论缺失了最重要的一环——如果不分析艺术形式的关窍,又怎么把艺术形式的内在张力和哲学理论要求它完成的任务结合起来呢?

结论是,DG 写的根本上并不是一种面向艺术的哲学,而是面向政治的(他们的一开始的合作就完全是政治的)。虽然他们经常提到艺术的重要性,但潜台词是,要是某种艺术形式的内在条件背离了政治目标(比如小说实在难以排除主体性;诗歌则是最适合他们目标的载体),就需要颠覆(“解放”)这个艺术形式。所以他们在哲学层面对艺术做评价时所用的政治标准,和这种艺术内禀的评价标准是完全无关的。

最终,一切都反了过来。不少追随者找上 DG,并不为了实现他们的政治目标,而是为了在艺术上抄近道。后现代的掩体背后,藏了太多不愿意深入了解每一种艺术形式的特性就妄言能解放、创造的人。

其实进行了上面的分析之后,已经不难看出,DG 不是从创作艺术的角度去写那些理论的,他们没法教人怎么在艺术里加入哲学,只能教人怎么在哲学里使用艺术。那么既然他们的重点并不放在搞艺术上,搞艺术也没必要把重点放在 DG 上。

 
阅读更多

from theoreins

随便看看。

​​这是我做一件事的流程:了解—>选择—>执行—>复盘

很多人认为自己的主要问题在于执行,但根据我的个人经验,如果在不同事件的执行阶段都遇到了困难,那么关键问题可能出在了解和选择上。

先说了解。

这里说的不止是对潜在目标的了解,也包括对自我的了解。这是做一件事所需要的底层知识。

你了解自己吗?不谈抽象的自我认知,问问自己具体的,比如你是否清楚自己学五十个单词需要多少时间?看一本两百面左右的专业书呢?写一篇小论文呢?

推进目标的过程中存在变量,所以并不要求知道精准的时间,但起码要能给出一个区间。在类似问题上,我非常了解自己,所以从来没有赶不上due的情况,也没怎么为学习熬过夜。

抽象一点,也可以说是要了解自己吸收、整合、再输出知识的速度、质量甚至速率变化。这也是我不会去看“一个月速成”、“两个月上岸XX”经验贴的原因,这类帖子以短时投入高收益为卖点,但我能否接受同样的强度、在同样强度下我能吸收多少都是不确定的。所以我不看经验贴,而是自己去了解任务量和时限,再根据自我认知拆解成适合自己的单元。

如何了解自己这个问题不多说,运用感觉再加上观察记录是最好的。把这一环节单列出来,是为了让大家意识到了解这一步的重要性。如果没有精准的自我认知就上手干活,能不能做好完全看运气。

再说选择。选择困难是现代人耳熟能详的名词了,在个人主观意愿比较重要的人生方向问题上,我支持跟随内心的意愿。在别的问题上,可能更需要理性决策。

一个好的选择,本质是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做出最有利的决策。

而决策的前一步是收集大量信息,这也是要特别重视的一步。有用且准确的信息越多,越有助于你做出正确的决策,甚至会影响到执行阶段的效率。

举个极端例子,我因为疫情暂时出不了国转向考研时,离考研举行只有两个多月了,我的目标院校不低,我考的是自主命题的学硕。但复习两个多月后,考得很顺利。同期考进的一些同学有两三战进来的。排除运气因素,难道是因为我聪明才一次通过?完全不是,普通人的智商都差不多,我从小到大都不是老师嘴里的聪明学生。

其实决胜点在信息差。

对于前几年考的同学来说,复习范围很大。越晚考,能打听到的真题就越多,就更有可能把握出题者思路。

在只剩两个多月复习时间的情况下,我选择了一个不低的志愿,听上去不理性。类似的经验贴也很多,有人会说他们这么选是为了坚持自己的梦想或者突如其来的激情。我不太会因为梦想、激情做出决策。实际情况是虽然我复习所有科目(包括政治、外语)只花了两个多月,但早在疫情开始没多久、拿到德国offer之前,我就通过熟人圈子、网络留言交流开始了解这个专业。

我清楚自己的优势在于二外和GPA还可以、在本专业学术经历相对多、表达能力强,劣势是实习经历太少。所以我决定留在本专业做研究,找一个好的学术平台。其实分析之后,这个志愿对我来说是非常划算的,一来考研可以直接选小语种,二来只要能进复试,我有90%的把握不会被刷。三来专业对盘,复习起来没太大压力。

结合我的个人能力(我能否提供对方想要的)、未来愿景(对方能否提供我想要的)、所余复习时间(有无可能把自己推销到对方面前),我“算”出了一个最优解。

“算”,或者说理性决策,听上去都很空。具体化一下,我一直用维度决策法。我不知道这种方法最先是由谁提出的,反正我是中学时从采铜那里学来的。

维度决策法是这样应用的:当你面对多种选择举棋不定时,尽可能周全地列举出影响你做选择的重要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赋予这些因素不同的权重。

举个例子,我高中毕业后的暑假知道自己进了法学院,就主动搜集了有关LLM和JD的信息(早有未来出国读书的打算)。基于对当时自我的认知,我认为LLM比较适合,但无法马上判断去哪个地方哪所学校更好,所以我做了一张表格来衡量,大概考虑了十个因素,最后综合得分是德国LLM更适合我。我做的表格在另一台电脑里,有机会就补图。

决定留德后,高三毕业的暑假后半段我就用来学语言了,这就讲到了执行阶段。

对于执行,我的第一个意见比较简单粗暴:丢下手机。

我开始复习司法考试时,距考试举行也是两个月,兼之当时我失恋内耗、身体不好,效率很低。所以开始复习半个月后,我就不带手机去自习,效率提升非常明显。每晚回去花一刻钟check消息就够了。如果你有特殊需要,实在离不开手机,那么建议卸载带有社交功能的APP,反正电话和短信能联系到你。

第二个意见是:不要让你的长期目标干扰你的短期目标。

拿申请举例,进大学时,我的长期目标是毕业后留学。为了完成这个长期目标,我要把它拆解成很多个短期目标。比如我要维持绩点、参加比赛、争取奖学金、做实习、通过德语考试……拆得越细越好。打个比方:我要先维持这个学期的成绩,这学期比较难的课是民法总论,里面是哪块甚至哪个概念在理解上有难度。就像搭积木一样,一块一块来。

我做具体的事时心里很安定,一旦进入这个做事的状态,就不会去想成败。但我知道有些人在做事的过程中会反复去想最终成败,以至于陷入远大的图景而忽略了当下的效率。这就是我说的对长期目标的想象干扰了短期目标的完成,大忌。假设、想象成功或失败的后果应该在决策阶段完成,要么在那时基于坚定的信念做出决策,要么在做具体的事时培养出坚定的信念。

总而言之,在完成短期目标时,不要去想长期目标的意义、价值、理念这些玄远的东西。如果说我身上有什么自己觉得还不错的品质,那就是坚定、踏实。任何长期目标,无论对我的人生有多重要的意义,我都不会在完成短期目标时沉浸于幻想,因此也不会考前极度焦虑紧张。说得糙点,这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性格,但我撞得很走心。

在执行阶段,专注当下才能走得更远。

第三个意见是针对多线程任务的。前两天有朋友和我抱怨,说自己无法同时专注于两三件事,而multitasking又是现代人常态,她想知道我是如何同时做好几件事的。

人的专注力是有限的,如果同时做几件极耗精力又都没什么兴趣的事,我也受不了。所以我一般采取的组合是一两项核心工作任务搭配一个兴趣点。

比如前几年的一个夏天,我同时在做三件事:夏校、实习、撰写论文。其中核心任务是论文,所以最开始我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论文框架草稿上。框架打完之后,最重要的事也完成了,这里出现了一个可以打断并转移注意力的空当。(在任务之间切换是需要成本的,尽量选择低成本的切换点)我就把心思转移到了夏校,因为夏校课程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领域,所以起到了精神充电的作用。充好的电可以用在实习和按照框架码论文上。总之,在多线程任务中,我一定会安排至少一个能给我充电供能的任务,在切换成本低的点上转移到这个任务里“休息”。

最后一个环节是复盘。复盘是为了增进自我了解、优化决策技能,本质是整理因果链。成也好败也罢,都有完整的因果,而因果链的每一环都透露了关于“你”的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失败往往比成功包含了更多信息量,因此对于了解自我而言,失败是个更好的机会。在这个环节,也要避免沉浸于自怨自艾或过于自得的情绪。因果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做的是找出其中哪一环出了错或没有运作,并分析这能否被克服、利用何种方法克服。至于如何避免情绪,完全可以给自己设定时限任务,比如要求自己一小时内写出至少五个上次事件中可以改善的地方。或者和比较理性的朋友交流讨论,让ta在你偏移时引导你。

以上并非说明情绪排解不重要。可以嚎啕大哭,可以尽情脆弱,但我不会把它们放在这四个环节里,而是放在事件与事件的空当中。如果实在控制不住,那么要设定好情绪冲刷的限度,不要让它拖垮你。如何设置限度呢?回到第一步,你要了解你自己。​​​​

 
Weiterlesen...

from 锦灰堆

The Anarchist Banker | The Anarchist Library

全文 summary: 由于不可能在一个团体里解放全人类,他决定独自解放自己(通过搞钱)

1) 通过暴力夺取政权进行的革命,将带来暴力的社会,因为它的进步一面会被军事独裁完全泯灭

— As I was saying, in the area of material adaptation there is still one further hypothesis. And that is a revolutionary dictatorship.

— What do you mean by that?

— As I explained, there can be no material adaptation to something that does not exist materially. However, were there suddenly to be a social revolution, there would exist, not a free society (because humanity is not as yet prepared for that), but the kind of dictatorship that wishes to institute a free society. Something like a free society would then already exist, albeit in a very sketchy, rudimentary form. There would then be something in material existence to which humanity could adapt itself. Were they capable of argument or thought, that is the argument that would be used by the fools who defend a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That argument is, of course, not theirs but mine. I propose it as an objection to myself. And, as I will show you, it is false.

While it exists and whatever its aims or its main ideas, a revolutionary regime is materially only one thing, a revolutionary regime. Now a revolutionary regime means a dictatorship of war or, to be blunt, a despotic military regime, because a state of war is imposed on society by a part of that same society, the part that took power by revolutionary means. And what happens? Anyone adapting themselves to that regime, to its immediate, material reality, that of a despotic military regime, is becoming adapted to just that: a despotic military regime. The idea that inspired the revolutionaries, the aims they espoused, have vanished completely from the social reality which is now occupied exclusively by a warrior mentality. So what emerges from a revolutionary dictatorship, and will emerge more fully the longer that dictatorship lasts, is a dictatorial warrior society—that is, military despotism. It couldn’t be anything else. And it has always been like that. I don’t know a lot about history, but what I do know only confirms my theory; how could it not? What emerged from the political troubles in Rome? The Roman Empire and its military despotism. What emerged from the French Revolution? Napoleon and his military despotism. And you just wait and see what emerges from the Russian Revolution... Something that will set back the creation of a free society by decades, but then what can you expect from a country of illiterates and mystics?

— 正如我所说,在物质改进方面,还有一个假设。那就是革命的独裁统治。

— 你这样说是什么意思?

— 正如我所解释的,物质上不存在的东西(译注:这里指社会制度),不可能向它进行任何物质上的改进。然而,如果突然发生了社会革命,出现的并不是自由社会(因为人类还没有为此做好准备),而是希望建立自由社会的那种独裁政权。这样一来,类似自由社会的东西似乎就已经存在了,尽管是以一种非常粗略的、不成熟的形式。那么,在物质存在中好像就会有一些人类可以改进的东西。这就是那些为无产阶级专政辩护的傻瓜们(如果他们有能力争论或思考)所使用的论据。当然,这个论点不是他们的,而是我的。我把它作为对自己的反对意见提出来。而且,正如我将告诉你们的那样,它是错误的。

只要革命政权存在,不管目标或主要思想是什么,它在实质上只是一种东西,即革命政权。现在,革命政权意味着战争独裁,或者直截了当地说,意味着专制的军事政权,因为战争状态是由同一社会的一部分,即通过革命手段夺取政权的那一部分强加给社会的。那会发生什么呢?任何试图向这个政权——一个专制的军事政权的直接的、物质的现实——改进的人,都会被“改进”为这个专制的军事政权本身。激励革命者的思想、他们所支持的目标,已经从社会现实中完全消失了,现在完全被一种战士心态所占据。因此,从革命独裁政权中出现的——而且独裁政权持续的时间越长,出现的就越充分——是一个独裁的战士社会,也就是军事独裁主义。它不可能是别的东西。而且它一直都是这样的。我对历史了解不多,但我所知道的只是证实了我的理论;不是吗?在罗马的政治麻烦中出现了什么?罗马帝国和它的军事专制主义。法国大革命中出现了什么?拿破仑和他的军事专制主义。你就等着看俄国革命中出现的东西吧...... 一些将使自由社会的建立倒退几十年的东西,但你能从一个由文盲和神秘主义者组成的国家期待什么?

通过www.DeepL.com/Translator(免费版)翻译(微调)

简评:共产主义的核心问题在于思想的强制统一,这是后续一切恐怖极权奴役和不自由之起源。即使他能供给平均的口粮,他也会残暴杀灭一切头脑。而正因此,它不可能供给平均的口粮。


Obviously, that fragile freedom is a future freedom, and in present-day terms, it is the freedom of those oppressed by social fictions. We need have no qualms about crushing the ‘freedom’ of the powerful, of the well-to-do, of all those who represent the social fictions and benefit from them. That is not freedom; that is merely the freedom to tyrannize, which is the opposite of freedom. Indeed, that is what we must strive to combat and destroy. That seems to me self-evident.

显然,这种脆弱的自由是一种未来的自由,用现在的话来说,它是那些被社会虚构压迫的人的自由。我们不需要有任何顾虑来粉碎有权有势的人、富裕的人、所有代表社会虚构并从中受益的人的'自由'。这不是自由;这只是施加暴政的自由,是自由的反面。事实上,这就是我们必须努力打击和摧毁的东西。这在我看来是不言而喻的。


2) 独自努力,及所谓“战士”团体内部的暴政

One thing is then clear. In the present social situation, however well-intentioned a group of people might be, however concerned they all are with combating social fictions and working for freedom, it is not possible for such a group to work together without the spontaneous creation amongst them of a tyranny, a new tyranny, in addition to that of the existing social fictions; without destroying in practice everything they love in theory; without involuntarily standing in the way of the very thing they wish to promote. What can be done? It’s very simple. We should all work for the same end, but separately.

— Separately!

— Yes, haven’t you been following my argument?

— I have.

— And don’t you find it logical? Don’t you find that conclusion inevitable?

— I do, yes. What I don’t quite see is how...

— I’ll explain. I said that we should all work for the same end, but separately. If we all work for the same anarchist aim, we each contribute with our own efforts to the destruction of social fictions which is what we’re aiming for, and to the creation of a free society in the future. Working separately we cannot, in any way, create a new tyranny, because no one has any influence on anyone else and cannot, therefore, either diminish someone else’s freedom by domination or extinguish that freedom by solicitude.

By working separately and for the same anarchist aims, we have two advantages: it will still be a joint effort, and we will avoid the creation of a new tyranny. We will remain united because we are morally united and we are working in the same way for the same end, we will still be anarchists because each of us is working for a free society, but we will no longer be either voluntary or involuntary traitors to our cause—we cannot be—because by continuing our anarchist work alone, we place ourselves beyond the detrimental influence of social fictions and the hereditary effect they have on the qualities given to us by Nature.

— 那么有一点就很清楚了。在目前的社会形势下,无论一群人多么用心良苦,无论他们多么关心打击社会虚构和争取自由,这样的一群人都不可能在他们中间不自发地产生一种暴政,一种在现有社会虚构之外的新的暴政;不在实践中破坏他们在理论上所热爱的一切;不在不由自主地挡住他们希望促进的东西的道路。可以做什么呢?这很简单。我们都应该为同一个目的而努力,但要分开。

— 分开!

— 是的,你不是一直在跟着我的思路吗?

— 确实。

— 你不觉得这符合逻辑吗?你不觉得这个结论是不可避免的吗?

— 是的,我觉得。我不太明白的是如何...

— 我来解释。我说过,我们都应该为同一个目的而工作,但要分开。如果我们都为同一个无政府主义目标而工作,我们就会以自己的努力为破坏社会虚构做出贡献,而这正是我们的目标,并为在未来建立一个自由社会做出贡献。分开工作,我们不可能以任何方式创造一个新的暴政,因为没有人对其他人有任何影响,因此,既不能通过支配来减少别人的自由,也不能通过索取来消灭这种自由。 通过分别为相同的无政府主义目标工作,我们有两个好处:它仍将是一个联合的努力,我们将避免创造一个新的暴政。我们将保持团结,因为我们在道德上是一致的,我们以同样的方式为同一个目标而工作,我们仍然是无政府主义者,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为一个自由社会而工作,但我们将不再是我们事业的自愿或非自愿的叛徒—我们不能这样,因为通过单独继续我们的无政府主义工作,我们将自己置于社会虚构的有害影响以及它们对自然赋予我们的品质的遗传效应之外。

通过www.DeepL.com/Translator(免费版)翻译

追求自由的团体内部总是出现暴政 — 这是因为人性已经被制度扭曲 — 但是无法证明人性在自然状态下是否能不扭曲 — 结论:追求自由应当各自为政,为同个目标努力,而不是结成团体


评论: 这篇小说有点虎头蛇尾,结尾主角的 argument 是他解放也仅解放自己——从钱的暴政中。然而我仍没有看出银行业带来的财富怎么解放了他,反而好像是奴役了他?我比较认同的是“团体中的暴政”这个段落。团体始终是一种妥协,妥协不代表没必要存在,也可以从较坏的妥协改进到较好的妥协。然而,指出“不必要有团体”这一点,让人精神一振。 再一次引用荷尔德林:

Eine Welt ist jeder von euch, wie die Sterne des Himmels Lebt ihr, jeder ein Gott, in freiem Bunde zusammen.

你们每人是一个世界,如天上的星辰 你们结成自由的联盟,个个皆是神

 
阅读更多

from zaubergarten

people think data is the future

可是,为什么“趋势”,就一定是不可逆转的呢?因为,提高了效率。

这三次工业革命的左脚,是:蒸汽机驾驭的煤炭,内燃机驾驭的石油,软件驾驭的算力。那么,会不会有下一次技术革命呢? 如果有的话,下一次技术革命的左脚,会是什么呢? 很有可能会是“第五要素”,人工智能驾驭的数据。

刘润年度演讲2022:把确定性传递给每一个人-虎嗅网

but

这听起来非常震撼人心。但仔细一想会发现,这四次进步并不是相等的,算力和数据叠加在石油的基础上,石油没有了,那这两个也会轰然倒塌。而石油的对等物应该是核能和恒星能直采(也是核能)。

让我们来看看数据:

item stat
Oil Reserves 1,650,585,140,000 barrels
Oil Consumption 35,442,913,090 barrels per year
97,103,871 barrels per day
Reserves/Consumption 47 (years left)

(World Oil Statistics – Worldometer)

可再生能源能代替石油吗?

目前还不能。 将来能吗? 可再生能源全部来自于太阳辐射(注意食物和其他东西也几乎全都来自于太阳辐射 + 水),而石油是“过去的太阳辐射存量”,是部分太阳能 * 几十亿年。

Can The World Be Powered By Solar Alone? — Born to Engineer Solar irradiance – Wikipedia Could We Run Modern Society on Human Power Alone? | LOW←TECH MAGAZINE

从上面的资料得出的数据: – 1.2% 撒哈拉沙漠面积即可覆盖整个 2015 年的能源(电力)消耗量。 – 到 2030 年这个面积预计涨十倍,还是可接受的。

能源代价

要测算能源的可持续性,需要把上述的新行业发展速度和能耗纳入考虑。

元宇宙就不说了。

Energy consumption of AI pose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阅读更多

from 锦灰堆

学生是政治革命中的炮灰,因此不要参加政治革命,而应该去参加人的革命,把自己(以及同伴)变革成能够自组织、维护自己(哪怕是最不道德的)利益、在政治上成熟的人。

上财事件里,最先被屏蔽的一张图,是学生自组织的斗争经验,而剩下的描述学生惨状的图都没有被屏蔽。这说明什么?说明单单在网上“发声”、哀叫、诉苦并不会动摇当权者的根本利益。人们可以如其所愿,随便诉苦和卖惨,展示自己的贫弱。

人们学习整理经验、强大起来、变得狡诈,这才是被当权者所深深忌惮的。因此要设法多学习和传播这些知识。

以下材料均整理自那张图。

1. 自组织

  1. 实名建群,封闭群,防止校方派人混入
  2. 多种方式实时更新信息,如直播等

2. 交涉

整理出诉求和预想的处理结果,设定原则底线。如果不达到目的,不考虑妥协,不单独妥协。

  • 不开门
  • 团结
    • 不要单独交涉
    • 诉求口径统一
  • 所有交涉留下书面证据
  • 要求正规文件、正规流程

如果单独交涉,肯定会被各个击破;如果不留下书面证据,肯定会抵赖(因为口头承诺的目的就是为了日后抵赖);正规文件和流程是几乎肯定没有的,这主要是为了 1. 以正当理由拖延时间 2. 留下更多书面证据。

3. 识破和应对

对老师、辅导员不能心软。他们既然做了这份脏活,哪里还有什么权威和尊严,因此平时的“尊重”、“礼貌”均不适用。

尊重是互相的,对方不把你当人,你为何要把他当师长看呢?但还是应当对他讲道理。

派来交涉的人,不管他们平时多么道貌岸然或诚实,或有什么高级的头衔,此时此刻,基本全是骗子和无赖。因为他们拿工资和升职不靠学生,靠的是领导,他们没有任何理由要为学生负责。相反,如果为学生说话,反而会遭到不测和报复。他们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学生的情况,所以必须紧紧逼迫他们,拿住他们的命脉。

常见手法:

  • 利用自己的权力、权威
    • 以处分、学籍、毕业证等威胁——虚张声势;团结的必要性,法不责众,以及可以投诉不合理处分
    • 声称信息属于机密——撒谎
    • “你尊重老师吗?”——见上文
  • 利用人对权威的天然信任
    • “我们是为你们好的啊”——见上文,以及数不胜数的过往案例
    • “我给你担保安全”——凭什么?人死了怎么担保?
  • 利用人在群体中的弱点
    • 找个别人先走——不要单独交涉
    • 给个别学生和家长打电话威胁——不要单独交涉
    • “现在不走就没有隔离点住了,只能住方舱”——撒谎
    • “某某楼层已经全走了,就剩你们了”——撒谎
  • 造谣,欺诈
    • 提供的信息前后矛盾
    • 口头承诺,到时变卦
    • 文字游戏
    • 骗人出门——不要开门,不要单独交涉
  • 拖延时间
    • 领导动员讲话——全是一派胡言,见上文;如果拒绝回答问题,则拒绝听他们胡扯
  • 暴力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