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角

这里收听

第五期我们的书是法国思想家维希留的《速度与政治》。在开始前和大家分享一个和这本书的主题或多或少相关的小故事。我所生活的城市市中心三面环水,东边是湖,西北两边是河。上上周我和一位朋友驾车前往西边的一处公园里举办的Black Lives Matter黑命攸关集会【我更喜欢的翻译是黑暗生命】。在回家路上我们遇到了困难,因为抗议的持续进行,政府将西北两边的桥梁全部升起。我们试图绕道南边走陆路,但是南边进入市中心的所有关键路口都有国民警卫队和卡车封路。正当我们苦恼地在外围绕圈时,我们注意到前方的车辆突然转向开进了一家White Castle白色城堡快餐连锁店的免下车购餐通道,我们惊喜地发现,这条白色城堡提供的小路竟然是唯一一处被国民警卫队遗漏没有设置封锁的、可以进入市中心的通道。在制衡黑命攸关的大规模封路的紧急时期,是白色城堡的一条隐匿小道提供了我们回家的道路……

《速度与政治》原版1977年出版,没有完整中译本。节目中使用的是Semiotext(e)2006年出版Mark Polizzotti译本。引用的文本就是我潦草地、主观地译的,豆瓣的维希留小组里有位友邻发布了本书的一部分翻译,大家也可以参考一下。现在我们开始正题:

*

【开始之前先解释一下名词。作为核心概念的竞速学dromology是维希留自己发明的,dromos在希腊语里面有赛道、奔跑、竞速的意思。维希留自己对竞速学的定义就是“速度的科学/逻辑”。】

第一部分:竞速制革命The Dromocratic Revolution

第一章:从街道权利到国家权利From Street Right to State Right

组成大众这个概念的不是人口,也不是社会,而是一大堆过路人,是人的流通。革命小分队的理想模型不是来自工厂的生产车间,而是来自街道上,在那里它不再是一个技术机器里的齿轮,而是将自己变成了一个马达,一个速度的生产者。(29)柏油马路是就是政治领地。对于各式各样的革命团体,占领街道比占领房屋更有意义。1931年,国家社会主义者与柏林的马克思主义者对抗时,纳粹军官戈培尔说:“谁征服了街道谁就征服了国家!”戈培尔对纳粹冲锋党的评价:“他们遵守着一个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却在梦中都能背诵的法则。我们必须把这些狂热分子置于运动之中。”这是一种新的大众语言。戈培尔也是德国视听媒介的大力推广者,他说:“宣传必须直接由语言和图像来传达,不能用写作。”因为阅读设置了反思的时间,这一反思的时间将减缓或摧毁大众的动态效率。

比起乡村,革命总是在城市发生吗?维希留认为这一城市与乡村的对立不是很恰当,真正的对立是流通与静止的对立。“城市不过是一个中转站,是轨迹的交汇路径上的一个点,古代的军事斜堤、山脊路、边疆或河岸,在这里观众的目光和载具的位移速度被联系起来。这里只有可居住的流通。”(31)十九世纪的社会主义乌托邦被城市建筑的沉重脚手架遮蔽了视线,模糊了这一事实,即:革命与无产阶级化的人类学根基就是迁徙。在城市作为文化交流之处的光线外表下,它的本质就是一个高速公路立交桥。美好富足的城市好像就是乡下人的朝圣地。街道的景观就是交通,通往美好生活的运动,与中世纪的朝圣没什么两样。街道就是海岸线,通过观察街道我们可以计算预测我们的社会流动。海关就是大坝,过滤与传递迁徙队伍的渗透性力量。“这些是不确定的地方,因为他们位于两种速度的过度处,作为对抗渗透加速度的刹车。”(33)下水道不仅仅是城市的一部分,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大型下水道。

当最初的野兽最终都变成了负担重物牲畜与驮兽,最初的无产阶级也遭遇了相同的下场。Saint Hilaire说 :“驯化动物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它们习惯于在人类居住地的附近生活和繁衍。”(34)资产阶级的阶级特征和权力并不来自于商业与工业,而是来自于他们生产出的并持有的“固定居住地”的社会货币价值,与这一固定居住地作为城市堡垒提供的安全保障。

古代碉堡和中世纪欧洲碉堡的区别在于,后者的建筑组织,它的沟渠、高墙、抛物线使得战斗可以无限期延长。灭绝战争要尽量避免,要通过空间组织让敌人被打散,调控并调动攻击者的毁灭性能量。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起经济更体现在军事上——他们拥有的是要塞城镇:非移动的大型机器。这一城市机器的阶级功能就在于将古代血腥、直接的社会斗争无限期延长。【胜负无法分出,阶级变迁就完全不可能】(36)

城市就是重要战略地点,这就是它被建造起来的条件。城市就是碉堡。资本主义的天赋就在于保持围城状态state of siege的永久性。【围城siege就是指攻城战,久攻不下的僵局状态】但是保持这种永久性的条件不是静止而是运动,“防御工事的目标不是阻碍敌人,而是去支配甚至说促进他们的运动。”“防御的艺术在于持续的变形……静止就是死亡。”(38)

现代城市就是中世纪碉堡的供电版。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就在于将城市的围城状态扩张到全国的领土。一个这样的过程:城市机器-国家机器-星球机器。国家的政治权力只有在次要意义上说才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权力。国家的政治权力首先就是警察,是治安,换言之道路管理,“因为自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以来,政治话语无非是一系列或多或少有意识地重复旧的公社围城术,将社会秩序与交通(人、货)控制混为一谈,将革命、反抗与堵车、违章停车、连环撞车混为一谈。”(39)极权主义的兴起与国家对于大众流通的控制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不论他们的意识形态是什么样的,每一种极权主义政权的角色就是将警察和军队与政治性流通发生关系。(41)

十七世纪后的工程师崇拜根源:战争艺术被一种城市几何学取代。(41-42)

“革命是运动,但是运动不是一场革命。政治就是换挡,而革命就是超速:战争‘作为政治以其他手段的延续’,将会被被警察以更快速度追赶其它车辆的景象所取代。”(43)“法国大革命之后,所有的公路都归国有。”(45)

巴黎的无套裤汉是一群竞速狂dromomaniacs,在大革命之前走上巴黎路面的“恐怖信使”,这些狂热的政治激进分子是恐怖的后勤学代理,是警察的一员,他们指控、拘捕嫌疑份子,监视乡邻和建筑物,控制商品的拱给、流通、价格……1793年他们被吸收进法国内政军,而在第二年他们的领导者就被处决,就像纳粹的冲锋党的指挥官在长岛之夜被处决一样。

国歌就是战场上的公路之歌,它调节着行军的力学。作家普米埃斯:“歌曲是一种强有力的革命工具,马赛曲给群众充上了电……”(46)它将人们推向战场,“向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步兵如何战胜炮兵?在炮兵装弹的短暂间歇中冲刺到那杀掉他。他越快奔向可能造成他死亡的机器,就越有可能得救。新型战争中,速度就是被拯救(节省saved)的时间,因为这时间就是从死亡手中抢回来的人类时间。“拯救不再被逃跑保证,安全就是奔向你的死亡并杀死你的死亡。安全就在进攻之中,因为新型的弹道载具使得逃跑失去意义。”(47)

纳粹冲锋队对竞速狂的动员让它们占领了一座又一座的城市、一条又一条街道。但是在完成“革命”之后【长刀之夜中冲锋党被希特勒清算】,国家社会主义的马达换上了一批看上去普通的司机——中下层阶级行政人员。国家社会主义者的闪击战让军事前线这个概念过时了,现在只有道路,快速的道路。前线不过是被道路贯穿的战争等压线。

*

第二章:从公路权利到国家权利From Highway Right to State Right

纳粹政府一获得权力就开始给德国无产者提供体育sport和交通transport。“不再有暴动,不需要镇压。把街道清空,为所有人提供高速公路就足够了。这就是大众汽车公司的政治目标,一次重要的全民公决,希特勒在一辆大众车都还没生产出来的时候就说服了十七万市民去购买。”(49)

美国政府如何度过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的?不是靠对暴动的镇压,而是汽车的大规模生产与道路的修建。交通革命通过改造消费者的需求塑造了市民的生活方式。万尼瓦尔·布什:“每一个街角的车库,每一个电台俱乐部,都是一个训练中心。当测试来临,这些训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变成操作战争机器的训练。”(51)

三八革命又三个部分组成:八小时工作+八小时睡眠+八小时休闲。维希留指出这八小时休闲的真正含义:带薪休假。带薪休假仅仅是一场通往旅馆、营地(军营?)的交通革命,而不是一场幸福革命。

1789年法国大革命声称是对屈从屈服的反抗,反抗的是由封建农奴制为代表的、对运动的限制,反抗的是使人只能囿于一个固定地点的武断限制。但是这一对“限制运动”的反抗,摇身一变就可以变成一种“强迫运动”——“运动的专政”取代了革命早先要求的“运动的自由”。现代国家并不是伴随着暴力的积累出现的,而是伴随着移动的积累而出现的。“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是巴黎人民犯的一个典型福柯式错误:作为最著名的监狱符号的巴士底狱已经是一个空空如也的堡垒,造反者惊讶地发现在重重围墙后没有谁在等待着他们去解放。”(53)

资产阶级革命后出现了两种无产者:在公路上行军的军事无产者;在国家领土的工厂内工作的、作为后勤的工业无产者。资产阶级革命将这两种无产者分配给了资产阶级中的两个部分:商业资产阶级利用后者的生产性运动来赚钱,军事阶级利用前者的破坏性运动获得进攻的力量。(54)

封闭的资产阶级的衰败伴随着作为生产性大众的工业无产者的减少和国家的军事无产化的扩张。“比如,马克思主义国家,首先就是作为机动功能的专政出现的,一种非常仔细地编码与利用每一种大众运动的极权主义。”(54)例子: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对立面的柬埔寨革命。红色高棉的悲剧就是资产阶级围城状态崩溃的悲剧性结局。

越南战争结束后,共产主义越南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无产动员”。“无价值”的妓女与黑市商人被要求加入后勤学修复中(道路、铁路、桥梁修建)。穿着制服的年轻人被要求表现出被解放的样子——对身体的入室抢劫。“无产阶级专政作为行动(动作)的专政在极权主义国家的大型节日中巨大体量的人群运动所揭示……千万个体同时汇集成某种几何形状,和军事演练没什么两样……这些革命激进分子在这一刻变成了导师毛和斯大林身体的一部分。”(55)

劳改营是唯物主义的绝对形式。一切精神异见者不是通过美国那样的心理治疗来解决,而是通过身体的劳动改造。“没有什么意见的犯罪了,只有姿势的犯罪。”(56)身体的罪就是没有跟上全体人员演练速度的罪过。每一件事对于身体都应该是集体体育锻炼的机会。维希留竟然在导师毛的脸上看到了一丝尴尬。“文化大革命中……这位诗人所渴望的文明革命难道就是被简化成集体体操的人们与那些和一百年前巴黎公社一样的、北京墙上的大字报吗?”(56)政治革命最终完结于警察功能的再分配。

“卡斯特罗用他脏兮兮的游击队服装换来了皮诺切特的制服,勃列日涅夫穿的像一个元帅,世界上每一个社会主义大看台上那些穿着过度装饰的军事领袖告诉我们:掌控生产性行动的终极资本家,真正的行动专制者,就是他们。不是那些含糊的哲学家和意识形态家,是他们,让作为政治概念的‘运动中的国家’在1789年诞生——军事无产阶级的大众,与工业大炮和战争机器的扩散一齐变成了射向十九世纪的导弹。”(57)

*

第二部分:竞速学进程Dromological Progress

第一章:从空间权利到国家权利From Space Right to State Right

战争对于不同空间秩序的探索:陆地、海洋、天空。如何不战而胜?在海军领域的答案就是:“存在舰队【fleet in being海军战略理论,指一支海军舰队对某一片海域施加影响力,但从来不离开其主要港口一旦离开港口,这支舰队就有可能在海战中被消灭,而不再能影响敌人的决策;但如果其一直停留在海港之内,敌人就不得不为了防备它而部署军事力量、甚至改变战略决策。存在舰队理论通常由在制海权争夺中较劣势的一方使用,是一种削弱敌人对特定海域控制力的手段,而不是主动夺取制海权的手段】是后勤将战略发挥到极致,是看不见的身体的运动艺术;它是一支看不见的舰队在海洋中的永久存在,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发动攻击,通过创造一个全球不安全区来消灭敌人的权力意志,在这个不安全区中,敌人将无法再有把握地做决定,无法再有把握的去渴望,换言之,去胜利。”(62)取消胜利就是最大的胜利。不是一场斗争让人绝望,而是让延长的绝望在敌人中弥漫导致他们无法斗争。“恐惧是残忍的刺杀:它不杀,但是让你不能活。”(63)

经济自由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两栖进化。资产阶级把海洋变成了举行的后勤学营地,非移动的大型机器获把无产者转化为它的航海引擎。(64)

“公海曾经被用来补偿大陆上各种社会、宗教、道德限制,补偿每一种经济和政治的压迫、甚至是土地重力的物理法则的累赘。”(65)但是制海权很快变成了犯罪权和暴力权。在海上,连国家变得有名无实:“国家只是在宣称这些实际上是精于航海的商人工程师的产品是自己的。”(66)帝国的暴力变成了精密的计时。一件轶事:维希留说一位名叫Laffitte海盗赞助出版了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我搜索了一下发现两人时间并不能对上,不知道维希留是从哪看来的】。马克思:“工人没有祖国……必须隔断把工人束缚在土地上的脐带。”维希留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蒲鲁东及其跟随者的批判与科尔伯特将军指责法国在殖民技术上的落后相比较。后者指责法国囿于陆地上的快乐,没有全力发展全能海洋舰队,导致其殖民效率的低下。而前者的社会乌托邦比起出自阶级对立,毋宁说是出自对于土地的憎恨。马克思难道不是被埋葬在那个海军帝国吗?

存在舰队宣告了胜利的根据点已经从土地上转移到了时间里。这一概念也可以应用在大众战争popular war中。外延土地/领地开始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军队在社会中的内在扩散——“军民鱼水情”与存在舰队的关系不容忽视。

“在西方历史上,我们对这种从海洋元素的自然的生机主义(人们在其中可以轻松地举起、排开、滑行重物的发动机)向必然的技术生机主义转移的时刻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那个当技术运输体像进化论中那未完成的生命体一样离开海洋,爬出原来的环境,成为两栖动物的时刻。”(68)速度是一个没有内容的概念【速度是纯形式的?】。意大利未来主义的马里内蒂认为赛车代表着和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像完全对立的美学,维希留认为实际上两者是一样的——一种交通运输引擎的美学。制海权上岸就成了现代国家的道路权,现代国家以此成为极权主义国家。

可携带的、实体的金银财宝逐渐被信用和契约取代了,财富状态的变化导致战争在经济上好像是捞不到好处的,征服者会因此失望吗?维希留认为不会,因为这一变化体现在世界经济的速度变化,计算单位从原先的可移动单位(可携带的金银财宝)变成了时间性单位——现在的战争是争抢时间的战争了。英国凭借其存在舰队的武力威慑,得以专心率先发展成第一个工业化国家,使一种技术优越感逐渐变成了一种总体优越感。因此,“事实上没有什么工业革命,只有竞速制度的革命;没有民主制度democracy,只有竞速制度dromocracy;没有战略学,只有竞速学。”(69)西方技术进步主义一从海洋中现身,实体的财富就开始瓦解。“速度,作为竞速学进程的本质,毁灭了进程这个概念本身;是时间战争的永恒性创造了总体和平,一种精疲力竭的和平。”(69)

军备竞赛体现了这种所谓“进程被毁灭”的“废墟系统”。速度的阈限持续地收缩:对越来越快的引擎的需求和开发导致引擎往往还没被使用就已经过时了——产品在被投入使用之前就报废了。有钱人从物质积累和生产的重量中被解放出来,他们就真正地获得了他们的载具力量,他们最大化的动力学效率。“西方人人口少,但是他们出现地更快——这就是他们为什么看上去强大且有统治力。”(70)

竞速制度的实现将毁灭人性的多样性。世界上将只有两种人口了:希望着人口——那些还能希望的、还有可能去实现他们的决定、项目、无限的未来的人;绝望人口——被他们的落后的科技载具限制住,只能被困在一个有限世界中的人。

认识-权力knowing-power,或者说权力-知识power-knowledge,将被移动-权力moving-power所取代。一种新型研究是研究趋势tendency的,是研究流体的。就像法国军事学院不再教授地理学,警察局开始研究所谓的“犯罪统计学”。

“对中国的领导人来说,从武装的人口中提取出纯粹科技的、军事的要素就是首要的政治决定……阶级斗争被科技体斗争取代了,这一科技体的依据就是其军事意义上的动力学效率。”(70-71)【5G政治】

*

第二章:可行战争

【标题的英译是Practical War。这里Practical的翻译我采用了维希留小组“哥本哈根的雪”的翻的“可行”,我觉得很可行!】

克劳塞维茨依然想要在绝对战争absolute war和总体战争total war之间划一条分界线。【前者强调战争毁灭性的一面,后者强调战争无处不在的一面】总体战争意味着“世界被一群军事工程师重新分配了,一整个地球就像一大块斜堤,一个未来战场的基层结构。”(74)军队在这个总体战场上再也没有简单的进入或者离开了。

战争变成了以损耗为主题的战争。新型的工业战争中,出现了一个新工作,即理性评估军队的损耗。这一份工作很难做,因为如此快速的消耗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见过。“人的消失、材料的、城市的、景观的消失,无止尽的弹药、人力的消耗。”(76)精致的战略战术逐渐变得不再重要,需要考虑的重点是手榴弹的消耗、生产的问题、战备供应的平衡和评估。一个新名词——可行战争——被投入使用,战争被描述为便捷的,便于开展的……

资产阶级曾经幻想可以把绝对的暴力限制在战场中,事实上战争已经渗透进入了人类时间——损耗的战争就是时间战争。军事无产阶级在炮火中瞬间成为损耗的部分,变成了不能动的尸体。为了限制损耗并解决这一“不能动”的问题,坦克被发明出来。有了坦克,战争便得容易开展。有了坦克,地面不复存在。“与其叫它全地形载具,不如叫它无地形载具……它翻过路堤,碾过树木,穿越泥沼,撕裂灌木和墙体,粉碎大门。它逃离了老旧的线形道路铁轨的轨迹。它为速度与暴力提供了全新的几何学。坦克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一部机动车了,它自己同时是导弹和导弹发射器,与此同时还是无线电报传播器……死亡杀死死亡,坦克无惧机枪。”(78)军事无产阶级从此不再需要道路。

*

第三部分:竞速制社会Dromocratic Society

第一章:无能力身体Unable Bodies

整形外科与假肢技术是从战争中诞生的。德国军队对于残疾人的利用令人惊叹:“聋子在重型火炮的部队里服役,驼背则在机动车部队里服役……”(83)运动的专制就体现在对无能力身体的开发上。

马里内蒂提出超人overman就是超嫁接over-grafted的艺术。未来主义的根基毫无疑问就是战争与速度。但是真正盘踞在钢铁框架中的不是这些猎奇战争感官的富家子弟,而是无产阶级士兵的双重-无能力身体。“一直以来都被剥夺意志的他【意志上的第一重无能力】,现在甚至需要载具的假肢作为他的物理助力【身体上的第二重无能力】,只是为了完成他的历史任务,即攻击。”(84)

可行战争将进攻分为两个阶段【快速阶段与慢速阶段】。慢速阶段是对未来战场的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基站、道路、逃生通道、避难所……“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威慑deterrence的雏形:为了更好的轨迹减弱我们的力量,用我们的生命换取生存。”(85)这一部分的进攻不是针对某个指定的敌人的,而是针对世界的、针对人类本性的无差别永久打击。动植物的毁灭是更残酷毁灭的缓慢铺垫。这就是消耗的战争的阶段。

经济战争就是这一消耗的战争,就是与另一阶段,即快速的毁灭性战争相对应的的慢速阶段。这就是永远弥漫在非战斗中的,作为阶级力量的军事力量。美国在越南战争和核僵局中的外延性扩张extensive growth的失败,被其以美元政治为标志的、军事力量的集约性扩张intensive growth所弥补。从越南撤退的美国,马上把敌人变成了自己的最大客户。

这也是雅典的战略。希腊人发现自己在军事扩张上重重受阻:蛮族已经学会了如何军事化组织,其它的卫星殖民国已经用希腊政治的方式联合起来对付自己。“正是在这个点上,雅典放弃了它外延的(快速)渗透,转而采用了集约的(慢速)的渗透系统,外部的军事介入被一种内部的经济改革取代了(农业改革,城市化,工坊和工厂的建立……)”(87)雅典的货币流入地中海,震颤了所有大城市的经济,交换的膨胀对其他地区是致命的——比如说斯巴达的平衡系统。斯巴达和雅典采取完全相反的系统。斯巴达人拒绝历史。斯巴达人拒绝运动。在别的雅典城市走向海洋时,斯巴达则走向希腊的中心驻扎。斯巴达显得像是在逃避自己的武力带来的胜利果实。而的确正是当斯巴达通过自己的军事力量战胜了雅典后,它们自身的完美就被破坏了。普鲁塔克:“金银流入了斯巴达,因此发生了腐败。”(88)军队无法做到的,让经济战来做。

历史的进程的速度就是它的武器系统的速度。维希留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历史的创造是什么?黑格尔抱怨李维对战争的重复抽象描述,维希留认为这是很滑稽的,因为所谓“历史的”内容事实上就是这样的一种抽象大公报。“通过重复,偶然性被消灭了,理性就变成了这些故事里的战争机器,通过大量繁殖这些故事来部署自己的武力。”(90)与火炮、军事监管系统一道成为国家系统的历史语言,从比较性的comparative变成了肯定性的positive,换言之,历史语言因此拥有了“无可比拟的强度”。

但是作为武力的“强力might”在我们的时代已经不再能够制造权利right了,现在的问题是“入侵invasion”,是入侵的力量。“对于竞速制度的国家,对于土地的掌握就是对于维度dimensions的掌握。”(92)维希留要求我们区分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殖民者与地主——即殖民者的入侵所代表的对土地的掌握mastery over the earth,与本地人的土地所有权ownership。“这是不可抹去的二分法,其根植于入侵的本质(即:运动-权力)与地主(或者静止的工人-生产者)的对运动的无能力,无法移动自己,始终受困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是定居者的地理学和过路人的地理学之间的区别……一切水落石出了:军事国家总是在路上,地籍税的支付是由被覆盖的米数所决定的,是那些可防御的地方,即可由军队、由骑兵部队,由那些‘富裕的人’提供防御的区域。”(92)渗透体现在殖民者对地区透明度的要求。“土丘堆叠起来,城堡塔楼被建立,这就是对于所谓‘对于维度的掌握’的回答,塔楼提供的是视角,是那个在那个‘无处不在’的‘固定点’上的凝视的几何学,从前属于骑士的路线和视角被取代了。”(93)塔楼为入侵者所提供的就是对于社会环境的持续视野。“比起将自己依附于出身或财富的偶然性,社会特权正是建立在视野的选择上,在这个相对位置上,一个人可以占领、组织,在这个空间里主导运动的轨迹、交流的关键,河流、海洋、道路、桥梁……”(94)

*

第二章:在生物载具中停泊The Boarding of Metabolic Vehicles

进攻的外延阶段要求快速死亡,其集约阶段则带来慢性死亡。总体战中,一切都是前线,不仅有物理前线,还有精神前线。竞速学进程区分了两种灵魂:一种是脆弱的,完全依靠自己的环境的;还有一种是强力,因为它能将自己的意志、自己的mana【与环境息息相关的魔法能量】解域deterritorialized,使其独立于环境。

什么是战争?克劳塞维茨的回答:“战争就是一种迫使敌人根据我们的意志行动的武力。”战争必须和意志的问题一起考虑。战争的一个目标就是生产没有意志的身体。奴隶、童工、集中营、古拉格……维希留提醒我们,古拉格和集中营不能被当作一个封闭的、静止的现象来思考。自古以来,无产阶级的牲畜化、引擎化是一场永不停息的后勤学运动。

“中世纪的要塞用作为战争机器运作的必要条件的、永久的社会拒绝取代了初民的欢迎与古代的好客。在一个封闭的社会中,法律意义上的镇压意味着强迫离开,换言之,作为失去身份的解域化。”(99)中世纪的多余/低端人口消失在了义务的obligatory旅行运动中:危机重重的朝圣、儿童十字军、流浪汉的迁徙……

但是从十二世纪开始,货币媒介的影响开始增长,中世纪的政治与军事的平衡状态被终结了。传统的系统中骑士的收入来自俸禄【土地、粮食、税收等】,后来酬金就变成了薪水【工资】。【这里英语原文是The traditional ost-system is accompanied by remunerations. Knights soon receive wage. 法语里是le systèm d’ost。我不知道这个ost系统到底是什么,我自己猜了一下就把remuneration翻译成俸禄,即比较多样化的收入,wage就是薪水,就是现代的、单一的钱的收入】雇佣制度变成了主流和常态。失去了土地的骑士开始与一切无产阶级(失业者、强盗、无家可归者)一样在大地上流窜。“在移民的轨迹旁边,就是军事无产化的道路。”(102)军营与诊所并排建立,性病和伤风造成的士兵死亡比战争中死亡得还多。

无产阶级的反抗往往是徒劳的。在起义占领雇主的堡垒后,他们的要求仅仅是雇主支付他们应该获得的薪水,然后竟然就被心甘情愿地再次发配回路上。这样的反抗只是促成了统治阶级从传统的奴隶主向更体面的雇主的转变。军队直接以保护百姓的名义开始向百姓收税来供养自己。

有关税收的一个弹眼落睛实例:法国商人雅克·柯尔如何管理盐税的?通过统计作为牲畜的工人-生产者的动物身体的耗盐量——这是确确实实的工人的汗水啊!是他们汗水的价格,劳动时候身体的耗盐量是休息时候身体的五倍。甘地领导的反对英政府的盐税政策的食盐长征就是反对“西方入侵者对被殖民者施加的经济暴力和慢性死亡。”(106)

灵魂不能先于自己的身体-载具存在,但是理性,或者说科学理性,可以远程(空间意义和时间意义上)在一具非自身的身体上进行活动。“动物的、领地的、植物的身体,没有意志的身体,甚至还没出生的身体,都变成了技术身体活技术物件。这就是真正的社会统治,那引擎的牲口簿。纯种马不再能够自己奔跑,多亏了作为驾驶舱的马鞍和油门的马刺,现在它只能被骑手骑……”【“假若真是印第安人了,马上准备好,骑上飞奔的骏马,在空中斜着身子,不断为马蹄下颤抖的地面而战栗片刻,直至放弃马刺,因为没有马刺,直至扔掉缰绳,因为没有缰绳,刚一看出眼前是一片割得很平整的原野,马已身首异处。”——卡夫卡《渴望成为印第安人》】

“身体是一栋空房子,如果不小心,就会有令人不安的房客经过——这栋房子最好尽可能让人不舒服。直到今天,心理分析师还在实践意义上实现这些信仰,通过宣称把无意识带回合理的有意识表达。但是比起空房子,这些身体更是生物载具metabolic vehicle……外来的‘智能’飘入这些空荡荡的身体,要求它完成相应的姿势……符合理性的占有,在生物载具上的停泊就是一种海盗行为。”(109)

爱情可能是灵魂最后的诗意显现。但是“对性行为的粗暴揭露——性教育或色情电影——作为一种技术性‘启蒙’是另一种在‘无知’身体上的停泊,这是社会体操gymnasium那合逻辑的下一步:著名的健身文化,‘瑞典风格’【一种比较轻量的健身风格】,被现代的公路与性的混合体取代了,身体被随机地扔到一块;很快就会遗忘的性交;汽车、摩托车被偷、被强奸、被遗弃。”(110)这里的汽车和摩托车也是隐喻意义上的:【前方厌女警告】“男人是女人的第一个乘客,不仅仅是在出生的意义上,也在他们性关系的意义上……用Sameul Butler的话说,女人就是男人找到的再生产自己的方式,换言之,进入这个世界的方式。在这个意义上,女人就是这样一个物种——第一个交通运输的手段,是交通运输中第一台载具。”(173)

僧兵就是极佳的导体,他自愿的抛弃自己,沉默、贞洁、服从,最后成为了上帝/理性/道的完美载具。【在屠杀中达到无我的僧兵。南京大屠杀中的日本僧侣 】“我们都知道修道院主义与其说是宗教发明不如说是军事发明。”(110)

犹太-基督教传统中有记载的第一场谋杀导致了该隐成为了第一个大陆上的【军事无产阶级】游荡者,后来,他建了一座以他儿子的名字为名的城。“一个被解域的农夫,第一个杀人犯很快就变成了一位城市的建造者。”(111)

伟大的征服者的心事:亚历山大希望自己能永远前进,担心自己会抵达一个极限因而失去他渗透的权能。腓特烈二世宣称“去胜利就是去前进”。拿破仑说他想去寻找而不是占有。“一切伟大都在于进攻,在于借用距离的维度。”(113)入侵渴望的不是领土而是无限。“入侵者的表现与他那运动员的一面相似,与那些奥运冠军相似。那些奥运冠军的纪录一开始以小时计算,后来以分钟计算,再后来以秒计算,再再后来以毫秒来计算。他们表现得越好(他们变得越快),他们的进步就显得越来越微不足道,直到这些进步只能被电子学所捕捉。有一天,冠军将会消失在自己记录的极限之中,就像他已经消失在了作为一个物体生物学操纵中,这些生物学操纵与提供给绝症病人的人工辅助生存没什么区别。”(114)

维希留最后提到,在生物载具向科技载具发展的交接点上,那第一台蒸汽汽车喘着粗气,那是生命体的机动-能量最后的符号学显现。

*

第三章:无产者的终结The End of the Proletariat

安德烈·马劳:“在无产阶级起义的时候最好有别人控制着他们的火力。如果他们将两个坦克营甩在你的脸上,那无产阶级革命就等于白干了。”

维希留概括了竞速学进程的五个阶段:1)在没有技术载具的社会里,女性扮演着后勤配偶、战争之母、卡车的角色;2)在一切无灵魂的生物身体上无差别停泊;3)速度帝国和技术载具的出现;4)生物载具被科技载具全面击败;5)无产阶级专政的终结和在时间战争中的历史的终结。

工人阶级的无产化仅仅是军事化形式中的一种,一种暂时的形式。“军事阶级为了保证无产者依然在其控制之中,因此允许无产者获得一种占领、颠覆资产阶级堡垒的幻象。但是实际上资产阶级堡垒早就毁灭了,被大众传媒(广播、电话、电视)给全方位刺穿了,也被它之前的支持者以总体战的反城市战略给毁灭了。”(116)世界范围内的军工国家的后勤学部署已经铺展开来后,工人阶级发现,他们自己竟然已经变成了资本家青睐和追捧的对象。

这些问题不能单单从经济角度解释,维希留认为我们必须利用一种竞速学的军事哲学视角来考察这些问题。“核武器已经合逻辑地修正了全世界国家的政治构造,‘我们必须意识到核武器已经成为了修改我们实际宪法的宪法权利’……政治决断的速度取决于对于向量vector的掌握:如何运输炸弹?多快?炸弹是政治的,并不是因为它的爆炸永远不应该发生,而是因为它带来的军事监视系统的终极形式。”(118-119)

“军事阶级与它的资产阶级合伙人越走越远了,它渐渐放弃了街道与高速公路——这些过时的向量,转向了对中小型企业收取保护费……军事无产者的工作就是维持公路、机场的治安,在街道上清扫垃圾、提供远程电通讯的服务、反对环境污染、保护考古研究地址或癌症研究、组织运动和文化展会【城管】……在一个充满威胁的社会宇宙中,人类社会中犯罪分子的泛滥使得军队似乎是一种保护性力量,是躲避各种颠覆性风险的避难所。军队认为 ‘反军国主义分子’极其幼稚,因为他们缺乏对自己动态力量的信息和静态分析。”(121)

“军队坚持要重新获得行动的自主权,坚持将自己重新定义为能够安全有序地承担最多的——甚至是全部的民防和军防任务的公共服务机构,即发展这些作为平行举措的社区和工业事业。”(124)巴尔扎克认为“秘密警察”这一发明是他那个时代最重要的社会革命,从此“军事暴力不再必要从外部、从军人的制服上呈现为可见的,而是内含与监控和举报的精致系统中。”(124)这就是对社会体的秘密入侵,它的目标在于通过军队的武力剥削国家的原材料(工业、经济、人口、文化、科学、政治、道德……)“从此以后,社会渗透与令人目眩的军事渗透技巧连接在一起,每一次载具革命都消除了军队与文明的界限。”(125)

维希留告诉我们,要理解竞速社会的建立,阅读任何所谓社会学作品都不如阅读“黑人法令”【南北战争后,南部各州颁布的歧视黑人的法律】。“直到1848年前,殖民地法律中黑人都被当作家具——黑人首先就是一件可以移动的商品。他的法律存在仅仅是他作为一件可移动的家具furniture的功能,他所服从的运输的功能。”(125)美国系统对信息本身和传递信息的方式的理解是非常独特的。它对信息的内容并不是很在意,而传递信息的中介与工具是美国人要考虑的头等大事。媒体是美国最有权势的工具。为什么这片所谓“自由土地”上还有古老的种族主义?因为媒体就是以隔离为燃料的运载工具。“正是隔离保障了媒体的系统霸权,美国国家权威的本质就在于此。”(126)【不能仅仅思考简单的压迫-被压迫关系,而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即对竞速和媒介的理解,导致了美国的状态】“与其说是物品的消费创造了市场不如说是运输的向量创造了市场。”(127)

美国流行文化中的有关身体与灵魂的科技是一个复杂现象。“没有灵魂的身体,就是由技术假肢辅佐的身体。”上世纪二十年代美国对国内市场进行的大型意识形态倾销制造出了一个个“无底洞型消费品接收装置”。法国人维希留嘲讽美国货:“敞亮光鲜、设备齐全的厨房里,除了三明治和罐装食品,竟然什么其它的也煮不出来。”(128)美国人认为通过这些技术假肢(家用机器人、心理医生、时髦轿车)就能使得人们生活得更舒适,与之相比社会福利算得了什么呢?不过这“舒适的政治politics of comfort”很快就被社会身份的政治取代了。品味、个性、姿势、小癖好……所有的都被广播,又被埋葬在广告信息中。而这一阶段的政治对应部分是麦卡锡主义的反美猎巫。美式的社会安全感和身份感让美国人迈向无产阶级警察又更近了一步。

集约式渗透要耗费漫长的时间,而物理的进攻现在只需要几分钟。无产阶级士兵形成了强有力的人群,这一人群就是一台台可运动的机器,被战争企业家操纵着。【前方厌女警告】对于战争企业家,这些无产阶级士兵群“就是他的女人,然后是他的座驾:他们帮助他前进,在他胯下死去或者导致他自己的死亡。军队——曾是劳动的,现在是拥有着无产阶级的动能、无限的、自我增殖的——把横跨在他身上的历史向导,指挥和鼓舞他的运动的战争首领——列宁、托洛茨基、斯大林、导师毛——带入时间与空间之中。”(131)!!!一言以蔽之,革命的工人,就是慢速战争和快速战争的动力学裂隙中的填充物。工人和士兵共享同一具身体。

纳粹是怎么开始的?一开始是以人道主义援助的方式向德国的失业劳工提供工作——这就是集中营的历史起源。法西斯是两个阶级(贵族/军事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妥协的下场。1928年劳动变成了强制性的。1934年劳动营变成了拘留营,后来就变成了集中营、死亡营。让我们记住“劳动带来自由”。

法西斯只有在它成为完全的竞速政体式才是极权主义的。“‘战略要地’的意义就是指欧洲地理的全部消失,成为一个区域——一片没有任何质量的沙漠,被一个‘社会’组织扩展,以速度等级制的要求来打造其功能。”(133)“体育运动中的基本原则——时间和空间中的倒计时——就是朝向‘绝对伟大’的冲刺的戏剧化。军队的冲锋是从缓慢的几何学式的阅兵开始的,然后持续加速。这具身体将要发起最后的冲锋。”(134)日本的神风特工队是速度体的终极隐喻:他与他的载具-武器一道,在速度的高潮中,在爆炸的火焰中消失。有人担心,法西斯会重生吗?维希留说法西斯从来没死,根本谈不上重生。法西斯的内核是西方的竞速制社会。“法西斯主义之所以有生命力,是因为总体战争,然后是总体和平,已经使伟大的国家机构的总部(军队、生产力量)参与了一个新的时空过程,并使历史宇宙处于一个康德世界。我们面临的已经不是在时间或空间中的某一个具体的历史性的问题,而是我们在什么样的时间和空间里的问题。”(135)

维希留最后认为竞速制军事组织的本体论根基与一种极权的历史解释脱不了干系。“简而言之,组成战争的可传导性(在时间和空间上设计的一致计划,可以通过重复的方式强加给敌人)不是工具,而是历史的极权主义语言的起源。这种语言是欧洲国家,然后是世界国家的相互努力,走向对外战争或内战的绝对本质(速度),从而使世界历史被西方军事智慧绝对地接管了。那么,纯粹的历史,只是纯粹的战略推进对地形的转化。它的权力既是领先的又是最终的,历史学家就是时间战争中的一位队长。”(135)

*

第四章:对安全的消费The Consumption of Security

“西方社会所称的革命从来都不是人民领衔的,军事机构才是其主导因素。经济自由主义仅仅就是渗透速度的秩序的多元化。西方始终用其多样的后勤等级制(logistical hierarchy),一个将国家财富投资在汽车,旅行,电影,表演艺术等事物上的乌托邦,来对抗被裙褶包围的资产阶级沉重模型和马克思主义动员(mobil-machung)(明显有计划地控制商品、人、想法的运动)的单一纲领。”(136)

战争中,旧时代的围城状态一去不复返了。比如贝鲁特【黎巴嫩的首都】陷入了一种无目的的,永久性紧急状态。其中,为了保护自己,“参战者将自己的脸遮了起来,就像抢劫团伙的一员。他们甚至不想被他们的邻居和社交伙伴所认出。”(137)

安全现在变成了世界上的头号商品。“政府正在尝试通过一种全新的一致性需求再创造一种联合/工会(Union),就像大众媒体幻觉似地创造对于车辆,冰箱等的需求。我们将看到一种对于共同的危机感/不安全感的创造,其将导致一种新型的消费,对于保护的消费,而这种对于保护的消费将日益走上台前并成为整个商品交易系统的目标……对于安全的需求的不可分割的宣传已经组成了一副民众的新肖像——!!!不再是那个通过消费来使国家富裕的民众,而是最先在安全/安全感中投入最多,尽一切办法保护自己,最终花越来越多的钱而消费越来越少的东西的民众……所有的这一切都没有其看上去的那么矛盾。资本主义社会始终都紧紧地将政治与远离恐惧的自由、社会安全/安全感与消费和舒适捆绑在一起。”(139-140)

对于安全/安全感的需求的操作拥有不同的方式。“自古代以来,贵金属,金本位制,始终体现出一种‘避险价值(refuge value)’,一种对于焦虑的缓解,因此是一种个体安全感的符号——这种‘保险’价值,正如我们所知,已被完全地转移入了大量的交换系统之中……我们在当今的核状况中发现,斯巴达国家拒绝使用贵金属的原因是作为应对非战争(non-war)时期的一个结果。(国家,仔细地充分调用人民的警戒用于防守,除了使他们完全参与古斯巴达的战争机器以外,还需要剥夺他们一切保护自己的手段。)”(143-144)

“生产的规则即致力于生产‘无限消费的容器’。但是这个容器逐渐变成了对于总体安全/安全感的消费。对于防守反击的乌托邦式的使用使我们开始改变生产的美学和其本质。商业改革的意义已经与原先通过权力所赋予的意义完全不同了。因此,市场上的“无品牌名称的商品也很好”【无印良品1979年成立】的现象——这一现象或多或少被人所忽视了——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事件:!!!被大量需求的商品出于经济的原因,在匿名的白色标签下,原先公司那些突兀的商标正在消失。它们正在发起一场巨大的反宣传(anti-publicity)运动。它们,就像我们所被告知的,是‘自由产品’,换言之,它们不再依靠可疑的,老旧的,娼妓式的市场营销技巧。从现在开始,排斥比吸引卖的更好,这就是围绕着保护目标所组织起来的我们的全新社会存在。如果消费者的出于对保护的需求的动力要求公司改变他们的广告战略,那是因为其他的生产势力试图在信息领域发展他们自身,比如之前提到的国防机构。”(144)

*

第四部分:紧急状态The State of Emergency

“距离的减少成为了承载着不可估算的经济和政治后果的战略性事实,因为距离的减少就意味着对空间的否定……速度那无位置的战略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位置的价值。”(149) 现在,两种力量——即火炮那毁灭的力量与运动那渗透的力量——开始合体。渗透和毁灭现在可以同时进行。空间距离消失后,随着载具性能的不断提升,时间距离也开始急剧缩短。维希留认为开火-运动(毁灭-渗透)这一概念对子需要被外爆-内爆implosion-explosion这对概念取代,从现在开始,新型的战争机器将造成对象的双重消失:“物质在核解体中消失;位置【空间】在载具性灭绝vehicular extermination中消失。”(150)

我们试图在威慑笼罩下的和平共存中推迟物质的解体,但是距离的灭绝无法推迟。上世纪四十年代我们的海军测速还是用节knots【1.852km/h】,二十年后我们已经开始用马赫mach【即一倍音速:1124km/h,记得小时候奥特曼的移动速度就是用马赫计算的】。镭射武器将把这个单位提升到接近光速。

列宁:“战略就是选择我们施加力量的点。”维希留认为现在我们已经没有地缘战略意义上的点了,因为地理位置的战略意义已经让位给了向量的去位置化。现在真正要紧的是运动体的速度和它路径的不可探测性。我们已经从机械力的运动过渡到了布朗运动的战略中了——地球正在经历一种地缘战略的同质化。“当今的秩序就是战略空间的微缩化。”(151)

!!!一种新的世界性现象出现了:“领土与技术的收缩让我们可以渗透进入人工的拓扑宇宙中:地球上每一寸表面之间的全接触the direct encounter of every surface on the globe。”古代城市与城市间的对立、国家与国家的对立、海洋力量和陆地力量的对立在一个前所未闻的新对立面前自惭形秽,这一全新的对立就是:一切位置与一切位置的对立,一切物质与一切物质的对立the juxtaposition of every locality, all matter。魏格纳在1915年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他说,在最初,地球只有一张完整的脸face。在未来,地球将会只有一张完整的界面interface。(152)

军备竞赛的终点就是世界作为距离的终结,即世界作为行动领域的终结【阿伦特好像讲过类似的话】。行动的终结体现在威慑deterrence中。在威慑系统中,对于外爆的防御就是以持续不断地内爆为代价的,为了防止物质的彻底毁灭,我们将把地理空间缩减至几乎消失。

“在现代语境中,解除武装仅仅意味着减速……一个没有限制速度的条约,将无法限制任何战略武装……对于时刻的入侵已经取代了对于领土的入侵。倒计时现在成了战斗的景象,那最后的国境线。”(153)

“三十年前是核武器的外爆终结了空间战争的循环,在这个世纪末,内爆(不只是空间和经济上的领土入侵)将开启时间战争。在完全和平共处的情况下,不宣布任何敌对行动,比任何其他类型的冲突更肯定,高速将我们从这个世界上解放出来。我们必须面对事实:今天,速度就是战争,是最后的战争。”(155)

维希留对美苏核僵局的分析很精彩。1972,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签订了第一份有关战略军备限制的协议。“事实上,这个协议的目标并不在于对武器数量的限制(像他们的对手和伙伴是这么宣称的那样),!!!毋宁说是在于适当保留一点人类的的政治权力……鉴于核战争的警告时间已经缩短到不足一分钟,国家首领的反思和做决定的权力在防御系统单纯与简单的自动化面前将彻底报废。”(156)所谓的政治理性在走向全自动的威慑面前还有什么意义吗?

“从空间战争的围城状态过渡到时间战争的紧急状态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政治家的政治时代被国家机器的非政治时代所取代……在这个世纪末,有限世界的时间将迎来其终结,我们生活在一个悖论的行动微缩化时代的开始,有些人正在为自动化施洗……Andrew Stratton写道:‘我们通常相信自动化将抑制人类犯错的可能性。事实上,自动化只是把这一可能性从行动阶段转移到了概念阶段。”(156)核武器当然可以被精确地自动化,但是那就意味着人类永远失去了插手那可疑的自己命运的机会。

物质空间的丧失让政府完全转向了对于时间的管理。国家现在已经成为了最大的向量,它的任务就是对于时间进行重组。战争就是运动的工地,一间速度工厂。“技术上的突破,是运动战争的最后一种形式,伴随着威慑,最后结果在所有可被分离、可被区分东西的消解,而这种不区分对我们来说,相当于一种政治上的盲目性。”(157)!!!“毁灭沟通的速度目盲性,并不意味着从地缘政治的奴役中获得解救,而是意味着作为自由政治行动场域的空间的彻底毁灭The blindness of the speed of means of communicating destruction is not a liberation from geopolitical servitude, but the extermination of space as the field of freedom of political action。”(158)

美俄热线从电话演进成了计算机。政治行动被缩减成在电脑键盘上的难以察觉的运动,但是这一微缩的运动却有可能导致一系列难以想象的灾难的发生。

曾经,优势意味着更靠近地方的领地。现在运动的方向改变了,由于向量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速度越来越快,距离上的靠近意义不大,撤退成为了头等大事,最好撤退得连自己也找不到自己。古巴导弹危机的教训已经是时代的眼泪了。美军放弃了它在巴拿马运河的军事基地(因为它能做到真正的来去自如了)——这就是时间战争的标志性事件。(160)

过去,向敌人投掷武器或炫耀武力的行为是为了威慑他,迫使他中断自己的运动。老子说:“夫兵者,不详之器。”【订正:不是孙子说的,是老子说的。维希留原文里说错了】维希留认为武器的不详可以分成三个部分:1)生产完成后性能的展示;2)对敌使用的威胁;3)使用后对人类和生态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威慑防止第二、第三部分的发生,但是我们有可能通过威慑让敌人不再发明新武器,不再打磨他们武器的性能吗?维希留自问自答:绝对不可能。“如果说古代武器的威慑中断了我们的运动,新型武器的威慑却是在防止我们中断军备竞赛。”(162)我们既不能摧毁我们制造出来的东西(军工产业与核工业的产品难以回收再利用),又不能阻止这些毁灭性武器的出现。这就是“非战争”的恶性循环:用强制性的生产取代毁灭。

当热核武器的毁灭性力量达到极限,还能进一步完善的就是渗透的力量和使用灵活度的后勤学了。在后勤学的自动化进程中,所有的政治选择开始退场。“有朝一日,战争机器本身将为战争作出最重要的决断——这样就完成了其自足的完美性:自动化威慑。”(164)这个技术-后勤学的时代中,被压迫的不仅仅是人民,所谓的决定者也被前所未有地压迫了。我们甚至开始怀念科层的官僚制度!在那里,或多或少还有层层级级的人做着决定,而随着操纵的容错率愈发收紧,最后只有那一位孤独的国家元首才能下达唯一的指令【全面自动化】,这一指令也将随即罢免这最后的人。政治行动的微缩化的未来就是全面自动化。(164)

“因此,核武器以及它所意味着的军备系统的危险并不在于它将外爆,而在于它的存在,它持续在我们的头脑中的内爆。”(166)

维希留在结尾最后总结道:

——两颗炸弹中断了太平洋上的战争,几十艘核潜艇就可足以保证和平共存…… 这是数字方面。

——随着多种热核弹头的出现和战术核武器的快速发展,我们看到了炸药的小型化进程…… 这是体积方面。

——通过减少海底和地下战略武器,清除了星球表面繁杂的防御装置后,通过减少不安定地区和前线基地,世界扩张被放弃了…… 这是地理学方面。

——曾经负责行动的老军长、战略家和将军们,发现自己被降职了,只能从事简单的保养维护方面的工作,只能为了国家元首的利益服务…… 这是政治方面。

时间也不够了: ——不断提升的、向量的准超音速已经被高能物理带来的光速取代了…… 这是空间-时间方面。

克劳塞维茨曾将拥有政治相对性political relativity的国家定义为一个非导体non-conducting medium,一个防止全面开火full discharge的阀门。如今克劳塞维茨所担心的全面开火在紧急状态中步步紧逼,我们现在面对的是相对论政治politics of relativity的无时间性。速度的暴力成为了我们的位置和法律,成为了世界的命运和终点站。(166-167)

*

最后总结一下:1977年的维希留的确很有预言家的感觉,说的很多东西在今天看来也毫不过时。夏凡说维希留和本雅明一样都是电报体写作。行文很跳跃,用词是矫饰主义的,对于事例的组织是很不严谨的蒙太奇,英译读起来也很蛮吃力,有些地方的理解可能有差错。对一些现象的眼光是很毒辣,地主能力与殖民者能力的区分,自动化和政治行动的关系,读起来都有启发。对一整套竞速语言的发明读起来的确有种飙车的感觉,很时髦……读着感觉像是一个老奸巨猾的人物,但是看他照片却始终圆圆滚滚的有种特殊的萌感。我个人比较喜欢最后两章,基本全程高能。下一期节目的书籍是德裔犹太政治思想家阿伦特的《论革命》,不过下周应该会休息一下,有些别的事情要处理,下下周才会发。谢谢大家!

这里收听 https://bookhorn.fireside.fm/4

第四期我们的书是德国美术史家沃林格的《抽象与移情》和《哥特形式论》。第一次接触沃林格的名字是在《千高原》中,德勒兹和瓜塔里以哥特建筑为例,介绍了一种用物质-力(material-force)的对子取代质料-形式(matter-form)的对子的方法(参《千高原》531页以下),在那里他们引用了沃林格的研究。后来在德勒兹写培根的那本书中沃林格被再次提及:“沃林格这样定义哥特艺术的北方哥特线条:一个非机体性质【无机】的强大生命……培根的第一个感觉形象,应该会是一个哥特装饰画家所画的感觉形象。”(参《感官感觉的逻辑》63页以下)之前想看很久了,最近终于有时间就看了一下,很好看!是很坚硬、很有气力的理论,而且沃林格的主题和上一期节目的脉络有所呼应。《抽象与移情》于1908年出版,《哥特形式论》于1911年出版。这两本书的关系可以这么说:《抽象与移情》是解锁《哥特形式论》的理论钥匙。

节目中《抽象与移情》选用的版本是沈阳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王才勇译本,这个译本还凑合,有些许错译,我参考的英译本是Elephant Paperbacks的1997年版。《哥特形式论》选用的版本是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张坚、周刚译本,这个译本令人窒息,有不少错译【一个意味深长的例子:中文版163页,英文版133页,the Christian doctrine of salvation译成了“基督教的奴隶教条” 】,长句子错乱。但英译本非常流畅清晰,图片选择也好,我用的是G. E. Stechert & Co. 的1920年版。节目中引用的文本是我比较译本后调整过的,节目中需要视觉辅助的部分在文稿中我都提供了链接。

*

抽象与移情

第一部分:理论篇

第一章:抽象与移情

沃林格要求区分自然美和艺术作品。自然美可以是艺术作品的一个要素,但不能将两者一概而论。对艺术的研究不是去探讨——在什么条件下某个景致是美的,而是去探讨——在什么条件下对该景致的表现成为了艺术作品。

当代美学已经完成了从审美客观论(研究审美对象)到审美主观论(研究审美主体)的变迁。而审美主观论主要以移情概念【empathy,我们现在常听到的“共情”】为出发点。什么是移情的审美体验?审美享受就是是一种客体化(objectified)的自我享受。“审美享受就是在一个与自我不同的感性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即把自我移入到对象中去。”(5)移情活动的条件是一般的统觉活动。统觉活动就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把握。审美对象对审美主体提出一些指令,如果审美主体自身的倾向与自我实现的需求与审美对象提出的指令相吻合,我们这些主体就感到自由,这就是肯定性移情;不吻合,我们这些主体感到受到抑制,这就是否定性移情。

沃林格认为这种移情理论是片面的,并非所有的审美过程都是一种移情过程。有一种与移情冲动完全不同的冲动,一种完全不同的心理过程,即:抽象冲动。沃林格提起里格尔的“艺术意志”,抽象冲动就是与移情冲动完全不同的一种艺术意志,并且真正决定了完全不同的艺术生产。因此,移情理论的片面在于它认为只有一种唯一的艺术意志,即对“真实的接近,对有机生命本身的接近。”(11)

模仿和艺术不是一回事!“恰恰是在最远古的时代,这种本能(模仿)完全地与真正的艺术本能相分离了。”(12)例子是古埃及艺术:“民间”生动的现实主义雕塑《村长像》 与僵硬呆板的“宫廷艺术”,后者不是缺乏技巧,而是为了满足一种特定的心理本能。每一种风格,对于当时的创造者来说,一定是最高的美及其特殊的艺术意志的实现。如果现代的研究者以现代美学的眼光与现代的“艺术意志”试图统摄它们,那就是在抽离特定风格的意义,就是在对历史施专制。

不能站在现代的移情的视角审度一切艺术。沃林格提出一种与移情本能相对立的本能,以埃及金字塔的无机形式和拜占庭镶嵌画为代表,表达了一种对于有机生命的拒绝和抑制。“移情冲动是以人与外在世界的那种圆满的具有泛神论色彩的密切关联为条件的,而抽象冲动则是人由外在世界引起的巨大内心不安的产物……对空间的一种极大的心理恐惧。”(16)沃林格举了一个广场恐惧症的例子:在双足直立之前,人通过触地的手和眼睛一起了解空间。双足直立之后,人变成了仅凭视觉行动的动物,不安感就此产生。而这种不安感被后来的智力思考(理性)所缓解。

与发展理性的西方民族相对,东方民族拒绝用理性来抑制恐惧。在面对变幻不定的外在世界,东方民族用抽象的形式将混沌中的事物从偶然性中抽离,赋予它永恒的形式和必然性价值,以此在动荡的现象世界中寻得安息之所。我们会疑惑:抽象难道不是一种理性的智力活动吗?沃林格认为在理性的抽象之前有一种纯粹的直觉创造:“抽象冲动并不是通过理性的介入而为自身创造了这种具有根本必然性的形式,正是由于直觉还未被理性所损害,存在于生殖细胞中的那种合规律性的倾向,最终才能获得抽象的表现。” (20)比起智力活动,抽象更取决于主体的心灵状态。

抽象对于作为原型的自然是什么态度呢?模仿试图复现自然,抽象则试图将某个事物从对其它事物的依赖中解放出来,使之独立。抽象的艺术意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以平面表现为主;2)遏制对空间的表现。为什么要以平面表现?因为“三维空间阻碍了我在对象本身材料的封闭个体性(closed material individuality)中去把握对象。”(22)【对三维空间的理解要求主体的连续知觉活动,这会把大量的主观性带入对象原本封闭的个体性中,我能想到的一个不太恰当的比较是相机和3D扫描仪,前者要求摄影师和相机的固定,不确定性较小,而后者要求扫描者和扫描仪的运动,不确定性较大】空间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它“使诸物彼此发生关联,并使宇宙万物具有相对性……”(22)抽象就要把对象从相对的空间中拯救出来,并赋予其绝对性。

那么雕塑的任务在这样一种抽象冲动中就显得比较模棱两可了。沃林格引用了雕塑家Hildebrand的一段精彩自白:“雕塑的任务……略去立体物中令人不快的东西。只要雕塑造型首先是作为一个立体物而产生效用,它就仍然是处于艺术创造的初级阶段,而当它作为一个平面而产生效用之时,尽管它还是立体的,却已获得了一个艺术形式。”(23)

综上,我们发现抽象冲动完全对立于移情冲动所认为的“审美享受就是客体化的自我享受”。在抽象冲动驱使的审美中,“自我”即主观性、主体性,是对对象和审美本身的败坏。尽管两者共享审美体验的同一种本质,即“出自于摆脱自我的需要”,移情冲动体现的是主体在摆脱自己(客体化)的过程中肯定自己,在对象中体会自己的存在,以达到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而抽象冲动则是主体为了保持对象封闭个体性、从动荡世界中摆脱自我偶然性的、对自我主体性的彻底摒弃。(23-25)

*

第二章:自然主义与风格

之前提到艺术和模仿不是一回事,自然主义和模仿也不是一回事!沃林格再三强调要区分自然主义和纯粹模仿,因为这两个概念的混淆将导致对现代艺术的整体误解。而这一混淆的原因,沃林格认为就在于我们没有正确理解古希腊文化和文艺复兴运动。自然主义在这两个时代中究竟指什么呢?“答案是,表现有机生命的真实。自然主义并不是指,人们要忠于其外表形象地表现客体对象,不是指人们要抛弃对生命体的想象。自然主义是指唤醒对有机生命、真实之美的感知……不是生活真实,而是对有机生命的愉悦。”(28)自然主义的有机形式并不在乎艺术表现和所表现对象之间协调一致的游戏性愉悦,真正的核心是有机形式的生命力让人们感到自身内在有机组织的增强。真实性只是达到有机生命力的手段,而不是目的。而只有当艺术直觉衰退之后,真实性才变成艺术的标准。

接下来沃林格插入了一段相对困难的的论述。沃林格将自己的研究限定为“有关形式的美学”,这一有关形式的美学以康德美学为基础。【在此只能最粗略地概括一下】普世的、基本的审美感受必然带来对所有人都一致的审美效果——这一点是美学地-科学地研究艺术作品的条件。沃林格指出,当艺术作品不再使用一种始终如一的基本审美感受的语言,而是向人们召唤出复杂的、个疏的的审美感受时,艺术作品就不能只从审美角度理解,而要从个体角度理解了。但是沃林格强调,“这并不是一种倒退,在这种审美的不可理解性中就会产生人类个性的价值,而审美特性在任何情况下的是非个性的。”(31)沃林格作这一番澄清意在划分界限,点明自己在这里将不作具体的内容/叙事分析,而审美的角度与个体的角度两者不能放在一个价值体系里评判,它们两者各自内部有一套价值体系,这就是区分的意义。

自然主义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的心理条件就是移情活动,使移情活动发生的对象就是有机物。艺术作品中的有机形式化与人自然的有机倾向呼应。与“自然主义”相对的概念是“风格”。“风格”不是描绘一种自然原型的修辞【比如雅思托福高分句式】。“风格”是抽象冲动的产物。无机的几何抽象具有一种必然律,“就像涤除了观赏主体一样地涤除了一切对外物的依赖性,它就是人类唯一地可想象和可谋取的绝对形式。”(36)但是沃林格也强调,这种对无机形式的创造,也必然是从人类有机组织出发的【即机体对外部混沌世界感到的恐惧】。“创造者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他试图将其从时间性和不确定性中抽离出来的自然对象之间的一场战斗……”(36)这场战斗有胜利有失败,也有一种妥协,妥协中有益的部分就成了一部分艺术发展的内容,比如文艺复兴。

沃林格认为印象派是完全地反抽象的!因为他们完全沉醉于模糊不定的主体感官。【塞尚批评莫奈等人就是这样的思路:“在莫奈画里所有的飞逝之物中,必须放入一种坚实性,放入一个框架。”】

沃林格再次强调,空间是抽象最大的敌人。“空间使物彼此发生了关联并消除了某个个体的封闭性。正是这种充满着自然气息的空间使物具有了时间性的特质。”(38)但是值得指出的是,抑制空间,取消深度的意志不能理解成只对轮廓和侧影感兴趣【这恰恰就体现了对主观性的依赖,而忽视了对象封闭个体性的完整性】,“倾向于对平面的表现必须理解成,深度关系必须尽可能地转化成平面关系。”(39)比如埃及艺术中,这种平面不能理解为一种欺骗观看者视觉的视觉平面,而是一种使我们产生触觉感受的触觉平面。【所谓的“降维打击”可真不新鲜了!】

因此,有关抽象可以得出两个结论:1)尽可能在平面中去表达对象自成一体的、材料的个体性;2)把表现与一种结晶-几何的僵硬世界结合在一起。而那与自然主义对立的“风格”,就是这两点的结晶物。

不同的民族中,占据主导的艺术意志也是不同的。移情冲动只能在完全信赖感官、信赖外在世界、笃信自然、生活在此岸的民族中实现。比如在一种泛神论气氛中信仰多神论的希腊人。移情冲动中的概念对子是感官主义-理性主义。感官和理智一起抑制了对空间的恐惧。而在东方民族那里,所谓现世的理智就是对存在之神秘性的嘲弄,因此“东方人的本质上的基本需要就是一种对拯救的祈望。”这样的民族被此岸-彼岸的超验二元论所主宰,在艺术里便体现在抽象冲动上。例子便是古埃及的金字塔。从古埃及的巨大纪念碑艺术的心理条件出发,古典雕塑就好像是一个天真的孩子创造的,“美”这个词是多么的渺小!

移情冲动的增强伴随着“对空间的恐惧”的消退,只有当世界再次变得恐怖时,抽象冲动才会占得上风。承载着移情冲动的自然主义,其本质就是人类开始向外在世界灌注自己的生机,自然原型在其中只是一种特殊的形式意志的材料,这种形式意志被一种对有机生命的感官所主导。(46)

*

第二部分:实践篇

第三章:装饰艺术

沃林格直言:“装饰艺术的本质特征在于:一个民族的艺术意志在装饰艺术中的到了最纯真的表现。”尽管具象的绘画被视为高级艺术,但是美学研究的出发点应该是从最直接地、最单纯地表达民族审美天赋的装饰艺术开始的。

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几何风格。沃林格再次强调模仿与艺术的差别,引用了一些考古学研究(52-55)。模仿的“自然主义”只是一种简单的游戏冲动,不能和艺术意志相混淆。真正具有审美价值的“自然主义”,实际上是后来者。“艺术并不开始与自然主义的创造物,而是开始于具有抽象装饰的创造物。最初的审美需要拒斥了任何一种移情,从而指向了线形的无机物体。”(56)沃林格批评美术史研究中的历史主义倾向:“我们时代的历史教育导致了人们并不从某种艺术现象本身去解释它,而总是依赖其它的现象来解释它。”(56)一个民族的艺术并不依赖于外在的技艺与材料限制,而是被这个民族内在的心理状态(即艺术意志)所决定的。

那么植物装饰是怎么回事呢?植物装饰能用抽象冲动解释吗?沃林格指出两种传统的说法:1)植物装饰体现一种自然主义倾向;2)植物的象征价值。对于第一种说法,沃林格引用里格尔的说法,认为植物在古希腊和古埃及装饰中只是满足对于对称化和风格化的心理需要,其本身的作为对象的个体性是无所谓的。对于第二种象征价值的说法,沃林格认为需要肯定这一点,但是需要对象征作进一步的分析,即,“人们带入艺术中的不是植物自身的有机体,而是这个有机体概念的结构性法则。”(60)在几何风格中,人们并不是表达无机材料(即结晶体)的外表【比如质感之类的】,而是无机材料的结构性法则,几何风格里的艺术素材便是无机-结晶质的合规律性(Gesetzmäßigkeit)【这个词与法律有关,英文翻译中翻成regularity,后文还会再提】。相对应的,植物装饰中,作为艺术素材就是有机体的合规律性。这种有机体的合规律性在植物构造中表现为:围绕某个轴心的布局、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平衡、负担与支撑的均衡、种种关系之间的和谐对称。这一有机体的合规律性才是植物装饰真正的源头。所谓的自然主义“不是指一个自然客体被事后地风格化了,而是指一个纯粹的装饰物,也就是一个抽象的制成品被事后地自然化了。”(60)沃林格有力地总结:“线形装饰【几何风格】和植物装饰这两种风格,在根本上都是一种抽象,而且,它们之间的差异,在抽象这一点上实际只是程度地差异,这也就类似于有机体的合规律性与无机-结晶质的合规律性的差异。”(61)

有机体的合规律性唤起了我们自身生命感的活动,人类潜在的移情本能就此被激发。对北方人动物装饰的考察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北方人的动物题材是以纯粹的装饰线条为起点的,动物的自然原型只是作为可被采用的材料。像线条一般纠缠在一起的动物是没有明确的自然原型的。象征性绝不体现在某种特殊动物的符号上,“而是动物的某种造型特点,例如,眼睛与鼻子,或它们与嘴巴的关系,或是头颅与躯体的关系,或是两翼与身子的关系等等。”(62)这种关系(有机体的合规律性)由装饰性的线条所表达。因此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装饰,艺术活动都是从线形抽象出发的,自然原型只是被抽象的材料,“艺术活动整个都是在抽象领域中发生的……”(63)现代人把这些抽象的要素组合成某种特定的动物,仅仅是一种后来者的还原。而这种还原的倾向,就是和现代人的移情需要相关的。

沃林格反对一种对装饰艺术的人类学研究,认为他们和唯物论者【强调艺术中的技术因素】一样过分夸大物质偶然性而忽视心理意义。(63-64)例子:有人类学家认为巴西原始民族的岩石画上对三角形的偏爱来自于当时女人遮盖下体的布片是三角形的。

接下来是一段比较困难的概念辨析——合规律性(Gesetzmäßigkeit)和合规则性(Regelmäßigkeit)【英文中前者是regularity,后者翻译为uniformity】。沃夫林要求区分两者,前者是在智性层面上的 ,后者是物理、有机体层面上的。【正如前文所说合规律性Gesetzmäßigkeit有法律、立法的意思,而合规则性Regelmäßigkeit更偏向于习惯、习俗,因此两者之间的区别可以与成文法-习惯法这一概念对子进行比较,习惯法-合规则性比成文法-合规律性更人性一点】施马尔佐夫和立普斯都反对这一区分,因为:1)这一区分不能说明为什么智性的、合规律的几何风格恰恰是在缺乏智性的原始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2)智性的、合规律的几何风格本身就是作为物理的、有机体的主体的一种外化。但是沃夫林的区分并非毫无意义,我们可以发现,合规律性与我们的抽象冲动相关,而合规则性则与我们的移情冲动相关。“合规律性中并不包含一种表现的先验要素,合规则性中则包含……因此,完美的几何风格就达到了抽象和移情这两种要素奇迹般地均衡。”(66)在螺纹型纹饰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一种有机的、移情的感觉是怎样进入原先无机的线条中的。

沃林格要求澄清埃及植物装饰和希腊青铜时代植物装饰之间的纯形式差异。沃林格反对里格尔的看法,即希腊青铜时代的自然主义的、富有生机的植物装饰是对埃及僵硬的植物装饰的一种连续发展。因为两个民族秉持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意志,所以埃及僵硬的植物装饰就是埃及人抽象冲动的完整实现。这里并不存在一种无生机到有生机的进步,因为埃及人欲望的就是无生机。

而之后的希腊古典装饰艺术更是一个复合的现象,它是自然主义的希腊青铜时代艺术和抽象的狄比隆风格的结合,其中自然主义占上风。希腊古典装饰中的波纹线就是典型的希腊艺术意志的最纯粹的创造物。这种组合最典型的美就是动中之静。因此,希腊古典装饰是有其来自抽象需要的、合规律和合规则的那一面的,但是当它和埃及的几何合规律性进行比较的话,希腊古典装饰的合规律性就是激发我们移情本能的、有机的合规律性。(70-73)

里格尔有一个有趣的说法,即:埃及人的植物装饰的出发点是几何的螺纹线,而希腊人看到了几何的螺纹线中的生机,于是把花朵加在了这些曲线的顶端和末尾。(76)

沃林格最后指出抽象冲动和移情冲动在历史中是有来有回的(76),两者交互在一起的表达在北方的装饰艺术中得到了一种非常特别的表达:“在这种线条的迷乱中,人们应见出一个不安的生命,这种不安、这种觅求不具有一种平缓地使我们一同参与到其运动中去的有机生命【希腊艺术】,而生命在向我们袭来之时,就是一种强烈的、迫切的觅求,迫使我们(即,不是出自对快乐的寻求)跟随它的运动。这种强化的运动、强化的表现建立在无机的基础之上。”(77)北方人这种难以捉摸的性情就体现在哥特式艺术中。

*

第四章:抽象与移情在建筑艺术和雕塑艺术中的例选

抽象原则被有机原则取代的例子在建筑中可以体现在从多利安庙宇爱奥尼亚庙宇的转变。多利安人的庙宇遵循着石材本身的沉重感,它的内部构造也建立在纯几何的合规律性上,这种超人的抽象使得凡人感到自己的渺小,移情冲动被抑制了。在爱奥尼亚人的庙宇中,石材开始不再隶属于自己的合规律性,而是被一种充满着有机性的艺术意志所支配,因此更接近世俗人性,让人们感到欢愉。

沃林格认为我们对古希腊圆雕的重视和理解往往是成问题的。圆雕实际上是背离原初艺术意志的,因为“从原初抽象的艺术意志生发出来的艺术样式,正是用平面去表现。”(83)因此,圆雕艺术就是一个自我矛盾的艺术样式,一种指向抽象和永恒化的意志怎么能够在囿于空间限制的圆雕表现中实现呢?

“为了消除或克服圆雕表现与抽象的永恒化倾向之间难以消除的矛盾人们所寻求的方法手段,就构成了雕塑风格的发展史。”(84)正是因为圆雕本身的空间性,比起其它的艺术门类,它就最强烈地要求着抽象和风格化。在这个发展中有三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通过材料自身的封闭性和紧凑性去表达材料的个体性。这一个要素贯穿了整个艺术史,从远古时期到米开朗基罗再到罗丹都是这样。“远古时期的雕像人物形象都是嵌在圆柱中的,他们的手臂紧紧地靠在身体上,表面的任何一个分割都尽可能地被避免了。”(84)这一切都是为了保存作为材料的石材的自身紧凑性。而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也遵循这个原则,只不过他不是在外表上遵守,而是内在地遵守。材料封闭的界限不是实际的而是想象的。我们看不到这个界限,但我们能感觉到它那立方体的封闭性。“只有在这种不可见的立方体的封闭性的催发下,米开朗基罗的形式语汇的力量才能达到一个惊人的广度。”(85)米开朗基罗的人物是持续不断地与材料本身的封闭性争斗着的,有机体和无机体的对抗便体现出米开朗基罗作品中的令人震撼的悲剧性。【我记得米开朗基罗自己说过,他从来不创造雕塑,只是从石头中解放雕塑——这一对抗性就一目了然了】

第二个要素是对神性的理解。“神性的最初象征就是没有任何生命痕迹的纯抽象。”(87)神性是绝对的,指向永恒的非时间性。因此,面对有机物的时候,雕塑就要求把一种无机特性灌注到其中使其提升到一种超时间的氛围中。是这一抽象冲动最后在有机物中发现了有机的合规律性,而乐天的希腊人便开始使用有机的合规律性克服无机的合规律性。

还有第三种要素,即:使立体的东西作为平面发生效果。例子是既作为雕塑又作为建筑的金字塔。金字塔一方面作为功能性建筑(墓室)——要求立体性,一方面作为立在广阔平面上的一个巨型符号——要求平面性。金字塔完美地体现了雕塑如何“略去立体物中令人不快的东西”。面对金字塔的四面中的任意一面,观看者只能看到一个封闭的等腰三角形平面,一切深度都被取消了,巨大的二维平面彻底遮住了功能性的空间。埃及的圆雕里这种平面性体就现在坐像和蹲像中双腿与身体构成的正方体框架,这个正方体的表面往往就成为了一个书写平面。这些都是埃及人杰出的抽象意志的体现。

接下来考察的是拜占庭艺术。拜占庭艺术把被东方闪米特人的抽象精神笼罩的早期基督教艺术改造成了一种综合艺术。“这种综合艺术把各不相同的希腊人的、早期基督教的和一般东方人的特质融合成了一种新的风格。”(97)因此在拜占庭艺术中,艺术意志的发展就像是一种抽搐地、充满矛盾的跳跃。(详参98-99)对拜占庭艺术的“图示化”、“装饰化”、“无生气的”的否定性评价都只是在不了解其艺术意志的情况下做出的。沃林格在这里引用了罗伯特·费舍尔对拜占庭风格的研究,费舍尔指出“所有造型艺术都具有一个相对地独立于所给定自然原型的主体化倾向,这个倾向是在艺术造型中纯形式地表现出来的,因此,所有造型艺术在深层本质中都是一种装饰物……”(101)要理解拜占庭的抽象冲动,必须考察这种艺术意志的心理根源,即宗教的主题。

沃林格再次抛出了一对概念序列:移情-内在性-泛/多神论;抽象-超验性-一神论。前者存在于希腊人的世界,他们在世界中感到愉悦,人和世界不再对立——古典主义中生机勃勃的有机的美就是来自于这样的心理条件。后者存在于东方人的世界,此岸与彼岸的二元分离,人渴望从偶然的现象世界中求的绝对的、必然的、永恒的解脱,这种对绝对抽象和超验世界的渴望使东方人的精神免受希腊理性主义发展的影响,而这一超验性最令人信服的形态便是基督教。早期罗马文化中希腊传统和早期基督教影响并存,到了拜占庭帝国时代,超验性的严肃便压过了内在性的欢愉。拜占庭艺术就是东方抽象冲动在西方移情世界的文艺复兴。

*

第五章:北方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北方艺术在这里指的就是北方凯尔特日耳曼人的装饰艺术。在第三章结尾的地方有短暂地提到它们的特别。这种特别来自于北方人独特的精神状态。他们不像希腊人那样与自然有亲和的关系【寒冷的气候】,也不像东方人那样在宗教中有着超验的关照。“北方人的宗教是先于认识的,而东方人的宗教则是超认识的。”(108)这样的精神状态导致北方人的艺术意志是抽象的,但似乎却达不到东方人的那种强度。但是北方装饰艺术中的几何线有着它的特别之处:“在这些几何线的缠绕中表现了某种东西,即一种超然于抽象的宁静和专一性之外的觅求和努力。”(110)希腊人装饰是有机的快乐,东方人装饰是无机的绝对安宁,而北方人装饰则是与安宁快乐无缘的、一种升华的非和谐。“在他们看来,有机特性的那种安宁的、平缓的运动并不怎么有表现力,他们内在的非和谐无法用有机特性去表现,因而,他们更多地需要使那种内在矛盾达到升华,需要使无机物具有生气而产生的那种深沉的情致。”(111)北方装饰是一个矛盾复合体,一方面是抽象,一方面最有力度的表现。

沃林格引用了伏尔曼对北方人细密画的一段精彩描述:“在编织带装饰中出现了动物题材。四足动物被分解成带状的东西,飞禽的头部被置放在带子一般长的脖子上,然而,构成这种书法般迷乱的首先是被肢解和扭曲的人物形象,即便是那些神圣的人物,在编织带装饰中也成了装饰的中心。”(111)

哥特式教堂就是另一个体现北方矛盾性情的复杂现象。哥特教堂的内在本质是有机的、生气勃勃的还是无机的、抽象的呢?沃林格认为哥特教堂当然唤起了人们的移情冲动,但是在哥特教堂中移情的对象不再是简单的有机物【在希腊世界中移情和有机性是捆绑在一起的】,而是一种繁复机械物上。“这种机械力组成了一曲摆脱有限物,在有力的渐强音中涌向苍天的管弦乐。北方人在这种机械力之管弦乐的感召下,感觉到自身似乎在迷茫中抽搐般地被推向高空、直至超越自己本身而上升到了无限的境地。”(115)哥特式教堂因此就是希腊庙宇和埃及金字塔之外的第三条道路。

沃林格重提第二章中提到的不能从纯粹审美角度只能从个体角度理解的艺术。这种来自阿尔卑斯南部的现实主义与哥特式艺术的纯形式抽象意志发生了冲突【这一冲突的一个产物是哥特式雕塑,沃林格说要解释哥特式雕塑的特别需要花一本书的力气才行,所以这里就跳过了】,这一冲突是哥特式滑入文艺复兴的浪潮的一个线索,而另一个线索则是在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北方民族的抽象冲动在他们的服饰风格中登峰造极了。哥特服饰中的艺术性的褶子几乎可以独立于人体成为自足的存在。但是在一种有机倾向的影响下,原本多褶的、细碎的、棱角分明的褶子逐渐变成了一种均衡的、有机的褶子。与此同时,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下,人体的有机性也被重视起来,因此人和服装变成了在同一个调子上演奏的两个乐队。在哥特式巴洛克的时期,褶子宏大的交响一度压过了人体单薄的和弦,但是在这之后人体便越来越被重视。人体变成了更重要的东西,褶子只能是人体的附属现象,哥特式的服饰风格便消失了,而北方人的创作立足点,那种富有表现力的抽象线条也就消失了。【哥特萝莉装也许是德勒兹的终极理型(?):生成-儿童+生成-女人+生成-北方人+褶子】 文艺复兴运动取得了胜利,一切反自然的东西都被否定了,最后的“风格”随着哥特式的凋敝也消声觅迹了。有机性、自然的胜利就是资产阶级的胜利,无机的抽象价值整体地衰弱了,沃林格对此深感遗憾。

*

附录:论艺术的超验性和内在性

附录主要还是强调对不同的民族的世界感、艺术意志做区分。反对一种单调的历史主义。在最后部分提到了为什么当时的现代人崇尚一种古典时期的艺术,原因便是现代科学的认识活动已经提供了古代艺术的超验性所带来的安定感,艺术比起科学不再能提供这种超验的安定感,因而完全走向了一种有机性主导的移情冲动。

*

哥特形式论

第一章:历史的方法

历史主义者从自己的偏见出发,还以为自己站在客观的宇宙中心。历史主义者的历史无非是一种从他们现代的精神中炮制出来的相对应的历史假象。沃林格引用尼采的《历史的用途与滥用》,认为完全依赖于历史事实的经验主义和归纳法是缺乏真正探索历史的勇气的。历史思考必然受制于历史学家有限的主体,因此想要扩展历史知识的能力必然与扩展这一有限的主体成正相关。沃林格提出了一个历史思考的模型供我们参考:历史的全部可能性铺展在一个以两个端点为直径的球状表面上,其中一端是实证的、变动不居的“自我/主体”,另一端是理想化地建构的、坚实的“自我/主体”。如果说有绝对的客观性,这个球体就是历史的绝对客观性。历史事实只是我们探索历史的拐棍,必须透过历史事实看到历史中不同的精神性条件。“只能通过谨慎的推断,其中并没有无可置疑的确定性作担保,才可望接近目标。”(4)

*

第二章:艺术与美学

现代美学被一种心理阐释专制了。这种心理阐释是完全基于古典艺术的。一切不符合古典的美的概念的艺术都被消极地评估。“古典时期被视为绝对的巅峰,它的美学因此也同时获得了绝对的重要性,其结果就是艺术史中的考查方式被基于一种片面的、现代古典主义和欧洲图示所主观化了。”(11)在这种专横的美学中,只有一种不容置疑的意志,可以变化的只有用来实现这种独一意志的能力,艺术史因而变成了技术史,因此这种美学幼稚就是源于对艺术意志的类型学的忽视。

沃林格认为如果现存的美学只是这种仅仅能赏析古典艺术的美学,那么就需要一种与其截然不同的哥特式美学。但是“美学”的术语已经被“美”这个概念所污染了。“假如我们确实谈到了哥特式的美,那只是因为我们语言的贫乏,在这种情形里,也就必定掩盖了一种更为真切的在知识理解力上的匮乏。”(11)沃林格要求清除“哥特式”与“美学”术语的所有关系,必须要在哥特式内部寻找一种全新的“美学”。

*

第三章:作为人类心理学的艺术科学

艺术史研究需要重视康德在知识领域中引起的认识论革命。艺术事实也许是一种先验的艺术范畴或者说一种普遍的心理范畴的结果。但是康德的这一先验范畴也是有局限的,因为决定艺术范畴的心理范畴并非是唯一普遍的。“唯一的常量是人类历史中的原材料,即人类的总能量。但是不同因子的组合却是无限多样的,其造成的现象也是如此。”(14)而心理范畴的多样性便是由人类与外部世界不断地互相影响、调整的关系中决定的。

*

第四章:原始的人

可以解释人类与外部世界交互关系的相对单纯的例子就是处在一切经验、历史和传统之前的原始的人。沃林格拒绝卢梭式的高贵的野蛮人。那种认为历史是人类自身与外在世界逐渐分离、原初的统一感逐渐消失的过程的设想只是一种诗性的演绎,并非一种历史的确实性。沃林格在要求清除一切情感观念的条件下重新建构原始人。【沃林格在这一点上是唯心的霍布斯主义】

“在发展的开端,在人与周遭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未遭任何经验缓冲的绝对二元对立。”(17)外在世界原处的混乱、破碎和强力让原始人不知所措。这种不知所措体现为一种对外在世界的模糊的精神性恐惧。这种恐惧随着精神的发展与调整逐渐被缓解,但是它从未完全消失,以一种“本能”的形式保留在了人的内心深处。“这本能最根本的内涵是一种对人类知识限度的知觉,是一种对现象世界深不可测的知觉,它挫败了所有的理性知识。”(17)这一深刻的、原初的二元对立将随时准备击碎一切欺骗性的经验结构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幻觉。

这种模糊的恐惧迫使人寻求秩序,寻求一种绝对的价值来解救自己于混沌与紊乱。原始宗教就源于这种需要,而他的艺术就是巫术仪式的结果——他对生命感到迷惑和震惊,因此他就到无生命的几何符号中寻求安稳。原始的几何风格装饰就是一种在支离破碎的世界中祛除恐惧的驱魔术。原始的人从不断流变的世界中攫取个别的事物把它转化为绝对和必然的线性语汇。这一操作是在抵御着相对空间的平面中进行的。【《抽象与移情》中已经详细讲过了】沃林格断言:“原始人在平面上描绘或刻画,那就意味着是艺术性的活动,如果他用粘土或其他的塑性材料来塑造形体,这不过是游戏式的模仿冲动的某种泡影,它不属于艺术史,而是手工技艺的历史。”(21)

模仿冲动和艺术冲动在最初是完全分离的。只是在精神与智性不断地发展后,艺术的巫术性开始消解,自然主义逐渐占据上风时,模仿冲动才和艺术冲动才看似靠近(但他们仍然是完全不同的东西,自然主义和模仿冲动也是完全不同的)。当精神智性在古典时代达到高潮时,一种和谐从自然的混沌中涌现出来,艺术就从巫术中彻底解放出来,开始追求一种生命的有机性。这是一个转折点,“艺术从此成为了对生命的理想化的拔高和美化,而在这之前,它是一种驱魔术和对有机生命的否定。”(19)

*

第五章:古典的人

古典的人在世界中发现了一些确实的落脚点。本能的恐惧被增长的客观知识减轻。人逐渐成了万物的尺度,世界不再是神秘的、不可企及的东西,世界只不过是他的自我的生动实现。人的思想和感觉征服了世界,也消除了原初自我-世界对立的绝对二元主义——通过在世界中客体化自我的生命能量,人和世界弥合了。智性洞察带来的安全感直接体现于希腊世界诸神清晰的雕塑特质【尼采意义上的阿波罗精神】。智性和感性互相成就对方,神也变成了理想化的超人。

原始人那里的艺术有一种近乎科学的、实证的品质:“是自我保存直接冲动的产物,而不是从所有最基本的世界恐惧中已经解放出来的人性的、自由的、奢侈的产物。”(25)而古典人那里艺术和科学完全站在了对立的位置上。“他的精神的创造能量已从精神自我保存的直接需要中解放出来,自由地趋向于一种更为快乐、现世的行为。”(25)原始人的抽象冲动中发展出了古典人的移情冲动。

“装饰原本就只是秩序【英译中是regularity,按照《抽象与移情》中的译法就是合规律性】,除了表达必然性和恒定性外,不表达任何其他东西(这就意味着没有任何直接的表达),现在却变成了一种富于生命力量的运动,一种倾向于理想有机性的自由游戏。”(26)

*

第六章:东方的人

东方人更接近于原始人,然而一个世界的发展横亘在他们之间。原始人的世界是先于知识的,而东方人的世界是超越知识的。他们拒绝一切被古典人所庆祝的现世价值,把原始人的恐惧提炼成崇拜,把恭顺转化为真正的宗教。世界不再是让他苦恼和混淆的无意义,而是一种神圣的崇高命运。

“东方艺术……它的界限分明的超验抽象复合体把他从所有古典的东西中区别出来,它所表达的不再是感官性的生命动力的快乐肯定,而毋宁完全从属于另一个领域。通过所有生命追寻更高层次世界的瞬间和机会,从所有感官的幻象中解脱出来,从所有虚假的印象中解脱出来,在这个领域里,必然性和永恒性统御着东方人,本能性知识的伟大静穆为它祝圣。”(37)

*

第七章:早期北方装饰中潜在的哥特式

“哥特式”这个词不能仅仅用来形容某种历史事实,它并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表达,而是一整个贯穿历史的内在形式意志。哥特式风格孕育的土壤是北方与中欧的民族集群,日耳曼民族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这一北方民族集群的艺术是十足的装饰。早期日耳曼装饰中是没有自然的再现的,人、动物或树,一切都变成了表面的装饰。这种装饰可以被描述为交织的缎带或者说辫状的。这种线性的装饰是抽象的,但是我们只能说它是在“有机的”意义上才是无表现的,因为我们从纽结缠绕的线条中的确感受到一种生命力——一种无机的生命力。“依存于这动力性几何图案的运动的情致(pathos)——哥特式建筑动力性数学的前奏——迫使我们的感觉到达了一种非自然的强度。”(44)古典人那里有机的自然安宁变成了一种弃绝自然的无机混乱运动。与古典人在世界中客体化自我相比,“北方的线条并非是从我们愿意赋予它的印象中获取生命,而只是呈现为一种特有表现,它要比我们的生命更加强劲。”(44)

为了区分移情的有机线条和抽象的无机线条,沃林格让我们做一个实验。拿一支笔在纸上图画无内容的线条,“如果用优美流畅的曲线来描画,我们的内在情感是会不自觉地伴随着腕部的运动的,我们会产生某种愉悦的感觉,线条似乎是从腕部的自发运动中生发的。”(45)而如果我们被巨大的精神压力逼迫在纸上进行描画,腕部的有机自主性就会被抑制,优美和谐的曲线就会变得别扭,而在这别扭中便体现出我们的激烈情感表现。“趋向于表现的强烈意志,它专横地驱使着腕部【即机体】运动,一旦趋向运动的最初冲动出现,它便不再被允许顺遂着其自然的趋势自主地延伸,而必须融入到一种更新了的运动冲动里……每一次中断,每一次方向的改变,我们都会感到自然进程中被一种力量阻挡了……这阻碍又激发了一种增强的力量。这种中断愈是经常地发生,障碍也就越多,在断裂点上的原动力将更加强劲,每一次在新的方向上的冲击将更为有力。”(45)

这种亢奋不安的、拒斥有机自然的线条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反叛感官性的精神性,而这种精神性在哥特式教堂得到了极致的体现:“哥特式建筑展现出一幅石材的完全非物质化的图景,充满了未受石材及感官束缚的精神性表现,早期北方装饰的情形也是为了这同样的精神性。”(47)

原始装饰中的线条是几何化的、无表现的。而随着人类精神的发展,无表现的线条开始转向完全的表现,这种表现有两个方向:一是古典的、有机的、感官性的表现;二是哥特式的、无机的、超感官的表现。前者沃林格用“美”来统摄,后者则用“力量”。一对概念序列:有机-表现的美-古典;无机-表现的力量-哥特。

*

第八章:北方线条无尽的旋律

北方装饰中没有古典装饰中对称的概念,反复取代了对称【!】。古典的对称是静谧的,北方的反复是趋向无限的运动。“线条无限的旋律在北方人的装饰中盘旋,这无尽的线条并不是令人愉悦的,而是使我们不知所措,迫使我们放弃抵抗并向它臣服。”(54)这种对无限的趋向,在装饰的线条中表现在没有可见的端点——线条在缠绕中不断地回归自身,失去了起点和终点。而在建筑中就体现在全力突出它的垂直向度。

除了非对称性,无中心性也是北方装饰的特质。这种无中心是很微妙的。因为尽管北方装饰中有大量中心性,但是“在北方,我们发现的是旋转的轮形、涡轮状或是所谓的太阳圆盘,所有的构型都表达了剧烈的运动,而不是那种规范的、无差别的几何星形、玫瑰花饰及类似静态形状。”(55)因此,古典的中心是在内部终结的、完全静止的静力中心,而北方的中心是趋向无限的、剧烈运动的动力中心。前者是可衡量的有机运动,后者是难以琢磨的加速机械运动。

*

第九章:从动物装饰到荷尔拜因

古典装饰的植物主题从古典的有机土壤中自然生长而出。北方装饰的动物则属于完全不同的世界。动物世界被吸收到装饰线编织的网络中。这些动物并非来自直接观察自然,而是来自居于抽象线条中对自然的一种回忆。 “……遥远回忆……并不是对某一个特定动物的回忆,而是一种对普遍动物的回忆,这一普遍性被装饰中由各种不同动物的元素胡乱组合起来的表达所证实。”(57)【中译本中这句话中的“普遍”译为“一般”,英译本中则是general,但是我觉得这里沃林格想表达的并不是一种均质的整体,所以我觉得universal(有一种宇宙性意涵的普遍性)其实更符合,比如在《差异与重复》中一般général就是和普遍universel对立的】

但是沃林格认为光说哥特的动物装饰是一种对自然的变形的回忆还不够准确,毋宁说那是一种对实际性actuality的回忆,沃林格因而指出要仔细辨别自然nature和实际actual两个概念。“我们可以在完全不接近自然的情况下,清楚地把握实际。”(58)“自然”这个概念的出现就是伴随着对有机性的体验在我们身上的生发的。从此,“自然的宇宙”就取代了“实际的混沌”。古典时代中,是基于认同意识conscious of identity的移情,把混沌的实际声响变成了清晰的、有机的、统一的语言形式。而北方人则是非常质朴地观察实际的,这就导致了他总是面对实际中成千上万的尖锐细节。古典人把世界建立在“自然的”内在秩序上,因此古典艺术中的有机线条便可以轻松地直接再现自然。北方艺术则在抽象的线条和粗燥尖锐的实际中演化出来的。这种遭遇导致了北方艺术中的变形要素:“独特的、实际性的线条与【来源于抽象精神的】追求独立的内在表现的线条之间的震荡,就是变形。”(59)

北方人通过抽象的线条与实际搏斗。实际性与其对立面的争斗在哥特式雕塑中的衣褶处理上可以找到。中世纪哥特艺术的重要特点就是衣褶和身体的对立关系,这一对立就是实际性与非实际性(或者说超实际性)的对立。无比精美的、自然主义的面部与超实际的、无比繁复的哥特式衣褶形成强烈对比。前者是看似实际的,但其内在驱力是有机的自然主义。后者是看似非/超实际的,但是这种非实际的内在驱力却更符合原初混沌的无机实际性。【所以“实际性”这个概念非常的滑,可以运用在各种不同的层次上,大家在把握的时候一定要当心】

这种外显的冲突在丢勒和荷尔拜因的版画中被内在化了。实际的再现不再和抽象的线条对立,而是融合在一起。“精神性的表现不再是从外部施加到实际上的,毋宁说是从实际中生发出来的……如果没有早先纯抽象线条的实践,图形艺术中特征化的力量是不可想象的。”(63)哥特式与古典之间的对比可以在米开朗基罗那儿找到:被有机性力量决定的感官性能量遭遇最为强力的精神能量。被文艺复兴扫荡的北方艺术,在之后的日子里便被剥夺了它那无机的精神表现形式,只留下它的内容。沃林格就此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说法:“文艺复兴后,最强有力的北方画家都是乔装打扮的文人和诗人……”(64)

*

第十章:表现性哥特世界的超验主义

“哥特形式意志既不像原始人那样因知识的绝对缺乏而展现出表现性的宁静;也不像东方人,以知识的绝对弃绝来获取宁静;更没有古典人有机和谐隐含的那种因对知识的稳定信仰而产生的宁静。他的基本性质是一种无止息的驱动力,沉静是这个驱动力的目标。然而,哥特式形式意志寻找沉静、求取解脱的过程里,除了麻木与沉醉之外,并不能获得真正的沉静和满足。这二元主义不能满足否定生命的需求,这种需求已因知识介入而衰退了,知识因素杜绝了完全【超验的】的解放,使哥特式形式意志融汇于混乱的迷狂中,融汇于超感官狂喜的强烈欲望,融汇于一种本质是无节制的悲怆……从自身出发,哥特式人以其对生命本身感知的混乱而陶醉沉迷,由此体味到永恒的闪现。正是这被提升的歇斯底里,才是哥特式现象最突出的标志。”(66-67)

北方人与东方人一样抱持着二元主义,但是东方二元主义的气质是一种老年人的庄严静谧,哥特二元主义的气质是一种年轻人的高昂痛楚。北方人面对实际性也无法像古典人那样利用知识将其转化为自然去把握,他只能通过幻想的力量将其强化和变形。在装饰和幻想的早期阶段中我们只能看到原初的混沌,而在哥特建筑和经院哲学中这种原初的混沌则发展成了艺术性的、无比优雅的混沌。

*

第十一章:北方的宗教情感

沃林格要求检查北方人接受基督教之前的宗教情感。兰布雷希特:“日耳曼民族的神灵在任何意义上都被视为非个人的,处在森林般神秘的朦胧里。”(79)希腊人荷马笔下的世界里,在诸神澄明的目光下幽灵鬼怪无处遁形。艾尔文·罗德:“……一种一般的世界秩序的观念被唤醒了,根据生命中那些环环相扣的节段,个体通过各自被分配的职责被连接到整体,荷马式的宗教已经理性化了,它的神对于希腊思想而言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形式上是完全清晰、平白的,是希腊人想象力所能容纳的。”(81)而北方多神论不像古典多神论那样是一个被神光普照的明亮世界,北方神灵在诸神的黄昏中被终结,取而代之的是一神论倾向的、阴郁的、无情的命运女神诺恩。

这种深刻的一神论倾向使得北方人接受了基督教,而基督教最大的劝导性力量就在于它的系统化的结构。北方人的精神力被持续的内在斗争所消耗,从而变得虚弱,并无能于建立起满足他超验需求的固定系统。这种内耗导致的虚弱使得北方人无力抵御强加在他身上的完善系统。基督教就是这个已经完成建构的、与北方宗教情感有着内在相似性的宗教系统。但是基督教毕竟只是北方人无能自身发展的系统的一个替代物,因此北方人不可能绝对地被基督教同化。北方人部分采用了基督教的形式回复了自身的能量,又在自身的发展中改造了它。

*

第十二章:古典建筑的原则

每一种艺术类型、每一种广义上的“风格”,都有其巅峰时刻。装饰和建筑与哥特形式意志契合度高,而雕塑、绘画和素描与古典形式意志契合度高【文艺复兴便从后者中酝酿】。沃林格认为,哥特式形式意志在哥特式大教堂里达到璀璨顶点,并在这一顶点耗尽了自己的能量,这是哥特式形式意志无法抵御文艺复兴艺术的外在观念入侵的唯一解释。

在论述哥特式建筑之前,我们应该先考察与其相对立的古典建筑。沃林格认为,建筑史不是技术发展的历史,而是不断变化着的表达的目标的历史,是哲学的历史史和逻辑的历史。古典建筑中最特殊的构件就是立柱,古典立柱的决定性的意义就在于它的浑圆性roundness。这种浑圆性让我们想到了肢体、树干、花茎,满足了我们自然有机情感,柱子的轴心抑制离心力量,圆形内部律动着永恒旋律,是自足性和完善的有机生命的最高象征。

从构造学角度看,圆柱不是必须的,方形立柱同样有效,但是后者在艺术上与古典人的心理状态冲突。“方形立柱意味着一种我们趋向于生命动力的情感以及有机的想象力根本无法穿透和领会的无生命团块。”(88)而圆柱则给我们一种自我抬升的感觉:“我们感觉到立柱是如何把自身聚合一体,在所有方面把它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到轴心,目的是以它所有的力量而把在轴心上凝聚的垂直提升力量发挥出来。”(88)方柱给我们一种被动负重的感觉,圆柱则给我们一种主动支撑的感觉。这种主动支撑的感觉被垂直的凹槽纹饰进一步加强。

古典人的形式意志在神庙中体现在内殿和列柱中庭的布局。神庙的目的仅仅是给神像提供遮风挡雨的地方,但是这个空间只能是完全功利的,没有艺术性关系。因为古典人的思维是雕塑性,古典人的思想趋向于清晰的、实体的、物质化存在,一切非物质化的、捉摸不定的东西都被排斥在外,而空间是完全非物质性的东西。为了中和内殿的功利用途导致的对纯空间的引入,列柱中庭就在神庙中一道被建立起来。

另一个强调有机性的要素是柱头和楣梁。柱头作为柱子和上方屋顶负重的缓冲部分,消除了唐突的碰撞,是一种有机性情感寻求由承载与重力造成的机械性碰撞的调和办法。对多利亚风格和爱奥尼亚风格的具体描述(90-91)。前者依然保留着较重的抽象冲动,如一出卓绝庄严的戏剧,后者则完全的是古典的、有机的,展现着自由活力的运动。

*

第十三章:哥特式建筑的原则

沃林格认为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在于哥特式建筑风格与它材料——即石头——的关系。原始建筑中只是因实际目的而功利地运用石材的重量,而古典建筑则是艺术化地运用它——古典建筑肯定石材本身的特质,即建筑性地调整重量和力量的关系。【圆柱就是很好的例子,石材本身的无机坚硬被进一步改造成了有机的肌肉式力量】而哥特建筑的表现性则来自于对于石材本身特质的否定,即一种将石材非物质化的倾向。

哥特式教堂里,“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种巨大而强烈的向上的运动,与石材重力力量自然下坠趋向形成鲜明对照。没有大型墙体或其它团块给我们留下一种稳固的物质性存在的印象,只有成千上百向上奔涌的独立的动力……很明显,石材这里已完全地从它材料的重量里解脱出来,它只是一种非感官的、精神性表现的载体。总之,在这里,它已变得非物质化了。”(102)

!!!希腊建筑师在石材中发掘出的是感官性的坚固,而哥特建筑师则在石材的的团块中发掘出了潜藏的机械能量。因此,之前说哥特式建筑否定石材其实有些偏颇,毋宁说它否定的是石材的感官性,却肯定了石材的精神性力量。“石材巨大的体块感消失了,材料可见的坚固性被一种可计算的静力学取代了。总之,一个单纯结构性的石材骨架,从沉重的石材体块中脱离开来。建筑,一种石材垒砌的艺术,发展成一种石材切割的艺术【!!!】,一种非感官的建构艺术。古典建筑有机主义与哥特建筑的系统之间的对比就是一具活的、呼吸着的身体与一幅骨架的对比。”(103)

古典建筑是实用性的建构,哥特式建筑则是纯粹的建构。古典建筑中石材是扛起重量的健美肌肉,在这里肌肉和重量达到了美的平衡。而哥特式建筑中石材是纯粹机械能量指向无限的无目的迸发。古典建筑中的被动负载-主动支撑的这一概念对子变成了单一的动力概念。“古典建筑的顶峰因而是在表现性的美当中的,而哥特式则是在表现性的力量中,前者讲的是有机存在的语言,后者讲的是抽象价值的语言。”(105)

沃林格批评新德国所谓的哥特式建筑师只在哥特建筑中只看到了单纯的外表,却忽视哥特的精神、它的内在驱动力,即抽象冲动。对于现代建筑中的钢铁结构,沃林格认为尽管两者之间有相似性,但是最大的差别在于,尽管两者都有向上奔涌的趋势,哥特建筑是通过否定材料的物质性,肯定材料的精神性来达到的,而现代建筑则只是利用了现代材料的物质性,现代建筑是否真正发觉了新材料的精神性呢?沃林格的答案好像是没有,他认为我们依然需要期盼一种新风格。

*

第十四章:哥特式形式意志的盛衰

哥特式的传播(107-109)。“哥特式这个词在狭隘的学术意义上,就是指从所有古典性要素获得最后的解放。”(110)哥特式在中世纪达到鼎盛,但是“这种极度努力使它耗竭。它的形式意志一旦达到发展的顶点,就把自己消耗殆尽了……中世纪文化是不了解任何个体性的差别的——因为个体性只是在二元性的恐惧被克服,在人和世界的关系上达到一种均衡与安全的状态时才敢于使自身从群体当中分离出来——现在它面临着一种新的文化,它已释放了个人所有的资源,创造了知性进步的价值,它并不受制于任何教条的束缚……”(110)这种新文化就是文艺复兴的理想。但是这一理想只能为筋疲力尽的北方人提供短暂的慰藉,因为他们深沉的超验理想,只能通过在混沌的力量中丧失自身来满足的意志,是这一个世界的幸福感所无法满足的。

这一矛盾的感情在德国文艺复兴中体现出来。丢勒就是这两个世界冲撞的伟大殉道者,他的北方人性在力求与文艺复兴的和谐理想调和的过程中展现了最有力度悲剧性。宗教改革对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的知识理想发起挑战,试图恢复宗教理想。这一宗教性在巴洛克风格中艺术化地体现了出来:超验的哥特式风格,伴随着文艺复兴的间奏曲,被另一种超验风格——巴洛克替代。“北方文艺复兴形式没有长期地保持它的温和与节制,它们很快发展成无止息的、积聚的、涡卷式的作品……北方艺术意志的洪流——蔑视所有和谐的标准——再次澎湃于人间……因而,在巴洛克中,我们看到了北方形式意志的最后涌现,那是用一种基本属于异己的、不恰当的语言【指文艺复兴的有机性】寻求自我表现的最后冲动。随后,古老的北方线条和运动在洛可可游戏般的涡卷中慢慢地消逝了。”(113)

*

第十五章:罗马式风格

建筑的罗马式风格代表了在民族大迁徙阶段,古典情感和北方情感的调和。罗马式风格中,北方性情对简朴的、水平方向的巴西利卡Basilica的改造就是一个例子。要不惜一切代价从横卧的巴西利卡中发展出一种高度。“这种努力造就了多塔尖的罗马式系统,它以一种具有相当力量的垂直性的强调而杜绝了巴西利卡水平式倾向”。(126)但是沃林格补充道,通过塔楼的堆积得到的向上升腾的动力不是一种内发的动力,因而仍然不能摆脱物质滞重的印象。

沃林格认为对于罗马式风格“如画picturesque”的评价需要重新评估。罗马式风格中的“如画”只是一种更加主要的动作的结果,这个动作就是“把无表现的整体打散成部分,把独立的力量从无生命的、实体化的团块中抽离出来,把宁静转化成运动,用复杂性代替简单性。”(124)不过这种“如画”只是一种折衷,体现在【一息尚存】无生命团块和北方形式能量的外显冲突之中,当无生命团块被完全打散,完全被哥特能量吸收后,罗马式风格就消失了,哥特式建筑中是谈不上“如画的”。

罗马式风格可以和巴洛克风格相比较,两者都是被有机性入侵的、折衷的哥特式。前者的有机性来自古代,后者的有机性来自被文艺复兴的古代。

*

第十六章:从古典建筑观念中解放的开端

沃林格认为起拱【建造拱顶】的难题是理解这一解放的关键。古典希腊建筑中空间是没有艺术性的,“我们把希腊建筑确认为是纯粹构造学的,不附带任何有意识的空间的【艺术性】创造。”(127)随着与东方的联系,空间创造的艺术才从构造学中开始涌现。但是古典人是以自身的古典性来处理空间的,“它是以有机性创造来探究空间的,因为它的目标和努力是把它处理成某种具有有机生命活力的东西,甚至是某种物质化的东西。”在罗马建筑【不是罗马式风格噢!!】中,“有机空间的创造取代了有机形体的创造,取代形体雕塑的是空间雕塑。”(128)难以捉摸的空间也获得了清晰性,空间的界限在与无限空间中标识出部分的个体性。非感官性空间变成了感官性的,非物质的空间变成了物质的空间。最好的例子就是万神殿。拱顶,就是实现这种感官性空间雕塑的途径,“那是以空间性关系创造的理想,一种和谐、平静生命的自我平衡。”(128)希腊的构造学只能用柱头和楣梁来象征性地缓解负重于支撑之间的冲突,而罗马的构造学直接通过起拱艺术的内在结构达到了完美的均衡。“拱顶以柔和与有机性的曲线而聚集了所有的支撑动力,引领着它们达到一种沉静、明确的终点而无任何激烈与突兀感。”(128)这是一种感官性空间雕塑的伟大成果。

而哥特式形式意志则要求“通过一种自由、高昂的自我控制的活动性来克服重量,通过一种运动的、非物质化的表现性以使事物屈服……”这就是中世纪起拱艺术的目标。“在成熟的哥特式中,很难说有什么负重的屋顶。对空间上端的感觉及知觉仅仅是通过从各个方面涌入的完全无负载感的垂直上升的动力的结合体创造出来的,运动在无限中逃逸。”(129)

桶形拱顶是对屋顶重量的第一次冲击。但是它还是无表现的、有机的、均衡的、紧凑形式。交叉拱顶(也叫双重桶形拱顶)则是对桶形拱顶的突破。交叉拱顶是对整体的桶形拱顶的分解运动。拱棱的线条与四片拱棱间曲面sectroid的交点提供了一种向上的提升力和运动趋势。拱肋被加在了拱棱上,不仅是为了起到功能性的加固作用,也是为了强调线条的动力表现。交叉拱顶演变中的第二个突破就是用线性运动完全取代拱顶的内在结构。当拱肋转化为拱顶的实际支撑后,拱棱间曲面就仅仅是多余的填充物了。原本仅仅有艺术性意义的棱线,也获得了完整的结构性意义。沃林格不禁赞叹,哥特式的形式意志是如何一开始看上去只是在渴望一种表面的、装饰性的表达,但到最后却是真正地实现了一种令人心服口服的抽象建构的。

圆柱也被方壁柱取代了。不仅仅是因为表现性上的考量【前者的有机倾向】,在结构上因为交叉拱顶的压力沿着拱棱集中在四个角与侧边上,圆柱就不如壁柱更加坚固了。

沃林格再次强调罗马式风格是一种发展到中途的哥特式,是一种没有摆脱物质重量的哥特式。而清教教堂试图恢复罗马式风格并非偶然,因为清教主义“游移于理性、经院、超验元素之间,游移于严格遵守上帝旨意与个人自由之间”,而这也正是罗马式风格自身的矛盾。

*

第十七章:纯哥特式的完全解放

前文有提到,北方人原初性格中的混沌他们的精神力被持续的内在斗争所消耗。因此,沃林格指出,彻底释放北方人混沌中动力的刺激必须来自外部,即拉丁西欧。是在法国的中心,日耳曼和拉丁元素结合地最紧密的地方,哥特式体系诞生了。但是沃林格也强调,在法国诞生的是哥特式体系,而不是哥特式精神,哥特式精神的老家还是日耳曼北方。在法国,热情的拉丁因素使得哥特式中混入了南方的有机倾向。法国有最优美最生动的哥特建筑,但不是最纯粹的哥特建筑。而英国式哥特虽说由于它的向内保守性,没有受到太多文艺复兴的影响,但是也正是因为其内在的保守,导致英国式哥特没有日耳曼式哥特的那种奔涌的、激烈的情致,因此只是一种迟钝的、琐碎的哥特式。

*

第十八章:天主教堂的内在结构

达豪Dehio:“难道不存在一种有意识的与所有日常经验的对立,一种对非凡效果的追求?这种追求的目标是:通过建筑师的技艺,而使内部结构中的每一个支撑都从视野中消失掉。”(145)

尖拱的引入是一个决定性阶段。尽管尖拱的结构性优势很早就为人所了解,但是只有哥特式才将尖拱的结构性优势转化为一个拥有高度连贯性的整体系统的一个要素。早期基督教巴西利卡教堂的唯一焦点是与地面平行的祭坛,这是唯一的运动目标,运动的方向是平行于地面的。而在哥特式教堂里的运动是垂直于地面的,是指向无限的天空的。罗马式风格的交叉拱仍然是使用的是圆拱,导致侧横向压力过大,无法彻底摆脱壁柱的块状墙体。而当哥特建筑师将圆拱变成了尖拱后,侧横向压力大幅减弱,壁柱便可以建得更高,更细,壁柱的墙属性被取消了,所有多余的肌肉和团块都可以抛弃了。运用圆拱的罗马式风格在高度上无法抬升,因此无法与平行于地面的横向运动抗衡。而运用了尖拱的哥特式建筑却在高度上获得了突破,垂直于地面的纵向运动压过了平行于地面的横向运动。“由于引入了尖拱,建筑物好像被巨大的自我觉醒的浪潮所裹挟。解脱的消息已得到告示,它让它受约束的活力的欲望及表现性的渴望得到表达。”(150)一种活力在哥特建筑中迸发。但是沃林格提醒我们注意,这种活力不是古典式的有机活力,而是一种机械的、抽象的活力。“一个机械控制的木偶要比一个鲜活的、行动着的人更具有强劲的表现力。”(150)【可以参考Jordon Wolfson的Colored SculptureJos de Gruyter与Harald Thys的《狗世界》

为达到宗教的和庄严的情绪,古典人,或者说在之后罗马人的建筑里,空间是清明的、和谐的、稳定的。但是在哥特人的建筑里,空间不再是沉静的,而是动荡的。进入哥特式教堂的人面临的不是一种空灵的感觉,而是被一种神秘的强制力裹挟,进入一种晕眩、沉醉的状态。古典人即使在后期成为了空间的创造者,他依然保持着清醒的雕塑家状态。“在古典人要求感官性地自持的地方,哥特人却希望消弭自身,通过自我的放弃而达到超感官性。”(153)

*

第十九章:教堂的外在结构

神秘主义和经院主义是中世纪生活的两股巨大力量。一般被视为对立的这两极,在哥特式教堂中联结了。沃林格认为,哥特式教堂的内部是神秘主义的,外部是经院主义的,联结他们的是同样的超验主义运动。

罗马风格中,无表现的整体墙面被壁柱和无窗的连拱廊分割,但是这只是纯表面的装饰,与内在结构关系不大。哥特式风格中,坚固的墙体与连续的墙面被离散的、独立的静力结构取代了。“通过把墙体从拱顶的负载中解放出来,把压力集中到单个的、被特别强调的点上,扶垛的需要也就同时得到了发展……哥特式的扶垛系统在结构上不是什么新东西,但正是一种新的观念使它变得可见,而不再是被筑在墙体里被掩盖掉。这种对扶垛的显露包含着一种对结构必须性的美学肯定。”(156)

因为尖拱的引入,拱顶达到了它高度的极限,越来越细的壁柱在愈发轻盈的同时还是招致了倒塌的危险,因此飞扶垛作为独立的静力支撑被引入了。为了解决结构上的重量引入的扶垛体系不但没有令人感到沉重,反而在教堂外部带来了更强的、更宏伟的向上运动的机械力。“向上攀升的动力,其在内部还未达到平息,似乎是在向外压迫,从所有羁绊和约束中解脱出来,而在无限当中消融自身。不停息地,它们将内部核心的力量加倍,努力地冲向超越自身的无限。”(158)

教堂内部由于宗教仪式(即祭坛的要求),古老的巴西利卡程式,(即横向运动)不能抛弃。哥特建筑师便在外部结构中寻找解脱,尖塔,作为主导整个教堂外部的调子,就是哥特式形式意志在教堂外部的表现。教堂的正厅竟然只是向上奔涌的尖塔的前奏!“如同哥特式超验主义理想化的顶点,尖塔是给整个建筑物加上的最后一笔……哥特式‘逻辑形式主义的自我陶醉’在这里得到了最纯粹的表达……”(159)古典准则被尖塔刺穿。

尖塔结构中的另一重点是建筑的增殖。“在建筑中,这种增殖程序的主题就是数学意义上的无限……哥特人在宏大的和微小的无限性中寻求消弭自身。运动的无限性在作为一个整体的建筑结构中得到了宏观的表现,同时,它也在建筑物每一个最细小的局部微观化地表现自身。每个个别的细节本身就是一个个令人迷惑的无限世界……尖塔的顶冠是微型的教堂,任何人只要是自己沉浸于窗花格单纯的混沌里,就可以在微观的规模上体验到他在整个建筑体系中体会到的逻辑形式主义的震颤与激动。”(160)

*

第二十章:经院主义的心理学

沃林格认为哥特主义受到的误解与经院主义受到的误解是类似的。经院主义仅仅是神学的侍女吗?沃林格认为我们有必要发现一种在与基督教无关的、潜在的经院主义。这种经院主义完全无视神学目标,只重视自己思想的运动。“北方智性的基本冲动不是为知识,而是为运动的。这种运动的冲动最初的运用是没有任何直接目标的,所以,它是思想的装饰价值阶段……”(163)这种北方智性活动可以直接对标北方艺术意志。哥特式出自自己艺术形式意志的对巴西利卡的改造,对标,经院哲学出自自己逻辑形式意志的对基督教信仰的改造。这种改造不仅仅是单纯的服务于它,更是一种超越,冲击原本的目的,将它提升至无目的的无限。哥特式和经院哲学都体现着一种“方法”本身的狂热,一种精妙的混沌。沃林格认为文艺复兴并不是所谓的解救人民于黑暗中世纪的创举,而是将一种目的强行分配给了自由的思想。思想不再是自律的,而是为了某种外在的科学真理,如果经院主义是神学的侍女,那么文艺复兴后的思想就是科学的、真理的侍女。思想的表现性不再重要,正如绘画中的线条一样,变成了自然和客观性的侍女。“文艺复兴导致了伟大的调和、修正的进程,将感觉资产阶级化的进程,它扫除了所有中世纪的反常与变形,用自然的美取代了超自然的力量。”(165)

*

第二十一章:神秘主义的心理学

经院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区别在于:前者完全沉浸于抽象之中,拒绝一切感官性要素,后者则带有一定的感官性要素。“在智性的提升中,经院主义的宗教情感寻找着拯救的确定性,而在神秘主义中我们看到了宗教经验中感官性的迷狂。”(166)

感官活动的出现即意味着人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开始缓和。只有当这种缓和开始,个体的人才敢于使自身从群体中分离开来,独自地面对外在世界。抽象必然是非个体的、超个体的。沃林格放出惊人之语:“群体的感觉和抽象的感觉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随着个体意识的觉醒,抽象的感觉得到了松弛,并转变为感官感觉。”(167)沃林格补充,群体也是能感官感觉的,前提是这个群体已经是由个体化了的个人构成的群体,而不是那种无个性的群体。

但是神秘主义终究和文艺复兴不同。在文艺复兴的澄明驱散了此世的迷雾后,文艺复兴人不再渴望彼岸。而神秘主义的模糊却把彼岸从外在世界放进每个个体灵魂:“神秘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就是对人类自身灵魂中的神性的信仰。”(168)文德尔班说:“灵魂如同微型的神,神的迷你化,这是对所有神秘主义谜语的解答。”

“因此,与神秘主义一道,感官感觉进入了哥特式……这就是哥特式演化提供给我们最为内在和精妙的戏剧,由此可以看到哥特式的这种新因素是如何与古老、刻板、非自然主义的形式意志结合起来的……在僵直线条的混沌中,已孕育出一种花的混沌……所有的刻板都消融了,所有坚硬的东西都变得柔和了,每一条线都渗透着精神的情感,微笑展露在雕像刻板的五官上,那是出自内心的微笑,是内在福祉的反映……自然,经院主义曾一度只把它理解为一种僵硬的实际存在,因而被否定了的,但现在却成了神的家园……”(170-171)

*

第二十二章:个体性与个性

【中译的标题是个体与个性,英译本是individuality and personality,我在这里折衷一下,individuality翻译为个体性,personality为个性】沃林格认为要检视神秘主义与文艺复兴的关系。感受中的感性成分与神秘主义的出现是吻合的,同时也与北方人的个人主义化联系在一起。沃林格认为:“现代感觉的历史,现代艺术的历史,是与神秘主义同时开启的。”(172)

沃林格提醒我们,神秘主义是北方的产物,而文艺复兴是南方的产物。前者导向了清教主义,后者导向了欧洲的古典主义。沃林格认为为了澄清两者的区别,要调整布克哈特的用词,布克哈特的陈述是这样的:“文艺复兴中对个体性的发现”。其中的“个体性”应该换成“个性”。文艺复兴中被发现的是“个性”,而“个体性”这个概念只属于北方人,是北方神秘主义的至深本质。!!!从词源学上考究,个体性individuality包含着无限细分的动作,而南方文艺复兴并没有要求将群体机械地划分为零散的个体,“有的只是一种社会性的有机体,它逐渐地演变,对每个单一的组成部分始终有所意识。这个联系紧密的整体会发展成一种成千上万的、精微的个体组成的有机体,其中的每个分子都活跃着使整个有机体聚合在一起的生命活力,只不过这种活力是以非常微小和细致的方式活动罢了。尽管分梳化是存在的,但是并没有机械地无限细分,有的只是一种维护有机统一性的有机化区分过程。在这种肯定性的发展进程中,‘个体性’这个词由于其内禀的否定性,因而是完全不合适的……”(173)

与此相对,北方的个体化进程中,这种否定性就格外合适。“着是一个分裂的过程,一种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团块逐渐破裂成为无数的、自我意志化的个体部分的过程,互相退避,放弃所有中心化的有机统一性。”(174)文艺复兴人的个性觉醒导致了自我确认、自我肯定和自我控制。北方的个体化过程却导向了不断地否定自我:“这就是神秘主义的悖论:产生于个人主义它又立刻开始反对作为个人的自己。”(174)北方人只生成了个体性却没有生成个性。北方人“个体化的过程不容许二元性的消失,而只允许它呈现不同的形态。”(174)

神秘主义是纯粹哥特式的产物,哥特式就是永远反对古典性的伟大精神。沃林格最后总结道,他的目标就是在真正的哥特式之前发现潜在的哥特式。潜在的哥特式不断地流变,不局限于任何具体的时期,在所有的时代不断更新自己,在那些哥特民族的血液里无可抑制地汹涌澎湃。

*

最后总结一下:非常好看!第一遍读的时候只是被一些灵光的地方吸引,在做这期节目的时候才注意到了更多的细节,每一个概念的辨析都很扎实,第一遍看似复杂的地方,实际上只要耐心读,就会觉得十分清晰,没有任何卖弄的地方。从艺术出发到最后三章的思想史提供了非常有穿透力的说法。最后一章对个性和个体性的辨析我是万万没想到会在一本艺术史研究中看到,德勒兹强调的、来源于邓·司各脱(经院哲学家!)的“这个性thisness”——Haecceity——在这里出现了并与有机体中的“个性”对立【这难道不比齐泽克解释无器官身体来得更到位?】。可以看出很多德勒兹概念的萌芽,德勒兹应该从沃林格身上获得不少启发吧。总之非常开心!这期节目我做了一些改进,之前的讲稿更多是关键词,不是很连贯,这次尝试着还是用句子连接起来,也许在听感上会有所提升吧。好了,这期节目就到这里。下期节目的书籍会是法国思想家维希留的《速度与政治》,谢谢大家!

这里收听: https://bookhorn.fireside.fm/3

第三期我们的书是奥地利美术史家德沃夏克的《作为精神史的美术史》。这本小书收集了了德沃夏克的六篇论文,书名也点明了德沃夏克的方法论取向:要理解任何一个时期的艺术,关键是要了解这个时期的精神史。这本书是一位里瓣友邻推荐的。节目中涉及的绘画我会整理在笔记文稿中方便大家查看。

节目中使用的书籍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陈平译本。接下来我们开始正题:

*

第一章:地下墓窟绘画——基督教美术的开端

德沃夏克的问题:基督教艺术是古典艺术发展的最后一章吗?这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发展吗?德沃夏克认为这里有一个断层:地下墓窟绘画是基督教早期美术的卑微的起始阶段(使徒时代),直到基督教取得胜利,基督教美术才开始自由地拥抱异教徒的艺术传统。德沃夏克质疑一种论点,即:人们将场景(内容、故事)而不是绘画风格(形式),看作是地下墓窟绘画中的基本的基督教元素。“必须证明,墓窟壁画不仅在图像志方面,而是在一切方面都不同于那个时代的其他作品。”(4)同时期的庞贝壁画、罗马帝国艺术都保有着一种实体性。

罗马建筑中的实体性:“在坚持传统建筑构件的造型与构筑功能的同时,一种空间与形体的新关系发展了起来,在希腊和希腊化时代这无关紧要,因为那时所有建筑作品的基础不是空间的显现,而是形体【即人体、身体】的构造意义。”(6)空间本身在艺术上获得了全新的重要性。对比:罗马结构体块建筑–希腊化传统建筑;现代钢筋混凝土火车站 – 哥特式主教堂。新型公共空间。罗马帝国胜利者的独一无二文化模式的自豪感。这种审美原则是建立在:军事力量、城邦权威、法律这三重秩序之上的。(7)体块与空间的自由运用。墙壁本身的秩序美感。自然状态下的重力在空间中也被调动起来,为新的形式概念服务。德沃夏克因此总结:“罗马建筑并非依赖希腊化晚期的建筑发展,而是基于对物理效应和立体结构重力的新认识,基于空间的美感,从物理学出发,在自然的限制之内对密集体块进行安排。”(8)

罗马黑城门 罗马黑城门

罗马浴场 罗马浴场

而地下墓窟绘画的空间秩序完全不同。古典艺术的空间秩序要求每一个人物都要安排得合于自然,处于直接的情境之中。德沃夏克结合实例证明地下墓窟绘画的空间秩序的不同:1)人物与观看者保持同等的距离,排除了深度感;2)单位空间中人物简单地挨个排列。不是缺乏水平,因为这里没有模仿古典传统的迹象。这是一种努力的自我区别化。革新不单单是图像志(内容),也不是回到原始的早期东方形式、而是形式问题的艺术重新定向。

火炉中的三个孩子 火炉中的三个孩子 Rome, Catacombs of Priscilla – three children in the furnace

另一种影响:古典艺术的最后繁荣阶段——印象主义的新柏拉图主义哲学:世界作为精神的产物,尘世之美作为精神之光的感官显现。分歧:古典晚期艺术追求更彻底的自然主义——光线与大气感;地下墓窟艺术则描绘抽象空间。新的价值观导致新的空间秩序:“古典晚期艺术中封闭的、有限的空间场景消失了,但空间本身并没有消失……纯自然效果被减缩到最低限度,图像聚集于一个视觉面上,而这个面又与背景融为一体,使人感觉这些人物是从无限深远的空间中捕捉到的。一切触觉的、立体或三维的东西都被排除了,人物像幽灵一样从围绕他们的无限空间中显现出来。”(12)

内容方面,德沃夏克指出地下墓窟绘画的两个特征:1)目的和意义完全属于抽象、智性、神学内容;2)观看者必须熟知画中的观念,古典艺术并不要求这一点。绘画要建立在一种精神联系模式的基础上:人类终极拯救、基督施行奇迹……从现世到来世。“地下墓窟中已不再表现完美的自然、英雄人物或值得纪念的历史业绩,而是更多地引导人们去做祷告,认识天国里的事情。”(14)空间从物理现象变成了一种形而上的概念。无限的空间与向内的运动。不受立体效果干扰的人物。形式与空间的新统一关系因此不能说是一种单纯的进步,而是奠基了一套全新的形而上学概念。

缺乏活力、刻板、静止性——身体元素的多余。“这些人物没有被石化,也不是不能动,只是与世间俗务和普通人的生活欲望隔离开来。”(15)“因此,这些正面人物一个挨一个排列着,互不相干,产生了统一的效果,我们能感觉到他们内在的精神特质……这种精神特质又将他们统一起来去赞颂神灵。”(16)

“正方形的壁龛中,但空间如此之浅,近乎平面,换言之,人物只拥有隔离出来的深度,如此小心谨慎地对三维空间加以限制,以至于画中所再现的是无限空间……”(18)【从三维空间到平面竟然是一种无限】

地下墓窟 Catacombs of Marcellinus and Peter, Rome

德沃夏克接下来考察了早期教父著作中教会对图像的拒绝的问题。这一拒绝并非是全盘否定艺术,而是反对以古典图画再现的方法来表现上帝,津津乐道于感官知觉对象。但是除了对图像的批评以外,为什么教父们在二三世纪的文献中完全没有提及地下墓窟绘画为代表的早期基督教美术呢?原因很简单:这是罗马和平的年代,残酷的宗教迫害时期,提起任何基督教艺术是不明智的。而当官方接受基督教后,预言性和象征性的表现逐渐让位于描绘历史与现实的绘画。异教成分被包含进入基督教艺术。《圣经》主题开始以希腊化晚期或罗马时期的英雄风格表现——异教的凯旋图像?基督教的元素和异教的元素互相改造,在五世纪这种相互影响使得基督教美术不再单单表达一种单纯的、超凡脱俗的超验信仰,而且要将一种精致的神学体系与其结合起来。

德沃夏克比较了《约书亚长卷》和《维也纳创世纪》的图像。前者的人物是古典英雄式的,后者似乎只是一番田园景象(如果你对画中事件不熟悉的话)。《维也纳创世纪》的图像中伟大人物和英勇业绩的缺乏表达的正是精神的非物质性,一切仅仅“与神选出的一个人以拯救人类的历史相关。”(28)

约书亚长卷 约书亚长卷

维也纳创世纪 维也纳创世纪

“艺术家力求将神在历史情境中所实现的意志表现出来,这才是最重要的。人类变成了神的意志的工具,同样,风景描绘已经减缩成了一种智性模式……它们的任务并不是忠实地摹写自然,而是像莎士比亚舞台上的招贴一样,对伟大事件发生的地点稍加提示。”(31)

德沃夏克最后总结,不能再将美术史上的这个时间段看做一个衰退期,也不能认为这是直线的进步。然而,“就像在这种环境下常见的情形,这一新艺术概念所取得的成就越大,就越能理解和包容传统的艺术理念,就越愿意与保守的倾向结盟。当然,这一妥协使它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艺术理解的新气候已经形成了。”(32)

*

第二章:雄高尔与尼德兰美术

意大利的早期文艺复兴艺术家试图清晰、逼真地表现外部世界,而15世纪的德国绘画却越来越抽象。“德国画师对忠实复制自然或将自然理想化均不感兴趣,也不在意准确地描绘人体功能。他们沉迷于纯粹的物质团块与精神现实之间的对比问题。”(38)人物只是框架,精神的力量通过这个框架绽出。

50年代尼德兰新风格开始影响德国艺术,一些年轻画家开始反对前辈的艺术与其赖以生存的传统。一种新的艺术教义出现了,艺术家再次开始再现现实。不过这一风潮似乎在短时间内就消耗殆尽了,原因是15世纪的德国艺术基本上仍然是宗教教义的载体,这样的土壤使尼德兰式的感官性的自然主义无法生根。但是这一影响实际上与德国精神生活的发展相吻合——对世俗事务的新兴趣。

德沃夏克提醒我们如果要理解这种精神生活的变迁就要从精神史的角度来审视相关问题。在15世纪的意大利,一场反对中世纪基督教的超验旨趣的精神革命被丰富的古典遗产所强化,发展出了一种没有宗教性的美学和一种科学的探索精神。在德国,这一场革命则以另外一种面貌上演:神秘的神学教条被改造成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世俗化的潮流使得人们的精神生活从寻找宗教宝藏转移到寻找其他纯精神性的东西——纯粹知识与想象力。因此尼德兰式的自然主义嫁接到德国之后不再是为了写实而写实,而是变成为了达到智性目的的一种手段。

雄高尔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的。德沃夏克指出雄高尔的作品出呈现出两个基本特点:1)作品中史诗般的叙事效果(15世纪德国艺术的特色,源自于对于教诲、娱乐以及富于想象力的图画的需求)2)新颖独创的表现手法。尼德兰艺术中的场景往往描绘露天风景,对于风景的细节的描绘是自然主义画家博得观众欣赏的东西。但是雄高尔则将场景设置在室内(《圣诞之夜》)。素描在这里并非是像意大利或尼德兰那样只是表现形体的辅助手段,而是通过光照效果使室内人物凝聚于一种平静祥和的氛围之中。“将他们统一起来不是什么特殊事件,也不是敬畏的感觉或强烈的情感,而是坦率而自然的情绪。”(60)对于植物的表现也体现了雄高尔的想象力。意大利和早期尼德兰艺术家对植物的描绘是标本式的,他们“画建筑准确到可作为施工图纸”。雄高尔则更关心植物的生机,“他的兴趣完全集中于植物的特性,它缭绕扭转着,甚至纠结在一起,向四处延伸,爬满墙壁,活力盎然。”(61)

圣诞之夜 圣诞之夜

神的故事在新型想象力的刺激下具备了新的特征:一个艺术家讲述的童话故事,其中人与自然存在着一种神秘的关联。雄高尔的自然主义在《诱惑圣安东尼》中展现出了“超自然”的一面,画中的魔怪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有生命活力的造物,这些怪物的特征取自自然界的各种生物。“中世纪的奇思异想仅限于将宗教主题与人类形体怪诞地组合起来,而现在,由于仔细研究大自然的缘故,想象力极大地丰富起来。”(65)

诱惑圣安东尼 诱惑圣安东尼

在对《负十字架》这幅铜版画的分析中,德沃夏克指出雄高尔的自然主义不再着重于对自然的写生,而是“在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其中的主要内容则是受难者与周围怀有敌意的群众之间的精神差异。”(68)作品中的风俗画要素也不单是自然主义的附属物,不是简单的世俗兴趣,而是对人类基本生存状态的忠实描绘。“在这里没有多余之物。”“这幅作品的新颖之处就在于将基督的受难与今天我们所谓的大众心理联系了起来。”(71)

负十字架 负十字架

在雄高尔为谢德尔绘制的书籍插图中,“对世界的再现”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死神之舞》中的骷髅画表达了雄高尔独特的解剖学。同事带的意大利和尼德兰艺术家注重的是骨骼的解剖细节与科学性。但是雄高尔的骷髅则并非如此,“肋骨是扭曲的,脊柱看上去像橡胶管,手脚的骨头画得有如木偶,都是对称的,甚至可以说是装饰性。因此,整个画面透出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幽灵般的活力,几乎可以听到骨头在格格作响。”(76)骨骼的灵魂!这种德国式怪诞与尼德兰的史诗气魄及意大利均衡和谐有着巨大的反差。

死亡之舞 死亡之舞

德沃夏克总结道:“德国艺术起初采纳了尼德兰的自然主义,后来再次走向唯心主义。不过它并没有仿效意大利艺术返回理想主义,关注理想的物质形态,而是寻求各种方法以表现最新发现的精神深度。”(77)

*

第三章:丢勒的《启示录》

《启示录》不同于《新约》其他部分,其充满了激烈的感情张力,是一部无与伦比的、富有想象力的文学作品。《启示录》写作于基督徒和犹太人遭到迫害的时期。罗马与基督教的残酷斗争形成了一种怀疑与反抗的氛围,这就是《启示录》的基调。“相对而言,《启示录》对艺术的影响并没有新约中其他部分那么大。只有在宗教情绪十分激烈的时期,人们才怀着真正的兴趣来读它。”(80)《启示录》本身文学性的主观幻觉非常难以用图画表现,丢勒的成就便在于以一定的秩序把这些不容易处理的材料组织了起来。

“人类意识的这两个领域,一是基于我们的感官体验,一是源自我们寻求生活之意义的精神奋斗,结合了起来形成了奇特的统一体。”(82)艺术家的双重身份:诗人+见证者。“他设法将现实和非现实统一起来,对这两者做出评价,并有能力准确地、恰到好处地强调每种图画元素。”(82)

巴比伦大淫妇 巴比伦大淫妇

圣约翰见七烛台 圣约翰见七烛台

圣约翰吃书 圣约翰吃书

《圣经》中《启示录》的基本概念便是:罗马这座罪恶与堕落的城市,给自身乃至人类带来了恐惧与毁灭,憎恨压迫者,为真神的最终胜利而欢呼。丢勒的《启示录》便是宗教改革的德国针对罗马教廷的战斗檄文。“这是一位艺术家个人的精神自白,不仅要解决特定的艺术难题,而且要解答一切有思想的人所面临的重大问题。”(86)宗教改革要求更加深刻地理解宗教生活,德国人的问题便是在于基督教义本身在精神上的重生。丢勒的《启示录》是路德式的布道,同时也必须强调艺术家强烈的个人元素。这一个人元素“预示了几十年后的米开朗基罗,因为正是米开朗基罗与非个人化的文艺复兴理想一刀两断,为欧洲艺术建立了新的标准。”(86)《启示录》终结了一个世界,预示了另一个世界的诞生。

德沃夏克总结道:“年轻人充沛的精力贯穿于《启示录》之中,这是我们确信,正是丢勒自身的精神冲突和理想化热情,而不是对历史相似性的寻求,将他引向了这部经文以寻求灵感……一种新的艺术家出现了,与同时代的意大利与尼德兰艺术家不同,他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理想,一种新的普遍性。不过,他不像莱奥纳多那样将普遍性建立在科学经验主义上,而是像三百年之后的歌德那样,不知疲倦地投入到一切可能占据人类心灵或激活人类想象力的活动中去。”(88)

*

第四章:论尼德兰罗马主义的历史前提

德沃夏克质疑传统的、单一的、来自意大利文献的说法,即:尼德兰罗马主义是以知识(对艺术的理解)战胜中世纪的无知。“然而不幸的是,我们能看出文艺复兴的伟大之处,却看不出中世纪的伟大之处。”(89)

要走向一种新颖的、普遍有效的观念,“不仅是要通过天启,而且要利用由中世纪晚期北方艺术家和文艺复兴时期南方艺术家所发展起来的那些方法和技术。这大体涉及三种新技巧,即:主观处理手段、批评、及客观视觉。这三种倾向多少具有普遍意义,但由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结果也各异:一是引发了一种新的宗教情感;二是引起了基督教的改革,倡导公私 责任心的新理想;三是引发了以异教知识和正统文化为基础的新观念。”(91)这三种精神智性的重新定向发端于意大利和德国,尼德兰对此的接受是复合的:16世纪的布鲁塞尔成为工业中心,安特卫普成为国际经济中心;但是在思想上尼德兰人的态度则是较为冷漠的(参考伊拉斯谟),“这说明了荷兰人在17世纪何以能在他们独特的环境中创造出全新的艺术。”(91)

16世纪初,意大利和尼德兰艺术家的自然主义是大相径庭的。“北方人要在传统的神的概念框架内对自然作深入研究,进而尽量使视觉效果丰富多彩;而意大利艺术家则试图拓展与加深他们对于法则的理解,并根据法则客观地表现空间与事物的形体,与其自然作用一致。当北方的自然主义分出枝杈,变化出更多的形式时,意大利艺术则寻求概括的方法。”(92)尼德兰绘画接受罗马主义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意大利艺术的外部装备(透视学、解剖学、素描造型技能……)的传入。这些装备成为了获取超越个体自然主义限制的美与意义的途径。北欧人文主义与中世纪晚期的神学文化体系相对立,提出了自己的知识价值观。

第二阶段。尼德兰艺术家不仅仅使用意大利的技术,艺术作品的构图本身也开始反映出意大利古典主义艺术目标。德沃夏克强调了米开朗基罗的重要影响。“在米开朗基罗的创作中,不仅可以看到他寻求一种新理想主义的答案,也可找到理想主义最崇高的表现形式。正像古代艺术一样,他的艺术能将人变成神,所创造的人物和图像使生活的物质与精神力量神圣化了,同时也以一种永恒的意向呈现出来,被看作是人类历史的塑造者和超自然力量的反映。”(94)不过德沃夏克指出北方艺术家心驰神往的是早期和中期的米开朗基罗作品中的英雄人物(被晚期的米开朗基罗抛弃了),一种艺术泛神论。“神与自然,天堂与人间,实物与征象之间的界限统统被取消,一种艺术形式创造出来,其含义并非存在于现实之外,而完全属于这个可见世界。”(94)艺术家成为了无所不能的创造者。

第三阶段。宗教改革对尼德兰艺术的影响。德沃夏克指出除了加尔文的圣像破坏运动,《圣经》的风俗化也是不能忽视的。“这种画法与将圣人隔离出来的偶像崇拜习俗形成了最为强烈的对比。”(96)德沃夏克引用李格尔的观点:尼德兰艺术偏爱外部统一性(即取决于观画者的统一性),否定古典的内在统一性。这一反古典要素,“一方面构成了从纯粹民族国家来看待宗教艺术的立场基础,另一方面也导致与罗马天主教的普遍决裂。”(96)

*

第五章:老勃鲁盖尔

德沃夏克认为要真正理解老勃鲁盖尔这位所谓的“农民画家”,就必须考察他那个时代的精神与智性骚动。

文艺复兴晚期艺术发展出了三种新型关系:1)艺术成为了传达新的智性与科学兴趣的喉舌,艺术家不再对宗教和世俗加以区分;2)一种新的主体关系,即艺术与艺术家的关系,艺术家的主体性逐渐取代了普遍的理想观念和创作规则;3)艺术与自然的新关系:文艺复兴中对自然的再现局限于理想的概念,而现在一种主观的统一性出现了。例子:风俗画的成分与超验的神秘成分相并存。而老勃鲁盖尔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创作的。轶事:勃鲁盖尔在尼德兰的一个印刷所工作过,做一些艺术品的复制(意大利绘画、博斯的绘画、古董珍玩之类的)。勃鲁盖尔的任务是为铜版画绘制风景素描稿,因此经常去意大利出差采景。

“艺术想象力的重新定向最早发端于意大利,但却成熟于意大利以外,尤其是法国、西班牙和尼德兰。”(103)蒙田:“要拥有足够充分和广阔的想象力,像拥抱都市一样地去拥抱宇宙。”从意大利返回后,勃鲁盖尔开始以一种特别的眼光来看待世人的日常悲喜剧,在他的作品中可以分辨出三种离奇的要素:奇形怪状之物、阴曹地府和怪兽。这些也是博斯的主题。但是德沃夏克指出勃鲁盖尔的讽刺作品在基调上与博斯完全不同。!!!“在博斯的作品中,中世纪的那种恶魔性依然在起作用,人物形象是以象征性的手法画的,周围环绕着神秘莫测的力量。尽管想象力异常丰富,但道德家压倒了诗人……而勃鲁盖尔并不太在意人类应该是什么样子,他关心的是人实际存在的一切过错、激情和邪恶是何以形成的。”(103-104)陈旧的道德讽喻转变成了恢弘的风俗画。

勃鲁盖尔的写实主义民俗场景与同时代那些理想化的、综合性的人物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对他而言,这些场面就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本身,是获取知识的唯一真实的途径。”(105)勃鲁盖尔不关注个别人物,也不关心谁成就了大事,而是关注不带理想主义的大众或一大群人。基督教艺术中的人群只是对重大事件的回应,但是勃鲁盖尔描绘的人群展现的是一种独特的、自主的人种学状态。他将一种全新的内心真实的概念引入了肖像画领域。

勃鲁盖尔描绘的生活场面中意气风发的精神世界也是当时最先进的宗教思想的特色,其意在抑制神学中的超验要素,要求将宗教植根于人性之中。自然科学揭开精神的枷锁开始彻底研究人与自然,法学领域对自然法的重提为政治与社会提供了全新的基础。这一对“自然”的重新发掘在勃鲁盖尔的绘画中注入了一种“心理研究”的倾向。对普通人精神和身体特征的发掘与文艺复兴时期永恒的英雄形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如果说他比别人更有力地强调画中的组合、人物形象甚至风景局部的话,那也只是为了展示的清晰性,而不是为了追求某种‘先验的’形式。一般来说他的画中人物众多,喧闹无节制而且同等地突出,好像艺术家想以此表现人性的片段而非个人形象……”(107)美好的比喻:将一座蚂蚁山的繁忙活动转译为人类的生活场景。

儿童游戏 儿童游戏

16世纪50年代,勃鲁盖尔的构图显得更加有控制力。“现在他比以前更加注意避免按照人物的重要性来区分层次的做法,玩耍的儿童平均地分布于画面上,就像是一副地毯图案。这位大师好像存心将他们拆散成为基本的、同质的元素,以创造出与意大利人那种巧妙构图完全对立的构图形式。”(108)人物平均地安排在画面上,就像棋盘上的棋子……

与米开朗基罗及其继承者不一样(他们要君临日常生活之上),勃鲁盖尔的作品“只是世界的一个景观,这景观不可能被简化为抽象的原理……他所关心的是一种新的现实性概念,这种现实性包容了整个人类的存在,是人类沉思与反省的兑现。”(110)

16世纪50年代末期,勃鲁盖尔开始处理自然事物的复杂关系。风景画展现出了一种全新的价值与意义。文艺复兴中的风景往往因为人类中心主义变成画面的背景,而当文艺复兴传播到北方时,北方艺术家发现风景自身的魅力。风景画逐渐变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同时中世纪的思想——认为风景反映着永恒的上帝精神——仍然在北方艺术家的作品中起着作用。勃鲁盖尔绘画中的生活与自然的界限模糊了,“这位大师不再满足于将生活作为一种人为的图式强加给自然。……在勃鲁盖尔的画中,‘生与灭’并非是世俗事务的空无与变迁的象征物,而是生命的本质,它代表了无所不能的大自然,而生命仅是这大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将人看作是大自然的产物,大地的产物,他就生活在这片大地上,而不仅仅是某种文化模式的产物。”(117)

勃鲁盖尔的《博士朝拜》中对宗教题材的描绘体现出一种高贵的鲁钝:“画面完全缺乏动态,抛开了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没有夸张的姿态和过激的情感。三博士的形象也是如此简单,在画面上表现得最为清晰。他们没有哀婉的情绪,也不故作英雄姿态,没有丝毫主观炫耀的迹象。他们前来参拜,就如同乡村的祭司,举止笨拙,会招人笑话。而事实恰恰是,他们的淳朴包含着某种纯真的、有说服力的东西。”(121)【这让我想起克尔凯郭尔那个相像得会与“打扮停当,星期天下午前往弗雷斯堡的市民”搞混的信仰骑士】

博士朝拜 博士朝拜

勃鲁盖尔的晚期作品建立了一种新型风俗画类型。《瘸子》中的人物“如根须般附着于当地的土壤,看上去像一簇菌类植物从湿地上生长出来。”(124)!!!画中的金字塔式构图也是新颖的。“在意大利艺术家的作品中,这种人物组合是向心式的,但在勃鲁盖尔的绘画中是离心的。意大利人以一种体积测量术的概括形式安排人物,将人物从背景中孤立出来;而勃鲁盖尔的作品中,人物好像试图从临时性的组合中脱离开来,他并不注重意大利绘画的身体运动,通过活生生的生命有机体来克服静力的控制,而是强调空间运动【空间本身的运动——假体】。他向我们清晰地暗示了这些奇形怪状的生物将向何方运动。”(124)

瘸子 瘸子

《盲人》中宁静乡村与一帮悲剧性盲人之间的强烈对比首先体现在宁静祥和的背景与巴洛克斜向运动结合在一起。画面中一条倾斜的土坎切断了柔美风景的垂直线条,但是这一斜向运动并没有引导作用(将观众的视线引向某一个中心区域),而是单纯的指出了一个方向,一种简单的空间运动。领头的盲人被土坎绊倒滚入沟里,中间的盲人失去了领头人的指向,眼看就要跌倒,队尾的盲人还不知道前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罗姆达尔说:“看着这幅画,每个人都会感觉到我们就是这群悲惨盲人中的一员,濒临毁灭的边缘。”(127)与陷入困境的盲人形成对比的是旁边吃草的牛。“尽管大自然似乎是这场悲剧的原因,但其实她根本不关心人类的命运,只是沿着自身亘古不灭的进程发展着……”(127)

盲人 盲人

德沃夏克把米开朗基罗《最后的审判》中的悲剧性和《盲人》中的悲剧性做了比较。两者关心着人类最深刻的生存问题,决定个人命运的力量集中在一个可怖的事件上。但前者的精神世界远离现实,人物是超人。“这超自然的伟力使人类心怀宏大的抱负,但人并不具备实现其抱负的能力。这是永恒的人类悲剧,永恒的末世论的梦想……这一切只能通过超感觉的闪光来领悟,宛如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启示。”(128)而勃鲁盖尔的绘画则表现为一种细致入微的运动。【几十年后显微镜在同一片大陆上被发明】“一群盲人在某个地方遇到了一桩倒霉事,没有人看到这番情景,而且几乎可以肯定,没有人为此事哀伤……不可逆转的命运。我们是被命运所引领着,就如同这些盲人一样浑然不知,跌入无底深渊。”(128)

德沃夏克将丁托列托的《迦纳婚宴》与勃鲁盖尔的《农民的婚宴》做比较。丁托列托提示了建筑的形状与空间的界限,利用房梁强化了透视构成,条条透视线汇聚于基督上方。而勃鲁盖尔则完全不表现建筑纬度。为了祝贺新娘所办的婚宴里新娘并不是中心人物,她安静的坐在背景之中,而新郎则根本找不到。“因此,这两个人物只是创作乡村生活热闹场景的一个借口而已,并非如意大利绘画那样主宰着画面。”(132)勃鲁盖尔的人物“既是分解的,又是综合的;既不是理想主义的抽象形态,又不是自然主义的标本,而是对生活特征的非凡表现,触及人类最深刻的精神品性。”这些乡村普通人肥胖粗俗,但勃鲁盖尔却乐此不疲。(133)

迦纳婚宴 迦纳婚宴

农民婚宴 农民婚宴

勃鲁盖尔活力四射的写实主义战胜了纯形式的自然主义。对于意大利人,艺术的有机性是艺术的终极目标,是对理想现实的有意识追求。而对勃鲁盖尔来说,有机性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这一目的便是超越事实的记录,赋予生活与现实本身深刻的含义。

*

第六章:论埃尔·格列柯与手法主义

奥尔加斯伯爵的下葬 奥尔加斯伯爵的下葬

托莱多圣托米教堂内的《奥尔加斯伯爵的下葬》(1586)下方的石板对这幅画的内容作了说明:奥尔加斯伯爵,卡斯蒂利亚的罗马教皇书记教士,曾经的教堂捐助人在这里下葬时,圣斯蒂芬和圣奥古斯丁现身眼前,亲手为他下葬。

德沃夏克强调了埃尔·格列柯对空间秩序的特殊处理。“这事件发生何处?我们若不知道就很难猜出:或许在夜晚发生于一座教堂内,画中并没有提示。坚实而空阔的建筑,自从乔托以来就构成了所有图画再现的基础,现在消失了。我们拿不准空间的宽度与深度……埃尔·格列柯让画框横切前景人物,使我们看不到教堂的地面,好像这些是由一种神奇的力量呈现出来的。实际上,他们只是向上奔涌潮流的一个序幕。尽管图画下部有些要素如地心引力般将这股潮流拉住,但它仍像一团火焰,透过一排等高的送葬者向上奔腾而去……上部的云彩和人物遵循着与地面人物不一样的重力法则,整个场景上升到了辉煌的顶点。”(139)

埃尔·格列柯的职业生涯有一个长达七年的失踪期。1570年时前往罗马后就消声觅迹了七年直到1577年出现在托莱多,而他的绘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德沃夏克认为要知道其中发生了什么,需要先考察米开朗基罗的晚年创作。老年的米开朗基罗超出了同代批评家的理解力(他们只能根据纯自然主义的标准作出判断)。米开朗基罗晚年的作品真的是未完成的和老年痴呆的产物吗?为何米开朗基罗晚年转向古老严肃的主题(在异教盛行的文艺复兴时期是完全过时的)?

壮年的米开朗基罗完美地实现了古典人体的造型。超人与英雄式的人物形象似乎要征服大自然与诸神一较高下。而这样的人物形象现在统统消失了。“他的《钉十字架》是简单而丑陋的三人组合,人物僵直,无韵律可言。然而,米开朗基罗现在并不关心这些,人物有如无定形的体块,有如路边的石块,但却通体生机勃勃,蕴藏着即将蓬发的力量,充满了源于人类灵魂深处的悲剧性元素。”(142)【用石头表现人体的有机性 – 用人体表现石头的无机性】“因此,米开朗基罗在他生命的晚期背离了文艺复兴艺术,背离了模仿自然并在形式上将自然理想化的风格……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不仅背离了他自己的风格,也背离了曾有助于意大利获得艺术主导地位的风格,由此返回到了中世纪基督教艺术所赞同的反自然主义的立场……这位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家,孤独地隐退,分离反对自己名声赖以建立的一切。‘你们想象不出耗费了多少心血’,这位大师以这样的话语来描述自己的境况”(143-144)【这一段写的非常感人】

钉十字架1 钉十字架1

钉十字架2 钉十字架2

隆达尼尼的圣殇 隆达尼尼的圣殇

与米开朗基罗有相似经历的是丁托列托。早期能与提香相提并论的绚丽多彩的色彩变成了一种暗淡的灰绿色调。丁托列托用一种鬼使神差取代了威尼斯的自然主义。《基督升天》中的基督像是一个幽灵,而福音书的作者则远离同伴,正在读书——这一切奇异的场景似乎都寄于他的心中。【这让我想起了卡夫卡的那匹读法律典籍的马律师】

基督升天 基督升天

埃尔·格列柯从米开朗基罗那里吸取了反自然主义的形式,同时又从丁托列托那里接过了反自然主义的色彩与构图。不过德沃夏克认为当时阿尔卑斯以北地区的思想空气也对艺术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宗教改革带来的思想混乱使得文艺复兴时期的秩序崩溃了(德沃夏克认为这种混乱也是他所生活的时代的局面)。这一时期的艺术被贴上了“手法主义(mannerism)”的标签,即抛弃自然中的灵感而将形式奉为圭臬。手法主义的艺术家寻求新的支点,有两种倾向:1)写实的(勃鲁盖尔、莎士比亚、巴尔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2)演绎的(16世纪下半叶的天主教国家)【德沃夏克在这里提出了疑问,路德将宗教转入沉思默想的要求不是在革命的新教国家而是在保守的天主教国家获得了成功,这是为什么?德沃夏克没有详细解释】文艺复兴时期的西班牙,哥特式依然十分流行,中世纪神秘主义也很兴盛。“埃尔·格列柯要努力画出圣特雷莎所体验到的狂喜,他并非要成为她那样的人,而是用她那种相同的精神作画,所以内心体验就成为提升精神境界的关键。尽管有了新的目标,但意大利和法国艺术仍在以客观的手法来表现这个世界,而西班牙艺术家立即便接受了这一事实:文艺复兴关于真实与美的观念必须牺牲掉,为情感的自由表现让路。”(151)

托莱多之景 托莱多之景

揭开第五印 揭开第五印

埃尔·格列柯的肖像,人物彼此都很相像,如亲兄弟一般,“只是现实生活的面具与投影”。

德沃夏克最后提到了塞万提斯的堂·吉柯德骑士,埃尔·格列柯有着堂·吉柯德一般的理想主义骑士精神,要以一种纯精神取向取代文艺复兴的物质主义。不过17世纪往后反宗教改革的教皇向物质主义崇拜的妥协让这位画家看上去成了一个疯子,而堂·吉柯德也完全变成了一个喜剧角色。德沃夏克喃喃道:“眼与脑支配了一切,几乎完全忽略了心灵。今天,这种物质主义文化正走向终结。我想是它的内部崩溃了,而不是外表死亡了……”(155)不知道德沃夏克看到当今的艺术会有何感想呢?

*

最后总结一下:在被如今大量辞藻华丽的艺术批评压的喘不过气的时候,这些上世纪初的文章中质朴干净的语言读起来非常清爽。德沃夏克对晚年米开朗基罗的分析都非常动人,对于文艺复兴时期各地的不同发展的分梳也很清晰,破除了很多对文艺复兴这一复杂现象的陈词滥调。这一期节目就到这里。下一期的两本书籍会是德国美术史家沃林格的《抽象与移情》和《哥特形式论》,谢谢大家!

这里收听: https://bookhorn.fireside.fm/2a https://bookhorn.fireside.fm/2b

()中的数字是页数;【】中是我的插嘴;!!!是我认为的前方高能

大家好,欢迎来到图书角。这是一个简单直白任性的读书笔记分享节目。节目内除了和书本身的互动以外不涉及其它的互动,节目外欢迎大家发邮件或者留言指出你觉得节目内不好的地方和你对节目本身的意见建议。这期我们的开场音乐是Earth乐队专辑《Pentastar – In the Style of Demons》中的〈High Command〉。在第二期一开始,我们想小小地庆祝一下我们的节目没有一期暴毙!谢谢大家的支持!在此希望能越做越好!

第二期我们的书是法国哲学家路易·阿尔杜塞的《政治与历史》。这本书是阿尔杜塞1955-1972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讲义。选择这本书的理由如下:书中的第一份讲义的标题便是“历史哲学的难题”,和我们上其内容形成了很好的呼应,且对启蒙运动后的历史哲学有更加精细的展开,与上期对照有巩固复习的作用。书中另外三份讲义涉及到马基雅维利、霍布斯、洛克和卢梭,恰巧这几位是洛维特那本书里没有涉及但是也十分重要的人物(相信参与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朋友在历史课上一定听过这几个名字)。

节目中使用书籍的版本是西北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吴子枫的译本(我不懂法语,但是为了确认部分名词查阅了Seuil的2016版)。现在我们开始正题:

*

中文版序

大致介绍了阿尔杜塞的生平、思想轨迹与他和中国的关系。“哲学不是认识的方法论或对历史概念的辩证考察,而是一种‘理论中的阶级斗争’,或更一般地说,是一种思想的战略运用,旨在辨别出——哪怕最抽象的——话语之间的“力量对比”,这种力量对比所产生的作用不是保持(葛兰西曾称之为领导权(hegemony)作用)就是抵抗和背叛事物的现存状态。”(11)

*

历史哲学的难题(1955-1956)

历史的三个形式:未经反思的实践、理论反思(无意识神话或历史哲学)、科学(现代)。当今哲学把作为科学对象的历史作为自己的对象。反思对象不是现成的,而是被构造的。“历史对象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性的对象,即被这个对象的历史意识所包裹着。”(20)

“历史”的历史起源。《斐多》——对自然的调查:探究发生学意义上出现的事实+原因。亚里士多德:“动物史”——事实资料收集(无时间的)。培根:历史-记忆(经验的、纯粹消极的原材料)。达朗贝尔:记忆-想象-理性。历史范围扩大:神(启示)、人、自然。

18世纪情况倒转。布丰:记忆来自反思力。人和动物的区别——人有时间概念(主动的),动物没有。黑格尔:历史联合主观客观两个方面——所做的事情-所做事情的历史叙述;发生的事-发生的事的历史记录。

新难题:认识论(叙述的与真实的关系)、哲学(历史对象的性质)、历史特征的来由、反思的性质。两条路径:1)历史本身的结构(历史事件中)。2)历史性(建构的历史)里人的本质。

*

一、17世纪的四大主潮

A)笛卡尔理性主义;B)宗教论战;C)实用悲观主义;D)政治、法律和经济论战

A)笛卡尔的理性主义

笛卡尔鄙视历史。事实不是真理。进入本质世界。真理没有过去、没有时间性,只有天赋性。因此无法创造新东西:只有原理的展开。

上帝原理的展开。马勒伯郎士:人类史——亚当过错史——上帝的计划与行动的历史。上帝的功利主义。目的论。

莱布尼茨:单子。个体性-无限性。必然性-偶然性。“人类事务严格的必然性仅仅是对人而言的——对上帝而言则是偶然性:但对于作为整体的人类,他所做的事情有其必然性。所得出的结果正是上帝的自由。”(27)预告了黑格尔。

B)实用悲观主义

原因:16世纪封建社会的解体。帕斯卡尔:“真正的自然(善)既经丧失,一切都变成了他(人类)的自然。”(29)习俗而非自然法。正义的实质=力量。政治权力的基础就是篡位,但只要我们想要稳定,就必须隐瞒正义的实质。“最大的罪是内战。”两种真理:记忆的真理(有限的、习俗的、权威作为原则)-理性的真理(无限的)。历史批判的政治方向是保守的。科学方向是进步的。进步的可能:理性的真理是无限的(动物只能永远保持自身)。保存与无限性。

错误的必然性。“应根据当时人们当时所拥有的手段,去判断古人的理论。”(31)避免两大危险:1)历史的回溯性幻觉(投射当前的知识)。2)纯粹的历史相对主义:没有判断标准。错误是回溯性的(历史性的),是一种被超越了的真理。

C)宗教论战

历史论据。教会史(世俗历史)与《圣经》。辩护的矛盾(保护教会权威的反面:世俗历史保障宗教真理)。两个方向:1)宗教真理与世俗历史联系起来。2)世俗历史中内在的宗教真理(波舒埃)。人的历史只是宗教历史的现象。人的历史的暂时性(手段)服务于宗教的“永久性”(目的)——非历史的历史。历史的唯一主体:上帝。历史哲学的两个新概念:1)理性的狡计。2)Verstellung行为倒错。后者是前者在人身上的显现。行动超出了行动者的意识。但是,上帝的秘密人怎么能认识?《启示录》里上帝的启示。《圣经》可以用来判断历史。循环。

贝尔:判断历史的真理本身从属于历史(《圣经》本身要靠教会的权威保证,教会的权威性?)。真理的历史起源要做出说明。

D)政治、经济和法律的论战

17世纪重大事件:绝对主义——贵族没落——第三等级上升。

反对绝对主义:封建主。怀旧古老的封建自由。绝对主义背叛人民利益。 拥护绝对主义:法学家学派。论据:求助于历史(假设的与真实的)。

假设的历史:

演绎。为制度创造某种概念的 、逻辑的起源。自然状态——矛盾——为解决矛盾而定的契约。三种形式:(人民与君主之间)服从的契约(封建的契约)、(人民与君主之间)绝对的权力交付君主(有没有造反的权利?)、无君主的契约。

历史的理想的起源。霍布斯:向契约过渡的历史的原动力——矛盾(【马克思:历史的火车头;本雅明:踩刹车】)。自然状态的悖论(“一切人反对的一切人”正是现在的情况(作为过去-形式的内容))。“现在”作为其自己的“过去”而上演。历史关系着现在。!!!“历史的过去是一种逻辑上的过去,也就是说,是‘现在’的逻辑的货币和现象。”(39)——历史哲学的首要难题。

真实的历史:

日耳曼法学家:封建法律的起源?日耳曼人对高卢的征服。罗马法学家:日耳曼人不是征服者,而是客人,是罗马皇帝的继承人——健全的君主制传统。不同阶级的斗争。社会团体的斗争作为历史的基础。还是要求助过去:什么是理想的日耳曼民族?

*

二、18世纪

封建自由主义(孟德斯鸠);上升的第三等级(异质的百科全书派);反对者(卢梭)

1)孟德斯鸠

非常实证:抛弃神正论的历史理论+抛弃自然状态(假设的历史)。

无限的多样性。尊重风俗、法律、事实的多样性。采取科学的立场(悬置道德判断)解释它们。“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43)

区分政体的性质与原则。性质:结构——谁掌握权力、如何行使权力——形式上的。原则:动力学,赋予政体生命(德性、荣誉、恐惧)。原则是:1)生活和行动的原则(微观的)。2)作为统一的内部原则(宏观的、社会的有机总体)。3)在外部支配着政体本身(比如原则腐化导致政体的腐化)。4)理想性——“应该”有什么样的品德。

实证的和科学的类型学逐步转向理想的类型学。从运行原则转变为理想原则。作为近似值的社会。(45)

气候决定论。气候生理学。寒冷国家:力量、自信、勇气、直来直往、不敏感。炎热国家:相反。气候理论为什么服务?把政体的纯粹类型带回历史的实际现实。气候给予政体以合理性(天然的奴役在炎热国家是必然的)。“对历史的判断完全在历史本身中;但他诉诸的是最没有历史性的东西:地理学,气候。”(47)

多样性与两样东西连接:理想类型+气候的物质规定性。

2)伏尔泰

历史方法的奠基人。历史事件的识别标准:区分历史和神话。“凡不在自然中的,绝不是真实的。”(48)不存在偶然:内在的必然性。莱布尼茨:一切都很重要,一切都是原因,不存在可能的历史(分析是无穷的)。剩余的交给上帝。伏尔泰: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原因都有结果——不是所有的父亲都有孩子。一种新的必然性:删除没有后果的事件+不分叉的直线。关于自然和历史的对象的新重点:事实的真实性批判、事实的历史性质、历史对象及其必然性。

各时代、民族的精神决定历史。不是孟德斯鸠的政治的精神,伏尔泰返回了文化。人类精神(=哲学)的进步。但是:伏尔泰持人性永恒论——矛盾?18世纪的解决办法:进步是人性的表现。人性作为原则被整个给定了。从自在变成自为(黑格尔)。

3)孔多塞

《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1793)。巴黎公社成员,后成为吉伦特派反对雅各宾派。逃难中写出。启蒙意识形态被革命的历史考验粉碎。

孔多塞如何想象历史。四个阶段:有书写之前(我们只能从自己的能力出发推测——理论的历史);书写出现之后(在各个民族的历史中加以组合对比);自希腊以来(有历史性的记载了,不需要猜测);未来(自然法则的“恒定性”做出的保障)。

第一阶段的理论的历史,没有事实的记载,但是依旧有价值。“孤立的人们”的“最初的完善化”的历史。“这种历史是一种人类能力的(起源)理论,一种形而上学。”(55)

历史与形而上学的同一。《纲要》从一种人性理论开始。三种基本能力:接受各种感觉的能力;体验快乐和痛苦的能力(道德的);可完善性(无限的)。

可完善性的应用:科学+道德。历史就是人性的发展。“历史和形而上学具有相同的对象。”(58)历史与形而上学的模棱两可的同一性。阿问:“历史给形而上学增加了什么?既然它们有着同样的内容,那么,历史能给形而上学的真理增加什么?”(59)

历史的目的(合目的性)。历史的产物:认识和道德方面理性/启蒙的统治。德性、自由、尊重人权。自由的统治。“因此历史有一个目的:发展的重点,那就是对这种发展的各种原则本身的认识,即对第一阶段各原则的认识。这样一来,人类历史只不过是获得对人性的自我意识的历史,而人性又是哪个自我意识的根源。”“历史是真理、理性的表现。”(60)历史给形而上学增加的东西:理性/形而上学的自我意识,它的有意识地生成(黑格尔)。

“理性不仅仅是历史的产物,它还是历史的内在原则和原动力——因为这种产物无非是向它自己作自我揭示的理性。在历史中,我们摆脱不了理性,我们永远只能从无意识的理性走向有自我意识的理性。”(61)结果与目的相同(?)理性的显灵作为历史的原动力。有待澄清的一点:如果理性从无意识走向意识,那么“理性首先具有一种非意识的和非理性的形式。”(62)

关于错误的理论。错误的必然性。错误建立在个人能力之上。错误也构成进步的一部分。历史即是理性胜利的历史,也是错误败退的历史。“所以历史的原动力不是单独的理性或错误,而是理性与其对立面的斗争。”“人类的历史……无非就是这种战斗。”(64)

技艺与启蒙。产生于“需要”的技艺。简陋的技艺。认识需要某种后撤=闲暇。游牧/农民——天文学的进步。天才人物回应“需要”。比如书写、货币(必然性)。进步是从启蒙的角度考虑的:知识;知识传播。印刷术:控制知识、使知识发展。知识在人民中散布——理性得到解放(从政治和宗教的枷锁中)。但是,技艺必须服务于真理。

启蒙与错误。两种理论(第二种的基础还是第一种)。1)人类学理论——关于错误的心理学。错误只是一种无知。(心理学)自以为是的幼稚。2)宗教理论和政治理论。真理和一种制度联系在一起。“一个制度,对人类精神的进程起着正反两种影响:它们既在加快着知识的进步,而同时又在散布着错误……”(70)

人类分裂为两个部分:(把自己置于理性之上的)教导者-(接受信仰、把自己贬低到理性之下的)被教者。两个阶级。祭司阶级的权利和利益。“科学的进步对于他们只不过是一个次要的目标,是一种延续或扩张自已权力的手段而已。”(71)

宗教的诞生。有学问的阶级权力。“为了保有真理,必须传授错误。”双重的学说。宗教的起源,使:祭司阶级权力的神圣化(参考苏格拉底的审判)。错误的散播。人民把自然界的真理当作超自然的真理。科学的力量被篡改为神话的力量。但是最后总是要完蛋的——追求真理与进行欺骗谋取私利的矛盾。

对真理利用的最初败坏——暴政。一切都基于人们之间不平等的偏见。偏见的目标:给错误和偏见提供自然的外观。“要把自然本身也转化为政治不平等的同谋。”(76)知识的垄断+物质的垄断(甲胄)。自然的平等被人为的不平等消灭了。阿问:偏见的结果是人为的不平等,还是人为的不平等导致了偏见呢?

火药的发明。孔多塞认为是件大好事。增大战斗人员的距离。减少凶暴程度。火器的普遍性要素(抽象的对手)。甲胄(物质)和骑术(知识)作为贵族对平民的垄断消失了。而孟德斯鸠表示反对:“仅仅炸弹的发明,已令全欧人民丧失自由。君主们不能再将城市交给市民去守卫,他们可能遇到第一个炸弹就投降;于是君主有了口实,维持庞大的正规军,后来即以此压迫其臣民。你知道,自从发明了火药,就没有不可攻取的要塞;这就是说,地球上从此无处藏身,无处躲避强暴与不义。”(78)孔和孟的共识:火药摧毁了封建制。但是孟认为这是自由的终结和君主专制的开始;孔认为这是不平等的终结和人类自由的开始。

知性的改进。理性与错误战斗。历史发展——最终走向理性的胜利。真理和错误之间的比较就会摧毁错误:希腊-奴隶制——法国革命(知识革命)-真正的人权。

从法律角度看,真理和错误之间的矛盾是一个伪矛盾。无知的问题运用知识是能解决的。但是矛盾并没有被消除。政府非理性地抵抗真理的进攻。教育的重要性——真理通过一己之力改造世界。

理性主义启蒙史观的双重优势。内容上:人类活动整合为一个整体。方法上:历史因果性的问题(科学的抽象办法)+历史发展表现为矛盾。但是这些积极因素受到机械论和唯心主义理性主义哲学的连累。历史的结果及其原则的单一性:意识的发展(进步史)。!!!阿评价:“归根到底,历史不是意识的内容(理性)而是意识的形式(历史过程中的发展)——这意味着内容的恒久不变……由此产生了这种历史、这种进步观念的悖论:事实上在孔多塞那里,理性主义历史观是对历史内容的无历史性、无发展的确认,历史的理性内容具有永恒性的论点……”(83)形而上学就是历史的真理。机械的线性进步观。能力的发展。“在其形式被给定之前首先被给定了内容的理性的发展。”(83)历史什么也不创造,只是内在原则的展开和注释。一种非辩证的历史观。这是一种历史判断上的唯心主义观念:把历史的现实性用形而上学的真理、无时间性的理性和人性对照。这种历史判断理论就是投射:“当孔多塞把理性和人性的原则置于历史的起点时,他实际上就把历史自己的自我意识作为内容投射到历史的起点了……”(84)忽视了帕斯卡尔的工具。“存在于哲学家意识中的历史发展的结果,代替了历史的实际过程。”(84)因此,必须建立一种关于“历史真理”的存在条件的理论。将历史真理理论与它自身的存在条件联系起来理解。

4)爱尔维修

18世纪最纯粹的功利主义。17世纪对人性的悲观与怀疑:皮浪主义(人类风俗与习俗的无限多样)+道德悲观主义(人性和善失去了一致,一切服从激情与利益法则)。17世纪悲观主义与宗教皈依理论的辩护。

18世纪。历史怀疑论变成:批判的(不是放弃理性,而是摧毁现存的不合理)+积极的(历史的多样性不是历史无理性的论据,变成历史智慧的对象去把握)。道德悲观主义不再是护教的。积极的理性。爱尔维修:利益悲观主义变成了利益乐观主义。从利益出发认识人类历史的多样性。激进道德唯物主义——被孤立。爱尔维修的两种基本理论:1)关于利益的普遍理论(统一性)+2)个人与环境的辩证法(解释多样性)=3)政治观与改革观。

1)关于利益的普遍理论

a)现实主义。实验物理一样的道德学。尊重事实。如其所是地看人。人的必然性——傻子的必然性。憎恨必然性是不义的。

b)拒绝一切关于人的道德理论。“爱尔维修把道德家们对邪恶的诅咒揭露为虚荣和欺骗:道德家揭露邪恶,是因为他不理解它们。”(88)“用辱骂代替智慧……大多数道德家对人类没有任何帮助。”(89)【德勒兹与斯宾诺莎:“律,不论是道德的还是社会的,没有给我们任何知识,它没有任何认识作用。”律是知识被获得/被阻碍的条件(超验权威)。《斯宾诺莎的实践哲学》中的〈论伦理学与道德之间的差别〉】“道德家的根本错误=根据一种虽则由私人利益激发却表现为人们的理想的原则来判断和谴责人们因此——这是不理解‘人们就是他们不得不是的样子’,不理解他所揭露的后果的必然性,是不能通过其原因来理解其后果的必然性。”(89)例子:风流女人。道德家谴责。而哲学家从政治的角度研究并理解。根本的必然性:利益。

c)一整套人性论为前提。物质-力。肉体-感受性。记忆和判断作为感觉的能力。肉体的感受性受道德的感受性改造,后者服从于利益法则(增进快乐、减少痛苦)。利益(激情)至上:不仅是道德世界的也是知识世界的原动力。“正是激情的锐利目光,穿透未来那晦暗的深渊。”(92)激情与天才。好奇心(积极)+厌倦(消极)=精神与发现的中介。激情统治智慧。

d)激情的统治——利益的统治——自爱的统治及其变形。利益(快乐)推动一切1)人类行为+2)价值判断与社会制度。

1)一切人类行为,甚至是最复杂的。

两种激情:自然直接赋予的;建立社会产生的。共同基础:利益或肉体的快乐。例子:贪婪(守财奴的矛盾,推迟快乐)。例子:野心与虚荣。“人们爱尊敬绝不是为了尊敬本身,而是把它作为其他人承认自已低一级,作为他们对我们有友好倾向,殷勤地为我们免除痛苦并为我们谋取快乐的保证……”(96)快乐不仅有作为目的的快乐/利益,还有伪装成手段的快乐/利益(守财奴的守财)。利益的动力学。利益有一种深度。

2)一切价值判断(关于利益的社会学)。不是单纯的道德理论,而是关于判断、风俗、法律、艺术的理论。

从个人角度看:利益是正直的唯一判断者。各种行为本身是“无动于衷的indifferent”:道德价值来自我们作出判断的利益。利益的主观性。羊和草(昆虫)。视角:昆虫看羊(恐怖的);昆虫看狮子和老虎(慈善的复仇者联盟)。!!!但是阿尔杜塞认为:行为是否indifferent的判断仍然是从判断者的利益的主观角度下达的。行为本身是谈不上无动于衷的,因为行为必定产生于当事人的利益。一个矛盾的双重的必然性:被判断的行为的内在必然性(无动于衷);判断的内在必然性(出于利益)。这个悖论假设了一种可以从利益中抽出身来的智慧,或者恰恰由这种智慧本身的利益激发出来的智慧。悬而未决的难题。【该部分有点绕,这个indifferent是否只能在一个包含第三方的场景中作为一个过渡(潜在)状态出现呢?】

从社会角度看:尊重——社会的有用性。反对两种观念:柏拉图主义者(德性是绝对的);怀疑论者(德性是纯粹任意的)。前者忽视历史,后者没有深入考察历史的事实。新的原则:“一个社会在历史(和空间)中的利益的变化,可以说明判断、观念和风俗的多样性。”有趣的例子:斯巴达关于盗窃的立法(盗窃在斯巴达是被允许的,只处罚被抓住的窃贼手法不灵。吕枯耳戈斯的法律:流通货币是一种笨重的铁钱,金银是无所谓的。母鸡和蔬菜是唯一可偷的。一些永远干的灵巧的盗贼培养了斯巴达人勇敢和警惕的习惯。盗窃因而对斯巴达有利)。例子:游牧民族把老人赶到树上——缩短了缓慢而残酷的死亡过程。

艺术:民族趣味与民族利益之间有隐秘联系。(104-106)

爱尔维修解释了人类制度的多样性。用社会利益串联。风俗和制度(制度与意识形态)是根本利益的手段(派生性)。需要一种利益-意识形态的历史辩证法。废弃过时的法律,以防法律与利益的矛盾。一种离奇的事情:历史死后为什么继续存在?答:没有无时间性的真理,是政府的无能和玩忽职守。死后的东西继续存在的政治原因:某些人的利益维持着现存却过时的秩序。利益的分裂。矛盾。

若利益是普遍推动力,那么难题:1)个人之间、公众与暴君之间利益的矛盾。2)各种利益革命:利益的变化?3)利益的性质是什么?这个词对不同对象意味着什么?4)怎么解决冲突?爱尔维修的解答:教育。

2)个体与环境的辩证法

“人确实只是其教育的产物。”(111)广义的教育:环境。教育的两个阶段:儿童——成人。

a)儿童的教育(有差别的和发生学的)。“没有人接受同样的教育。”“一切个体的差异,都是‘教导’(=环境)影响的产物。”(112)不同对象/事件——不同感觉——机遇=外部影响。天性的根本统一性基础上的差异理论:“机遇”“教育”“环境”的理论。

b)成人的教育。新的教导者:政府和风俗的结构。

“环境”生产人。唯物主义的两条道路。1)狄德罗和爱尔维修的论战。狄德罗:教育的作用有限,决定性因素是肉体的差异。爱尔维修批判:构造的不同是次要的,才能从一开始是平等的。2)孟德斯鸠的气候。环境在孟德斯鸠那是非历史的(纯粹的地理学),爱尔维修则把环境构想为一种人类的和历史的环境。唯物主义。历史环境辩证法。政治制度的难题。

3)利益与政治

两种形式的利益:个人的、主观的利益 – 公共的、普遍的利益。爱尔维修的两个断言:人类的最后推动力是个人利益 – 公共利益通过法律和风俗塑造个人,公共利益赋予个人利益以形式和内容。

1)特殊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矛盾。例子:女人的虚假。女人通过虚假解决自然欲望和各种法律(公共利益的表达)。两种利益的本质冲突。2)特殊社会集团与民族的利益的矛盾。前者是特殊的,更加强有力,压过后者。

矛盾是事实。另一面是正当。社会的起源。契约——公共利益就是全部特殊利益的集合。同一性(但是理想的、内部的)。惩罚和奖励(外部的)代替这种理想的同一性。内在的同一性 – 外在的统一性。如何外在同一?强制或偶然(幸运)。后者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同一性。例子。!!!各种学术团体“对它们来说,最广泛有用的观念是那些格外让人舒适的观念,其中私人利益通过这种手段与公众利益混淆在一起……”【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圣哲:把普遍利益视为个人激情——“把互相利益联系在一起的人,相互之间不可能是自由的。友谊只是一些交易:只有独立的人才能进行馈赠。”(122)悖论:为了达到普遍利益,为了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能一致,人就必须独立与他自己的特殊利益。为了理解社会而摆脱社会:为了认识它而把自己从它那里解放出来。对于普遍善的激情变成了一种对各种激情绝对超脱,变成一种否定。

阿的评价:关于利益的唯物主义完结于道德唯心主义——圣贤理想主义。立法者“迫使人们具有德性。”还是知性改进论。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的连接是虚假的,至少是“有待在人们当中形成的”。爱尔维修把自己的历史物质性理论否定了——渴望无私的非历史立法者+用理想利益代替了历史利益。

爱尔维修带给我们的难题性problematics:个体-环境的辩证法+历史利益的性质及其生成原则。

5)卢梭

统治18世纪为历史提供最深刻的文本。《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让我们抛开事实不谈,因为它们与我们探讨的问题毫无关系。”(127)。文明进步人类堕落的历史。概念的历史。卢梭在理想的起源中使用的概念,“是一些使得在新的范畴中思考真实的历史过程本身成为可能的新概念。”(127)类比:抽象的数学 – 物理学具体难题。

卢梭面对的独特局面。两个社会集团:封建自由派与资产阶级派(百科全书派)。两个拥有财产且对立的阶级:封建主阶级 – 资产阶级。背景:剥削人民群众。双重剥削:封建主剥削(经济+人身)+资本主义剥削(雇佣劳动+破坏生产组织)。

卢梭从属启蒙哲学。理性主义者。支持功利主义和理性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内部的批判立场。启蒙哲学的内部批判。批判的立场:卢梭的概念和要求的平民色彩。直抵根本的批判。

卢梭的历史观:1)历史作为一种过程。但不是连续的线性而是波节的辩证。发展本身是二律背反的。完善理性的同时人类也败坏了。2)历史不是个人的,不是有关个人能力的,而是作为物种的人类。3)人性经历种种实际改变。“要分辨人的性质中哪些是原有的那些事人为的。”有没有纯洁的自然状态?4)人与人的关系发展受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的影响。5)历史的辩证法不在错误和真理之间(永恒理性的自我意识)上演,“如果某种物质的必然性在支配着人类的进步,那就再也不可能将改进的希望仅仅寄托在理性的胜利上了。”(133)

理性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有先于理性的要素。“我们在造就人之前,就绝对用不着把他造就成哲学家”。卢梭并没有想证明文学和艺术伤风化俗(《第一篇论文》),只是想用一种极端的论证驳斥启蒙运动的根本论点:理性作为历史的原动力。

卢梭的局限:1)限于启蒙运动的主题,他的批判形式知识他所批判论点的否定性对位。2)乌托邦作为卢梭批判哲学的前提条件。悖论。18世纪最唯物主义最辩证的理论终结与道德唯心主义(爱尔维修)。这一局限是社会坏境的历史局限:雅各宾党+罗伯斯庇尔。

a)在自然状态中

自然状态中的人:自由、平等、善良。三个原则的两个条件:1)人与自然的关系:直接、简单、无障碍。2)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存在。

1)人在自然中很自在(在自己家)

反对人在自然中身处敌对环境。低于动物,但是人的多面性(手)——适应一切。独立于自然+可完善性。

与自己身体的关系:1)不需要别人的身体就能满足需求。2)疾病。【疾病=社会制度的柏拉图批判,不太清楚】没有死亡。动物不知道死亡。对于死亡的感觉不在自然状态提供的能力中。人的身体就是他自由的身体。

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直接的需要。食物、性、休息。森林提供食物和庇护所:一切都在手边不需要劳动。野兽是障碍?不,人能爬树躲避。况且野兽也有同情心。没有未来感(加勒比人的卖床单的例子)。人的天性和真理就是睡眠(黑格尔:自然与自我的和谐)。人的自然的自由就是与环境相和谐的自然的存在。自然的慷慨 – 人的独立。预示着的社会契约:人与环境的普遍和谐——自然已经发生着普遍意志的作用。(138)

这种自然是什么?1)物质的现实:人类的整个历史必然在自然(自然的自然与人为的自然)中发生。2)象征的现实:对理想性的支撑(自由——精神能力)。思想对应这两个层次。后者的真理性支配前者。

2)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存在

孤独的基础。自然的慷慨与无边。广阔的森林,人和人可以不必相遇。没有联合也没有对抗。荒谬的霍布斯。即使人与人相遇了,也会和平相处。恶意牵扯到道德判断(以社会为前提)。!!!战争状态以社会关系为前提。三种善良:前道德状态的、善良前的善良;社会中反思后的善良;卢梭的乌托邦中的善良。没有强者的统治(奴隶可能在主人睡觉时逃入森林)。没有承认关系。人的平等建立在“没有关系”之上(只有偶然的性关系)。但是竟然有怜悯心。

b)社会状态的起源

自然中,人活在自己中。社会中人活在自己之外。“偶然”导致了人和自然的分裂。所有权。“这块土地是我的。”市民社会的两个条件:所有权的事实+所有权的观念。历史发展的必然带出了所有权的。但这种必然性又是一系列偶然的产物。偶然和必然的矛盾——三个时刻:1)自然 – 人类青年;2)人类青年 – 战争状态; 3)战争状态 – 政治社会。

1)人/自然分裂

自然变成了障碍。人遇到了困难。不适应和矛盾。但是这种矛盾是自然的。必然需要偶然揭示自然的变化。人类自然的物质性(必然性)与理想性之间的距离。自由被必然性逼迫。为了填补理想和物质性的距离需要中介——人把自己的身体变成了自然与自己的第一个中介。理性和反思的诞生(诞生于中介的非直接性。黑格尔:概念=使捕捉与迂回成为可能)。理性和实践相互的起源。自我意识出现(统治着自然;骄傲的目光投向自己)。他者是模棱两可的:自然+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临时的、不必然的关系。共同利益=特殊利益的短暂相遇。瞬间性(无筹划)。共同利益是偶然的、没有必然性。人只受特殊利益约束。森林还存在。人还是独立的。

最初类型的所有权:窝棚。没有人为了窝棚斗争。强者造窝棚;弱者也造一个不和强者抢;强者不需要第二个窝棚。弱者不需要抢强者的窝棚,因为森林里有资源,可以解决经济问题——强者和弱者之间的关系的难题没有意义。人和自然环境还不错。经济活动还没有社会功能。

一系列后果:1)家庭的诞生(内心世界开始发展)。2)语言(岛屿上空间/资源受限。岛屿是社会生活的象征而不是孤独)。3)民族(家庭组成共同体)。4)价值观(无私的尊敬:人们赏识唱歌跳舞最棒的人【可爱】)。(145)

田园诗般的状态。“独立自主的交往。”经济相对独立。情感和抽象的普遍性连接。没有(经济)必然性的联系。但是被“致命的偶然事件”打破了。

2)“从一个人需要别人帮助时起”

一切的恶从这里开始。经济独立结束。劳动分工开始。致命的革命。冶金和农业(偶然事件)。劳动分工的后果:1)人(必)需要人。2)人陷入到超出自身能力和预期的生产进程。三种时间性:直接的需要 – 瞬间的时间;被中介了的需要 – 远见(短暂);劳动分工 – 社会时间(漫长)。3)技艺与需要的相互因果。一切都是相互的。

模棱两可的所有权。只是占有。有逃脱的可能性。森林还在——还有足够的土地能被占有——不会导致什么社会后果。经济独立的物质基础还在。劳动分工可摆脱。自然还没有被纳入社会进程。人类关系的必然性还是局部的必然性。社会要求全体。

奴役状态出现:不是黑格尔意义上的承认而是纯粹的经济依赖。最终的恶化开始于森林的终结。再也没有森林可以开发了。占有形式的转换:自然土地 – 人占有的土地。土地饱和导致——战争状态(统治和奴役,或斗争)。“人类关系现在是必然的了。”(149)

两种出路:1)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2)社会契约。

力量的统治。不是身体力量而是经济力量。“因此,这种力量不是原始的,而是经济关系发生危机的一种出路:是人们解决他们自己的矛盾的办法。力量本身并没有先天的社会涵义:不是原因,而是人类关系的后果,人类关系危机的解决办法。人陷入战争状态中,只是因为被迫无奈——对霍布斯的反驳。这种必然性无法再逃避,它只能通过契约来升华:人与人的联系是不可避免的。”(150)

3)反思战争的悲惨状况

霍布斯认为,所有人都在反思。卢梭认为,只有富人才会反思,因为富人在战争中损失更多。算计穷人。把特殊利益说成普遍利益。穷人上当签订契约。契约的价值:同意(尽管是被欺骗的)。契约是:普遍的形式+愚弄的形式。

关于契约的两种观念:纯粹形式的普遍同意;内容 – 转让。内容是什么呢?

所有权变成了不可废止的权利。【占有从纯经济的变成了权力的游戏】所有权的发展:窝棚——耕地(森林)——耕地(森林消失 – 战争)——被承认的占有:所有权。民法的诞生。

政治法。国家产生于市民社会的存在之后。民法没有强制力——渴望一种特殊机器。只有从所有权出发才能理解国家。国家是为市民社会服务的功能性角色。

《社会契约论》:契约怎么成为合法的?1)强调物质进程;历史辩证法;经济的作用,2)人性的完美性与历史的堕落。两种方式阐释卢梭:1)作为异化的历史(黑格尔)。2)唯物辩证的历史观(马克思)。交叉口的卢梭。

*

三、黑格尔

历史哲学。启蒙哲学的完成。历史的总体。历史目的的主题=精神的自我意识(孔多塞)。意识形态与社会条件的矛盾(爱尔维修)。辩证法和异化(卢梭)。行动的悲观主义:利益和激情。Verstellung和理性的狡计。

A)历史的不同形式

三种历史:1)原始的;2)反思的;3)哲学的。

1)原始的历史

直接的历史学家。叙述的历史仅仅针对现在。“传说”属于精神混乱的民族。“历史”属于有自我意识的民族。主题:环境里实际存在的。不作反思,生活在事件的精神本身当中,没有超越。

例子:伯里克利的演讲。不是反思也不是虚构,而是一种行动。表达了历史的个性(精神必须存在)。一个民族只有获得历史个性时,这个民族的历史才存在。有一些民族在历史之外。

2)反思的历史

超越现在的。“作者带给作品的精神与作品内容的精神不一样。”矛盾:“李维让古罗马的君王们‘像李维时代的聪明辩护律师一样’说话。”(159)这还是无意识的。实用主义的历史:利用过去(“道德价值”)教育现在。悖论:对教育儿童有效,但对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的复杂要另当别论。事实:没有谁从历史中学到什么。反思历史的深层思想:把现在的目的投射到过去。

反思的历史中区分——批判的历史(原始资料的历史)和局部的历史(艺术史、宗教史)。历史内部的历史(真正的精神但不普遍)。普遍性外在于历史的内容(现在投射到内容之上)。

这一区分产生的重要论点:

1)历史的目的:通过生命和独特的灵魂来“触及现在”。但这个目的被历史的各种手段本身背叛。

2)原始的历史的真理是内在与自己现在的历史,与自己的目的成为同时代的。但是失败了。直接性导致只能表达但是不能理解。缺乏普遍性。不能在普遍历史的总体过程中定位自己的现在。某种个性的真理,但不是普遍的真理。

3)这个矛盾含有的真理:作家的精神必然是他的时代精神。

4)反思的历史彻底失败——对历史的反思无非是通过过去而对现在的反思。李维把自己的精神结构投射到了过去。实用主义的历史把自己的主观目的(时代的目的)投射到过去。

“被现在的规定性支配着的历史学家,在什么条件下才能真正地对过去进行反思?在什么条件下,现在能成为过去的真理呢?现在的精神可能成为过去的精神的真理吗?在这里,再也不是通过爱尔维修那里的对机遇的求助,而是求助于一种条件:!!!现在的精神可能恰好把在历史中起作用的、变得有自我意识的理性的真理当作自己的内容。”(162)哲学的历史解决了现在与反思,历史对象与历史学家的历史条件之间的矛盾。普遍的观点。

B)历史和哲学

哲学和历史表面的矛盾。思想隶属于历史的现实。但是哲学抽象处理历史的材料“历史哲学对历史进行先天的构造”。(163)

黑格尔驳斥该矛盾的两个理由(阿评价自负):

1)历史对象的合理性层次:

世界历史是合理的。“历史中这是假定,但在哲学中不是。在哲学中理性就是自持的,自我转化的,自我为目标的。黑格尔要求历史学家主观上要相信这种“哲学”。

哲学没有给历史特别带来先天内容。因为任何历史学家都必然投射自己的范畴(先天内容)。“把哲学带进历史的唯一要求,是历史的合理性的要求,这种要求使得历史的建立成为可能,正如它使得各种自然科学的建立成为可能一样。”(165)

智慧统治着这个世界——不是作为自觉的理性。例子:太阳按照一些法则运行,却没有意识到这种法则。神意/天意?依然是不确定原则,不能解释整个历史。要理解恶的必然性。恶的合理性。“认识上帝”的必要性。

2)在历史对象的结构的层次上:

抽象理论。开普勒的例子。没有对原则的认识就不能处理经验。抽象理论要在“科学的知性过程中……通往真正本质……”(167)抽象理论把本质的东西从非本质的东西中区分出来。本质的东西构成被考察对象的结构类型(抽象-经验)。

黑格尔的哲学与历史的关系原则。有两种解释方式:

1)认识论的意义——历史想要成为科学的,必须把它的对象看作是可理解的、合理性的+需要一种抽象的理论。这种抽象理论“是关于其对象的结构本身的理论,具有其特别的实质性——因此,哲学无非就是以科学原则本身的形式出现的科学。”(168)

2)纯哲学的意义——历史合理性不仅仅是认识论的原则,它就是理性的产物:历史哲学的难题就是历史诸目的的难题。

理性。认识上帝。普遍历史。合理性与历史对象的本质的意义:从科学 – 哲学。“本质就是……‘自由’的意识”,“普遍历史是在‘自由’的意识中的进步——我们必须认识这种进步的必然性”。(169)

C)历史的本质

“物理的自然也同样出现在普遍历史中……然而,实体的东西,就是精神。”(169)一切以自然和历史(精神)的对立为基础。怎么样的对立?

自然:自我的外在性——物质实体=重力。有重量的物质在外部寻找目的,如果本质和自身重合,它就变成了几何学上的点。精神:自我的内在性——精神实体=自由。精神=内在性=自为的=自我意识。

历史是“精神在时间中的异化”。自然有时间但是“没有历史”。自然是无变化的循环。精神领域里才有新东西的产生。历史有着自然没有的“可完善性”。比如:有机的自然物——种子/卵。不同点:自然发展不受阻挡。精神在发展中有着艰苦的、无止境的与“自己”斗争。但是“它还在这种自我异化中感到骄傲,并充满快乐。”(172)自然的时间不是创造的(循环)。历史的时间——到终点我们得到与开端不一样的东西。

精神向其目的生成时的辩证法。1)“转变”。精神的异化模式。精神离开自己,然后生产出一种文化。转变不是“过渡”,而是“自我的改变”。“每一个曾经满足了它的作品,都重新作为材料来反对它,并迫使它进行新的劳作。”(172)2)转变的辩证法。精神自我实现,使自己客体化。自己满足自己。

自我异化的结果:自我的有意识的内在化。有机自然界持存的是同样的(有限的)物种。在历史中是无限的物种——思想。扬弃是精神的活动,既是保存又是转化。历史的目的:获得对精神的本质本身的意识——自由。(174)普遍历史:精神的再现。东方人(只有一人的自由) – 古希腊人(奴隶制:有限的自由) – 基督教。长期的过程。“自由”的意识中的进步。

D)精神的手段

历史的目的如何实现?精神的手段解释了历史现象本身。“这种历史的目的(内在的目的,它看不见自己)利用可见的外在的手段为自己服务:那些手段就是人的激情和利益。”(175)普遍历史的经纬线:观念与激情。观念和激情统一在国家。自由(个人的活动)与必然性(普遍的东西)。如何调和个人主观目的和普变得目的?

Verstellung是行动的本质。造房子的例子。各种要素以反对自己的方式被使用。同理人的激情。“人类的各种激情也是以这种方式得到满足的,它们的目的在追随它们的自然归宿时,就造成了人类社会这个建筑物,同时却使得权利和秩序得到了权力来对付它们自已。”(177)

阿问:理性的狡计和Verstellung难道和黑格尔批评的神意有什么区别吗?“绝对”纯然超验外在于历史吗?黑格尔的解答,历史之中也存在“绝对”——国家作为精神的存在本身。

E)精神的存在:国家

存在于历史之中,披着精神的外衣的绝对的实现——国家(形成了一个国家的民族)。国家=主观意志激情+理念的现实。现实的普遍的东西。

1)作为精神的存在的国家

道德的整体。主观意志与合理意志的统一。享受自由的个人要接受普遍的东西(法律作为根本特征)。!!!国家不是主观性利益的一种手段。国家是主要的普遍的愿望与主观愿望的同一。“历史的记载只有从历史对千记录它的民族成为真正的历史存在的时候开始才存在=即当这个民族开始关心作为历史特征的内在化的时候才存在。而这种内在化,正是由国家产生的:国家,为了延续下去,不得不将自已的过去内在化以保存它,它感觉到了保存普遍的东西的需要。”(181)

历史的开端。家庭=史前史——精神的统一必须走出情感的(自然的)圈子。国家的存在包裹吸纳对过去的意识。印度没有历史。原因:种姓制度是自然的,不是伦理生活。没有目的。

2)作为精神总体的国家

赞美孟德斯鸠的总体论。“国家因此就是一个民族生活的其他具体方面的基础和中心,也就是说,是它的艺术、法律、风俗、宗教和科学的基础和中心。”(184)

要理解某个历史事件,就必须用两个坐标1)(单个民族)历史的总体;2)普遍历史的全体。

F)历史的原动力

历史的三个方面:目的(自由意识的进步);手段(人类的激情和Verstellung的辩证);存在(国家)。历史的总体是如何自己运动起来的?伟人——在其目的中包含了一种普遍价值的个人。他们赋予无意识的内在性以意识。“这样一来,伟人就不是历史的作者,而是一些陷入历史动力辩证法中的助产婆。他们不是跃过自己的时代,而是抓住了在自己的时代中别人没有抓住的矛盾。这种矛盾就是现存的秩序与新的内在精神之间的矛盾(果壳与果核的矛盾)。但这种矛盾本身是一种内在于精神的矛盾,因为现存的秩序也是此前精神的产物。”(186)1)推动历史的矛盾=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本身就是自在精神的实现)。2)精神与制度的矛盾就是先前的精神与新的精神之间的矛盾的现象。

原动力:自由,对自由的自我意识的获得。哲学的历史:即获得对推动历史前进的永恒理性的意识的历史。

原始的历史与反思的历史之间的矛盾解决:现在的精神就是达到了自我意识的过去的精神(精神的同一性)。黑格尔:历史已经终结了,所以他的智慧才是可能的。阿作为马克思主义者想象一种历史的开放。

*

四、青年马克思著作中的历史的难题性

国家。1830年的七月革命。普鲁士警察国家。黑格尔体系中的反动内容与革命方法的矛盾。自由和理性的实现?国家应该变成自由的国家。马克思的思想三个环节:黑格尔自由左派——乌托邦和道德的革命理论——唯物主义和科学的革命观。

A)国家=黑格尔意义上的实现了的理念

普鲁士国家的奴役。具体的不合理的国家如何走向合理。为什么国家的存在会与国家的本质相违背?

B)费尔巴哈的影响

国家/宗教的不合理不是偶然而是本性。被异化的不是精神,而是经验的人——唯物主义人类学。宗教不是一种幻想:它的内容是真实的:人的本质。它是非现实的:显示了人的本质的异化——人的本质的非存在,人在人类生活中没有实现自己的真实本性(在彼岸沉思)。本性投射到了天国。“为了使宗教成为现实,必须消灭宗教。”(193)为什么人不是人?被异化了。如何克服?

1)宗教

人的两个层面:本质与现实性(国家和社会)。必须在现实性层面寻找宗教的起源。虚假的世界?与哲学所定义的人的本质不同+苦难的抗议。

2)国家=宗教的基础

反对鲍威尔:政治解放不伴随宗教解放。政治解放不是人的解放。“国家中存在的自由,其本身只不过是经济奴役的一种异化形式。”(195)国家=被异化了的人的本质=人民生活的宗教。!!!政治生活是非现实的领域。“人是那些政治属性(自由、平等)的主语,但那些政治属性并没有消灭他的社会环境,而是必须以它为前提。”(196)公民权与人权的矛盾。人权的利己主义。

3)必须在市民社会的那些矛盾中寻找人把自已真实的本质投射到公民中、投射到政治生活中的理由。

自私的被异化的人。竞争。货币中实现。人的解放=消灭经济生活领域与政治生活领域之间的矛盾。回归共同的联合。人的本质的内容,就是共同体。从政治解放到人的解放。

4)人的本质的完成:无产阶级的革命

无产阶级性质与人的本质的性质的内在关系。矛盾——愤慨。“总体”的异化+人的本质与其存在的无人性的矛盾。革命作为矛盾(人的本质的不可(应该)异化性与它的异化之间的矛盾)的必然后果。哲学的作用。“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198)人的本质=哲学反思的对象和无产阶级的存在。仍然是历史哲学。1844年后的转变。经济学+社会运动的认识。

C)马克思决定性观念的方法论思考

科学的历史理论:拒绝古典意义上的历史哲学+科学的辩护。

1)拒绝历史哲学

清算哲学信仰。

历史哲学被两种要素规定:历史的要素(材料和内容)+超历史的要素(目的与意义)。历史判断的尺度来自于历史的外部。但是这种尺度本身就是历史的要素:“它的内容无非是对于历史的当前意识(或关于当前的意识)。”(201)历史哲学的缺陷:把自己现在的意识作为判断历史的超验尺度。因此,要把历史哲学强加给历史的尺度,还给历史本身。创造一门历史科学:1)研究关于历史的哲学观念;2)要把科学家的意识支离被历史内容支配的意识。阿基米德支点。在历史的内容中抵达历史判断的客观性基础。

2)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辩护

科学性的全部条件。

a)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一种绝对的知识,而是一门开放的科学,它像其他科学一样,自我建立并自我发展。列宁:“历史唯物主义从来没有企求说明一切,而只企求指出‘唯一科学的’说明历史的方法。”(204)一般理论,使得对那些事实的发展认识成为可能。抽象的一般理论首先是一种假设,要变成科学真理,必须接受检验。

b)两种检验:事实的检验(数学)+实践中(经验中)的检验(物理学)。

“历史学家或历史哲学家通常来说是一个知识分子,一个孤独的思考者,他所企求的仅仅只是发展出一套能符合可理解性和一致性这种内在标准的一般理论,但并不寻求有效的实践标准。”(207)

科学有效性的标准:内部的严密性+检验理论的条件+科学的条件(利益和真理之间没有冲突)。只有无产阶级没有冲突。历史理论的命运在现在上演。“在现在的实践和现在的历史行动中上演,而在对过去的认识进行检验时,这种现在的实践起着生死攸关的作用。”(209)“对科学的历史学来说,‘过去’必须通过参与到现在的历史实践中去的理论在当前的进步,被越来越深入地理解。”(210)

还是有关建设未来的。“它在本质上不是一门冥想的科学,面向着过去的本质;而是一门行动的科学,面向着未来。”(211)“历史科学之所以能成为建设未来和改造历史的科学,只是因为历史本身是对自己的改造。只有当那种在历史中实现的改造与历史的改造的一般意义相吻合,与它未来的法则相吻合时,历史才能成为科学。”(211)改造世界(矛盾)顺应历史运动。【黑格尔浓度逐渐超标】

3)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原理

科学的方法(理论+实践)+科学地被定义了的对象。需要一片客观性的地基(古典历史哲学失败的理由)。“必须在‘过去’和历史的‘当前性’之间存在一种深层的、共同的联系,即摆脱了现在的相对主义的绝对客观的有效普遍性。”(214)帕斯卡尔的直觉。历史中的真理来自“那个历史要素与它的存在条件的关系。”(215)相对主义的威胁——转变过程的客观方式(过度的必然性)?历史真理的存在条件发生转变的客观的动力学规律。

社会条件与意识形态。古典哲学只是联系起来,没有继续发展。爱尔维修意识到,卢梭表达了但是没分析(社会条件取决于经济条件)。马克思抓住了这种灵感:“人们在自已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217)

a)生产力。生产方式的变化 – 生产力的发展程度。

b)生产关系(下层建筑)。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财产关系或生产关系)。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和分配的经济形式)。

c)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并不机械地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产物。既是产物也是条件。一种形式也是一种功能。“所以生产关系是服务于那些生产力的,所以它们代表了生产力得以发展和发挥作用的条件:所以,生产力生产了它们自已得以发展的条件。”(222)过度的必然性:发展形式变成桎梏。【质料拒绝形式】“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各阶级之间生产关系的层次上得到反响,并在那个层次上发挥作用得到解决。各阶级根据利益的不同,或与新的生产力站在一边,或与旧的生产关系站在一边。”(222)上层建筑服务于生产关系与阶级关系(作为生产关系最终的现实)。

矛盾作为一种科学的动力。绝对的要素。阿基米德支点。历史科学的客观性地基。

*

片段

启蒙运动中的历史感。“求助于历史,并不等于有历史意识。”阿评价孟德斯鸠为了支持封建制反对绝对君主制引援历史时,求助过去是为了反对现在,求助于历史却是反对历史的本质。“对他们来说,历史不是对各种社会制度和形式进行超越的实在进程,而是某种倒退的理想的历史权利。”(226)如何辩护新事物?历史意识与理性。但是:对于理性的求助,是一种论战意义的。它的本质依然是对历史变化中的变化的承认(理性的逐渐实现)。理性是某种历史论据的代用品。

*

革命的爱尔维修

对形式主义教育(经院教育)的批判。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矛盾。批判卢梭的性善论、有机构成、道德本能。将卢梭和爱尔维修彻底分开的理论背景:教育含义的衍生——“它与人们给小孩子所提供的学徒期毫无关系,而是涉及在整个历史自身当中的人的生产。”(231)人没有先天结构。“机遇”塑造一切。但是:“机遇”收到个体本身身处环境结构的支配。环境决定论就是自由的象征。爱尔维修的激进主义:“我们面对的是人通过自己的历史的全面生产。”(233)家庭与社会的两层教育被统一至一个概念之下进行思考:政府。“激进地改革人类的政府模式来彻底改革人类。”(234)阿评价:理论上的激进主义只是相对平庸的改良主义。卢梭不相信知性改良。不是真理与错误的抽象斗争。而是人与人、物质的、具体的斗争。

*

马基雅维利(1962)

对马基雅维利的四种解读:1)客观、中立的纯理论家;2)作为马基雅维利主义者的马基雅维利——政治上不道德的厚颜无耻之徒;3)民主的、共和的马基雅维利;4)葛兰西。【手稿到这里结束】

如此矛盾的对象。不是经典意义上的理论家。斯宾诺莎评价:acutissimus敏锐的人。但只是经验性的敏锐,不是理论家的、实践家的、哲学家的敏锐。没有上升到理论形式的经验主义。马基雅维利对于概念世界的陌生。马基雅维利没有建构作为理论对象的政治对象。悖论:“一个因自己的思想在公认的政治理论中找不到其位置,因而被看作经验主义者的作家。”(244)被严肃对待的模棱两可者。一种令人不安的、古典理论家无法表达和辨认的潜在的理论意义。“尝试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是否马基雅维利不是一个经验主义者而是别的什么?我们能否在这个成问题的赌注上押上古典政治理论的内容本身,不是为了摧毁它或驳倒它,而是为了一旦弄清楚了马基雅维利理论自身的意义,就通过他的见解去照亮它的意义。”(245)马基雅维利的孤独。

《君主论》引言。一个身居卑位的人,“胆敢探讨和指点君主的政务。”(246)不识庐山真面部,只缘身在此山中。人民才能认识君主。vice versa。

《君主论》结尾的祈求。新君主可能获得荣誉。此时此刻的“质料”:时机和人们。救赎意大利的条件:意大利的彻底沉沦。【对比无产阶级的彻底异化】万事俱备,只欠一位懂得采用何种新形式的君主。

A)一些理论主题:现实主义态度+经验性的历史哲学+历史行动的哲学(幸运 – virtù)

B)一些政治主题:核心主题:新君主的降临。罗马:不是人文主义的、法学、文学、哲学的罗马。而是政治 – 军事的罗马。统一意大利的伟大复兴。

一、起点:检视各种君主国

新君主来创制民族国家。赋予质料以形式。但是——“并非将乌托邦投射到质料之上,而是寻求将政治方案嵌入质料本身以及现存的政治结构本身之中。”(254)

意大利的质料之混乱使得创制的进程与开始几乎不可能。质料混乱没有形式也没有意志(目的)。“意大利的质料是一个权力的真空,等待着从外部带给它或强加给它一种形式。”(255)《君主论》前十一章分析各君主国作为形式的原因:“对现存消极形式进行彻底盘点的必然性,只不过是对将新形式应用于现存质料的彻底的偶然性的承认。换句话说,新形式的必然性的条件,是其开始和诞生的彻底的偶然性。”(255)

1)世袭君主国:君主是“自然的”。“革新的理由,由于世袭权力的古老和其时间上的连绵久远而被取消了,随之消失的还有对权力起源的记忆。”(256)对起源的遗忘。

2)混合君主国:征服与兼并的各国浑然一体。但是如果语言和习俗不同就很困难。这种创制必须:“征服、兼并对于这个民族来说虽属外族、然而又必须被合并入这个民族的地区。”(259)

3)自由城市:自由的人民难以兼并和统治。夷为平地,或,借助那些自由的人民自己的手去保留它。

4)个人创建的国家:从无出发。全新的君主国。靠virtù或运气或纯粹的卑鄙。典型。

5)市民的君主国:“这一次,权力的起点在各社会力量之中,后者直接干预、直接活跃于建立君主国的过程中。”(261)君主权力来自社会集团干预。深层社会基础昭然若揭。两种情绪(医学术语):人民(稳定)与贵族。阶级斗争。可见的起源。

6)教会的君主国:君主拥有臣民却不统治他们。讽刺超验权力。

全面枚举。形式自身是中性的。意义:“清理出一个同质的、空的、无论什么都没有优先权的纯粹可能的空间。”(264)三点值得关注:1)没有指望的类型——世袭国家(历史上的沉睡状态)、教会君主国(超出了政治层面)、卑鄙征服的国家(君主只满足私人目的而不是政治目的)。2)新国家——个人创立或市民君主国(君主与人民之间的一致才是力量和持久的基础)。3)共和国?《论李维》——民族国家的降临不可能从共和国起步。意大利的例子——共和国只是一种堕落形式的存在。

二、军队与政治

必须组建军队。不好的军队:雇佣军(不愿打仗);援军(外国人);混合军。好的军队:民族的军队。“一支民族的军队,是独立自主的条件……而享有自由的条件:是那些国民都被武装起来,不再畏惧暴政。”(267)创建由城镇居民和农民组成的民兵部队。军事民主。技术性与政治性:“军队不应该仅仅是技术性的力量,其本身就要是一种政治力量,并以某种方式,对它所能达到的目的有审慎的预料。”(269)马基雅维利是:“第一位意识到必须给暴力的形式和手段赋予其本身是政治的内容的理论家。”(269)良好的军队意味着良好的法律。谈论军队,就是谈论法律。

三、统治术

军队从本质上说就是政治的。翻转的克劳塞维茨:政治是战争的延续。

1)关于暴力及其手段的理论

“应受谴责的是毁坏事物的暴力,而不是纠正事物的暴力。”(272)建构的而非解构的。“因此,暴力及对不道德的方法的使用,只有在有一个正义的目的——即创建或保有一个国家——这种正当的情况下才可以得到辩护。”(273)强调:所有君主中,不可能避免残酷之名的是新君主。1)“好的政治目的征用所有的手段,无论是不是暴力的,也无论是不是道德的。所有的手段,无论好坏。”(275)2)所以除了暴力的其他方法也是可以用的。3)不是盲目的武力:狐狸和狮子。

2)一种关于表象(appearance)的理论

手段和目的的复合体在人类总体(表象)中上演。君主的手段和目的是以现实为基础的,但是执行的环境是被统治者们的舆论(道德领域)组成的。“人们用双眼而不是用双手来作出判断。”(277)政治在两个层面行动:目标的层面与实际计划的层面。并且考虑:道德 – 宗教因素与意识形态的想象因素:人民的行动根据。政治要认识到这种表象的本质,利用它而不是消灭它。

3)一种关于君主与人民关系的理论

爱戴与憎恨的评估。【阿的笔记没有展开】绝对开始的幽灵:“从那里某种政治的东西得以开始、诞生。这种困扰,与古典政治有根本的不同:必须对非存在进行思考……古典思想只思考那些巳经达成的同意的可能性条件:权利的难题。对他来说,成问题的是降临。这是他从否定的方面思考的东西,其他人甚至没想到它。”(279)

4)幸运和virtù:一种关于行动的理论

命运的三种面目:

a)无法预料、不可思议的自发的和消极的面目:命运就像泛滥的河流。建立(保护)秩序。以一种人类 – 政治的必然性对抗非理性的必然性。需要virtu:“使历史变成这样一条河流:它只在人的行动和可预见性这两道堤坝间流淌。”(282)但是这种virtu的使命,“应当成为必然性根源的virtu本身,反过来在它的承载人身上从属于一种彻底的偶然性。”“对virtu的思考完全是从它应当带来什么东西出发,而不是从某种使它本身得以产生的必然性出发。”(282)virtu纯粹是命运的产物。失势的伟大个体——人还是那个人,变了的是时间和命运。Virtu在人身上藏得如此深,只有通过人的作品才能认出,又如此脆弱,不久就被自己的作品本身埋葬。

b)积极的却又隐秘的面目:virtu只是真正命运的现象。必然性不是virtu的产物,virtu是必然性(命运的目的)的产物。因此:“马基雅维利陷入了一种不可能性中,即他无法指出在预示新君主的必然性与新君主出现的彻底偶然性这两者间的连接物是什么,这非常准确地反映了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处境。”(285)综合的困境。

c)命运的新观念。“我常常想,人们是成功还是失败,取决于他们是否懂得根据情况来调整自己的行为……错误犯得最少的人,是那些其活动与有利的情况相一致的人……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命运才变得不一样:时间在变化,我们却不愿改变。”(285)消极的命运:人类面对时间必然性的不明智。积极的命运:人类适应变化的virtu。《论李维》:“共和国之所以比君主国更持久并始终更幸运,是因共和国公民天资的多样性使它具有比君主国更容易适应时间变化的能力。”(286)“这里所谈到的virtu,不再是指历史的必然性本身的创造性力量,而是指关于局势的智慧和对必然性本身的适应力。”共和国:“virtu的产生这个问题同时得到了解决,不是因为恰好具有为那些局势所需要的virtu的某个人偶然出现了,而是因为共和国储备了那些能适应所有局势的具有不同天资的人。”(286)但是阿提醒,这里的共和国是已经成为历史的政治形势,而不是当前的,无法解决当前的问题。

解决了命运和virtu关系的共和国,却不可能是这个新国家本身。矛盾还是不能解决。

结论

马基雅维利强调武装先知,但是马基雅维利自己的理论并没有被武装。【列奥施特劳斯也是这么说的】马基雅维利与斯宾诺莎的雄心壮志。马基雅维利的人性论与历史理论——作为政治思想的基础?

1)人类学难题

伽利略式革命。伽利略 – 运动。马基雅维利 – “人性”。一种相同的本性?受相同的激情的驱使?不是道德或宗教(社会概念)的人类学。是把人与欲望等同起来的世俗人类学。无限的欲望与有限的人。欲望本身就是对变化的欲望。但是,马基雅维利的欲望理论与他的政治理论之间没有演绎的关系(反例霍布斯)。联系是不明确的。人类学外在于政治理论。马基雅维利很少提人性或者单数的人。代替:复数的人在政治与社会关系中的团体性。“这里给人的欲望这个空洞的人类学概念所赋予的内容,与一种关于人性的理论只有一种遥远的联系,但却与相互对峙的社会力量之间的冲突性的平衡状态有一种很紧密的联系。”(293)人类学只是伪装。马基雅维利只提取自己需要的概念(无限的欲望):“在一种人类学(或一种关于人性的理论)的肤浅表象下面,他描绘的实际上是社会的和政治的行为。”(295)只是政治学的表象。

2)历史理论

人类学理论背后是历史理论?波利比乌斯的循环:君主 – 贵族 – 人民政府。暴政 – 寡头 – 无政府的放纵。但是历史循环的无限性是抽象的:第一次循环时循环的无限性就被别的国家干预打断了。同样无法为政治学奠定基础。

马基雅维利的绝对孤独——排除古典政治哲学的对象+排除人类学和历史理论的基础。也是揭露古典政治哲学的联系。一种批判的孤独。无意识的批判哲学-人类学基础的政治学。这种孤独揭露了一个具体的难题:绝对君主制的难题。不是反对还是辩护,绝对君主制本身的存在是不成问题的。绝对君主制是一个现存事实的状态——古典政治哲学的思考对象。“马基雅维利,他以及使得他孤独的东西,正好将古典的思考所遗忘了的难题即创制民族国家的难题、绝对君主制的产生的难题提了出来。”(301)绝对的新与这个事件发生的纯粹条件:幸运和virtu。把握一种彻底的开始?斯宾诺莎:国家的脆弱。卢梭:社会契约的脆弱。

*

片段

霍布斯 – 马基雅维利

霍布斯的根本要素:恐惧——却是马基雅维利的手段。恐惧不是普遍的、不是纽带。“马基雅维利的悖论之一在于,由于他的概念并不是个人主义的政治概念,所以他利用的不是个体心理学,而是一种社会群体心理学。”(305)马基雅维利的根本要素:暴力的政治用途。霍布斯的恐惧的两个面向:竞争和政治斗争——已经存在于经济个人主义的有机体内部。霍布斯:同意/承认的理论哲学。马基雅维利:关于奠基的哲学。

关于行动的理论?

不是人性。而是人类行动。“人性论无非是神秘化了的投射,却被思考为政治社会范畴的基础。”(308)马基雅维利的萌芽中有着这种投射的不可能性和可能的诱惑。

马基雅维利的处境

“他意识中的所有分裂和含糊不清,都与下列事实有关系:他被迫纠缠于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理论(没有与之相符的概念),一种没有先例的降临,一种独一无二的降临的理论,在这种纠缠中,他自已也被支配并被撕裂着:一种政治未来的降临,一种在现实中还没有描绘好的、没有预兆的政治形式的降临。一种还没有形式化的、没有被概念化的降临,它以某种古老的或现代的形式出现。真实的历史,既没有避开他的意志,也没有避开他的预感,而是在缺乏其概念的情况下抓住了他。”(310)

*

卢梭及其先行者:17、18世纪的政治哲学(1965-1966)

对象 – 理论的难题性problematics。“那些看起来对于哲学来说被给定的东西 、被给定的对象,其实是根据那个难题性而在理论上建构出来的对象,为的是对那个难题性的种种目标作出回应。”(317)虚构的。霍布斯的心理学——他的难题性的产物。政治哲学总是患上它自己想要去医治的那种病。

一、17到18世纪政治难题性的一些基本概念

1)理论体系的三个概念:自然状态;市民状态、政治状态;契约带来的断裂。(见318图表)试图阐明社会关系和市民社会的起源问题。低于社会的状态——自然状态。“因此,自然状态既有作为起源的理论功能,同时又悖论性地具有保留理想的功能。”(319)帕斯卡尔:谈制度起源就是去动摇制度。自然状态的结果:战争状态。战争状态的解决:社会契约。社会契约的结果:平等的法律主体。这一创举与人生而不平等这种传统观点公开决裂。但是:这种所谓起源是一种历史事实?还是只是一种分析?一切存在于当下?契约是永久的,也永远是当下。起源和本质的重合。

2)社会契约。契约的不同结构。

a)人民与君主之间的总契约:人民/君主。【作为个体的主体还没有特别强调】 b)由平等的法律主体所订立的契约:霍布斯,但这种契约是为了将权利赠与君主。为了某个第三方的利益而订立的赠与式契约。 c)双重契约:法律主体联合成一个集体的主体的契约;人民的服从,但是服从是相互的(与君主)。 d)单一的契约:人民通过签订契约的行为变成人民,同时变成主权者。

*

二、霍布斯

《论公民》。三个环节的变体:A)自然状态;B)自然法;C)契约、市民状态、主权。

A)自然状态

1)自然状态是人的关系状态,而不是孤独状态;2)自由状态;3)平等状态;【虽然危险】4)自然权利统治的状态;5)通向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6)无所不在的死亡的恐惧和不幸状态。

1)人的关系状态:本质的和非历史的。社会制度表层底下的本质。恐惧。

2)自由状态:自由的定义——自我的保存和提升(唯物主义)。对于个体是积极的(自身发展能力)。对于世界是消极的(自由是“缺乏对运动的阻碍”)。“自由要求一个关千环境的消极定义:没有阻碍,允许在其中有运动的空的环境。”(324)

3)平等状态:非道德、非理想而是物质的平等——死亡是平等的标准。(但是对于卢梭,自然状态中没有死亡。死亡是一个社会的道德的事件,自然状态中的死亡不带来恐惧。)至恶的死亡。但是:“由人一手造成的死亡,就是一个想要空的(人类)环境的自由消灭另一个自由,即是另一个自由的消亡。平等自身中包含着矛盾,超越自然状态的原动力。”(325)

4)自然权利统治:伸张个人权利——强力。个人是唯一的标准。

5)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战争是自由处于其自身的否定中这一矛盾的现实化,是权利的现实化。”(326)战争是一种状态、一种条件:“战争是自由的结果。对于战争的这种推论是一种转化:战争可能看起来是一种后果。但因为战争是普遍的,它又像是自身产生的条件。”(326)战争体系中人类被迫为恶。异化理论的第一种形式:自由(作为人性的共同存在的善)导致了自由的毁灭(作为恶)。自然权利的内在矛盾。主体生产出与自己对立的秩序。

6)对无处不在的死亡的恐惧和不幸:自然状态和战争状态完全重叠。致命的矛盾——寻觅拯救之路。自然权利的原则:对好处和自己功利性的寻求。改造致死的环境使其服从于某种组织的自由。

拒绝天然的社会性。理论目标:为自由发展的人类的自由奠定基础。个人主义的自由主义。扩张的功利主义。“然而,在自由与其环境、自然状态与其现实即战争状态的特殊矛盾中,这种自由主义产生了自己的对立物。”(329)死亡是竞争的后果。两种死亡:隐喻的死亡(经济) – 人为造成的死亡(政治/战争)。经济竞争+阶级斗争。另外的目标:超越战争状态来保留和发展个人主义的自由主义原则。

B)自然法

洛克:自然法贯穿所有阶段。卢梭:自然法在市民社会之前是否存在?霍布斯:自然法与契约同时开始,统治市民社会——权利-道德法则(爱邻人)。

1)自然法的身份

自然状态(战争)本身是一种矛盾。矛盾(不幸)到达极限——反思——自然法。理性取代激情。“自然的平等结束,实际的不平等开始。”(331)自然状态内部的反思时刻——生产超越这种状态的条件。不是超验的“应当”,而是对事实进行理性思考的结果。推理:“理性指导下的功利主义计算。对自然法的一切违反,都来自错误的计算。这个定义是经验主义、理智主义、功利主义的。”(332)

但是理性的原动力还是激情(对死亡的恐惧)。死亡是理性的出生证。古典主义:死亡否定现象世界,真理在彼岸。黑格尔:死亡中此岸的现象。霍布斯:死亡没有丝毫模棱两可,作为现象,它属于自然界,作为本质,它属于另一个世界——不是照亮生命的真理,而是单纯否定生命的事件。

绝对恶。真理的虚无(虚无的真理)。至恶不应该存在。霍布斯:“搞哲学,就是学习不死。”(333)【斯宾诺莎:自由的人绝少想到死;他的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沉思。】死亡的存在是一种不在场的在场。人必须超越当下的直接性,获得一种属于未来的新的激情——理性。“霍布斯的方案,以对死亡的如下思考为基础:即他必须摒弃任何外在于自然状态的要求,只通过利用自然状态内部的法则,即对死亡的恐惧,来对自然状态进行重构。”(333)

2)自然法的内容和戒律

应当寻求和平。分析目的。“人类(手段的)自由是人类(目的的)自由的障碍。”自由不应该是无限制的:应该放弃自己一部分权利。消极的转让——自由没有内容。放弃的内容本身就是消极的。契约是针对未来的,需要语言(不能与不会说话的东西签订契约)。“平等的形式定义了契约,然而其内容却是不平等的。”(335)

3)自然法的意义

从理论上讲,这些法则是个人自由的胜利:人从自发的自由秩序进入到由理性所照亮的自由秩序中。因此,理性-对未来的思考-相互性之间获得了一致性。如何确保个人到普遍的过渡?暧昧不清的“神法”。原因:个人主义。理性在个人身上产生,但是大多数人实际达不到理性的高度。个人的理性(冲突)普遍的自然法——达到了理性的人(冲突)其他人。理性的人在实践上的厚颜无耻(不这样做会死。)最深的矛盾:个人活动(冲突)活动的条件。自然法不是绝对命令(康德),而是假言命令:所有的义务都指向一种具体的意图(如果你想和平)。自然法是一种悖论,不是法则,而是对人性的改造。霍布斯的无能为力:“法律的内容被思考为一种可能的标志,即其内容被描绘为一种纯粹的可能,在一个空的空间中,应该赋予法律以有效性的义务并不存在。”(338)霍布斯拒绝在人类世界以外的地方寻找这一义务的根基:“任何东西,无论是上帝还是道德良心,都不能干预进来:拒绝一切超验性。义务的虚空就是承认,唯一充满这个世界的就是这个世界本身,也就是说,恐惧、担忧和暴力。”(338)

C)社会状态

权力理论填补义务虚空。

1)市民状态

“市民状态的目的就是将自然法可实现性的条件具体化。”(339)最深的矛盾必须解决。求助于激情而不是纯粹的可能的理智——迫使人们遵守自然法。“这种保证在千通过另一种激情即恐惧,来阻止个人的争斗激情。不是通过理性,而是通过设置和构造恐惧,来将人们引向理性。”(339)

2)政治契约与绝对权力

!!!“这种服从的政治契约不是君主与人民之间的一种简单契约(封建的契约);‘君主/人民’这种类型的契约通向的是无政府状态,因为这里没有第三方,没有两者之外的仲裁者来保证契约得到遵守。这种契约是不对称的契约,它在两个层次上被构造:首先是社会上所有的个人承诺放弃抵抗,然后他们又一致同意将自己的一部分权利转让给君主。”(340)个人间的相互性内容是某个外在于契约的第三方。第三方接受了权利的赠予。主权者不受任何拘束:他只接受。自然法的全部矛盾:个人之间内在的关系被投射到一种单方面的超验性中去了,但它在各种单方面的关系中没有得到反映(契约的类型:“为了他人的约定。”(340)问题:作为让一切契约可能性条件的绝对权力的创立,是取决于人们相互订立的契约的。怎么解决?

3)绝对权力

一切权力(无论是君主制还是民主制)的本质都一定是绝对的。“绝对权力”先于任何契约,是一切对人类生活进行合理化组织的根本性的先决条件。“权力是自然法的条件,而不是自然法的表现。”(341)人民是被统治的大众,没有个体的意志。人民的公共意志就是说人民可以变成任何人,通过统帅人民的那个人的个性表现出来。!!!“绝对权力的理论就是绝对个人的理论,这个绝对的个人与他的臣民相比,处于自然状态中,唯一者与所有其他人之间再次回到自然状态。绝对权力是唯一者对所有人的战争。但这场战争不可能发生,因为唯一的主权者自已具有一切权力。”这一切却终结在主权者职责的巨大矛盾中:“使权力的绝对主义与必须尽量少起作用(保障空的空间 – 自由)的主权者并存。自由的绝对主义……绝对主义的目的是自由主义,也就是说,是对种种工业成果的享受。”(343)

两个层面:政治(战争)层面(人类各团体间的对立被超越了,保障经济的自由);经济层面。死亡的双重性:“防止在战争中死亡,是为了确保在竞争中死亡,国家的一个功能:让经济发挥作用。”(343)

*

三、洛克

同是自由主义者。但是霍布斯的反面。霍布斯:国家、法律和道德的规定性来自非法律、非道德的原则:恐惧。政治状态:重新组织被恐惧充斥的空间——“恐惧被聚集到一个确定的中心,而不是让无数的臣民去承受。”(344)霍布斯:自然法产生自战争状态的必然性,人的良知在于反思这一必然性。【强调生产和反思】洛克:自然法是普遍的,一切社会秩序中都占据统治地位。阿指出:对立中包含着形式上的相似性:把所有的规定性化约为某种单一原则。洛克:义务不是来自权力,而是来自其自身。义务很自然,与理性(的自我生成)相吻合。

A)自然状态

1)结构

必须寻找一种有别于霍布斯的起源(强力和暴力的动物法则)。

a)自由:不受约束地处理财产。独立状态而非战争状态。所有权在市民社会之前的自然状态下就存在。 b)平等:权利的相互性。平等的基础是人的相同本质。相互审判的权力。 c)博爱:正义和仁爱是应有的义务。相互帮助。

自由不是放任。自由只有在职责的相互性范围以内才有意义。“这种职责只是一个人从反面为自己所要求的东西:自我保存,保存自己的健康、自由、财产和生命……被投射到其他人身上的这些对个人的要求,构成了一个循环,其中铭刻着个人自由的运用从一开始就要遵循的规则。”(349)

2)自然法

自然法在自然状态中。自然法就是理性。双重的自然法: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a)众法之前的非成文法。在人们的意识中。 b)非成文但是被理性颁布。阿评价:市民状态的范畴投射到了自然状态中。 c)理性与自然法同一。自然法的实现需要理性的训练。 d)没有理性的人不懂自然法。孩子是没有自由的,他们没有达到理性的高度,所以没有自由(政治领域的)。 e)法 – 理性 – 自由的同一性——永恒的道德法则统治自然状态。这将颠倒战争状态的概念。

3)自然法的应用

“这种道德法则被描绘为好像在自然状态中就得到了遵守。”审判和镇压的权力属于每个人。“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别人遵从他对自然法的解释,因为他就是自然法的法官。”(352)例子:如何惩罚外国人?只能根据自然法。

4)战争状态

霍布斯:战争是总体状态——永恒且普遍。和平是战争的产物。洛克:和平是社会本质。那么战争是怎么发生的?惩罚非理性(兽性)的混乱。“由于每一个人都有正当的权利要求别人去遵守自然法,惩罚和战争就随之而来了。” “死亡意志是兽性的属性,并作用于应该对罪犯执行的处理,应该将死亡应用于他。死亡被确认为一种非人性,是所有惩罚的极限。非人,是人类的致命威胁,应该被减少到无:人性把以非人性即死亡为目的的行为变为现实,并把罪犯抛回其本质即虚无、死亡当中。” “谁用自己的暴力把自已排除在外,谁就不得不被排除:就好像他自已把自已排除出去。”(354)霍布斯的战争是非道德的、一元的、早于自然法的。洛克的战争是二元的:侵略者的暴力(兽性的) – 防卫者的暴力(人权)——奴役理论和战争理论。

a)奴役

奴隶是一种处于延缓期的死人。“因为我有权杀死一个人,所以我有权让他处于奴役状态。奴役权的极限是剥夺生命的权利。”(356)值得注意的是,奴隶在这里必须本身就是违反自然法的人。【违反自然法是否需要具备理性呢?不具备理性是否还能谈论自然法呢?】奴役状态是:(正义战争中)合法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间的战争状态的继续。但是:奴役不是契约(主动的)。人没有创造自己生命的能力,所以不能通过契约转交自己的生命权——必须严格遵循自然法。

b)战争

非正义战争:不能带来任何权利(本身就是非人性的)。正义战争:使有权利(合法)采用暴力杀死或奴役侵略者。奴役理论要求一种区分:1)战争不是普遍的。是某些个人的行为。所以不是侵略国的所有人民都罪当该死。2)即使是犯罪的个人,征服者也不能剥夺其财产。因为罪犯的财产是共享与罪犯的无辜家人的(身上含有无辜人类的种子)。合法赔偿的权利在面对无辜者权利时该止步。“甚至在战争的普遍性中,也总还存在着人性的避难所。自然法永远都不会被人性所驱逐(即使它被所有的人违反,仍然可以在他们的儿女们身上找到,并因此在人们的财产中找到)。”(359)

c)专制主义和绝对权力

绝对权力只有一种情况下是合法的:结束正义战争的胜利者处理被征服的国家。否则:绝对权力=侵犯生命=非法奴役=战争状态的普遍化。拒绝专制主义/绝对主义/普遍战争是人们的职责:造反的合法性。霍布斯:暴力来源于暴力的(战争的)普遍性。战争是一种没有开始没有侵略者没有正义非正义的恶劣气候。洛克:战争是局部的、对人性否定的可能性。战争状态不能延续。只有对被破坏了的自然法的恢复(以正义战争作为表达)才能延续。

5)所有权理论

在人性之中。在自然状态中。所有权:人的生命+自由+财产。人对自身的所有权。自然是共有的资源,那么占为己有从何开始?“每个人对他自己的人身享有一种所有权,除他以外任何人都没有这种权利。结果是,他私人的劳动和他双手的劳动成果,就正当地属于他。”(363)身体/劳动渗入自然;身体扩展到对象上。采摘 – 果实作为对象。农业 – 土地作为对象。货币 – 再次扩展的对象?“分配的不平等建立在货币的基础之上。货币这种天然的、合法的手段,成为非法的不平等的根源。”(364)

B)社会契约与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

自然状态的缺陷:回到兽性的危险。如何解决?1)自然法必须变成客观的成文法;2)缺少公正的第三方裁判者;3)缺少执行裁判着判决的权力。社会将成为自然法的现象。

1)契约:凝聚人民共同体,将属于个人的两种权力(立法和行政)转交给共同体。 2)各种权力:共同体的创制是自然法的直接存在+最高权力。其他权力只是现象。信托是明确的委托,不是服从的契约。只是权力委派。人民有废除信托的权力。自然法(人民共同体)——立法机关——行政机关。 3)结论:立法机关、行政机关不可不遵守自然法,否则人民有权废除、造反。

*

四、卢梭和《论不平等的起源》中的难题性

A)卢梭在启蒙意识形态中的立场

启蒙内部的反对派。共享启蒙思想家的难题性和概念。深刻的差别。起源有两个断裂:纯自然状态 – 人类青年时期状态;人类青年时期状态 – 契约状态。不是霍布斯与洛克的演绎的连续起源。!!!“结果与起点有着根本的不同,在终点和在开端,在不同的时间段,没有共同的本质。这意味着,开端处的自然,随着一个去自然化的过程,在重点不存在了……社会契约本身将是对这种去自然化的再一次去自然化。”(371)

B)纯自然状态及其后果

纯自然:彻底的孤独——没有历史且不带来发展。概念的后果:1)自然法不是自然的是被建构的;2)战争状态不是自然的是被生产的;3)起源成为真正创造性的。卢梭思考概念。先行者的错误:通过回溯性的投射,将后来的状态投射到自然状态中去了。洛克:市民状态。霍布斯:战争状态。普芬道夫:不幸状态。启蒙意识形态的历史的内在本质就是理性的发展——人在成为人之前就是哲学家了。“由此得出对哲学的批判:哲学家们总是对‘现在’进行评论,即最终为‘现在’进行辩护。他们只不过是现存政权、当前社会的奴才。”(373)真正的起点被现在的意识形态掩盖/异化,理论家变得错乱/被异化。纯粹反思不可能。卢梭的办法:求助于内心世界,直接与没有反思的本源进行连接。猜测性的历史。自然状态的不可观察性。【必须有一种方法论的革命】

C)“猜测性的推论”和循环

比较孟德斯鸠通过事实来考察事实(经验性的历史总体)。卢梭思考合法性得以产生的抽象场所。从未开化的小孩身上做实验。【小孩的抽象性】【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纯自然状态;人类青年时期状态;战争状态。循环之间的转变如何可能?三种办法:

1)外部的偶然事件:a)自然界的偶然事件:纯粹的外在性——自然的节律和质料的改变(洪水、地震……)迫使人们相互接近。b)人类的偶然事件:冶金。

2)通过时间的无限性:如何解决语言、理性、社会要素的起源难题?两个概念:a)人类可完善性(消极的【参考霍布斯的“空”】);b)时间的无限性(无限性的不断作用产生惊人力量)。

3)建构性的人类的首创精神:契约。与其他难题不同。战争状态在市民状态中维持。

D)后果

1)生产性的、建构性的起源。 2)辩证的起源(非连续的、特殊的跳跃)。 3)差异的起源。偶然性造成一种新的不可逆转的必然性。在每个阶段都有其特殊的必然性。并且,这种辩证法是不可逆的(最多在战争状态和市民社会两个阶段摇摆),我们只能向前走。 4)起源告诉身处第四阶段(市民阶段)的我们:要服从必然性的起源(偶然性)。 5)起源展示两个决定性要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前者被后者支配。

E)出发点:纯自然状态(社会的乌有)

1)人的动物性和非动物性:直接性(需要的满足)。睡眠的特殊情况:死亡(没有意识)。怜悯心(动物也有)。可完善性:人的本能没有规定性(空)。自由:只是自然状态中自由好像没什么用。

2)人在人间的孤独:人对人没有需要。性是纯粹身体的、瞬间的。“因为空间结构的原因,人们不会再次重逢。”(383)瞬间的相会、没有记忆。

3)绝对孤独的可能性条件:森林的双重性:1)被充满的空间(食物、住所和庇护)——人可以利用周围的一切;2)空的空间——无限宽阔(人与人不会相遇)——笛卡尔式的没有地点的空间。

4)拒绝自然的社会性:拒绝zoon politikon。社会性是自然的异化。

5)身体需要和怜悯心:

a)关于身体需要

三种需要:身体需要;性需要(社会的雏形);舆论需要(人为需要)。身体需要作为基础是消极的。“正是在身体需要方面确认了没有对人的需要,才使得人们分离开来。人们彼此分离的积极原因,是自然的富足:自然使人与人之间没有需要。人与人之间的这种‘无关系’,是以人与自然之间的某种特定的关系为前提的。” (386)人和人相近只是因为某个有水源的地方(自然地形)。霍布斯的无限欲望:对一切都有权利(主动的)。卢梭的无限可完善性:纯粹可能性,本身不具备推动力。力量和欲望:一致——纯自然状态和睡眠;分裂——无限的进程。能力与意志的平衡——幸福。“力量,就是超出满足需要的官能的剩余部分……人之所以是无限欲望的向前飞奔,是由偶然事件引起的,而不取决于他自己。”(387)

b)关于怜悯心

自然法以怜悯心为基础。天性运动。与自我保存联系在一起。怜悯心在自然状态中是自然法的替代品。《爱弥儿》:“怜悯心是甜蜜的,因为当我们设身处地为那个受苦的人着想的时候,我们将以我们没有遭到他那样的苦难而感到庆幸。妒忌心是痛苦的,因为那个幸福的人的面孔不仅不能使羡慕的人达到那样幸福的境地,反而使他觉得自已不能成为那样幸福的人而感到伤心。”(389)怜悯心是只有以受苦经验为基础才是可能的。道德与受苦。

F)从纯自然状态到人类青年时期的状态的过渡

纯自然状态中本应不存在发展原则。矛盾推动过渡。偶然事件逼迫人们相互靠近。三重理论解释这种靠近:

1)注视理论:自我意识。在公共的目光下生活。

2)约束理论:一种新的实践性。捕猎的小故事(392)。

3)窝棚理论:村庄/社会的诞生。劳动分工的实践性。“人们在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上,极端地迷失了方向。”(393)森林(与之神秘性)消失。直接接触满足不了需要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普遍异化。战争状态即将出现。霍布斯的方法:人类普遍的、对经验(死亡的恐惧)反思。卢梭的方法:只有富人反思(更大的利益)。

4)契约和政府:“反思不是来自那些被压迫者,而是那些富人:只有他们才拥有害怕失去的东西。”(395)契约是富人制定的一套在动机上占优势的程序。民法建立(富人-穷人的区分被认可了) – 政府建立(参考洛克)。

真实社会的重要矛盾:在竞争和利己主义方面,个人保持着自然状态;但他在一种法律身份下生活。法律身份带来的只是形式上的平等。所有一切(包括平等)都是为我所用的手段。契约的张力:概念本身的纯洁性(形式上的) – 事实应用上的不纯性(现实的败坏)。

*

五、《社会契约论》

A)两种阅读方式

1)经典的论点(波拉翁)

卢梭与康德。无法以经验和激情为基础演绎道德。“事实不是对正当的驳斥,它只消极地证明了自己的存在以及其特殊的性质。因此,存在着一个法律的或政治的合法性的Faktum,它的事实性不是经验的。”(408)这个Faktum是一种超验瞄准的事实。但是这个被瞄准的Faktum的世界被打偏了,因为只有人们瞄准目标时,才有打偏这一说。唯一不同:卢梭 – 政治学;康德 – 伦理学。问题:《社会契约论》和《第二篇论文》似乎没有关系?这个Faktum何以突然构成?

2)第二种解读

《社会契约论》以《第二篇论文》为前提。不能回头了:“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409)拒绝洛克:洛克要求的自然法在自然状态中已经存在。拒绝霍布斯:对战争状态的解决办法没有超越战争状态的总秩序。卢梭的主要难题:自然法。自然法不是历史的内在真理。唯一出路:创造一种以内在性为基础的超验性——新秩序。但是:新秩序总是面临着初始秩序和自身失败的威胁。

B)阅读的诸要素

1)鸿沟理论:秩序与建立秩序的基础(原先秩序)的鸿沟。最初的鸿沟(政治秩序的创立)。最终的鸿沟(政府与主权者之间无休止的冲突:推迟政治体的死亡?)。现时的鸿沟(人自身的内在鸿沟——社会契约不牢固,而是瞬间的,每时每刻都必须得到重新确认。)

2)社会公约

错位的概念。错位要解决的是先前错位的难题。错位链。【没有展开细讲】《社会契约论》第六章:“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415)

反对格劳秀斯:需要比起服从的契约还要原初的约定。反对洛克:自然主义式的少数服从多数只是约定的后果。必须阐明契约起源的问题。多数表决的法则只能在这个起源约定的基础上才有效。

a)难题的提出

1)起因:断裂点——原始状态不能维持。战争的致命矛盾。这一矛盾内在于人类关系——普遍异化的后果。生存方式改变。战争状态=特殊利益的冲突。

2)解决方法的条件限制:拒绝霍布斯(寻求第三方的超验性)。唯一的出路:“改变力量之间的现有关系,也就是说,改变这些力量的‘存在方式’。”(418)只能以人本身的力量为根据。另:“自由”。解决办法要满足力量 – 利益与自由 – 职责的二重性。

b)难题的解决

一种特殊的契约。“这些条款无疑地也可以全部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转让给整个的集体。”(419)核心概念:转让。不是出卖(交易)而是奉献(无偿)。但是:“全部转让是一种词语上的自相矛盾,是违反人性的。然而这就是社会契约所要求的:个人的一切,他的财产,他的自由。”(420)!!!一种alienation转让解决另一种alienation异化(战争状态)。战争状态的总体异化total alienation只能由全部转让total alienation来解决。解决方法不能是来自超验外部的。只能在异化本身上做文章。前者是无意识的,后者是有意识的。有意识的=自由。卢梭使异化的矛盾极化来解决异化。

c)《社会契约论》的机制。错位一:共同体的身份。

契约的接受双方: 甲方:第一接收方:个体。付出:全部转让 乙方:第二接收方:共同体。付出:?

乙方到底是谁?付出了什么?“社会契约的所有悖论都归结为乙方的性质。”(423)乙方在契约之前不存在。乙方不是契约的主体而是契约的产物。共同体(乙方)是契约应该创造的形式。而这个共同体就是所有个体(甲方)的总和。双方的同一性意味着什么?“这不是事先已经存在的接受双方之间的交易行为,而是对第二接受方即共同体的构造。第一个直接相关的错位:契约在交易的概念下被思考,但其内容却没有包括交易的概念,因为它是对交易关系的构造。”(424)道德个体的自我构造——道德皈依(从自然性转为道德性)。与康德的不同:私利/激情还是存在的——“迫使人自由”。

古典契约的接受双方是不相同的,交易也是部分的。卢梭的契约接受双方是相同,交易是全部的(因而不再是交易而是奉献)——只有在这个全部献出的契约之上交易才是可能的。霍布斯的契约也生产了第二接收方——绝对权力。“但霍布斯的悲剧在于,他的激进尝试在他那里是自相矛盾的:社会契约取决于外在性中的转让——虽然君主是由这个契约所构造的,但他却是个受益的第三方,他作为外在于契约的后果而被构造。”(426)而卢梭生产的第二接收方与甲方同一并内在与契约。“在卢梭这里,不需要仲裁人,不需要第三方,因为根本就没有第二方——那些个人只是在与他们自己订约,转让是内在的。主权者就是相同的那些个人,只不过他们以一种联合的形式而存在。”(428)

d)《社会契约论》的机制。错位二:全部转让和交易。

全部转让不是剥夺个人财产,而是真正合法所有权的生产。“他们保留了自己的所有物,然而却是以所有权的形式,而不是以占有的形式。”(428)自然的自由 – 社会的自由。自我调节机制:“这桩交易恰恰对所有物最多的人来说才是有利可图的,因为正是他在战争状态下冒着损失最大的风险。在这种形式的平等背后,利益作为其条件和后果出现了……这种相互性以每个个人的特殊利益为基础,正是这一点,才是平等的内在原则。权利的平等和公平的观念,来自每个人对自己的偏私,即自爱、特殊利益。”(430)

e)政治的现实,社会契约的对象

1)构成的政治现实:契约本身。

2)主权者

集合为一体的人民。普遍意志。立法权:颁布法律将普遍意志变成条文。洛克的人民委托立法机关。卢梭的一切权力都是共和的:立法机关与集合起来的人民成为一体。政府的不同形式的问题。洛克:立法机关的级别。卢梭:行政机关的级别。一切政治体的立法都是民有、民治、民享的。

3)根本法的难题

神奇的第三者:立法者。主权者的职责:审查立法者提出的法律。“制定法律,是突然发生的事情。不可能的必然性。”(434)历史的突然闯入。立法者“超出了人性”。“立法者应该继续自外于其所构造的机器:他既不出现在政府之中,也不出现在主权者之中!”(435)思考共同体的法律需要:社会精神。需要宗教:“不再是为了思考法律,而是为了接受法律,为了看到法律是好的,为了在法律中认出其普遍意志。”(436)“立法者类似上帝,因而必须乞求上帝来使人们听从他。”(437)

4)政府的创建

政府不是一项契约。法律是针对普遍的对象,政府针对的是特殊的对象。人们怎么能在政府出现前执行政府的行为呢?主权突然转变为民主制。全体对全体的另一种新关系。【参考契约的部分】民主政府的本质具有一种优先性。“任何非民主的政府,为了具有其合法资格,都要以民主政府的最初(虽然也是短暂的)存在为前提。”(438)民主政府通过普遍意志的一次行为就可以确立。在民主制中,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同时产生。

5)其他机构

f)错位三:特殊利益 – 普遍利益;特殊意志 – 普遍意志;关于法律的理论

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的关系。“如果说特殊利益的对立使得社会的建立成为必要,那么,就正是这些特殊利益的一致才使得社会的建立成为可能。”(442)似乎有两种特殊利益。普遍利益纯粹的、不可摧毁的存在对于卢梭是一种绝对的要求。如何保障这种普遍利益?1)开明的人们;2)摧毁一切小党派小集体。阿评价这是一个意识形态神话。不仅仅是个人的特殊利益,还有集团的特殊利益。“正如一切意识形态观念一样,卢梭通过其虚幻的理论,暗示了某种现实的东西:各人类集团的集团利益的存在,即各社会阶级的存在或各政治的、意识形态的或其他什么的党派的存在。”(447)不是理论的矛盾与悖论,而这是理论相对于现实的总错位。

g)新的错位:在意识形态方面向前逃遁,在经济方面向后逃遁

如何消灭阻碍普遍利益的小集体?意识形态上有三种干预方式:立法;舆论;风俗。经济层面上限制财产。“他只希望调节事物的力量,扭转事物的力量。卢梭在想象中实行了一次经济上的倒退,向封建生产方式(小手工业)解体时曾存在过的一种生产方式倒退。”(450)

错位的虚幻。卢梭意识到了。《社会契约论》中如同奇迹一般的条件。阿最后的总结:“历史的脆弱性,与其概念一致,无非就是对这种脆弱性的历史的敏锐意识。”(451)

*

霍布斯(1971-1972)

一、导论

·霍布斯的方法:为了发现真理悬置感性的事物。 ·人类学:怎么调和绝对主义、唯物主义和个人主义(自由主义)? ·法权:1)私法 – 意志 – 道德。2)力量 – 强力 – 政治。前者是后者的现象。 ·技艺:人的特性是什么?技艺。什么技艺呢?语言 – 任意使用符号的能力。符号的任意性(拒绝起源的问题)。回忆的可能性。为未来做标记的可能性。技艺 – 语言 – 关于未来的记忆。理性不是超验之光,理性生长在技艺和语言的田野上。但是,欺骗也生长在这片田野上。反对虚假的形而上学教条+宗教迷信+虚假政治概念。

二、政治理论

自然状态(契约)市民状态

A)自然状态

两个环节:战争状态 – 自然法(反思前者)。

1)自然状态的六个特征【复习一遍】:

a)自然状态是人的关系状态,而不是孤独状态。

b)自由状态:不是自由意志的自由,是可运动的、没有障碍的、空的空间的唯物主义自由。

c)平等状态(死亡面前的)。

d)自然权利统治的状态:自然权利=个体的激情,这一“权利”无非就是强力,自然法则反思这一强力-自然权利。

e)普遍的战争状态。

序列:对抗-物质 – 猜疑-安全 – 荣耀-象征。“人类的所有战争本质上的是先发制人的。”(464)战利品从物质到未来。但是:这个序列不是起源的只是分析的,没有互相取代。未来的作用:“正是陷入对未来的考虑,使第一种形式过渡到了随后的形式……物质竞争的战争决定着其他的战争。”(465)

战争是:1)普遍的。没有例外。战争没有起源。始终在那无法摆脱。心理主义无法解释战争。2)永恒性。恶劣的气候。没有开始没有终结。除非建立国家。“霍布斯的政治学说所依赖的基础,就是把战争生产为国家。”(466)战争是一种恒定的关系,一种法令statut。内在的系统。

f)无所不在的死亡的恐惧和不幸状态:带来反思。

自然状态对与霍布斯意味着什么?

a)联合出于恐惧,没有道德方面的依据。 b)对经济自由主义的担保。自然状态表达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空的空间反应:“是所有商人之间矛盾关系的反映和投射。竞争,就是空间加上自由的条件:在人类生活中赛跑。”(467)

2)自然法

“对霍布斯来说,它不代表任何实际的东西:它是反思的阶段。它是战争状态的恶的剩余,后者将启动对不幸的反思。”(468)激情如何走向理性?来自激情内部的对于死亡的恐惧,对于和平带来的利益的追求。

a)死亡:死亡自带未来性。 b)契约:私立(恐惧)的后果。“死亡是所有恐惧的极限真理:对死亡的恐惧奠定了契约的基础。”(470)

自然法不是自然的,是通过记号进行计算的结果——与死亡斗争。也不是规律,没有强制力,是对战争状态中各种关系的计算。道德是关于手段的知识,没有超验性,是竞争的后果。

B)社会状态

恐惧(普遍激情)抑制了其他特殊激情。每一个人与每一个人的同意。一大批同时订立的契约。契约在一瞬间发生。不应该在时间性之内思考这种契约。“个人之间的契约并没有生产出主权者,也没有创造主权者,而是将其再生产了出来……契约是绝对政治权力的后果。”(475)契约是法律意义上对主权者政治权力的承认。

关于人的理论:主权者是演员。这个人的统一性创造了被代表者的统一性。神奇的虚拟人理论。霍布斯的契约要求个体放弃横向的联合。这一放弃转化为了统一性。横向的联合只是这种消极统一性的后果。“主权者,就是大众的统一性。”(479)这就是虚拟人理论:重要的不是从结合(主体间的、横向的)而是从统一性(去主体的、消极的)出发来思考联合。“在国家的舞台上,正是演员的统一性,将作者们的联合作为后果创造了出来。政治的本质,就是代表representation。”(480)【共同体的形成】

评注:a)“权力,就是所有契约、所有法律的先天形式;就是统一性的形式。先天形式,但却是未完成的形式。”(480)b)绝对权力是理性和必然性的顶点——代表的统一性;虚拟人作为所有法律人的可能性条件。c)政治对于法的优先性;公法对于私法的优先性;公法是一种理性,权力的核心关节,是作为双重的人(自然人/虚拟人)【虚拟的绝对自由】的主权者。“在主权者身上,虚拟人比自然人更强大。政治上的主权者形象是一种跋足的形象。”(482)

法律是源于恐惧的一种义务。法律是义务,权利是自由。

两个难题:

1)主权者的职责:如何避免任意?绝对权力不是任意。战争状态才是任意。保护自由主义:“远离内外战争的骚乱以便使每个人可以享受他们通过自由的工业所获得的财富。”(484)

2)民法和自由的关系。民法是自然法的发展。从经济角度看,法律应该给不确定的空间留有最大的余地。

结论:

“矛盾的是,霍布斯调和了绝对主义和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成了绝对主义的目的。绝对主义的作用是‘防止内战’(党派斗争),集中权力,意识形态的权力,去结束暴力的阶级斗争,以保障在经济方面的个人自由……绝对权力是为了消灭阶级斗争并最小限度地对经济方面进行干预。”(485)为什么反对政治上的自由主义?霍布斯害怕内战。

*

最后总结一下:这本书是由阿尔杜塞的教案和学生的课堂笔记编辑而成的,本身就非常的紧凑。关键词与阐释都非常节制,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压缩的地方。做这一期有一种紧张的感觉,有一种把高汤块放在锅里强行再度浓缩的体验。阿尔杜塞是一位好老师。其他的我也不说什么了。这期节目长度应该是上一期的两倍,如果真的有听众听到这里,那我必须表示感谢!也希望你有所收获!这一期录完真的非常疲惫,希望还有下一期。我们的退场音乐是Earth乐队的〈Charioteer〉。下一期的书籍会是奥地利美术史家德沃夏克的《作为精神史的美术史》,谢谢大家。

这里收听! https://bookhorn.fireside.fm/1

()中的数字是页数;【】中是我的插嘴;!!!是我认为的前方高能

大家好,欢迎来到图书角。这是一个简单直白任性的读书笔记分享节目。节目内除了和书本身的互动以外不涉及其它的互动,节目外欢迎大家发邮件或者留言指出你觉得节目内不好的地方和你对节目本身的意见建议。在第一期一开始,我们有两个希望:第一,我们希望这不是唯一一期节目。第二,我们希望如果有想要督促自己读书,分享自己笔记的朋友可以联系我们,让我们一起探索读书笔记的潜力!

第一期我们的书是德国犹太裔哲学家卡尔·洛维特的《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副标题是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选择这本书的理由如下:上个学期我上了一节介绍同样是德国犹太裔思想家沃尔特·本雅明的专题课,那堂课的核心文本是本雅明的那篇《历史哲学论纲》,而这篇文章的核心便是本雅明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对于基督教时间性与犹太时间性的思考与演绎。时间与历史意识非常有趣且重要,它们往往构成了我们无意识里的形而上学。结合时事举例的话,前段时间的爆款后浪视频的评论区有一条高赞回复。它是这么说的:“这个时代不再是左右、东西、中外,而是新旧。”其实我们在很多地方都看到类似说法,这有一个从空间到时间的转换,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可以说,原视频或者说不少对它的批判和戏仿只是一种时间意识和历史哲学的表象,对于这种表象的动力学机制我们需要仔细研究。

节目中使用书籍的版本是三联书店2002年李秋零的译本,对照的英文版是芝加哥大学1949年版。现在我们开始正题:

绪论

历史思想中的两种倾向。一是作为不可被科学论证的救赎历史的神学解释,二是作为可以被科学论证的世俗历史。前者是基于启示与信仰的独断历史学说,而后者是现代的、科学的历史哲学。但洛维特认为:“现代的历史哲学发源自《圣经》中对某种践履的信仰,终结于末世论典范的世俗化。”(5)即我们所认为科学且现代的历史哲学有着一个无法摆脱的神学起源,或者说是神学氛围?

方法论:是从今到古倒退着介绍各位思想家的历史理解的。

历史的“意义”中对于苦难的理解。希腊:普罗米修斯神话。基督教信仰。

“希腊人比较有节制。”(8)没有要求探究终极意义。时间观是循环的。天体运动的永恒秩序与美。Re-volution是自然的圆环,而不是与历史传统的决裂。古希腊哲学家是不谈论历史的。他们没有历史(源头)。历史只能是政治的。

犹太人和基督徒的历史是救赎历史。历史是先知和教士的(神学的)。要追问终极意义。一种救赎史的终极目的末世论信仰。

目的和意义。历史事件必须有目的才有意义。“整个的”历史——只有在具有一个明确出发点和最终末世论的终点的限制下才可能。未来在“希望”之中。对过去的解释就是为未来的一种有意义的“准备”。

而古希腊哲学家不重视希望。希罗多德:报告重要的、发生了的事。意义在事件之中,而非事件的彼岸。事件与神谕之类的人类之外的暗示契合——历史成为圆圈。循环运动中的命运是由罪孽和报应的平衡来调节的。修昔底德:更加现实、史诗性与宗教性减弱、命运无常。

大丈夫气概承认命运无常。波利比乌斯:历史经验——道德教训:决不傲慢和冷酷地对待战败了的敌人,而是要考虑命运的突然转变……胜而不骄,前车为鉴。(13)

因为循环而可以认识未来(命运)。因为启示而可以认识未来(天意)。现代人不认为未来可以认识,因为他要自己创造未来。(15)

斯宾格勒。尼采:自愿地去实现命运。“没有一个古典作家曾经想到过人们应该选择和欢迎命运。”因为命运是一种必然性,人不需要做出决断去热爱。不是预言,而是预先对历史作出判断的冒险。(17)

汤因比。自然的周期循环怎样适应不断进步的宗教发展?历史学家的宿命论与信徒的满怀希望如何调和?有趣的比喻:当一个轮子借助每一次转动带着一辆车接近其目标时,它的不停旋转就不是一种无目的的重复。古典循环轮(世界),带着基督教末世论(车),驾驶员(上帝)把自然的转动力引导到超自然的目标。(22)

古典历史学家:事情如何发生?现代历史学家:事情将如何发展?现代对于未来的关怀来自犹太教的先知预言和基督教的末世论。

“历史概念是先知主义的一个创造。”(23)

*

一、布克哈特

不是哲学的体系构造,不是专业的博学,而是升华的智慧。《世界历史研究》。“历史哲学是一种悖论,因为历史是各种观察列举出来,而哲学则使它们服从一个原则。”(27)意义不可知。怀疑论?“在一个起点和终点都不为人知、中点又处在不断运动中的世界里,真正的怀疑论肯定有自己的位置。”

“连续性”原则【绵延?】构成了连接所有研究的线条。“连续性高于一种单纯的延续(肯定历史更新传统),低于一种进步的发展(自鸣得意天选之人)。”(28)

反对激进平均主义的民主——自命不凡的平庸与新型专制主义。文化被夹在钳子中间:解放了的工人阶级+军事等级制度。

历史的连续性是布克哈特唯一追求的东西。有点玄乎。清醒的认识。“成熟就是一切。”“从这一场景能够得出的唯一合乎理性的结论,不是以一种更高的世界筹划为慰藉,而是对我们的尘世存在的一种较为朴实的‘评估’。”(32)Taxation(25)。不幸与幸运不是天意的计划,而是得与失的无常。

对基督教的态度。轶事:1870年警告在蒸蒸日上的德国的一位朋友:“嘱托你的后事”。科学研究和精神创造的自由不是不言而喻的,要记住黑暗时代(中世纪)的教诲对一种超世俗的、不服务于任何实用目的的知识培植。宗教而非自由教养能解救我们。但是“与现代基督徒相比,古代异教徒具有多么强烈的宗教情感啊。”(37)现代的基督教是一种自相矛盾,“因为现代生活的恶的守护神,即它的盈利欲和权力欲,是与自愿的忍耐和自我克制背道而驰的。”(38)

*

二、马克思

与“过去的哲学信仰作了清算”的拥有杰出历史感的“唯物主义者”。要与包罗万象的传统沉思哲学决裂。动摇一切的突变。克尔凯郭尔:决定性时刻。“理性在整个物质现实领域里确实得到了实现,那么哲学自身也就被取消了。它成为一种实践的理论。”(41)

问:马克思认为要创造共产主义共同体的前提条件是否有得到很好的澄清呢?无产者:自身异化达到极端的人。不是同情(普罗米修斯?):“把无产阶级看作是通过一场世界革命实现全部历史的末世论目标的历史工具。”“无产阶级之所以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特选子民,恰恰是因为它被排除在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特权之外。”(44)无产阶级提出彻底要求,因为自己异化得最彻底。例外。普遍的使命与拯救的功能。它在社会之外,成为了绝对的希望。

“在这一程序的终点,无产阶级将不像资产阶级那样是一个统治阶级,而是将消灭它自己作为一个阶级的统治……最终,整个生存必然性的领域将被一个‘自由王国’在最高的具有共产主义特色的社团解除:一个没有上帝的上帝之国——马克思的历史弥赛亚主义的终极目标。”(50)

《共产党宣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不是“意识”决定人的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唯心主义忽略了物质,只承认意识的历史,而与意识形态有断裂偏差的经济与物质只是作为一种“隐秘历史”。洛维特指出,唯物主义自己也有一种“隐秘历史”——先知主义的精神。

“即使马克思借助他的剩余价值学说‘科学地’解释了剥削的事实,‘剥削’也依然是一个道德判断;如果用某种正义理念来衡量,那么,它是一种绝对的不义。”(51)根本恶。原罪。剥削远远不止是一个经济的事实。无论是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还是在奥古斯丁看来,奴隶制都是众多事实中的一个事实。是一个自然的现实,绝不是应受谴责的……可以由慈善来缓解,但绝不需要彻底的拯救。只是随着自由的市民社会出现,才从解放的要求出发,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称为剥削。“《共产党宣言》的奠基性前提不是作为两个相互对立的阶级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对抗,毋宁说,对抗在于这一个阶级是黑暗的子民,而另一个阶级是光明的自命。”(52)反犹太主义的现代人马克思却依然受《旧约》局限的犹太人。“在科学上论证无产阶级的弥赛亚主义使命观,并通过纯粹确认事实来激励千百万追随者,这是不可能的。”(53)

马克思似乎意识到了这个困难。他问道,“在避雷针面前,朱庇特又在哪里?在动产信用公司面前,赫耳墨斯又在哪里?……阿喀琉斯能够同火药和弹丸并存吗?”对于《共产党宣言》应用这些问题就是,古老的弥赛亚主义为什么依然能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范本?马克思觉得这个他提出的希腊艺术的问题只是一种思乡病。那么这一回答能回答他自己犹太先知主义吗?洛维特认为,对全部历史程序的一种解释需要一个建构原则,而不是一个中性的事实,例如经济条件。

宗教批判。“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消失之后,就必须揭穿其非神圣形象,这种非神圣形象的人的自我异化,采取的不是精神罪孽的形式,而是物质剥削的形式。”(57)但是为什么要有这样一种宗教投射?要从现实的生活关系中进行研究。摧毁宗教的条件“因此,对宗教的真正唯物主义的批判,既不在于纯粹地抛弃它(鲍威尔),也不在于简单地把它人本化(费尔巴哈),而在于积极地要求创造剥夺宗教来源和影响力的事态。”(59)具体的使用价值-抽象的交换价值。商品形式是作为必须批判与改造的新偶像。只是一种表面的世俗。印刷术神话(60)。黑格尔哲学的最终实现。黑格尔的问题:忽略了在实践上实现理性。

“在历史进程中,一切在历史上曾经现实地存在过的东西都将又成为非现实的;也就是说,它丧失了自己的存在权利和相对的-历史合理性。”(61)历史合理性的历史化。“唯物主义立场和唯心主义立场之间的区别不在于其原则,而在于其应用。”(61)黑格尔选择与现实世界和解。与马克思相比,黑格尔是现实主义的。

*

三、黑格尔

两段引用。历史的罪和受难的全景画。这么巨大的牺牲到底是为了什么?封闭循环是东方式的。西方式的精神在焚毁自己之后不会回到同一个形象中,而是以神采飞扬容光焕发的新面貌出现。历史哲学:一种理性统治世界的神义论。

天意与神学不能说明的,哲学就要阐释上帝在世界历史中的意图。理性的狡计:在行动者、在人的激情中和背后活动的。“大的历史行动的结果总是不同于人们预期的目标,这并不是偶然性,而是恰恰在于历史的本质。”(67)“对自己个人利益的追求乃是一由一种规定它们的意志和决定的隐匿冲动推进的。普遍的目的和特殊的意图在热情的行动的辩证关系中相遇了。”(68)

奥古斯丁与黑格尔的区别。黑格尔的思辨。宗教也是一种理性,是理性进程的一部分。“世界历史就是世界审判。”原初动机是宗教的:世界在全部历史终结的时候面临审判。世俗运用是非宗教的:审判不是超验上帝下达的,而是历史程序自身中的理性完成的。(70)历史哲学作为一种混合:救赎历史被投影到世界历史上,世界历史被提高到救赎历史的层次。上帝的意志-世界精神。

*

四、进步反对天意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中进步不是革命的,是时间的实现(基督教意义上)。而对于启蒙思想家和后来的革命派,进步意味着一种越来越多的合理性、自由、无限制的幸福前进。进步的理念结果了天意的功能——预见+为未来筹划。“古今之争”。现代-古代。基督教?理性-启示。三位思想家:孔多塞、孔德、蒲鲁东。

蒲鲁东:

进步论神学家+天意最极端的批判者。现代革命任务:天意的非宿命化。人取代上帝。人的进步信仰取代天意信仰。历史神学/哲学-社会学。用社会学透镜理解“宿命”是人的特权。革命的历史:宗教(上帝前)-理性-法律-人自己。粉碎神明。人成为创造的主人——人不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创造,恰恰相反。革命的天才路西法。“只有我们才懂得《圣经》……”“如果说现代处境的特点就是,在19世纪,末世论的火焰不是由自由派神学家,而是由像蒲鲁东、马克思和尼采这样的‘无神论者’维持燃烧的……原初基督教也被异教徒指控为‘无神论’……”(80)

孔德:

实证的历史观。联系一切事件与起源和目标。黑格尔:绝对的精神宗教(理性)。孔德:相对的实证秩序(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科学的相对主义(确定运用)取代宗教的绝对主义(任意运用)成为绝对原则。三阶段:神学虚构-形而上学抽象-科学实证。“实证哲学是科学普遍性的特殊阶段,它仅仅致力于我们能胜任回答的问题;与此相反,原初的人们仅仅对不可回答的问题感兴趣,例如所有事物的起源、目的和本质这样的绝对问题。”(86)

“精神上的无政府状态。”神学哲学、形而上学哲学和实证哲学的并立导致三种秩序的冲突。实证哲学要带来全新的统一秩序与进步。实证主义兴起前进步较小的原因:“对于经典的古代来说,历史的进程根本不表现为进步,而是表现为不断重复的时期的周期性顺序;它还缺少对一种旨在未来目标的改造的体验。”(89)基督教促进了进步,但是自我矛盾了(断言自己是人类精神的终极阶段)。

对天主教和新教的评价。天主教体系和实证体系的亲和性体现在它们共同的目的和能力上:建立一个真正的社会组织。惩戒新教的无政府状态。孔德的伟大人物不是耶稣而是保罗。天主教教义:衰亡。天主教组织:发展。宗教权力和世俗权力之分。一种特别的秩序权威。穿越民族界限的强有力纽带。(92)古代的个人德性向共同体德性让位。家庭。妇女地位。国际法。(93)伟大的中世纪。宗教改革是破坏性运动,解构的但是没有为社会创造/建构出替代新秩序。天主教的堕落:面对新教的攻击,从抗拒政治变成拥抱世俗政治,退步的本性。分离原则是应该一个有益的原则。但是——拿破仑:世界霸权。黑格尔:形而上学神权政体。

这一进步的信仰在什么程度上还是神学的?洛维特评价:他批判了神学信仰的不确定,却没有考虑人道信仰更加的不确定……他指谪基督教要成为人类历史的最终阶段从而阻碍累积的进步,却把终极性给了科学。(99)“基督教的未来信仰与世俗的未来信仰的基本区别在于,‘天路历程’(pilgrim’s progress)不是一种向一个无法达到的理想的不确定的进步,而是一种面临上帝的选择和决断。”(100)现代意识依赖基督教的上帝国,就像是一个逃亡的奴隶依赖于他远方的主人。孔德渴望一种非神学的崭新阶级来支持分离原则:“哲学的教士”。他们到底是谁?孔德竟然觉得现代工业必然的要消灭战争【……】因为现代工业时代是“科学的,从而也是和平主义的。”(103)孔德还认为,人的寿命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因为太长世代交替减缓会导致创新活力不足于是延缓进步,太短则革命的新生权力过多,影响稳定的进步。死亡与出生只是一种统计学现象,作为社会进步的历史发动机。但是洛维特提醒:“我们史无前例地用尽科学进步的一切手段,来力争维持个人的生命,又同时大规模地借助同样进步的发明摧毁它……所有进步的手段也同样是倒退的手段。”(104)

人性取代了上帝。实证主义成为新的福音。“孔德是一个虔诚的无神论者,他拒斥作为主体的上帝,但保留上帝传统的人类属性,例如爱和正义。”(105)孔德的实证实际是幻想。如果孔德站在纯粹实证的基础上前进,就不会高估人的重要性和科学家的客观性,不会试图揭示进步的规律。

孔多塞和涂尔戈:

孔德是孔多塞的学生,写过涂尔戈的老师伏尔泰的传记。18世纪对理性和正义的激情点燃起一种宗教的热情。

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人的完善能力是无界限的。“为了能够在历史运动的整体中科学地辨明方向,并且预先规定未来的历史进程,只需要一个历史学的牛顿。”(109)历史学应该成为一门精密科学,使我们几乎以数学的精确性规定“善和恶的量”。对此洛维特评价:“孔多塞对人在未来完善的预言不是科学推论和证明的结果,而是信仰和希望的梦想。”(111)福楼拜和波德莱尔在不久后便意识到了这种进步带来的虚无感。布克哈特,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预言的都不是进步而是西方的衰落。托尔斯泰说:“文明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他不需要努力,而且获得了赞同;真正的启蒙则要求鼓足干劲,并且因此在大多数人那里得到的不是赞同,而是轻蔑和仇恨,因为它揭穿了文明的谎言。”(115)进步却没有希望的世界。孔德把死亡都当作进步的要素,而我们却时常被自己的进步吓个半死。

涂尔戈的“必须达到的”理想目标:尊重个人的劳动和自由、财产的不可侵犯和权利的平等……美国梦。但是他也意识到“历史运动并不是一种单维的进步,而是热烈的意图和出乎意料的事件之间的一种辩证关系。”(119)“可感知的行动与历史事件的隐秘动力之间的这种差异,起源于神学上的上帝的意志和人的意志之间的区分。则种区分是救赎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二维性的基础,神学的历史理解就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启蒙运动的历史哲学决没有扩展和丰富历史解释的神学图式,而是通过把神明天意拉平和世俗化为人对进步的预见,而限制和淡化了它……(但)就依然在发挥作用。”(120)

*

五、伏尔泰

进步取代天意。波舒埃《世界通史》(1681)-伏尔泰《论各民族的风俗和精神》(1756)。前者是历史神学,后者是历史哲学(伏尔泰)。历史哲学的反宗教主题。伏尔泰从中国开始。中国通过法国传教士的报道第一次出现基督教西方视野。问题:基督教的传教是否应该顺应中国宗教?耶稣会士赞同而教会反对,伏尔泰支持耶稣会士对抗教会。伏尔泰抨击《圣经》的创世史。理由:赞同文明,反对野蛮。犹太人历史的神迹狂妄。中国人的历史没有胡编乱造。孔夫子像在伏尔泰家。智者大于先知。

“文明”即科学和技艺、道德和法律、商业和工业的进步。两大障碍就是教条主义的宗教和政治战争。“通过全部历史在18世纪达到巅峰这一假定,他为蒸蒸日上的资产阶级特有的理想,提供了历史的辩护。”(125)创世说的失势。人的渺小。在这个世界的历史上为上帝辩护是荒谬的。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

批评波舒埃《世界通史》是西方(基督教)中心主义的。但是伏尔泰自己的《论各民族的风俗和精神》即使增添了多种民族,其依旧是根据编年史的顺序和作为假定原则的进步才凝聚起来的。“以一个唯一的目标为目的,至少潜在地把各种事件的全部进程富有意义地连接起来的世界通史,并不是伏尔泰,而是出自犹太教的一神论和基督教的末世论。唯有《圣经》的上帝,才世界性地为历史指明方向,把历史置于中心位置。”(130)

古代世界中的宇宙循环秩序内部每一种进步都同时退步,一种不可逆转的进步没有地盘。洛维特让我们区分进步宗教religion of progress、宗教的进步progress of religion和宗教性的进步religious progress。

宗教性的进步与世俗进步毫无关系。!!!“各福音所宣告的,决不是我们的世俗关系在未来的改善,而是与这个世界的国截然相反的上帝国的突然降临。”【沃格林所说的灵知诺斯替vs基督教?】“拯救不是通过我们自然禀赋的一种逐渐发展来实现的,而是只能通过一种断然的转变来准备的。”“基督教并没有像现代的进步宗教那样,所开启的是一个不确定的未来的视野,而是终极性地预言了未来,并由此加深和强调了决定性‘时刻’的庄严性。”(132)发展的自然法则和人的不懈努力都无所谓,因为历史已经在基督身上实现了目标。基督教没有进步,因为基督徒在宗教方面的进步在于效仿基督,而基督并不关心世俗的改革。“一种历史性的世界宗教的转变,将或多或少与普遍的世界关系的转变保持一致,但所有的宗教改革都试图在新的条件下重建原初的、原始的福音。”(133)

而现代的进步宗教是非常不同的。信仰人的逐渐完善而不是绝对完善的一次性启示。现代进步宗教的前提和结果都是反基督教的进步理念。但它依然是基督教的孩子。不确定的世俗内末世-确定的超世俗末世。

*

六、维科

《新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民政世界”的一种理性论证的神学。维科挑战笛卡尔。!!!笛卡尔:怀疑一切不能完全确定的东西,通过方法上的怀疑达到绝对的确定性,并由此达到科学的真理。“公众意识、法学、医学、修辞学、语言学、历史……启示神学、哲学……都不能解释一种绝对确定的真理。所有这些都建立在传统的权威之上,建立在‘实例’和‘习惯’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可靠的认识之上。”“伪称精通古罗马历史的历史学家,对古罗马历史所知还不如罗马的一个厨子。”必须在“我思故我在”与天赋观念在形式上的确定性的基础上重建世界。(139)维科的笛卡尔批判则基于这样一个基本原理:“一切真实的知识都必须是关于原因的知识,也就是说,我们仅仅真实并且透彻地知道也是我们自己造成或者创造的东西。真实的是根据被创造的宿命来度量的。”(139-140)笛卡尔的确定性是形式的意识,而不是真实的知识,只是单纯的思,而不是真实的认识。“怀疑的汪洋大海”中,有一小块独一无二的陆地——唯一的阿基米德点:真实的和被创造的之间可以代换——这是历史的-民政的世界毫无疑问是由人创造的。自然世界是上帝的造物,只能由上帝认识。人类自己的精神变迁是人类自己创造的,人类可以认识。之前的哲学家选择的对象错位了。维科“借助真实与确定的辩证法来克服笛卡尔在理论真理和感性-实践的或然性之间所做的全部区分,这种辩证法先声道出了黑格尔的‘感性确定性的真理’。”(142)“真正的哲学在上帝里面观望的是人类精神的世界。”(143)但是上帝在维科这里没有被取消,神明天意依然还在。天意作为《新科学》的方法。没有任何历史世界建立在无神论之上。“如果听凭自己,人就会处在自私的专制统治下;他只热衷于自己的私利,这种私利将会摧毁全部社会生活和历史生活,从而摧毁人自身。”(145)天意以人的自然习惯的轻松方式展开自己的秩序。

这种对于天意的强调来自对命运的信仰和对偶然性的信仰之间的争论。天意的必然性与意志自由的辩证法。历史的辩证法。克罗齐认为历史是自由的历史而不是天意的历史,人就是历史的上帝。这是黑格尔的主客、特殊主体与一般主体辩证法。天意在其中是多余的。【理性的狡计取代天意】但是这并不是维科的立场。“他把历史理解为一个由人创造的世界,但这个世界同时又为某种与自由选择相比更为接近命运必然性的东西所征服。历史不仅是自由的活动,是决断和行动,而且还是并且主要是发生的事件和事件的发生。因此,历史不是单一含义的,而是双重含义的。”(149)“所有这些都是精神的作品,因为人们这样做凭借的是理智;这不是盲目的宿命,因为人们这样做凭借的是选择;这也不是偶然性,因为每当他们这样做,就总是产生同样的结果。”(151)【可以看到理性的狡计的影子】

真宗教和假宗教。洛维特赞美维科的公允态度。搭建从假宗教到真宗教的桥梁。“这最初几代人以其纯粹质料的想象力,创造出自己的各种神灵,只不过他们是像诗人(字面意义就是“创造者”)那样来虚构的。”(153)初版题词——维吉尔:缪斯出身于朱庇特。雷电的智慧不是启示的也不是理性的,而是一种粗朴的、占卜的宗教智慧。雷电带来好奇心,带领人们穿越乌云,来到神明天意的真理面前。神话的意义——民政。希伯来人的例外性:“与所有异教的宗教相反,希伯来人的宗教建立在对预言的明确禁止之上,因为以色列的上帝是精神,是感官无法达到的。”(156)

历史的进程与复归。三个时代:神的时代、英雄时代、人的时代。这三个时代的前赴后继是一种进步的。但是这种进步只是从无序到有序,从野蛮的英雄习俗到理性化的习俗。然而这个进步是没有终点也是没有完成的。(中文版翻译这里很奇怪,所以参照英文版132)这个进步的终点只是堕落,然后再从一种新的野蛮时代的复归中重新开始。维科关于神明天意内在与自然时间的循环程序之中的观点:“产生和衰亡的自然历史进程,是不能根据一个目标而在一种‘进步性丰富’的意义上超越的。”(158)《新科学》强调,历史没有实现,没有答案,而是在其进步中被复归性支配。!!!“复归不是一种纯自然的宇宙论的复归,而是历史的一种自然结构,它具有法律上‘上诉’这种附属含义。”(159)没有目标的进程要向更高的法院上诉,接受自己的案件。作为最高法庭的天意规定的历史。历史的法则要求一个堕落的、过分文明的野蛮时代复归到创造性的感性野蛮时代,为的是能从头开始。

洛维特评价:“维科的观点与其说是基督教的,倒不如说是古代的。和古人一样,他对起源和原初的建立感兴趣,而不是在希望和信仰中对未来的实现感兴趣。”(161)复归不是毫无希望的,而是历史发展自然的合理形式。复归是治愈性的。“野蛮时期的复归,拯救人类免于文明化的自我毁灭。”(161)不是伏尔泰的人定进步,也不是波舒埃的正统历史。原本无意义的宇宙论循环本身有了天意调节的属性。模棱两可。

*

七、波舒埃

善恶分配的不公被自由思想拿来反对神明天意。波舒埃反对自由思想。天意说保护了道德,拒斥不可教诲的自由。眼前的恶如果拉开距离用“信仰的眼睛”看,表面的无意义中启示着隐秘的正义。这一事实的唯一合理结论:人必须期待未来,牢记着末日审判的终极正义。两种心态:不赞美任何尘世的伟大,不惧怕任何尘世的灾难——历史的唯一主人耶和华分配最后的奖赏与惩罚。帝国历史归根结底为基督教会服务。上帝的绝对任意性。

历史意义的唯一尺度:基督之死,没有神迹,人不该要求基督都没有得到的东西。“正是天意在世界历史中缺乏任何明显迹象这一点,证明了信仰不可见者的必要性,并唤醒了信仰。信仰并不是可以客观证明的确定性或者百分之五十的或然性【帕斯卡的赌局】为基础的,而是以它们的(即确定性)缺乏为基础的。它要求奉献和冒险,要求对不确定性的勇气。”(171)信仰是针对不确定性的勇气。“要事后在世界的政治历史中理解和说明天意,这是无信仰者的尝试。”(171)一个自称为基督教世界的世界是荒谬的,因为“基督教对世界历史的理解只能建立在上帝的国与这个世界的国之间的基本冲突之上。”(172)

*

八、约阿希姆

在13至14世纪点燃早期基督教的狂热,间接规定了近代的进步宗教。“永远的福音”。在战胜了异教的偶像崇拜之后的唯一任务:传播耶稣基督的福音直到世界末日。最终的历史时期——真教会:非世俗化的教士等级体系而是修道院式的圣徒社团。

天意规定的向历史末世的进步。约阿希姆在圣约翰的《启示录》中得到启示。《新约》。类型学和寓意解读终极和全面的历史理解。普遍图式立足于三位一体。三个位格、三个不同时期、三种秩序。1、犹太人是圣父律法下的奴隶。2、基督徒比起律法道德已获得片段的灵性与自由。3、圣灵敞开在其完全的自由和丰满中。交织展开。第二个阶段从第一个阶段里面开始,第三个阶段从第二个阶段离开时。成婚者——教士——修士。艰辛的劳作——学识和纪律——灵修与赞美。知识——局部的智慧——心智的完满。字句——精神。水——酒。(178)

“不能把‘时间的实现’理解为过去的一个独一无二的时间,而是要理解为某种将在未来展开的东西……基督教会不是一个永恒的基础,而是一个不完满的征兆。”“一种双重的末世:它是救赎历史的一个最终历史阶段,先行与由基督的再次降临所开创的新时代的超验末世。”“最后转变将废除讲道和圣礼;圣灵秩序借助于直接的灵修就拥有对上帝的认识。”(181)

洛维特认为:“当约阿希姆宣布一种新的和最终的秩序,从而开启了从根本上改善教会的可能性时,他必然不仅对教会的传统权威,而且也对时代的尘世秩序提出了质疑……教会必须强调自己状态的不变性,抑制对手的末世论激情。”(184-185)“因为它在一种历史连续性内部既指向前也指向后;在这一连续性中,基督之后的各世代和在他之前的各世代同样重要。”(185)

奥古斯丁-约阿希姆。前者期待世界的末日,后者则期待圣灵的时代。共识:尘世上没有永恒的东西。奥古斯丁:一切都是暂时的(不必要的)。约阿希姆:所有的一切都要经历变化(必要的变化)。神学的历史主义。弗兰西斯修会运动提醒教会不要忘了还有末世。要对末世有激情。但是约阿希姆未能预见到,他使教会世俗化的意图在别人手中转向了世界的世俗化。末世论的思维被用于终结前的事物了。第三阶段。第三国际。第三帝国。

*

九、奥古斯丁

【豆瓣上的江绪林评论这部分写的不好,认为奥古斯丁反对的不是古代的循环历史观,而是古代的宇宙论和本体论,我的神学知识浅薄不能分辨,在此标记一下】

反对无目的循环论。创世论。“从信仰到观察,不存在任何过渡。”(190)古希腊的理论是一种世界-观:对可见者的静观。基督教的信仰是对不可见者的无条件信赖。宇宙的秩序、美丽与从无到有的永恒上帝的不可见秩序、美丽相比毫无意义。“一个从无中创造出来的世界一开始就被剥夺了其自己的、本真的存在。”(191)凡是可变的,就不能是永恒的。时间是与变化的世界一起创造出来的,之前是没有时间的。没有时间就是永恒上帝。唯一的创造在时间之外。

奥古斯丁“借助信仰的眼睛知道,人并不纯粹是生育的产物,而是一个一次性的、绝对的创造。”(193)无始无终的循环重复不能孕育希望与未来。基督教为爱上帝的人许诺了拯救,无神论却用循环使希望和爱失去力量。太阳底下无新事——无信仰者。“在复活的奇迹中,创世的奇迹重新的得到完成和提高。正确的学说导向未来的一个目标,与此相反,‘恶人却做圆周运动’。”(196)圆周无目的的,十字架是意义,在一个目标中实现。

历史神学。奥古斯丁:“教会的任务不是在世界历史前后相继的各时期里发展基督教的真理,而是宣告和传播一次性地启示的和确定的真理。”(198)一切世俗历史与接受还是拒绝基督教的福音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信仰突破一切历史的发展和危机。拒绝历史时间内部的期待。

对于罗马的态度。罗马帝国只是作为传播福音的手段,国家只有相对意义,起源于罪。

上帝国与地上国的斗争。不是国家和教会的对立,而是两种神秘的截然相反的人类存在方式构成的共同体。“进步”仅仅意味着孜孜不倦的向着超验的朝圣。“本真的历史也就是信仰和无信仰之间旷日持久的斗争。”

黑格尔的上帝在历史中。奥古斯丁的上帝在历史外,是历史的主人。“历史是一个由上帝建立的学院,它主要是借助受难来进行教育的。”(203)

*

十、奥罗修

为身为罗马人和基督徒而自豪。历史之所以是救赎的,因为受到原罪玷污的历史只能由教化和惩罚构成。异教徒问:万能的上帝为什么不直接实现自己的目的而要让历史绵延呢?奥罗修回答:只有头脑简单的人才会对耐心不满。在人滥用了自由之后,应该感激造物主给予自己的赎罪的机会。“人类的苦难不是驳倒了上帝的统治,而是极其清晰地证明了它。”(210)上帝之子降临在凯撒时代,不是凯撒伟大。奥古斯都的帝国是为基督的未来做准备。

“回忆只唤回丰功伟绩和成就,却遗忘了由它们所造成的苦难;他人的灾祸在回忆的、歪曲了的视野中成为轻松愉快的叙述。”(213)历史的幸运与不幸。人首先是一个忍耐者,历史是一种病理学。(215)保罗的开朗平静:被监禁时没有想改善自己的条件或者越狱而是觉得自己的遭遇有助于在执政官的近卫军中传播福音。奥罗修的开朗平静:希望蛮族入侵时能在这些异教徒中间传播福音。

“救赎历史与奥古斯都统治下的罗马更为接近,只是在世界历史的意义上才是现实的接近,而在救赎历史的意义上,这种现实的接近只是一种表面上的接近,因为救赎历史与世界历史的关系是不能以世界历史的方式证明的。”(217)救赎历史和帝国民族人民无关,只和每一一个个别的灵魂有关。

*

十一、《圣经》对历史的解释

基督教是从一个时间实现时发生的中心事件出发的。犹太教的弥赛亚还在未来。基督教的救赎历史不是一种单纯的将来时,而是一种现在完成时,是已经发生了的主的降临。“历史的基本特征就是一个从背离向重新和解进步的运动,是为了通过一再重复的反抗和奉献活动在终结时达到开端而走过的唯一大弯路。”(219)原罪和救赎的中间的时间是一种甄别麦粒的关键性时间——一种极度紧张。“生活于一种斗争之中,这一斗争的目标既不是一个无法达到的理想,也不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现实,而是许诺了的救恩。”(220)

世俗的事件是在罪和拯救的关系中发生的,所以从来不能完全世俗,而是在圣殿之外。“自基督以来的一切历史:时间已经实现,但是还没有完成……由于这种实现的二重性,虔信的基督徒生活在现在与将来之间的极度紧张之中。他们已经有了信仰,并且还在希望。”(224)

决定性战役与胜利日。决定性战役可能早已发生但是没人意识到,直到胜利日人们才相信。耶稣受难和复活作为决定性战役。之间的紧张充满了中间时期。它是最后的,但是不是目的(和平)。

《新约》的精神:“作为世界的一段历史,基督之后的历史与基督之前的历史没有质的不同……历史经历了所有的时代,是行动和承受、征服和屈服、罪和死的历史。”(228)历史上一切悲惨的重复都是为了完成基督的受难。

*

结语

历史问题在历史自身的范围内无法解决。布克哈特把历史还原为纯粹的连续性。为什么?因为这种连续性是那种“完满的意义”的可怜剩余。现代对历史的过高评价来自于我们背离了古代的自然神学和基督教的超自然神学。没智慧也没信仰。福音书中的耶稣不是一个历史教师,而是道成肉身的上帝。古典宇宙论和基督教神学是限制历史的,阻止历史的毫无节制。历史从古代和基督教的限制中一解放出来,转而就开始制服人类。

只有犹太人的历史在今天还是可以做宗教解释的。“他们提出的不是一种哲学,而是一种对上帝关于其特选子民的预定意图的不可动摇的信仰……在以赛亚看来,犹太国的覆灭不是巴力的胜利,而是耶和华的胜利……只有各民族,而不是个人,才是历史的真正主体。”(233)对于基督教,救赎史不再限制在特殊的民族身上,这是国际性的,救赎史被个体化了。

天意、命运、基督教的崇敬。奥古斯丁区分两种宿命论:占星术与一种更高的权力(命运)。基督教信仰是与后者调和的。

“基督教对神明天意不可捉摸的干预的信仰,与对世界可能突然终结的信仰相结合,与希腊人关于生生灭灭不断重复的循环说产生了同样的效果,即阻止了一种无限制进步的信仰出现。”(239)

宇宙既不是永恒神性(古代)又不是暂时创造(基督教),那么“后基督教世界是一个没有创造者的创造,是一个缺乏宗教视角的世俗世界,它不再是‘在圣殿之外的’,而是彻头彻尾尘世的。”(241)

基督教的世俗运用削弱了基督教,但是西方的能动性的巨大动力是否与它内含的宗教因素毫无关系?我们要把变成人的上帝当作改造世界的模版吗?

*

后记

希望是一种好的灾祸(潘多拉),必死的人不能没有这种可疑的馈赠。愚蠢的火-作为幻觉的希望。保罗谴责异教社会没有希望,指的是真实的信仰。保罗与斯多葛准则:我们将在恐惧与战兢中获得拯救。

“信仰的希望并不能消除信赖和自明之间令人尴尬的冲突,毋宁说是加强了它。”(245)【本雅明的《神学政治断片》中的射向相反方向的弥赛亚与世俗之箭】“基督教的信仰并不是某件很可能发生的世俗期待,而是建立在对上帝拯救计划的无条件信仰上的一种信念。”(245)这种看似发狂的信仰并不只对现代人来说是疯狂的,对于任何一个时代的正常公民的健康人类理智来说都是极不可信的。

现代历史思维从进步思想中取消基督教的创世和完成,在古代世界观里提取永不止息的运动,却抛弃圆周。它用两个不同的眼睛看世界:信仰与理性。他的视野势必模糊。

*

附录一:约阿希姆学说的变形

极端主义:基督教原则——一种对终极的答案和拯救的信仰滋养。黑格尔用哲学取代上帝国。给谢林的信:“我们的手也不是多余的。”谢林的三段论:彼得——保罗——约翰。天主教——新教——人类宗教。基督教最初也并不是历史的(基督不是历史事件链条上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一环,而是一次性的救世主)。基督教通过新建空间改变时间意义。尼采:骆驼——狮子——小孩。你应该——我要——我在。

“遥远的历史结果和意图的原初意义之间的不一致说明,按照世俗化的导线进行推导的图式,不能混同于一种因果规定。”责任的两个方面:筹划和教导者的责任与行动回应执行者的责任。

*

附录二:尼采对永恒复归说的恢复

尼采第一次思考这个问题在十八岁。《宿命和历史》《自由意志的宿命》。“无宿命的绝对自由使人成为上帝,而宿命论的原则却使人成为自动机器。”“只有在自由意志是‘宿命的最高潜能’的情况下,这一问题才能够得到解决。”(257)《快乐的科学》中〈最大的重点〉:永恒复归不是形而上学,而是伦理的命令。永恒复归的占卜者对抗虚无主义的占卜者。虚无主义占卜的最后绝望最终在“光明的深渊”中扬弃。查拉图斯特拉不对无目的循环绝望,而是对这种复归感到高兴。这是无时间性的定在此刻的永恒。【自我复制充满时间】这个圆环要粉碎直线进步(万劫不复)的现代幻觉——末人的时间观。查拉图斯特拉是一个祝福者和肯定者。“最必然的灵魂,它愉快地投入偶然之中。”尼采是唯一意识到在永恒复归中有一种道德教训可以对抗基督教并创造未来的哲人。

洛维特竟然表示尼采是彻头彻尾地基督教的和现代的,以至于尼采只处理了一个问题:想象未来并立志创造它。没有一个真正的希腊人考虑未来。希腊人的永恒复归不需要任何人来承认,尼采的永恒复归需要超人来热爱。永恒复归成为一把实践的锤子,把绝对责任心钉入人们心中取代期待末日审判的责任感觉。

圆周中任何向前的运动也是向后的运动,怎样包含一种不可逆转的意志呢?尼采的回答:必须学会向后意欲自己拯救自己。现在要拯救过去。而这一切都来自基督教中的的上帝意志创造世界和人的信仰。洛维特最后表示尼采没能完成从“我要”到“我在”的决定性步骤,因为“把现代自我的偶然存在永恒化的意志不能和自然世界永恒循环的观点相适应”。(268)【这最后一段我认为讲的并不清楚,没有解释为什么人类命运与宇宙宿命的结合是必然失败的。也许在洛维特写尼采那本书里有详细的阐释吧。尼采说,永恒复归是一个婚戒,我们不仅要从时间的循环上理解永恒复归,还需要拓扑学视角来考虑婚戒的负形,即未婚妻的手指。】

*

最后总结一下:这本书还是写的比较清楚明白的。是一个很不错的梳理。布克哈特(尼采的那篇《历史学对生活的利与弊》就是在听完他的课之后写的)强调的那个有点玄乎的连续性让我想到柏格森的绵延,有机会可以找他的书来读一下。维科那个部分讲到复归作为上诉我觉得也蛮开眼界的。洛维特对尼采的解读让我有点好奇他的尼采专著,但那本书我一看有七百多页……第一期节目没有什么经验,不知道这样的长度是否有些啰嗦。这本两百七十多页的书整理笔记大概花费了一天半。之后会看情况对形式进行调整。好了,这期就到这里。我们的开场音乐和退场音乐是来自世界末日女朋友的专辑《Hurtbreak Wonderland》中的〈8重人格と11羽のカラス(The Octuple Personality and Eleven Crows)〉。下一期的书籍会是法国哲学家阿尔杜塞的《政治与历史》,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