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文字创作”的话语分析

210510 更新:

今天看了这篇文章:互联网时代的创作(上):作品缺乏内在的对抗,更多是对外的讨好,想到:

本文在写作时隐约提到了被大数据控制的作者,但没有提炼出控制论这个主题,现在看来,非常明显,网文平台是一个自我调控的系统,它既生产读者也生产作者。以前和人讨论的时候,提出过经济模型——例如肉文军备竞赛,不断引入新型器官,等等,这些都可以归结为调控行为,共识的达成。一次更新,和紧接着一次对更新的反馈,就是一个小小的 feedback loop,训练出了「网络写手」这架紧张的小机器,让它不断变更生产方式,尝试接入大网络中。

另外,关于引文中提到的「理解」——创作者的确希望被人理解,这是因为它是馈赠者。它总是送给人们它认为最好的东西(一种独有的风格),即使在控制系统里也是如此,只是在系统中,贯彻的总是人们的价值和平均的价值。创作者本身的价值体系(以及对这种价值的评价)几乎被彻底忽视,于是「好」也无从说起了。

请注意,这里的「创作者」必须自己知道何为「好」,否则不认为是创作者,当做别论。这是一个简单的对写手群体进行区分的方法。必须先有意志,然后才能对意志进行评估。


“阅文开放免费阅读了”

“国内不尊重文字创作”

要考察这个说法的有效性,必须问出另一个问题,就是“何时我们开始默认需要尊重文字创作”。更进一步,为什么要一视同仁地尊重任何创作,而不考虑质量等因素。而这个问题的答案蕴含在网文的传统里:按字数计费的商业模式。

因此,当我们听到抱怨“不尊重文字创作”,一个更加真实的说法是“不尊重打字劳动”,以及“同字同酬”。

这方面的观察很多了,还是说回阅文,开放免费阅读可能会是一次范式的转变:明确告诉中小尾部作者,你们的作品其实一文不值。至少价值已经低于渠道的价格。在“自由创作”等等话语的包装下,新进场的创作者很少考虑到渠道也有价格,而只注意到自己的价格。实际上,平台提供了一笔无偿注意力小额贷。假如作者能够还清欠账,就证明了自己有继续借贷的信用。但这个条款是沉默无声的。人们沉浸在有关创作的意识形态正确幻想中,哪怕“自由创作”是一场泡沫。的确,从这个角度看,是一场注意力次贷危机

当文字被抵押导致精神破产时,引来了公众的怒火。正如地产抵押物(房屋)对银行可能是九牛一毛,但毕竟是产权人半生的心血和回忆所在一样,平台对文字作品是无情的,甚至不无嫌弃(考虑到精神受到的污染),对作者本人却如亲生骨肉一般宝贵。当然,市场上不乏投机作业者。批量制造产品,试验投放,相当于做身份证骗贷款。他们谈不上有什么情感寄托,但也付出了时间成本。

以上谈的是全民创业,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看穿本质,为平台打工,领取该行业的薪水,而不是冒险做小本生意。他们要获得打工的资格,自然也要参与面试。

我想探讨的另一个问题是,在文字创作中,业余爱好者是如何接受了经营者的角色,并被卷入。

虽然不图利益的业余爱好者数量众多,但他们沉浸于经营者的语言体系——数据,填坑,码字。当然,两者的界限模糊,业余爱好者经常主动或被动流入——流入金融市场。但这不是原因而更像结果。

他们在谈论自己的创作行为时,所用维度不同于经营者的“人气-产量”,而是略微偏移,使用“产量-快乐”。对业余写作来说,最重要的当然是体会到愉悦感,但由于平台是同一个,最后“快乐”和“人气”挂上了钩,吊诡地回到了原点。

如果冷,就没人看,就体会不到交流的快乐,因此必须提高人气——这样的逻辑。显然,它也忽略了创作的内禀因素。

这部分创作者对人气结构的要求不同于经营者。什么是人气结构?人气的量和质可以以一定比率兑换,例如作者都十分向往的“长评”、深度读者,就处于人气结构的头部。业余爱好者更期待头部权重大的结构。经营者到了后期,比如需要构建圈子文化时,也会注意配置这方面的人气。具体参见魔道祖师的人气资产配置过程。

因为陷入了这样的怪圈,我们会发现网上、论坛上充满了相似的关于创作的困惑,而且永远得不到解决:“我在写作,但我很不快乐,怎么办?”或者“随便写写的文大火,用心投入的作品却糊到地心”。这类话语所描述的永远不是其字面现象。如果陷入字面纠结,那接下来的几十楼回复都是可以预测的,我可以编出好几套完整的车轱辘话,演示圈内的创作者和读者会怎么开解、分析、阴阳怪气。但没必要。真实的问题是:我们没有别的选择

除了注意力小额贷,就没有别的平台和商业模式了。所以阅文一地震,大家第一反应是要决堤,是要堵上这条先河的口子,维护祖祖辈辈共同为奴的种植园。

那好,既然没有别的选择,也听到了创作者在当前体系下的悲鸣,看来我们得建立自己的体系。具体该怎么办呢?

我并不知道前景是什么样的,但有若干见解:其一,必须在创作者之间分出高下,分出差异,也就是创造出评论的空间,并解散那个网文大锅饭的泡沫幻想,让创作回到私人联盟;其二,保护还未定型的网站!不要放由衰朽之风和定见之酸雨枯败了它!视野所及的未定型又侥幸得到发展机会(人口基数,即注意力资产)的平台,暂时只有一个——废文网。所以我正密切关注这个平台的发展情况,它的思考、尝试和遭遇。这又是另一篇文章的主题了。

最后,回归本题。在阅文引起的轩然大波中,“尊重文字创作”这一类话语并非攻击主力,但构成了很多近似话语的逻辑,连招里的 buff,套路里的小过门。在拆解了这类话语的部分成因或源头后,更会发现,这句话实际上说的是“尊重现在的市场规则!”

“尊重!”这是命令,将规则视为铁律、塑造尊长的命令。而我要说的是:“保护!”

保护我们的朋友,以及我们赖以呼吸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