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品(原题:重新绘制历史的需要(原题:喉舌艺术家))

更新:

力量相互冲突这一概念同样也适用于观念。故事里面如果不呈现一股有意义的阻力的话,那就是宣传品。

“如果你从描写一个人开始,你会发现你创造了一个类型,”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如是写道,“如果你从描写一个类型开始,你会发现你创造了——零。”这样的作者只是在试图解决个人恩怨。创作小说或许有益身心,能帮作者消除仇怨,但是如果你打算写成后给别人看,就不能用这样的写法了。作品的本意是讲述一个故事,而不是清算旧账或者解决自己的个人问题。

以上摘自《经典情节二十种》


最近重看乌合麒麟。他的作品内容,如果以讽刺漫画的标准衡量,没有人们说的那么特殊;饱受争议和崇拜都是因为风格:一种近似于瓦格纳歌剧的政治宣传效果。由于对现状的讽刺大量借助于历史事件和暗喻,对他的理解也不能停留在求鬻和喉舌的平面上:他的确不是喉舌,而是有着书写一部历史的野心。这些画作的最初目的和实际效果,都是重述所谓“被西方控制”的历史,虽然运用了西方绘画中的传统手法,画面中存在大量宗教和历史题材的线索,供人精确地破译,作为一部历史,象征性和叙事脉络远大于具体事件。从他和粉丝的回应来看,这部历史其实是由一个特定的群众、一群已经存在的历史学家热情召唤出来的,艺术家本人是否想要和强权发生关系,根本无关紧要。那么,是怎样的历史呢?(时间不够先记下几个要点:画面中心……光和暗……最后,是耶稣基督和恶魔。强调“伪神”……谁是藏在画面背后的真神?必须和一种“救苦救难马克思”的话语对勘。


原文:

所谓喉舌艺术即「关怀着弱势」而求鬻于强权者。乌合麒麟把刀刃对着平民喉咙时,光聚焦在谋杀者和羔羊身上,即作为象征的刀和羊才是重要的,而作为背景黑影的被蹂躏者是不重要的。后续回复中,战争作为远景,画面的主体给了画家和记者和政客。

喉舌艺术家口口声声「同情」且「声援」的对象只是一个模糊和惨烈的背景。毕加索画了格尔尼卡的死者,喉舌艺术家则从不描绘不能呼吸的人们。

有人说他毕竟揭露了一定的真实,艺术界苦于为自由派把持云云。然而搞错了一点:揭露真实的目的是解除诅咒。

鲁迅《铸剑》:

他严冷地说:“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都成了放鬼债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