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晤对录】如水并刀:我也不希望写云里雾里的很抽象的东西(1)

对话:刘大哥讲那话理太偏,如水并刀 采访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一、进入废文

如水并刀 为什么感觉这次听你的声音跟之前不一样。 刘大哥 有吗?没有,就变得更更性感了,还是变得……? 如水并刀 更年轻了。 刘大哥 这样可能因为吃了一些童男童女。 如水并刀 真的吗? 刘大哥 嗯,真的……我们来开始采访吧!采访之前还是像惯例一样,要先问一下:因为我们采访的内容,可能会用在我之后写的文章里边,或者是英文的,或者是中文的,然后就需要得到你的同意,授权我可以使用我们采访的内容,当然就是具体隐私的部分,我可能会帮你打一个码,然后到时候会给你看一下。你觉得太涉及你的一些具体隐私的话,我们可以把它删掉。好吧,那我们就开始吧!!!然后就随便聊聊。你是我邀请到了第一个作者,但愿不是最后一个人!(笑) 如水并刀 好荣幸啊! 刘大哥 不不不,应该是我谢谢如水并刀太太,这么大咖居然来参加我的采访,真是不得了,蓬荜生辉。我应该就是像古代的那个什么倒靴而迎之类的然后什么什么之类的等等我有点不会了…… 如水并刀 你说话好密啊。 刘大哥 一些客套的官方话罢了,先这样吧!我先来介绍一下如水并刀太太是废文编推(编辑推荐)上的常客,她目前已经写了六篇原创小说,其中包括一个短篇集,其中有四篇都是上了编推的,然后好像有一两篇是长推(编辑长文推荐)。另外现在有大概两千多位废文的读者粉丝,这个其实在废文不写黄文的作者里面,算是非常高的数据了。单篇作品大概有6000收藏的样子,回复也很高。好厉害,五百多回复的样子,打赏也很多。哇,富婆!然后我们来说说我们来说说并刀太太,就是你是怎么样想要进入废文的?当时是因为什么突然之间就想到要注册一个账号,要来写文,或者是看了什么之类的呢? 如水并刀 我是2017年的时候开始写文的,然后我是2018年注册的这个账号。当时注册这个账号其实非常简单。我就是在微博还是哪个地方看到有人在推荐,说这是一个新的平台,这里非常的自由。对,大概有这样的一个说法。然后我就点到这个网站里去看了一下,我点进去的时候,刚好那个时候还不是非常的热闹。大概就是有一些他们在讨论当时的一个作业。 刘大哥 那个时候就有作业了,是第几期来着?你看了吗? 如水并刀 这个我记不清楚了,但当时反正就是在讨论作业。我当时点进去也不知道干什么,我随便点的,然后点到了一个地方,发现他们在讨论一篇作业。我看了一下,诶,我觉得这个氛围不错。 刘大哥 哦!好难得! 如水并刀 在那个之前我是在长佩配上面注册过,在那个地方发过。我后来觉得要不然来这个地方也试试看,然后我注册了这个账号,但是我很长时间都没有在上面发表过东西。只是有了这个账号。 刘大哥 注册是没有限制的是吧?就用邮箱就行了。 如水并刀 对,那个时候没有,那个时候非常的轻松。 刘大哥 你应该是一开始在长佩,你投了其中一篇文章,后来是不是被执灯(一个扫文推文组织)先看上,在微博上推荐了,然后你才找废文来发的——我不知道这其中的前后顺序。 如水并刀 是吗?好像没有,好像不是。我应该是(在两边)都已经发过了,我应该都是发都已经发出来了。这个我真的有点记不清楚了。我印象当中我应该是都发出来。 刘大哥 你在长佩上发的,就是你在废文上发的内容是吗? 如水并刀 对,内容都是一样的。然后我在长佩发的可能稍微要早一点,我是过了几个月之后才把长佩上发所有内容转移到废文上。 刘大哥 但你说你16年就开始写了,写的就是当时的东西吗?(如水并刀 17年),哦哦对,17年,你是说你过了一年之后才创建的账号吧?然后就开始发表了吗? 如水并刀 我的时间线是这个样子:就是我最开始就创了一个长佩的账号,长佩旧站账号。我17年的时候开始在旧站发一些东西,然后我到18年初的时候,注册了一个废文账号,之后开始在废文发文。 刘大哥 你当时在长佩上的回复,或者是得到的反馈怎么样呢? 如水并刀 我真是有点记不清了,好像也没太多回复。 刘大哥 其实一开始好像都是这样吧,在长佩和废文,其实还都是蛮冷清的,回复比较少,但我感觉长佩好像那个时候它更倾向于那种比较剧情向比较多的那种言情向比较多的那种文,好像跟你本身的风格也不是很符合的样子。 如水并刀 对,但是我最开始把它发到网上,我的想法其实就是找个地方…… 刘大哥 发一个放着。 如水并刀 对对,找个地方存着。 刘大哥 那个时候你有一块儿写的或者是一块儿看这些文章的朋友之类吗,有交流的三次元的群体或者是二次元的朋友吗? 如水并刀 没有,我那时候非常孤独。我身边的朋友对这方面的东西不是很感冒。 刘大哥 你都一个人默默在看是吗? 如水并刀 对,到现在为止,我都不认识其他的作者。哦不对你也是作者。(笑) 刘大哥 哈哈好的。我其实一直一开始我以为你认识那个Autumnmt那个太太,另外一个写类似西幻的,她也是经常上编推的一个太太。我看你们俩还交流了一下,然后感觉你们俩还互相久仰很久的那种样子。我后来想:我嫉妒了,默默窥视你们,我说你们俩牵线了,因为当时我还没有跟你说我的作者号是谁(所以不认识)。 如水并刀 我跟她没有任何私下的交流,跟她所有交流就是我给她的文章留了个言,她给我回复一个,仅此而已,我们彼此默默的互关了,好像就这样。 刘大哥 你应该是蛮欣赏她的文风吗?还是只是因为眼熟? 如水并刀 我那时候还挺欣赏她的,那个时候看过她一篇还是两篇。 刘大哥 所以你是会看废文上的文的是吗?还是不会看? 如水并刀 开始的时候是会的。 刘大哥 看什么呢?看编推还是看别的? 如水并刀 编推。 刘大哥 那你会对编推有期待吗?就比如说“我也想上编推的”这种期待,或者“我也想编辑来评评评我”什么之类的? 如水并刀 最开始的时候是没有的,但是你被评了一次之后就……肯定会觉得……hmmm(笑)大家都是这个样子的我觉得。 刘大哥 有没有想过,比如说你这篇中了(编推),第二篇没中,你会想难道是我写得更差了吗?还是说“凭什么这篇有那篇没有(编推)的”那种感觉呢? 如水并刀 这个没有,因为我对这个好像不是特别有执念。那时候没有太多这方面的有感觉。 刘大哥 您有感觉到你后期的作品更难上编推了吗? 如水并刀 你跟我说了之后,我才感觉到。 刘大哥 对不起,我提前剧透了…… 如水并刀 对对对,但是我确实可能跟最开始写的东西会不太一样一点。如果是网络小说的话,我基本上是看耽美多一点。

二、入坑

刘大哥 你当时怎么入坑的?那会儿还挺小的吧? 如水并刀 我有个表姐,她给我的当时的MP4里面下载了小说。 刘大哥 好吧,我一开始差不多,也是被朋友带入坑的,不过当时是看的网王(网球王子)同人。不过我是一开始先写小说,然后才开始看小说的。所以跟很多人顺序是相反的。 如水并刀 那你时间看了挺久。 刘大哥 对的,我看网络小说大概可能是03年开始的。0304年的时候,然后那个时候就是有那个什么红袖添香之类的网站,然后发了一些类似于通俗和严肃小说混杂在一起的一些文章。有时候会有编辑在上面找稿子,然后我们就在上面一边看,一边写什么什么之类的,然后逐渐就变成了文艺青年。所以我还蛮好奇你当时是怎么想的。那说到严肃文学,你是平时一直会有看的,还是只是在高中的语文课的场合下会看看,然后后面其实看的就少了呢? 如水并刀 我感觉是高中毕业之后看的稍微多一点点。因为我以前很叛逆的,如果老师要看什么我就不看。如果是课堂要求规定要看哪些我们课内阅读的经典名著什么的,我就是不看。 刘大哥 你是理科生还是文科生? 如水并刀 我是文科生,但我就是不太爱看,我可能会看其看些其他东西,我就也不是完全不看书,就是看其他的一些不是被教科书推荐的那种。 刘大哥 对,所以其实你有一个一直以来或者是隐隐约约有一个比如说文学上的期许,或者是期待什么之类的吗? 如水并刀 这个貌似是没有。 刘大哥 你自己写的时候,其实我感觉你还是蛮有那种对自己的一些创作的、技法上还是有一些要求的吧? 如水并刀 那是很遥远的事情(笑),我可能一度是有这种的。但是我感觉我做的东西基本上都还是在模仿。模仿我看了一个什么东西,然后我就想要模仿一个什么。我感觉我自己没有太多自己的东西。 刘大哥 模仿谁?具体举个例子。 如水并刀 像之前我们聊天的时候,我好像也说到过。 刘大哥 樋口一叶吗? 如水并刀 樋口一叶吗?开始写的时候,我好像还没有模仿她。 刘大哥 好吧好吧。 如水并刀 那我肯定也模仿过日本的一些小说的,但是我对他们的模仿肯定是一种整体性的。我好像没有单独模仿一个什么人,我会模仿那种感觉,就是它给我的那种感觉。 刘大哥 对,我感觉你比较擅长一些意象型的或者是氛围感的,比较安静一些或者是静态一些的描写。这方面在网络文学的作者当中其实还蛮少见的,就这种(风格)感觉。 如水并刀 我最开始写的时候之前好像跟你说过的,就是模仿那些拉美文学。 刘大哥 哪些小说?但是其实我感觉其实你如果说是模仿拉美的方面的话,我感觉更多是情节方面的,就是一些(情节)风格的类似。但是好像文字方面,其实还是我感觉更日语一些。我自己觉得也可能是因为我知道你学这个,所以就是有这个第一印象。 如水并刀 可能其实在之前我朋友跟我提出来之前,我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她说你的这个(作品)给人感觉是一种日本小说的感觉。她跟我说了之后,我才去反思了一下,我才发现我好像是这个样子。好像真的它的语言,那个氛围,我可能都会有所模仿。 刘大哥 我觉得其实有一个惯性问题,就是可能你长期使用这个语言会对你有一些影响什么之类的。 如水并刀 对对对,但其实我不喜欢这个样子。我其实比较希望我使用比较中文的中文。但是我后来发现这好像也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什么叫“比较中文的中文”? 如水并刀 我本来想,如果我现在有点空的话,其实还可以再写点东西。但是我感觉自己不太有那个动力去做这个事情,我可能只能说,我如果要写的话,只能逼自己写。去年我写的感觉也是逼自己写的,逼自己的我就觉得写的很难看,我也不愿意写。 刘大哥 你是说作业区的那边(的作品)吗? 如水并刀 我觉得如果是那个样子的话,我还不如不要写。但是我也知道如果我一直是不写的话,我可能就不会写了。 刘大哥 对,确实是这样,有这种感觉。所以我还是觉得可能比如说你要写,这可能长期在一个比较有创作环境或氛围的环境里面,你去写的话可能会比较容易。但是我发现我也是可能在写和收到回复比较正向,一直有一个正循环的时候,会坚持写下去。但是如果突然打断了,我可能就写不动了。比如说我后来在废文删号之后,我现在倒回去写,我感觉就没什么耐心接着写了。 如水并刀 对对对,就打断了。 刘大哥 确实。那么如果你要写新的东西,你有一个什么新的期待吗,在内容上或者技法上的?你还会在废文写吗? 如水并刀 如果我要写的话,我应该还会在废文写。我目前没有看到一个,没有探索到一个更加好用的地方。虽然说之前一直有想法要建一个自己的…… 刘大哥 博客是吗? 如水并刀 对,但是我的考虑是我现在根本没有在写东西,然后我要费尽心思地花一定的功夫把这个东西做好了,但是根本没有东西往里面放,我觉得这个也不太好,那我还不如先写起来比较重要一点。如果我要写的话,对我来说目前比较方便的那我可能还是放在废文上面,就是相当于先存在那个上面,其他那些姑且不论,先存在那个上面。 刘大哥 你有想过写一个比如说长篇一点的,或者是剧情故事性更强一点的文章,或者是转向写严肃文学那些那样的东西吗?还是说还是像现在一样,就是写这种中短篇比较多。 如水并刀 如果是你说写长篇的这个类型,其实是我是有这个想法的,而且我也尝试过。我的电脑里其实还存着一些我的尝试的失败作品, 刘大哥 没有发出来是吧? 如水并刀 对我没有写完。我大概写了个几万字左右,或者说将近10万字,然后我就写不下去了。 刘大哥 我靠,你写十万字你不发。 如水并刀 我对这个东西是完全失去了任何的热情,写到那个地方我就不想看到它了,我就把它习惯性封存起来了。 刘大哥 你是那种全文存稿型的作者吗? 如水并刀 对,如果没写完的话。我是不会发的。 刘大哥 我靠,居然真的有这种人。 如水并刀 但是我写完了也不一定会发,我写完了我可能还要再看一下。我觉得这个东西我还是觉得很难看,或者我自己觉得无法忍受的话,我肯定还是不会发。或者我发出来之后,我可能会过个没多久我又给它删掉。废文上之前有有两篇我就过了没多久把它删掉了。 刘大哥 我都没看到。 如水并刀 都删掉了。 刘大哥 所以你觉得难看和不难看的标准是什么呢?是你评价自己还是评价别人,都是统一标准吗?还是你自己对自己有一些不一样的一些期许呢? 如水并刀 嗯那我觉得我如果看别人的小说的话,我还挺宽容的。我看小说不是很多,我现在不是特别喜欢看小说,但如果我难得看一下的话,我觉得我对别人的小说我还是比较宽容的。我觉得每个人他都会有他不同的风格。然后有些人他可能如果是一些比较成熟的作家的话,我会看到他比我厉害的那些地方。然后如果是比较青涩的作家,那我也会看到他的那种有热情的那种感觉。感觉我对别人的小说的评价,我基本上都还是比较包容的,我觉得能写完都不错了。 我对我自己的话可能会稍微苛刻一点,因为我觉得好不好看这个东西,它没有一个非常能够写下来这样的一个标准,还是取决于我自己的一个很主观的感受,就是有些东西可能我发出来,也许别人也觉得不怎么好看,但是我觉得我在这种写法上可能实现了一个我个人写作经历上的突破,那我也还是会觉得还行。如果这个东西就算别人觉得还挺好的,但是我觉得这个小说它和我之前写的东西没有任何的不同,或者是说它甚至还没有我之前写的好,那我可能就不太愿意发出来,我觉得它写的不是很好。而且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这个写作的过程,有一些时候让人觉得非常的愉快,或者是说非常的舒爽,一般这种写出来的也不会有那么糟糕。但是有一些真的写的很痛苦,写的过程当中我就知道我其实不想再写了。这种的话一般来说就算写完了,我可能也会觉得它不太好。然后我又不是特别喜欢修改的那种,我不是那种比如说我写一篇稿子出来,然后我要给他改个什么两年三年的那种,我也改不动。 刘大哥 原来你是李白型的创作方式。 如水并刀 没有,那我还是会改的,我还是会比较认真地改的。但是我基本上就改的一两遍左右,我不会纠结于一个太久,我很容易弃坑的。 刘大哥 那你比如说前期会准备吗?比如写一篇文章,文章之前会准备材料吗? 如水并刀 如果我要写长篇的话,我是会准备的。 刘大哥 短篇呢? 如水并刀 短篇完全不会。 刘大哥 就是想到哪儿就写到哪,落笔就写? 如水并刀 对,反正我目前写的几个短篇都是这个样子。我也曾经尝试,是不是我需要先大概脑子里有一个结构,然后我再来写,但是我全部都失败了,我这样所有的这种的尝试都失败了。 刘大哥 我们俩应该完全相反,因为我是那种就是我写一篇文章,我前面可能会酝酿两三年的那种,就无论多短的文章。因为我会先做文献综述,然后再把一些情节的点,就一点一点的把它存在我的笔记里面。然后突然有一天我觉得差不多可以写了,然后再找到一个腔调和一首我比较喜欢的歌,然后就开始写。然后写完之后我也会稍微改一下,但是我落笔的时候还是蛮快的。但是如果是长篇的话,我就是还会有细纲,会有脑图,然后会有各种文件夹和资料什么这些。 如水并刀 你完全是学术式的节奏。 刘大哥 我是我是杜甫派的,跟你完全不一样,我是苦吟派的。 如水并刀 但是你我觉得你这种方法写出来的,它在逻辑方面会更加突出一些的。 刘大哥 没有没有没有,并不是那样的。后来我发现这些东西都有助于我读研,但是并没有助于我写作。我的研究生论文就是我之前一篇文章改的。 如水并刀 天哪。 刘大哥 对我当时是考上了一个研究生。我本来是想写江西的一个和尚的故事,就是一个武侠故事。后来发现越考证之后这个东西好像有点越发学术了。然后我正好在准备写论文的时候,导师说你想好你要写什么题目了吗,我当时就完全没有题目,当时我看的最多就是那个僧人的东西,我说我要去考证这个人的生平,然后我就从这个材料一直做到日本,然后做到敦煌,然后乱七八糟做了一堆下来,把笔丢下来,后来又去实地上去考证,就是去江西本地去做。然后做完之后我就发现他又跟一个完整的地方是有关系的,跟当地的地方民族什么的联系。然后我又接着看当地的材料之后,他又变成了我的博士论文,后来整个写作变成了有点类似于一个记忆宫殿的东西。就是我在收集材料的时候,我会把它嵌入我的小说里的时候,我就发现我对它的印象就特别深刻。所以是冥冥之中,因为我可能从小到大都在想写小说,这些念头就变成我记忆的一个很好的一个储存方式。我后来才知道原来这是一种类似记忆宫殿的办法,然后当时我当时是不知道的,但我就觉得这个对我学术上的作用还蛮大的。所以我就觉得我还是会继续写下去的,这个比较有意思。 如水并刀 感觉你这个属于是学术圣体。 刘大哥 也可能,但是我其实学术做得不算特别好,因为我不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所以在这方面突破表示。但是文科聪不聪明重要,文科最重要的是活得长。(笑)你只要坚持做下去,哪怕你做得很不好,你把所有人都熬死了。然后你也可以靠回忆录成为学术史的大家。我现在就是这样想的,所以我要努力活长一点,努力健身。所以按照你的运动状态来说,你也是学术身体,尤其是文科方面的。

三、风格与句子

刘大哥 然后你之前说到,你的写作上有一些突破的话,你会感觉比较愉悦。就是你在比如说我们废文里面写的文章里面,你觉得你有哪些突破的时刻呢?或者你觉得你在这个整个写作过程当中,你有哪些技法或者是写作上的一些感悟的一些进步或者经验呢? 如水并刀 天哪,那我需要回忆一下了,我需要打开我的这个废文的主页。 刘大哥 那天你给我发你的那个作业区的那个东西,我说等一等,你的作业区的每一期,我好像都买过,哪怕我删号后我好像都重新买过。 如水并刀 天哪。 刘大哥 因为我在找我之前的账号评过的文章,所以我就把我之前评的都翻了一遍,翻了一遍,然后发现好像你之前的文章我都评过。然后除了最后一篇那个作业区的文章,那篇是你跟我说你参加了,所以我当时就买了。 如水并刀 说实话《天明》之前的那几篇,全部都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写出来的,就几个月之间。然后每一篇的写作模式都非常的相同,都是在基本上一口气写出来的,一口气或两口气。都是有在某种情感的推动之下,莫名其妙地这样写出来的。提前没有想过要怎么写,就像前面你说的那种,我感觉是非常激情式地写出来的。写完了之后,大致的做一个修改,就这样发上来了。我现在看这些小说,我感觉它也都是那种情感比较强烈,但是实际上的风格我觉得是比较相似的,写的那个方式其实也是比较相似的,基本上都没有什么成型的情节可言,那个情节都是比较散的,比较碎的。人物方面,也没有正儿八经地塑造一个什么人物之类的,就随便写一下。基本上就是在传达某种感受,比较抽象的那种这种感觉。我自己是这种想法。他没有那种完整的一个情节构造,不是叙事性很强的那种,都不是,我觉得这几篇都是这种风格,对我而言我现在可能不太能欣赏这种。 刘大哥 (笑)你成熟了。 如水并刀 对,然后在在《天明》之后的话,可能会更多的想要去写一些其他的类型的小说。但是我那个时候基本上兴趣点还是在短篇。我自己看短篇其实不是特别多,但是我写的话是比较喜欢写短篇。可能一是因为省力,第二是可能我觉得它是在我的舒适区,也不叫舒适区,也没有特别舒适的。是相对来说对比较熟一点,会比较能写一点。我本身觉得短篇小说还是比较有意思的,虽然它很短,但它其实也可以写出非常丰富的东西。我那个时候应该是这种想法,所以我还是不断的在写短篇的东西。我其实电脑当中还有挺多那个时期写的,但是有一些是没有写完,有一些是写完了,可我觉得非常的糟糕,我就没有发出来。有一个阶段我是写了挺多的小说的,而且我是有意的去不按照自己的风格来写。那个时候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风格,反正就是我没有按照以前的那种风格来写,没有按照以前的那种惯有的惯用的那种方式来写。我试图想要写一些不太一样的东西,但是本质上还是在模仿。可能有有几篇我自己都不知道在模仿什么东西,但是本质上还是在模仿。 然后我最后就挑挑拣拣,挑了几篇我觉得写的跟以前稍微有点不一样的东西,放到了最后的那个短篇集里边,之后我可能就没有再发过东西了。之后的一年,短片篇是什么时候发的?我看一下,我有点忘掉,他是三年前发的。之后的一年我其实还是在写东西的,我还是写了一些比较长的东西。就是之后的一年我开始试图要写一些长篇、中长篇。 刘大哥 但是写长篇跟写短篇感觉完全不太一样吧。 如水并刀 对,完全不一样。然后基本上都是写到一半就没油了,或者是说对这个东西不感兴趣。我这个兴趣,感觉来的特别快。我对于这篇小说有兴趣我就会写,没有兴趣我就不写。 刘大哥 对对对,我也是这样觉得,然后我可能我自己的话就是我可能写的比你早。我是初中开始写的,然后就一直在各种网站上混。后来是我的一个契机,是我在一个有点偏纯文学的一个网站上,就遇到那个站长。那时候当时青春期非常叛逆,他们就带我写诗,那个时候开始学习一些写作的东西,就是有很多正向的反馈。但是我正儿八经开始写,也是可能跟你时间就正好是前后脚,就差不多那个时候。但是我其实前期已经做过很多写作的一些练笔,但是都不是很成功。当然之前也发表过,但是都不算是那种正儿八经。就是我觉得我要开始写作那种感觉,都是觉得我还没有准备好写作,然后就可能正儿八经开始写,也是在长佩废文写同人。 我当时想模仿金庸,因为我当时觉得想学一个东西,就觉得要找个剧情构架比较好的,还有就是我比较熟的,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去练,一个是仿他的句子,然后另外一个是仿他的剧情构造。然后短篇方面其实是一方面,我可能我好像说过,我最喜欢的几个作者都是姓董的,一个叫董桥,一个叫董启章。所以当时就是写写那种短长句子的时候,比较喜欢学他们。 但是后来我又发现,因为我是学古典文献出身的,所以我发现我天然的或者是因为我自己也学音乐,我听人家的句子其实跟他们是不一样的,我后来在写古风文的时候,就是刻意在找跟金庸不一样的腔调的时候,然后就发现我更喜欢在句子里面打拍子,然后就喜欢在里面找一种比较紧有紧张感的那种句子,像那种有四六这种格式的、或者对称的那种形式的就比较有感觉,所以也是在这方面探索。但是也就是到一半的时候,后来,一个是废文的事情太多了,然后就没开始写,然后再到后面也就就是三次元的事太忙了,所以我就说写文要趁早,然后到后面就没有空,所以我就觉得我们俩其实还有蛮多相近的地方。不过我觉得你一开始的时候就写成这样,就是蛮有在意象方面有自己的特点的,这种还蛮少见的。而且你应该算是一开始写的时候,就得到过编推,应该也算是得到过一些比较好的正反馈。因为我想如果是自己写,一直没有什么回馈的话,可能也会比较寂寞的样子。 如水并刀 对对对,就是你刚才说的那个,你说你会写一些那种比较错落的那种句子,然后比较音乐性的那个句子。你之前好像跟我说过,我觉得非常的认同,包括我后面自己再看一些文学作品的时候,其实我也会去注意一下他的这种运用语言的方式,其实很少遇到有那种(音乐的)感觉,但是好像只有那种民国左右的那个有些小说当中会比较有你说那种感觉。确实他的那个语言是有一种韵律感在,然后我觉得那语言读起来是非常的美,而且它也完全可以很流畅的叙事。 刘大哥 对,现在就比较少。我发现就是你如果能掌控句子的节奏的话,你就可以掌控读者的速度,你可以让他读慢下来,因为有些句子它很有音乐性的时候,它会在脑子里面把它读出来,这样的话它就能读慢一些。然后我就觉得这个也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一个技巧。也是无意当中意识到有这个技能,然后后来又发现就是我在看日本的一个作者,他在介绍写作里面的音乐美的时候,我发现因为日文它也是一个音乐性很强的语言,因为它是元音非常突出的一个语种。它的那个语言里面就是那个五音,所以它的音乐性就非常强。不像这种欧洲的语言,它其实有点类似于波浪一样的那种东西,就推开去,然后它是那种层层叠叠出去的那种从句型的句式,它反而不是很像我们的那种东亚音乐,就是中国或日本这种音乐这种乐音这么强调的这种风格。所以我明显感觉到比如说类似于Autumnmt那个太太就很喜欢把中文的句式套用一些欧式的句法,就是长从句。然后我觉得她算是这个特点特别突出的一个作者,然后就是她的一些句子就非常有意思,然后你就会看出来句子可能原型是什么样的。当然她是用中文写,是她会用中文表达出这种西式语句的一种美感,而且不是那种很干巴巴的那种,或者是很复杂故意堆砌的那种翻译腔那种感觉。所以我觉得虽然说大家可能都不是那种特别成熟的作者,但是我觉得偶尔看见有这样的尝试,我还觉得蛮有意思的。就是看到你或者是看到Autumnmt的,或者是还有看到尸尸的,我都有这种感觉。还有哪怕是在通俗作品上,大家都还要再努力,再突破一些文学性上的一些东西,我都觉得蛮有意思的。 你之前说到你后来比较讨厌的一种抽象的感觉,我感觉好像这个是不是一个文学青年或者是少女的一个必经的路程?就是我发现是大家好像都会读到或者写到一个蒙昧的说不清楚的文章,就是不让人知道它的主题或者具体表意是怎么样的,然后人就会觉得这个模糊的感觉非常高级,或者是人会有觉得比如说“意识流”这种风格的东西非常高级的那种阶段,你是怎么看这个呢? 如水并刀 我怎么看呢?我明显也经历过这个阶段。 刘大哥 我主要是觉得这个现象在废文的作业区里面特别多。 如水并刀 是的,但是我现在感觉到你说它是个必经的阶段,我觉得真的有可能是对的,只是每个人表现出来的那种样子会不太一样。但是像你刚刚说的那种状态,那种不太清楚自己在写什么的那个状态,我觉得应该都是会经历的。然后像你说的,他可能会觉得觉得这个艺术流程非常的酷,我也要写成那个样子。我也不知道能不能说是必经,但是应该是绝大部分人都会经历一下的。这种一上来他就老老实实写的好像不多,会觉得无聊。 刘大哥 我觉得可能分两种,有一种是觉得这个东西很高级,然后他就会想要用理论或者是理性去解释他,直到达到可以去完全get到这个东西的精髓,后来发现它的“蒙昧”的感觉其实是因为不了解它,然后导致以前觉得它很朦胧。然后还有一种就是很向往这种吸毒吸高了,或者是喝酒喝高了这种狂热的这种状态。然后他会觉得就是“我搞不懂”的这个状态,可能就是他灵感迸发的一个状态。这就好像我之前的一个艺术家朋友,我觉得她做出来的东西我完全无法欣赏。但是我不能说她好或者是不好。我当时在看到她那个状态的时候,我就提出了一个疑问。我就在想比如说如果他不是一个学艺术的学生的话,那么我就会问,那你分得清楚你创作的这个热情或者是激情到底只是属于一种狂热?还是你真的觉得你拥有的一种创作的天才呢?我觉得很多人是分不清楚的。然后我就是在想说你会有这种疑问吗,你是属于哪一种呢? 如水并刀 那我应该不属于第二种,至少现在不属于,可能曾经属于。因为我也曾经经历过一段你说的分不清自己的热情和自己的才能的那个阶段。但是现在(我)应该不至于。 刘大哥 对,对于类似于这种意识流是的写法,或者是一些朦胧的,或者是充满高级感的一种写法,可能大家最喜欢学的就是王小波,还有伍尔夫,我觉得这两个是重灾区,在作业区模仿的特别多。 如水并刀 我现在对他们的那个态度和我当时写作的那个时候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我现在基本上也不怎么喜欢看小说,我好像就跟你说过,我比较喜欢看非虚构的、纪实的一些东西,或者看一些传记之类的东西,那种我可以我很感兴趣,我可以经常看。但是小说的话我现在不是特别能看得下去了,哪怕是那种偏现实类型的小说,偏写实类型的小说,我也不太能够看下去,更不要说那种很意识流的,充满了各种想象的,就想要你一翻开书,他就想要把你整个人拉进来的那种。我已经难以承受了,就是我进入不了这个世界。我不知道是我的这个情感不够丰富还是什么原因,反正我现在明显感觉我自己进入不了那个世界。然后我朋友之前也给我推荐一些小说,她看很多很多国外的小说,然后他会给我推荐一些还是比较好的小说。我发现我自己都没办法读下去,我有一度认为我有我可能有阅读障碍,还是怎么看两页我就开始晕。 刘大哥 也可能是他们写的不好。 如水并刀 也有种可能。 刘大哥 就比如说如果我觉得是当代文学的话,我觉得看不进去,我觉得不是我错,是你的错,一定是你写的不好。 如水并刀 对当代文学我也就是被感觉被背刺过好几次了,反正写的那些感觉就是天花乱坠,然后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东西,看到最后我也不知道他在看什么东西,是在写什么东西,但是我一般看不到最后。所以我个人现在对于这种类型的小说的态度是偏负面的,但我也不会说所有人都不要写这种,所有人都去写那种清清楚楚的那种东西。我觉得也不是这个样子,肯定还是有一些人他会继续写这种类型的东西,还是会有很多人在欣赏这个类型东西,也不是说我可能已经脱离欣赏的范围了,不太能够欣赏了。但是我感觉好像刚刚开始写作的人,好像也挺多都会被这种这种类型给吸引。比如说日本文学,我在中学的时候喜欢三岛由纪夫那种看起来就非常华丽的文章,也是那种你读几页他就会把你抓进去的那种,把你沉浸在他的那个酸水里,很恐怖。但是我感觉三岛由纪夫真正写得好的也不是他前期写的那种类型的,其实他死前写的那几篇会比较好一点。 刘大哥 确实。 刘大哥 对,我觉得这个可能是文科的一个通病。他就是一开始会欣赏天才,就像我们之前在中文系的时候,就觉得这个东西很厉害,就会吹捧天才。就是觉得你好像天生出一个灵感,然后你就能写出来很有灵气的东西。后来发现其实不是,就是文科真的细水长流才是永恒之道。哪怕你后面也是这种狂热派的写作,但是你是经过一生的反刍之后,然后他出来的东西真的和你一开始青涩的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就觉得就是没有那种天才的这种写作的方式。然后我觉得可能你阅历越多之后,你就发现现在欣赏不起来青春期的这种就是喷薄式的东西,我觉得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好像废文现在很多就是这种状态,你能评价一下吗?

四、关于作业区

刘大哥 你觉得我们刚才说的写作成熟度的话,你觉得废文的作者的成熟度怎样? 如水并刀 怎么样呢?首先我看的不是非常多。 刘大哥 就从你看到的作业区的作者,还有就是你看的编推的作者。 如水并刀 那我就从我先说作业区的,作业区感觉不太成熟,包括我自己也都是挺不成熟的。但是它又比较明显的那种“你在学习一些比较高级的东西”的那种意识的表现。 刘大哥 那你有学习到高级的东西吗?你在作业区有收获吗? 如水并刀 收获吗,没有太多其实(笑)。 就比如说有一些小说,你可以看到它明显是比较稚嫩的。但它会想要用一些超出它的年龄那种感觉的写法,有一些看起来就有点古怪,然后还有一些像你说的那种,他写一些比较有点意识流那种感觉的,还有一种就是写那种类型的题材,就是写那种现实向,就是他们认为非常现实的一些题材,就是涉及到一些什么灾难,或者说是一些底层啊,然后性啊,一些什么伦理啊的方向。 刘大哥 (笑)对,我们当时说作业区最流行的就是小妈文学妓女文学。 如水并刀 (笑)我一开始没有意识到,后来我参加几期之后,发现每一期都有这种。 刘大哥 对。 如水并刀 这种他会选择这种题材,然后他会故作深沉地来写。 刘大哥 对对对,特别喜欢写这种。就是我感觉可能是因为大家接触比较少,所以特别爱写黄色文学,就是把黄色文学故意严肃化的这种感觉。 如水并刀 你说的特别精准,就是他其实底下内里还是那些东西。对,就是他披了一个皮,然后他换了一个题材。反正我观察到的就是这几种类型。内容上是我刚刚说的那种题材,然后写作方法上的话就是刚才说的那种类型的模仿、拼接。所以我基本上感觉不是很成熟,但是有一点给人感觉特别好。大家是挺有学习的精神,还是会努力的想要去学习的,我觉得这个还是挺不容易的。因为写作的过程当中,如果你能一直保持一个比较虚心的态度,接受别人的批评,然后你不断的来改进的话,那其实我觉得这就是最重要的,就比你现在能写成什么样子要重要多了。我觉得有些作者还是非常的谦虚,可能不管不管评价的人给他说的那个话到底有没有道理。(笑)他都能接受。 刘大哥 对,我感觉作业区其实有点像一个新手保护区。这种“我”可以发一些“我”的练笔和“我”的技法。而且这可能是唯一一个大家可以只讨论你写的如何,不讨论你的内容或者是别的东西的那些东西。大家可以比较平等地讨论,而且尤其是越早期(的作业),他可能的讨论就更质量就更高一些,就是大家更认真一点。到后面,很多时候,我感觉尤其到最后几期,他可能就更像是“我”写了个文,但是没有什么人看,所以“我”去作业区就是想别人给我回复,因为反正“我”在别的地方写,也没有别人回复,但是在作业区我有强制回复——就这种感觉。所以稍微有一点变质。我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后面也不怎么开得下去,而且对评论员来说其实也是蛮痛苦的。 如水并刀 对,是的。 刘大哥 (对评论员来说)是工作量特别大。你有收到过包括废文作业区里面最有印象的评论是什么吗?还有最无语的评论是什么吗? 如水并刀 那这个印象肯定是你给我的评论。 刘大哥 我的哪一篇评论? 如水并刀 我当时不知道是你,那期你作业区给我的评论,就是真的非常的用心,我印象很深刻。 刘大哥 是因为你知道是我才这样说的吗? 如水并刀 没有,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是你。那时候还不知道你。还有一个比较无语的那种。 刘大哥 无语的是什么? 如水并刀 无语的好像就是评论我的那个小说当中的某一个情节怎么怎么不好。然后他写了挺多的,然后从头到尾连个名字都没写对。 刘大哥 他是真的没写对,还是他是来水评的。因为我经常发现也有来水评的。 如水并刀 他不是水评的那种,这个可以看得出来,不是水评,他还挺真情实感。然后完全理解的和我写的就不是同一回事,这种类型的评论还挺多的。就是他完全按照他的这个想法来理解我的这个文章,然后把我完全理解成了另外一个样子,然后就以他的这个理解为基础写了很多的评论。看到这种我都有一点无语,我也不知道该回些什么。我不能告诉他说亲你没有看明白那个地方,我其实要说的是什么什么什么,因为我不能这样回复,那我就只能不回复了,但是这种其实就还是挺无语的,也没有说有更多的负面情绪,就是单纯的无语,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刘大哥 我知道。然后我之前觉得最无语的一个关于我的评论,就是我当时是在湖泊组写一篇文章,然后当时因为是用了一个有点像一个镜面的一个写法,就是对称结构。就是你前面有的句子,你可能在结尾它会有一个跟它照应的另外一个句子跟它对应,或者就是重复一个句子。所以我整个文章里面就有前后一个对照的一个一个一个这种结构。然后就收到评论,他说作者你不知道就是你写过的东西不要再重复吗?你怎么反反复复用同一个表达,是你没看到你前面已经写过了吗?然后我都很想你没有看到我是故意写的吗?然后当时就超级无语,当时就是觉得我真的再也不要做作业区写文章了,就是不知道什么人会来评你。 如水并刀 这还算是很认真的(评论)。 刘大哥 这还是认真的评论。然后后来还有幸好就是黑夜,她当时有一个马甲在那里,我看到她跑去跟那个评论员说人家就是故意是这样写的,你就是自己没有看出来,不要说别人。 如水并刀 所以我们感到无语的其实都是别人对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 刘大哥 对,不过我觉得其实也有可能就是你觉得自己很高级的部分,可能就是你自己没有表达到位。 如水并刀 对对对对。 刘大哥 然后人家觉得就是不对,就是觉得这里不舒服,所以为什么白居易会说我要写一个老妪能解的诗歌,就是我写个东西给老太婆看,如果她看不懂我就一把烧了,我觉得这个也是有一定道理但是我就觉得,你要在里面既要有自己的艺术追求,然后也要尽量让大家看出来你在讲什么的时候,我觉得这个也很重要。就是我可能就一直在中间选取一些平衡点。而且我觉得就是我可能我的困境就是我经常会因为句子会或者是因为风格去限制我的一些情节表达,导致我的一些信息交代不全。然后就有一种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的这种感觉,我就觉得会有这种情况,或者就是我信息给得太多了,然后导致大家云里雾里的。然后我就觉得我一直在试图调整我的这个毛病。 如水并刀 对你这说的很有道理,因为我我之前确实也反思过这一点。这时候当我发现很多的评论他都是表现出了他们误解了我这篇文章写的东西,或者他们直接表示。没有看明白在写什么东西,那我肯定会自己反省一下,我觉得是不是我就是没有写清楚。我后来感觉我确实没怎么写清楚,就有很多地方可能写的确实不太清楚。 刘大哥 我也是。我之前会有读者说没看懂,于是我就会去解释,想算算你,你没看懂是我的错,我不解释,你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 如水并刀 那你说的那个非常有道理,就是说我们要怎么样平衡这个,就是你给他这个信息的量,以及你要把这个事情要讲清楚,然后你还要有自己的一个小小的一个艺术追求,怎么样做平衡,确实我觉得是比较困难的一个事情。我如果现在要写一个什么东西的话,那我还是比较倾向于我写的易懂一点。 刘大哥 对。 如水并刀 宁可多给一点信息出来,我也不希望写那种别人看了一遍云里雾里的很抽象的东西。 刘大哥 或者我宁愿多call back一下。因为我发现读者的理解力,我是有点类似于金鱼一样。其实他可能就马上就忘记在前面讲什么了,他不会特别去记。我之前好像是跟这王二麻子还是谁来着,就是讲过她文章的时候,我就说他里边其实有一个信息的burden,就是说一个包袱。尤其是写那种西幻设定,或者是那种设定特别复杂的,或者人名字特别复杂,人特别多的那种那种文章的时候,一开始你需要专门费脑子去记的那些信息,我就把她文章里这些需要费脑子的包袱一个个标出来,然后去看它的频率。你会发现它是有一定规律的。如果你一开始进入交代解释的太多的话,它就是会会阻碍你看下去。 然后就是这个情节,这个也是为什么很多西方文的作者,可能很难吸引读者的一个原因。但是我发现其实有很多拍电影的编剧,或者写严肃文学的作者,他们其实有也在试图解决这些问题。类似我看到过的一个严肃文学作品(好像是《红旗谱》),他在开头就需要一口气交代一个村里的一个具体的情况,然后作者就找了一个事件,让大家都去安一个牌匾(还是修房子来着我忘记了),就把大家的介绍都串进挂牌匾这个事情里,需要谁去挂牌匾,谁站在上面,谁在指挥什么什么。这样他就在这一件事情下,把大家的权力关系全部都交代清楚。我觉得这就蛮厉害的。还有一个就是比如说像诺兰拍那个。 如水并刀 《星际穿越》。 刘大哥 对对对,就是他他他其实很很擅长写这种多线叙事,我觉得他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办法,其实他因为多线叙事也是这种是尤其是打乱的叙事化,也是非常影响你去理解一个东西的。我发现他非常会用的一个办法就是他借助视觉上的一个会给人印象的一个东西。所以他他在这方面的叙事上又和别的不太一样。而且视觉和音乐的是感官辅助,有多感官辅助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可以(加深脑中的印象从而)同时接受更多的信息。所以我发现比如说日本的动漫里面,比如说那个《永生之酒》或者是游戏,类似于《十三机兵防卫圈》,他们也是做多线叙事的。你就会发现其实没有那么难,因为他会把人物形象非常的夸张化,然后用动画和一些动态的形式让我们加深印象。 我发现这个(指多线叙事以及在文中超负荷的信息量)是文字没有办法克服的一些先天的弱势的东西。我就觉得我还蛮感兴趣如何克服这些问题的。我还我好像跑题了,反正就是这方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