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口述史采访集

关于

 大家好呀,我是刘大哥,是18年就开始使用fw的读者、作者、作业区点评员、论坛潜水普通咸鱼,同时也是一位研究空间历史方向的博士生。在fw我曾经结交到非常多的朋友,也有很多熟脸和仇人,萌生研究fw的想法是在前年疫情的末期,当时失散的网站朋友们召集组了一个小群,给了独在海外的我非常大的精神慰藉,我说fw是我从青年走向中年很重要的见证人,当时群里的鱼鱼们也说在废文的生活是她们成长过程中记忆最深刻的一部分。于是我有了要做一个关于废文的空间研究的想法,一方面是延续博士的课题理论方向,将文学网站作为一种“地理”来讨论当中的人群关系和对应的文学现象,另一方面也想继续表达我自己对“文学”的寄托和理想。

     诚然废文的大部分作品都不是成熟的作者的成果,但是正是大家的稚嫩和初心才显得此地的可贵。Thomas Mazanec在其关于“最差的中国诗歌”的论述中指出,最好的诗歌恰恰在于它们能够创新并超越其时代,而平庸或拙劣的诗歌则常常更能反映出其时代的价值观和追求。我觉得网络文学也是这样,普通的作品或许不能作为这个时代文学的高峰,但是可能只有它们,才最代表这个时代的心声。所以,你们是谁呢?你们为什么写文呢?你们为什么来到废文呢?你们在废文的故事是什么呢?      在这样的问题下,我陆陆续续采访了八位退休的fw编辑,一位程序员,以及两位作者,并且大部分已经整理完毕,现在打算继续和作者以及读者鱼鱼们再多聊一下。原本是想一点点和站上的鱼鱼们逐一熟悉然后进行采访,因为看到闭站的新闻,担心我的愿望可能没有那么容易实现,所以在闭站之前在站上开了一个帖子,想要征集一些想跟我唠嗑的鱼鱼。    主要征集对象是注册时间超过1年,符合下面其中一项条件的用户:        单篇读者或者账号粉丝数超过100的鱼鱼。   在本站发表过后来签约商站的作者。   参加过3期以上的作业区活动的作者、评论员。   参加过最早10期作业区活动中的任意一期的作者、评论员   在作业区拿过优秀的作者、或者有湖泊券的作者和评论员。   单篇作品上过编推的作者。   出过本(包括自印)的作者。   从长佩老站、白熊、鲜网等等沉没旧站迁徙过来的鱼鱼。   论坛区发帖超过100篇的鱼鱼。   有单帖超过100楼的楼主。   评文超过15篇的评文楼楼主。   参与过废文编辑、管理员的征集,并进入到复试及之后阶段的志愿者。   参加过《玉米》读书会的作者。   投诉仲裁区当事人。   废文程序员成员。   文栈君。(已被拒绝)     目前我已经在闭站前完成了公开征集,现在有32位采访候选人,谢谢鱼鱼们的支持!      采访形式是线上语音聊天,时间大概是1-2个小时,过程中会有录音。也可以选择聊天工具文字聊。最终成果会整理成为论文或者专著的形式,诸位的采访稿将作为论文的重要材料附录在末尾。目前我会暂时分享读者和作者的非敏感采访内容在这个博客里,如果fw重开的话,会迁移回去。出于安全考虑会将网站的名称以及采访者的名称打码,必要的话可能会用外文形式出版或者不正式出版。因为我现在还在做手里的毕业项目,所以这个口述史的采访周期预计时间会非常长。如果需要,我的联系方式是:zhangli43525@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