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rnstunde:公共沟通的解毒剂

主题:公共沟通 嘉宾:Kübra Gümüşay, Bernhard Pörksen

*本文仅总结了Gümüşay的部分。

从这次访谈中学到一个词,scripted reality,特指一种现象——现在那些标榜真实的节目都有台本,出场的人必须扮演特定角色。所谓访谈追求的也不是真正的沟通,而是说些耸人听闻的东西。 Gümüşay在新书《语言与存在》里提出如下观点:不止是真人秀,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可能是scripted reality,为此她用一个词来专指必须过这种生活的人——Benannte(被命名的人)。举个例子,一名穆斯林女性闯了红灯,这件事在很多人看来是“穆斯林爱闯红灯”,而不是“这个人闯了红灯”。有些人总是被他人加以某身份来认识,真正的个体则不被关心。 语言就像博物馆,展品总是被严格分类的,问题是谁决定了如何分类?语言博物馆里有两种分类,显名者和隐名者。隐名者是那些可以自由地生活,不被限制在某种身份里的人,这显然是一种特权。显名者则是那些被命名的人,名字就是他们的牢笼,这个名字不是他们自己取的,而是规则内的人对他们这些偏离规则的人的一种凝视。 如何脱离被凝视的状态?语言是一个途径,即自己为自己创造语词。六十年代之前没有sexual harassment这个词,所以很多当时的女性即使受到了办公室骚扰,也难以概括。而且没有这个词的时候,骚扰者也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的。现在有的mansplaining和manspreading也是同理,通过创造语词,让人们注意到这种现象并思索其后的含义。 除利用语言外,还要注意建立一种沟通共识:当人们在沟通时,每个人面对的是一个个体,而不是某个抽象的范畴或一般化的群体概念。人的生活当然需要范畴/分类,它能让我们快速地确定航行的方向,但范畴并不能作为一种终局性的认识。范畴是一般化的、边界相对清晰的,而个体身上往往充满矛盾与歧义性,因此,对于脱离凝视(也可以说脱离被类型化)而言,正视并接受个体的混乱与矛盾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