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rnstunde:思想实验

主题:思想实验 嘉宾:Richard David Precht

看了一期四年前的访谈,嘉宾是写《我是谁》的德国当红哲学家Richard David Precht,这一期主要讲思想实验。提到的三个思想实验是电车难题、缸中之脑和经验机器,这方面一直有很多讨论,听访谈主要是看Precht如何理解。

一、电车难题 我们现在看到的电车难题是Judith Jarvis Thomson改编的,电车难题最早不是哲学思想实验,而是五十年代德国刑法学界讨论的问题——为了解决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对量刑的不同影响。到了哲学领域就不同了,争论焦点变成了康德的义务伦理学与边沁的功利主义哪个更优。 根据义务伦理学,任何人不能被当作工具,生命平等,不能说五个人的命就比一个人的重要;而在功利主义理论下,牺牲一个人救五个才是正确的。这种分歧的本质是:义务伦理学关注人应当“是”什么样子(wie man sein soll),功利主义关心人应当怎么做(wie man tun soll)。 在是否要从桥上推一个人下去救铁轨上的五个人这个情景下,Precht表示他不会这么做,因为除去战争、自我防卫等,人的本能令人不愿杀害同类,推一个人下去和只是拉操纵杆,感觉是不同的。 这里他批评了现代功利主义的局限性。以现代功利主义方向学者Peter Singer为例,在他的例子中,房子起火了,女主人只能救陪伴自己多年的狗或小婴儿,按照功利主义的思路,应该救狗。因为感受痛苦或愉快的能力是拥有利益的前提,这只老狗比刚出世的婴儿的感受能力更强。但Singer也承认,一般情况下母亲会救孩子,人的生物本能和情感直觉是反功利主义的。 这个实验中,Precht强调生物本能、道德与哲思要相互妥协,道德抉择必须放在个殊情境中才有意义。

二、缸中之脑 Precht将这个实验与自由意志问题类比,在因果决定论的世界里人是没有自由意志的,自由意志是一种幻觉,但这种幻觉让我们感到它是如此真实。100%感觉真实的自由意志幻觉与纯物理意义的自由意志之存在有何不同呢?

三、经验机器 诺齐克七十年代提出这个思想实验,即现在有一台经验机器,可以为人量身打造虚拟现实,进入后不会对身处世界的真实性感到怀疑,所有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两年可以出这个机器一次换一种生活,以免感到乏味。人会愿意进入这个机器吗? 诺齐克给出了三个理由,认为人不会愿意进入经验机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下他的论文:Anarchy, State, and Utopia) Precht则与诺齐克观点相反,他认为很多人要的是感觉上的可靠性(Authentizität),而不是真实(Echtheit)。 传统自由主义者会认为进入经验机器等于放弃自决自由,没有自由哪来的幸福?所以人们不会进去。 但Precht说,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自决自由不那么重要的世界,请想象一下大数据对人们隐私的侵犯与无人驾驶汽车的受欢迎。幸福(Glück)成了唯一的追求,而这种感觉对于有些人而言与自由无关。 然而Precht表示自己不会进入这种机器,原因是:只有知道不幸是何种感受,才能知道什么是幸福;人们能感到快乐,是因为同时也能感到悲伤。 对幸福的狂热追求必将以不幸作结,对于Precht而言,真正的幸福只存在于这样的时刻——人们不对幸福刨根问底,不奋力追求所谓的幸福理想,只有这样的时刻,人才是幸福的。